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级化必修1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PPT教学课件
●典例剖析 (2014·试题调研)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
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元素的电子得失标反;B项也是元素的电 子得失标反;D项电子转移方向弄反,即箭头指出标反。
【答案】 C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如下: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3 mol Cu参加反应,则该过程转移的电子是 ________mol。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
①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特点:
升高 降低
②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有__元__素__化__合__价__升__降_ 的化学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
①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特点: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②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是_有__电__子__转_移__(_得__失_或__偏__移__) ___的化学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和实质 ①基本概念。
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还原
氧化
②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③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反应中概念间的关系
①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降__低____→具有__氧__化____性→被 __还__原____→生成__还__原____产物。
②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_____升__高_______→具有__还__原____ 性→被__氧__化____→生成__氧__化____产物。
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 立新的平衡。
练习: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实质是( D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反应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练习:
2.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
A.SO2为0 mol/L 、O2为0 mol/L B.SO2为2 mol/L C.SO2、SO3均为2mol/L D.SO3为1 mol/L
二、化学平衡状态
合成氨的反应无论反应从哪个方向开始,最终体 系中所有的物质总是共存,且浓度不变!
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质量)保持不变的状 态。
可能的情况举例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混合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 两式子联立得到平衡时有: 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物体 量分数一定,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V正 (A)∶V逆(A) = 1∶ 1 平衡时成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温度一定
系中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的速率逐渐减少,最后为零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BC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练习5】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
反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
标志的是( ②⑧ )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钠的单质(共32张PPT)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硬度?
熔点?
锂
钠
钾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视频:钠的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用。
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
英国化学家戴维坚持不懈地从事 于利用电池分解各种物质的实验研究。 1807年发现了金属钾,几天之后, 他又从电解碳酸钠中获得了金属钠。
(汉弗里·戴维 1778-1829)钠的原子结构:来自+11 2 8 1
Na
极易失去e-
+11 2 8
Na+
钠原子极易失电子 显强还原性
一、钠的化学性质:
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也观察到,金属钠是保存在煤 油中的,为什么金属钠可以且需要保存在煤油中呢?
新切开的金属钠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了,是因为钠 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在钠的表面形成了一薄层氧化 物,这种氧化物是白色的氧化钠
现在我们在回来观察一下刚才切开的金属钠,同学们 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
以隔绝空气。 1、与氧气的反应:4Na + O2 = 2Na2O
上面的反应是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的反应,如果加 热,金属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 章第一 节第一 课时钠 的单质( 共32张 PPT)
观察现象
探究结论
表面变白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剧烈燃烧,燃烧时 火焰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29份)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神奇的化学
特性: 1.延展性比钢强100倍 2.能导电,导电性比铜强, 重量只有铜的六分之一
化学与实验
1985年,罗伯特· F.· 科尔、哈罗 德· W.· 克罗托、理查德· E· 斯莫 乐通过实验首次制得C60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传奇的开端
化学实验安全
2.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认识一些常见危险化学用品的标志
KClO3制备氧气
有学生想用H2O2来制备氧气,他希望对上述实验剩 余物中的MnO2进行循环利用,如何分离提纯MnO2?
分离、提纯 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 简单易操作
思考讨论:你觉得实验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过滤、蒸发
归纳
方法 过滤 蒸发
将液体和溶于液体但受热 不分解的固体分离开来
分离 将液体和不溶于液 对象 体的固体分离开来 实例
练习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 警示标记中的 ( A )
练习
2.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 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C )
A.硝酸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钠、氯化银 D.硫酸铜、硫酸钠
练习
3.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把鼻孔直接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②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将其倒 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标签对着手心 ③打翻酒精灯时,用水冲洗 ④误食重金属盐时,应该马上服用生蛋白或牛 奶,然后送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
2.不小心把少量浓H2SO4滴在手上,怎么办?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NaHCO3溶液
高中化学 第0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3)实验剩余的药品(除Na、白磷等少 数药品外)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 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 器中。注意节约药品,实验中如果没有特 别说明,一般取少量,液体为1~2 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危险药品要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2.连接仪器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 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 转动,使其插入,可用布包裹玻璃管以防 其折断刺破手掌。
【例1】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 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
A.烧碱—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 【解析】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属于腐蚀 品。 【答案】A
【例2】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 ②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③ 不慎将浓盐酸洒在桌面上,应立即用浓氢氧化 钠溶液冲洗 ④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 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 酸 ⑤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全 部
4.给物质加热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 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以免 容器炸裂。 (2)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 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 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 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加热时切不 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以免 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结合教科书中的“思考与交流”,根据自己 的经验或了解的情况进行讨论,加深对实验安全 的认识。注意实验的规范,掌握实验程序:实验 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置→实验操作步 骤→实验结果。做到:实验前做好预习,熟悉实 验的内容,制定实验的方案,了解安全操作事项, 检查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实验时要认真观察与记 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认识到良好的实 验习惯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结构简式 _C__H_3_C_H_3_
_C_H__3C__H_2_C_H_3__
_C_H_3_C_H__2C__H_2_C_H__3
结构简式是结构式的简单表达式
二.烷烃的结构 (2)结构简式的书写
结构式
省略C—H键 把同一C上的H合并
CH3-CH3 结构简式
省略横线
(主链) CH3CH3 上C—C键 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烷烃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类型及方式。 2、认识甲烷的组成、结构、烷烃的组成及结构。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 烃的同分异构体,建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判断及书写 的思维模型。
C3H8
①元素组成上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C4H10
②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
③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H结合,化合价达到饱和。
二.烷烃的结构
2. 烷烃的结构 (1)定义: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剩余的价键均用于与H结合,
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达到“饱和”的 烃称为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2)特点:
C
C—C—C—C—C 对称碳不重排
C
注意:减下的碳要少于剩余的碳。
(3)减两个碳变支链
C
C—C—C—C C—C—C—C 己烷有五种同分异构体
CC
C
(4)补氢——看每个碳周围(满足4个键)差几个键就补几个氢
二.烷烃的结构
6.概念对比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组成 分子相差一 个或若干个 CH2原子团
第一课时甲烷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凿
点燃甲烷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
冰
取
气体会立即发生爆炸.因此,
火
点燃甲烷之前必须 验纯!!
思考: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
点燃法
CH4
点燃纯净的气体,在火焰 烧杯内壁
的上方罩干燥洁净的烧杯 上有水珠
H2 烧杯内壁 上有水珠
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注入 澄清的石灰水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 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 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据了解,作为西气东输主供气 源,塔里木气田拥有天然气资源 量五千二百六十七亿立方米,截 至去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 储量六千二百二十四亿立方米, 在年输气二百亿立方米的前提下, 有能够稳定供气三十年的资源保 证。
甲烷
甲烷
现象:试管①中气体呈淡黄绿色 试管②中淡黄绿色消失,试管壁有油状液体,
并有少量白雾。
结论: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
光照
CH4+Cl2
CH3Cl+HCl
光照
CH3Cl+Cl2
CH2Cl2+HCl
光照
CH2Cl2+Cl2
CHCl3+HCl
光照
CHCl3+Cl2
CCl4+HCl
产物为混合物
注意:甲烷氯代物的结构特点
CH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4个C-H的长度、 强度和夹角完全相同,因此4个氢原子性质完全相同。 (1)将CH4的4个氢原子全部用其他相同的原子替代, 则该原子形成的分子结构仍为正四面体,如CCl4。 (2)若CH4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被不同的原子替代,则 该原子形成的分子结构仍为四面体,但不属于正四 面体,如CH3Cl、CH2Cl2、CHCl3。 (3)CH4取代产物均只有一种。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复习回忆: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广泛。敞开式盾构之中有挤压式盾构、全部敞开式盾构,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已很少使用,在此不再说明。
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了 金属 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 其中Na、Mg、Al、Fe、Cu、Zn等属于 金属元素,O、S、 P、Cl等属于 非金元属素。 2、我们还知道,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 为 气 、 液 、 固 三态。例如:对于空气、水、硫酸、 矿石、石油、煤炭,从状态分类,可以将 空气 归 为一类,将 矿石、煤炭 归为一类,将水、石油、硫酸 归为 一类。 3、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 为: 酸 、 碱 、 盐 、氧化物 四大类,是否还可 以对它们继续分类?试举一例。 4、对于化学反应,在初中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分别是 化合、 分解、和 置换 、复分解 。
H2SO4 + Na2CO3== Na2SO4+ H2O+CO2
讨论小结1:
3.酸
酸+指示剂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答案:
6.NaOH
2NaOH+ H2SO4 ==Na2SO4+2H2O 2NaOH+CuSO4 ==Na2SO4+Cu(OH)2 2NaOH + CO2 ==Na2CO3+H2O
55万种化合物
110万种,45年加倍
236.7万种,25年加倍天哪,这
414.8万种
怎么能学
593万种,10年加倍 完呢?
785万种
1057.6万种,我10木年须加龙倍 超过2000万种都就够别呛说,你 超过3000万种 了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2020高中化学人教必修1讲义: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明确学习目标]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钠与氧气、水的反应,能正确描述反应现象,会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1.取用钠时,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为什么?提示:钠性质活泼,易与水、空气反应而引起火灾,故剩余的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
2.钠能置换出金属单质吗?提示: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但是在熔融状态下,金属钠能将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一 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故钠具有强的还原性。
(2)钠在常温下能与O 2反应生成Na 2O ;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与O 2反应生成Na 2O 2,与Cl 2反应生成NaCl ;在研磨时与S 反应生成Na 2S 。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金属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C .钠与煤油混合时可以发生爆炸D.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过氧化钠[批注点拨][解析]钠易与H2O和O2反应,所以自然界中不存在钠的单质,都是化合物,A正确;为了隔绝空气,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所以钠与煤油不反应,更不会因混合而发生爆炸;钠在空气中不加热生成Na2O,加热时,燃烧生成Na2O2且发出黄色火焰,B、D正确。
[答案] C[练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C.实验室取用金属钠需要3种用品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答案 C解析金属钠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故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金属钠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B正确;实验室取用金属钠时,需要用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干煤油或液体石蜡,用小刀切割,用玻璃皿盛放,所以所需的用品至少有4种,C错误;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D正确。
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册化反应速率和限度PPT课件
例题3、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 [名师课堂教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册化反应速率和限度PPT课件(完整版PPT)
H2(g)+I2(g)≒ 2HI(g)已经达平衡的是(A、 D)
A.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平衡
恒温恒容
(2)m+n = p+q 总压力一 定(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 平衡
恒温恒容
混合气体的平 (1).m+n ≠ p+q 时,M一定 平衡
均摩尔质量或 平均分子质量
恒温恒容 (2). m+n = p+q 时,M一定
不一定 平衡
[名师课堂教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 册化反 应速率 和限度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6).同:在相同条件下,从不同方向建立的同一可
逆反应的不同平衡状态可能相同。
3.判定化学平衡状态的核心角度:
(1).等
(2).定
例题评讲
归纳化学平衡状态判定的角度:
反应 条件
mA(g) + nB(g) ≒ pC(g) + q D(g)
(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
平
混合物 量分数一定
NH3 + H2O
NH3·H2O
H2 + I2
2HI
“两同”
思考:
由可逆反应的特征可知:一定条件 下的可逆反应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反应 进行得不彻底,即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 为生成物。那么如何确定可逆反应的限 度?
实例分析:
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高ol.温L-1、N高2和压4mol.L-1 H2发生反应
高中化学2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课件必修第一册高一第一册化学课件
12/7/2021
第二页,共三十页。
答案
解析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形成白雾,没有烟, A 错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FeCl3 溶液呈黄色,B 错误;钠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D 错误。
12/7/2021
第三页,共三十页。
(1)氯气和氧气相似,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容易与多数金属单 质和 H2、P 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1.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因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 了氯气性质中的( )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溶于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将 Cl2 通入田鼠洞中灭鼠,一方面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沉在 洞里,另一方面是因为 Cl2 有毒。
12/7/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答案
解析 消毒液通常利用的是所含溶质的强氧化性来进行杀菌消毒的。 HClO、NaClO、KMnO4 等都可以用于消毒,而 NaCl 没有这方面的性质。 HClO 溶液呈酸性,KMnO4 溶液有颜色,均不符合题意。NaClO 与水和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表现出漂白性。
答案 D 解析 由氯气的化学性质可知,Cl2 和 Fe、Cu、H2 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 发生反应,分别生成 FeCl3、CuCl2、HCl,因此不能通过单质间的化合直接 制取的是 FeCl2。
12/7/2021
第五页,共三十页。
答案
解析
4.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B.氯气与铁反应生成 FeCl2 C.氯气不能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经分析,某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 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chúnjìng)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chúnjìng)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D
第十五页,共36页。
【解析(jiě xī)】
第十六页,共36页。
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 (qítā)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 这种不同于其他(qítā)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解析】对物质分类的关键是要找出分类的“标准”。仔 细观察分析每组中各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等方面的特点, 找出其相似性,即可找出那种不同的物质。
(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即不是盐酸盐,它是HClO的钠 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qítā)三种。
(2)只有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0,其余均为+5价,而且此组 中只有Cl2为单质,其他(qítā)为化合物。
C.CaCO3
D.CH4
【答案】C
第五页,共36页。
互动(hù dònɡ)探究
常见(chánɡ jiàn)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___不__同___的分类标准,对同一(tóngyī)事物进 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第六页,共36页。
(2)举例: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①Na2CO3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第十二页,共36页。
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 C.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就不能用树状分类法 进行分类 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kěyǐ)用树状 分类法进行分类 【答案】C
第十三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