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青岛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青岛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
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B.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包括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反交实验
D. 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比
2.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 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3. 细胞膜的成分中起支架作用和细胞识别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淀粉和纤维素
B. 纤维素和果胶
C. 磷脂和糖蛋白
D. 蛋白质和磷脂
4.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影响
5. 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选项中最不可能属于其功能的是()
A.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基因
B.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C.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D.降低血糖
6. 下图表示某海域一种鱼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K值是环境容纳量
①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①在K/2值时种内斗争最剧烈
①捕捞后维持在K/2值,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增长
①“J”型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适宜环境后
①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①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
①“S”型曲线和“J”型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①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了早春的秀丽景色。

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朵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一片江水中所有鱼构成了一个种群
C.江水等非生物成分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一颗桃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此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8. 下列对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一组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下,视野越亮越好
①在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①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①显微镜放大的是面积或体积
①换上高倍镜之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 D.①①①
9.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体内温度、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10. 某色盲男孩,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11. 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属于食肉类动物,但也吃无花果和花粉等。

下图是与小型犬浣熊有关的曲线,X表示时间。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中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则种群数量在b时最大
B.若曲线中Y表示小型犬浣熊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b~c时期为衰退型
C.若在a时引入少量与小型犬浣熊习性相似的某种动物,该种群繁衍数代后最终因不适应环境而灭亡,则曲线中Y可表示两种动物间的竞争强度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两次捕捉间隔时间越长,调查结果越准确
12. 酿酒酵母(一种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木糖转化为乙醇。

首先,木糖还原酶利用NADPH(还原性辅酶①)转化木糖为木糖醇,然后木糖醇脱氢酶利用NAD+(辅酶①)转化木糖醇为木酮糖,后者进一步在其它条件下转化为乙醇。

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对相关酶进行改造,显著提高了乙醇的产量。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NADPH供氢给木糖后不会转化为NAD+
B. 若两种酶的比例不平衡,可能会造成木糖醇积累
C. 酿酒酵母的线粒体在无氧条件下基本不发挥作用
D. 科学家对相关酶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合成全新的基因
13.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互利共生关系
C.按蚊幼虫和藻类是捕食关系
D.鱼类和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
14. 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均具有含磷的化合物
B. 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质,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
C. 细胞质基质既能为细胞器提供原料,也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D. 真核细胞中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5. 下列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时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幼苗中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的调控又受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C.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讲是多种激素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D.光敏色素接受到光照射时会发生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①~①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小麦与杂草
B. ①为大小两种草履虫
C. ①为大豆与根瘤菌
D. ①为细菌与噬菌体
17. 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蛇毒素是抗原,能促进该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使该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B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该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18. 下图是胰岛素作用于脑神经元后调节其功能的机理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与InR结合后,能抑制神经元的变性坏死
B.胰岛素与InR结合后,途径①促进神经元以自由扩散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加强联系
C.有些病人细胞表面InR会减少,治疗时可通过给病人注射InR来缓解病情
D.胰岛素与InR结合后,途径①可能是通过增加GLUT数量而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19. 图1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简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

图2是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细胞内相关膜结构面积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用到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B.3H-亮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分子发生脱水缩合的场所是a
C.c的作用主要是为其他细胞器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D.图2中的X、Y、Z分别与图1中的b、d、细胞膜对应
20. 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 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大量外流
C.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
D. 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回答相关问题:
(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①_________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农作物体内。

土壤碳库中的有机物由分解者通过过程①_________转变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利用。

(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人类活动_________(填“加速”或“减缓”)了碳循环的进程。

(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无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肥料。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
点?_______,请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性遗传病。

(2)①2的基因型是________,①3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3)若①3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23. “武汉军运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我国运动员取得了奖牌数第一的好成绩。

运动员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身体各部分细胞的协调配合,下图为人体细胞部分结构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细胞体验制备细胞膜,_____(能、不能)得到纯净细胞膜,原因是_____。

(2)图示细菌不易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的功能。

但病菌也能侵入细胞,图中细菌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

(3)若该细胞是胰腺细胞,则胰淀粉酶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从合成到进入小肠肠腔穿过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_,在研究胰淀粉酶合成、分泌过程中,科学家采用了_______技术进行研究,以追踪该物质的去向。

(4)丙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

24. 人体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其中幽门黏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其可促进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

请分析回答:
(1)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___________细胞,由于胃黏膜壁细胞表面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其为胃泌素的靶细胞。

(2)通过“①→①→①→胃黏膜壁细胞”途径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与途径①→①→胃黏膜壁细胞,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胃液中HC1的增加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是一种__________调节。

25. 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中不同形式的水的比值变化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将新收获的小麦在阳光下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水后将其储存。

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干,失去的主要是_______水,这样的种子_____(填“能”或“不能”)萌发。

将烘干的小麦种子点燃烧尽,得到的白色灰烬是__________.
(2)花生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质,为了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染液对种子子叶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4. D
5. C
6. B
7. A
8. C
9. C
10. D
12. D
13. B
14. B
15. C
16. BCD
17. AB
18. AD
19. ABC
20. ACD
21.
(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
(2).光合作用
(3).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4).CO2
(5).加速
(6).不同意
(7).农产品源源不断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不断的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
22.
(1).常
(2).隐
(3).Aa
(4).1/3
(5).1/12
23.
(1).不能
(2).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胞吞
(5).流动性
(6).丁核糖体
(7).0
(8).同位素标记法
(9).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4.
(1).胃黏膜壁细胞
(2).胃泌素的特异性受体
(3).神经--体液调节
(4).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5).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25.
(1).自由
(2).结合
(4).无机盐
(5).苏丹①
(6).橘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