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风车教学设计大全[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太阳能风车教学设计大全
《太阳能风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收集材料结合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什么是太阳能装置。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了解太阳能装置的基本原理。
3.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小组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了解太阳能装置的基本原理。
2.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小组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小组能够成功制造出“太阳能风车”,能够讲述制作原理。
2.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3.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指导评价。
材料准备:
太阳能电池板、竹签、吸管、热熔胶枪、热熔胶棒、导线、小电机、小扇叶、冰糕棍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人们一直努力尝试研制出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太阳能风车”,一起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制作要求
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握好制作时间
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三、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太阳能风车的原理。
小组各成员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分析综合,设计可行的制作方案。
反复讨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动手制作。
四、交流分享
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本小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五、拓展延伸
课下查阅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篇:战风车教学设计
篇一:《战风车》教学设计
29* 《战风车》教学设计
新庄小学:许红光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厮、虔、冤、邪”4个生字;积累“外行、冒险、虔诚、形形色色”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读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探究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堂吉诃德》的浓厚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阅搜集关于本文作者及《堂吉诃德》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堂吉诃德》,导入新课
1、出示风车图片,引入“风车”(板书)。
2、补充课题,齐读质疑。
3、引入《堂吉诃德》,出示“学习链接”,生自读,反馈其意。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部著名的《堂吉诃德》中的一个片段,共同来认识一下这里面的人物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读正确。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教师指导人名、地名。
三、细读文本,了解文章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2、反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同桌交流
(2)指名反馈,教师适时补充、纠正。
四、研读课文,完成表格
1、师导:本文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我们在了解这个人物时总会找到一些方法。
不难看出,文中对堂吉诃德及仆人的描写,作者抓住了他们的语言及动作来完成。
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份表格,便于同学们的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1)教师分发表格,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文章,填写表
格。
(2)教师分小组指导。
3、反馈填写情况
(1)指名表达,其余同学补充。
(2)结合学生反馈,探究字词。
(3)结合学生的反馈,适时板书。
(4)结合学生的反馈,及时指导感情朗读。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了解文章内容及主人公性格特点。
六、拓展阅读
1、出示:“他们谈论着方才的险遇,顺着往拉比塞峡口的大道前去,因为据堂吉诃德说,那地方来往人多,必定会碰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
2、指名朗读
3、师导:想知道他们后来还有哪些险遇,碰到了哪些奇事吗?
同学们可以在课外去阅读《堂吉诃德》的故事书或连环画。
七、布置作业
1、同学们在课外阅读《堂吉诃德》。
2、阅读《同步读本》中《“大侠”堂吉诃德》、《差不多先生》
板书设计:战前把风车当“巨人”(1-5)沉迷幻想29 (堂吉诃德)战风车交战单枪匹马直扫出去
(6- 8)急公好义战后重踏征途继续冒险9-12)篇二:29.战风车教案
29* 战风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虔、冤、邪”3个生字;积累“外行、冒险、虔诚、形形色色”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学生自主略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研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风车图片,提问:你认识这是什么吗?(风车)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喜欢风车,并模仿它的形状做成了许多漂亮的玩具风车。
可是,有一个人,却把这风车看成了大得出奇的巨人,并持枪飞马与之战斗。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9*战风车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3、简介作者塞万提斯及其名作《堂吉诃德》。
《战风车》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名作《堂吉诃德》中的精彩片段。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按照阅读要求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刚才同学们认真朗读了课文,这些生字词语你能准确朗读吗?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2)过渡:我们已经把课文初读了一遍,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主要内容,齐读。
(3)本文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是谁去战风车?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师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的主人公是堂吉诃德,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感知人物形象,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
老师提出了几个学习要求,谁来读读题目?(指名读题)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解答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
堂吉诃德为什么要去战风车?桑丘是什么态度?战风车的结果是怎样的?
2、同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战风车之前、战风车之后,堂吉诃德和桑丘的两次对话,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指名分角色朗读,交流:
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
主人急功好义,仆人胆小怕事。
3、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堂吉诃德战风车之前、战风车之后的心理活动,在战风车的过程中,堂吉诃德又是什么情况呢?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战风车的经过?(第8自然段)
默读第8自然段,画出描写堂吉诃德的神态、动作的语句,结合文中的插图,想象他战风车时的生动情景,体会堂吉诃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结合实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感悟。
2、总结: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脚踏实地,不能脱离实际,沉迷于幻想,那样会变得荒唐可笑。
五、指导写作方法:
1、过渡:学习了这篇课文,沉迷于幻想、勇敢无畏、荒唐可笑的堂吉诃德好像就站在我们面前,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把人物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的?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总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模仿作者,抓住人物的某些方面,进行细致刻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形象。
六、课后作业:
堂吉诃德战风车后,故事并没有结束,课文结尾说:“他们谈论着方才的险遇,顺着往拉比塞峡口的大道前去,因为据堂吉诃德说,那地方来往人多,必定会碰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
想知道他们后来还有哪些险遇,碰到了哪些奇事吗?同学们可以在课外去阅读《堂吉诃德》的故事书或连环画。
七、板书设计:29*战风车
堂吉诃德:战风车之前(起因):将风车当巨人(1—7)
战风车过程(经过):向“巨人”挑战(8)
战风车之后(结果):挑战失败,重踏征途(9--12)沉迷幻想、勇敢无畏篇三:29.战风车教学设计
战风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厮、虔、冤、邪”4个生字;积累“外行、冒险、虔诚、形形色色”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阅搜集关于本文作者及《堂吉诃德》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战风车》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堂吉诃德模仿古代骑士第二次出征中的一段,主要写他把郊野的风车当作巨人,竟然提着长枪、骑着飞马与之战斗,结果被风车刮倒在地。
这段故事是通过堂吉诃德与仆人桑丘的对话展开情节,其中有一处“战风车”情景的生动描写(第10自然段)。
塞万提斯运用十分典型化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刻画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课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桑丘与堂吉诃德相辅相成: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和《堂吉诃德》的内容。
(结合让学生阅读本课后面的“学习链接”。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诗人。
祖父是破落贵族,当过律师。
父亲是潦倒终生的外科医生。
由于家贫,他只上过中学,但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后从军,参加过抗击士耳其军队的战斗。
1602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05年该书第一卷出版,1615年该书第二卷出版。
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将近七百个人物,描写的生活面十分广阔,成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而全面的反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部著名的《堂吉诃德》中的一个片段,共同来认识一下这里面的人物吧!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你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唐吉诃德把郊野的风车当作巨人,竟然提着长枪、骑着飞马与之战斗,结果被风车刮倒在地。
)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厮”sī,
比一比(读音及字形),再组词(想想字义)。
斯()兔()牙()
厮()冤()邪()
3、默读课文,本文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
堂吉诃德桑丘杜尔西内娅驽骍南得
桑丘:堂吉诃德的仆人
杜尔西内娅:堂吉诃德要去托波索探访的一位绝世美人,桑丘让堂吉诃德相信见到的粗野村妇是被魔术师诅咒了的杜尔西内娅。
驽骍南得:堂吉诃德出行骑的马。
4、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堂吉诃德为什么要去战风车?桑丘是什么态度?战风车的结果是怎样的?
由于头脑中充满了骑士的奇遇,竟把风车当作巨人,所以去战风车。
劝说,告诉他那不是事实,希望他能醒悟。
结果被风车刮倒在地,“滚翻在地,狼狈不堪。
”“不能动弹”
四、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1、同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战风车之前、之后,堂吉诃德和桑丘的两次对话。
体会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2、交流: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
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
3、默读第10自然段,画出描写堂吉诃德的神态、动作的语句,结合书中的插图,想象他战风车时的生动情景。
体会堂吉诃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4、交流:
(1)“一片虔诚向他那位杜尔西内娅小姐祷告一番,求她在这个紧要关头保佑自己,??”
杜尔西内娅小姐其实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妇,但在堂吉诃德的眼中,她却仿佛就是那个自己心目中要为之保护和爱戴的人,说明堂吉诃德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人。
脱离现实,终日沉迷于幻想。
(2)“然后把盾牌遮稳身体,横托着长枪飞马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
”“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
勇敢,急公好义。
动机纯真善良,立志铲除世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锄强扶弱,充满了无私无畏的精神。
(3)想象堂吉诃德战风车时的生动情景。
体会堂吉诃德的勇敢、无畏,但又是那么荒唐、可笑。
五、讲述故事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内容和方式简要地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可讲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胧,也可只讲战风车的那个重点场面;可以一个人口头复述,也可以两三个人对话表演;
可以只讲故事内容,也可以在讲述中说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和认识。
2、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六、表达感受
同学们可以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对堂吉诃德的看法和评价。
七、拓展阅读
课文结尾说:“他们谈论着方才的险遇,顺着往拉比塞峡口的大道前去,因为据堂吉诃德说,那地方来往人多,必定会碰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
想知道他们后来还有哪些险遇,碰到了哪些奇事吗?同学们可以在课外去阅读《堂吉诃德》的故事书或连环画。
八、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复述故事内容。
2、课外阅读《堂吉诃德》的故事书或连环画。
板书设计:
堂吉诃德:将风车当巨人(1——9)向“巨人”挑战挑战失败(10--13)重踏征途(14)
表现了可悲可笑的“骑士精神”篇四:《战风车》教学设计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厮、虔、冤、邪”4个生字;积累“外行、冒险、虔诚、形形色色”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读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探究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堂吉诃德》的浓厚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奇事,认识堂吉诃德这个人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阅搜集关于本文作者及《堂吉诃德》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堂吉诃德》,导入新课
1、出示风车图片,引入“风车”(板书)。
2、补充课题,齐读质疑。
3、引入《堂吉诃德》,出示“学习链接”,生自读,反馈其意。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部著名的《堂吉诃德》中的一个片段,共同来认识一下这里面的人物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读正确。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教师指导人名、地名。
三、细读文本,了解文章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2、反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同桌交流
(2)指名反馈,教师适时补充、纠正。
四、研读课文,完成表格
1、师导:本文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我们在了解这个人物时总会找到一些方法。
不难看出,文中对堂吉诃德及仆人的描写,作者抓住了他们的语言及动作来完成。
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份表格,便于同学们的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1)教师分发表格,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文章,填写表格。
(2)教师分小组指导。
3、反馈填写情况
(1)指名表达,其余同学补充。
(2)结合学生反馈,探究字词。
(3)结合学生的反馈,适时板书。
(4)结合学生的反馈,及时指导感情朗读。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了解文章内容及主人公性格特点。
六、布置作业
1、同学们在课外阅读《堂吉诃德》。
2、阅读《同步读本》中《“大侠”堂吉诃德》、《差不多先生》
板书设计:战前把风车当“巨人”拼命(1-5)沉迷幻想29 (堂吉诃德)战风车交战单枪匹马直扫出去
(6- 8)急公好义战后重踏征途继续冒险
(9-12)篇五:《战风车》教学设计
《战风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厮”等四个生字。
2、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堂吉诃德一心行侠仗义、行动盲目可笑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体会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有关资料。
3、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堂吉诃德》,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一个章节《孔明借箭》。
今天,我们要带领大家走进另外一部名著《堂吉诃德》。
2、课件展示,资料介绍《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的经典名著。
作者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l6世纪末到l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
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的东西,反而责备桑丘太胆小。
他托着长枪冲着一架风车杀上去,并用长枪刺进了他认为是巨人胳膊的风车翼,这时,恰好刮起一阵风,转动的风车翼把他的长枪折成了几段,并将他连人带马地甩了出去。
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好不容易从地上爬了起来。
当晚,他们在林子里度过了倒霉的一夜。
3、揭示课题,导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堂吉诃德大战风车”。
(教师板书课题:战风车)
二、提纲导路,学生自读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静读课文。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你读书后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其他正音,教师强调。
(重点:“厮、虔”)
(2)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一读。
堂吉诃德
桑丘·潘沙巨人风车满不理会翻滚在地狼狈不堪弗瑞斯冬法师
(3)引导学生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堂吉诃德误把风车当作巨人,准备和“巨人”打一场“正义战”。
他的朋友桑丘·潘沙告诉他那是风车,他满不理会,径直向风车冲去,结果风车突然转了起来,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醒来还说是弗瑞斯冬法师来夺他胜利的光荣。
3、指名说说读课文后的最大感受。
(有趣、好笑、滑稽、不可思议??)
4、教师小结:是呀,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三、研读文本,领会人物形象
1、教师导读:那么,文中是怎么描绘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述堂吉诃德语言、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
3、教师指名反馈,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
4、引导学生品析句子,体会堂吉河德的特点。
(1)这是正义的战争,消灭地球上这种坏东西是为上帝立大功。
充满正义感,愿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
(2)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
他们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
你要是害怕,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我一人单干,跟他们大伙儿拼命好了。
勇敢、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
(3)你们这伙儿没胆量的下流东西!不要跑!来跟你们厮杀的只是个单枪匹马的骑士!勇敢、毫不怯懦、永不退缩。
(4)甭说了,桑丘朋友??他的邪法毕竟敌不过我这把剑的锋芒。
滑稽荒唐、有点阿q。
教学步骤:(1)学生自由反馈,自由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2)互相补充,教师点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教师小结:堂吉诃德执著于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从不怕人们议论与讥笑,更不怕侮辱与打击,虽然四处碰壁,但却百折不悔,一片赤诚,无论什么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不愧为真理与正义的捍卫者。
这个只身向旧世界挑战的孤单的骑士,虽然屡战屡败,却越战越勇,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四、角色朗读,巩固所学
1.教师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2、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派小组代表上来分角色朗读,集体评议。
4.小组内根据反馈的情况与本组成员进行交流,进行二次小组分角色朗读。
5、指派优秀小组上台分角色朗读。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堂吉诃德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
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
这一章节中,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横托着长枪,拍马冲过去。
在他身上还发生了许多稀奇、有趣的事情,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堂吉诃德》这部小说。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小说《堂吉诃德》。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谈谈你对堂吉诃德的看法。
第三篇:大风车教学设计
大风车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练习,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歌曲中的重难点节奏。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愉快的心情有表情地演唱《大风车》。
3、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4、发挥想象力,用动作和造型演绎大风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结协作精神。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
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玩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风车》,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八分休止、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的演唱;
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律动进教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师生问好。
3、情景导入:受邀到风车城堡做客。
4、难点节奏练习。
1X0 X0 X0 XX | 大风车吱呀
2X X X X X X | 这里的风景呀3X .X X -- | 真好看
二、歌曲教学
1.播放《大风车》,学生聆听的同时思考:歌曲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2.说说歌词中描写了什么?
3.教师完整弹奏歌曲并范唱。
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速度有什么特点?4.学生用“La”哼唱歌曲旋律。
5.巩固难点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