湖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它们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而是一种态度和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反倒是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更为直接。
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
他们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痛快”。
而《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
《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把“江湖”这个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
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
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
弱者于危难之中。
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为侠讲究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B. 在韩非子看来,侠并不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 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等。
D. 侠大多寄身于武侠小说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 文章例证丰富,以中国武侠电影《七剑》和外国电影《佐罗》中的侠士形象的对比,揭示了中外“侠”内涵的区别。
C. 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D. 文章结尾意在阐述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寄托着现实生活中人们善胜恶、正压邪的美好愿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他们毫无共同之处。
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 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
D.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徐百柯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
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
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
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
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提到清华也就意味着梅贻琦。
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字为校训。
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
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
”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
清华早期著名的体育教员马约翰曾经这样评价梅贻琦:“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的精神。
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
”
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
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
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
“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
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
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
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
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
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
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5个字:“要打,就打我!”
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堪称“君子”,以至于被酒友们尊为“酒圣”。
考古学
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
这一点在我所见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
”
曾经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叫作《清华和酒》。
“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
”
1947年,抗战胜利之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体育馆摆了酒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
梅贻琦总是老老实实地干杯,足足喝了40多杯。
“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
”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
“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
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
”
1955年梅先生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
(选自《中国青年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遴选清华的一位老校友、体育教员马约翰、考古学大师李济等对梅贻琦的回忆文字,突出了梅贻琦的特点,也使这篇文章的内容更真实、更丰富。
B.作者善于运用典型的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刻画梅贻琦,生动传神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感人形象。
C.梅贻琦先生曾经参加在1909年举行的选拔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考试,他虽然对自己能否考上缺乏信心,但却始终神色自若。
D.梅贻琦先生嗜酒,而且酒量很大,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因为喝酒而乱性,有人在回忆文章中称梅先生的酒量为当时清华师生中的第一。
5.梅贻琦先生是一位真君子,他的君子风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6.本文在选材上既有直接叙述梅先生事迹的材料,又有他人的回忆和评价。
这种描写方式是什么?这种描写方式有哪些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目前总体稳定向好,但仍要努
力让监管工作始终“跑”在风险前面。
“我每天第一件事是检测鸡蛋质量。
”江西省某养殖公司总经理说,“鸡吃的是东北运来的精选饲料,喝的是山泉水,为的就是从源头上保证鸡蛋的质量。
”
某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包装上印有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产品信息、配料信息就一目了然。
企业也可通过产品二维码追踪至成品生产厂、基料粉生产厂,甚至追踪到牧场,掌握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的信息。
食药监总局要求,除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风险严控:严控潜在风险。
目前,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层出不穷,未知风险增多,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游离于监管之外。
比如,近年来网络销售、网上订餐等新业态的普及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严控社会风险。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
今年,食药监总局要继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每周公布食品抽检信息。
对总局发布的不合格产品抽检信息,企业所在地省局要在一周内向社会公开风险控制措施并报告总局,三个月内公开案件处罚结果并报告总局。
严控管理风险。
基层专业技术力量、检验检测手段和经费短缺,个别地方还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也存在乱作为的问题。
监管部门首先要对自己从严要求,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摘编自《跑在风险前面确保舌尖安全》,原载《人民日报》2017年1月17日)材料二: 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场所分布情况图
成品库生
产
线
原
辅
料
库
半
成
品
库
批
发
市
场
农
贸
市
场
超
市
商
场
网
购
大
型
餐
馆
小
型
餐
馆
中
型
餐
馆
快
餐
店
生产流通餐饮
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抽检数据统计
(选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项目《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材料三: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单一部门管理和多部门管理两种类型,这其中又可分为分类管理和分段管理两种形式。
在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过程中,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调整为两段式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两大主体: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则承担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责任。
过去分管部门多、职责不清,分段、分类两种管理形式交叉混杂的情况,在新法中得到了改善。
新法增添了很多新的监管内容,尤其是对有重要民生影响的产品进行了专门规定。
从处罚力度来看,新法规定:出现问题后,罚款的金额最高达到30倍货值;累计三次以上被罚款、警告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就会面临停业停产乃至吊销许可证。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名不虚传。
(摘编自《新食品安全法史上最严固定两段式食品安全监管》,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5月27日)
材料四:德国将食品安全工作交由联邦食品与农业部统一监管,下设风险评估研究所和食品安全局两个机构。
风险评估研究所主要负责食品安全有关风险的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和政策建议。
食品安全局负责风险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协调国内各州食品安全事务以及与欧盟有关机构的联系。
法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业部、财经工业部和卫生部三个部门承担。
农业部负责从生产到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包括制定有关技术规范。
财经工业部负责市场交易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诚信监管。
卫生部负责调查食品安全事件,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摘编自罗云波等著《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和启示》)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C.
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涉及生产、流通、餐饮三大环节的各种场所,其中尤以对餐饮环节的抽检力度最大。
B.网购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不合格率最高,这说明食品流通新业态的普及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C.根据材料二可知,在生产环节的各个场所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次数越多的场所,抽检样品不合格率越高。
D.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新的《食品安全法》增添了监管内容、加大了处罚力度。
9.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与德国、法国有什么不同?(6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
..,据西山,象昇击却之。
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诫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
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
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
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
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
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
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
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
..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住】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祯是明朝君主朱由检的年号。
因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也常常用年号来称
呼皇帝,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
B.巡抚是官职名称,明朝初年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朝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
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畿辅是指京都附近的地方,在清代是直隶省的别称。
畿,京畿;辅,三辅。
合指京
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D.辰未是中国古代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辰时对应现代纪时的07:
00-09:00,未时对应现代纪时的13:00-15:00。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分)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分)
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 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ō):摘取、拾取。
⑤捋(lǚ):成把地握取。
⑥袺(l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
“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
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9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
(2)屈原在《离骚》中感叹楚怀王糊涂荒唐,贤愚不分,不能体察民情的句子是“,
”。
(3)《诗经·氓》中形象地写出女主人公对恋人朝思暮想、翘首以待的句子是
“,
”。
(4)曹操在《短歌行》中流露出渴慕效法先贤、一统天下的句子是
“,”。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表达自己生性喜爱田园风光的一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王维是盛世产物。
只有盛世才可能出王维,也才有王维热。
王维红极盛唐,绘画才能一流,音乐才艺也一流,但最能征服时人的还是他的诗。
盛世读王维,就是用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激增文化自信的优选途径。
()?他的诗写盛唐气象,写盛世感受,写出了唐人的自由意志和诗意生存状态;他的诗写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和谐。
王维是盛世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他的眼中没有,只有美,只有和谐。
这是一种“万物备我”的盛世满足,是盛唐社会风貌的艺术反映。
王维诗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反映人对于纯美与和谐的特殊追求。
读这类诗,内心容易平静,进而得以享受心灵自由的快意。
古人说王维的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
说的就是,王维的诗可以让人、息心止贪、荡污去躁。
人静则心平,则气和,则少了浮躁,也少了烦恼,对事物对世界的看法也就不那么偏激了。
王维还热衷于山水田园诗创作,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和闲居生活中的情趣。
其诗多“光风霁月”意象,充满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爱怜和抚慰,充满着生存智慧。
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珍爱家园、珍爱生命、珍爱自然,就是颐养心性、诗意栖居、陶怡精神,就是走出异化怪圈、培养珍爱情趣。
总之,政治越是稳定,社会越是昌明,经济越是繁荣,王维的读者就会越来越多。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家园,就是陶冶精神、诗意栖居、颐养心性,就是走出异化怪圈、培养珍爱情趣。
B.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珍爱自然、珍爱家园、珍爱生命,就是颐养心性、陶冶精神、诗意栖居,就是走出异化怪圈、培养珍爱情趣。
C.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家园,就是颐养心性、陶冶精神、
诗意栖居,就是培养珍爱情趣、走出异化怪圈。
D .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家园,就是陶冶精神、颐养心性、
诗意栖居,就是培养珍爱情趣、走出异化怪网。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盛唐的上升期,王维深受追捧
B .由此可见,在盛唐的上升期,王维深受追捧
C .在盛唐的上升期,王维为何深受追捧呢
D .那么,在盛唐的上升期,王维为何深受追捧呢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乌烟瘴气 河清海晏 北窗高卧 平心静气
B .河清海晏 太平盛世 北窗高卧 平心静气
C .乌烟瘴气 河清海晏 平心静气 北窗高卧
D .河清海晏 太平盛世 平心静气 北窗高卧
20.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
形的演变特点且举例予以说明。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
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21.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
过15个字。
(4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
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 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
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习坎,即从困难中学习并成长,主动吸收知识,迎接挑战。
享受困难带来的磨砺,从而让自己更强。
2018年,新一届习坎学子走进风景如画的习坎新校园。
习坎园地,历史上孕育过“上汉字字形演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