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成绩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我们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人体吸收的能量主要用来,,。

2、摆由,组成。

摆动一次是指。

11的物质统称为能源,分为和。

1213、等。

二、选择题:1、15秒内,下面的摆摆的次数之最多的是()。

A、摆长30厘米,摆重15克B、摆长15厘米,摆重20克C 、摆长25厘米,摆重20克 D、摆长10厘米,摆重50克2、下面属于摩擦生热的是()A、冬天摩擦双手取暖B、冬天脚冷时跺跺脚C、汽车轮胎需要有花纹D、火车在刹车时发出尖锐的声音3、让身体热起来的最有效方法是()A、运动B、喝饮料C、吃巧克力D、睡觉4、下列电器用到电磁铁的是()A、电热壶B、电熨斗C、电动剃须刀D、手电筒5、钻木取火的方法是利用了()的原理A、摩擦生热B、热胀冷缩C、聚热D、转动速度快6、下列能量转化方式不同的是()A、荡秋千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擦火柴7、反复弯折金属丝会使金属丝变热,这是由于( )A 、电能转化成了热能B 、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C 、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D 、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8、食物中含有( )A 、机械能B 、化学能C 、热能D 、声能9、风车或帆船是把风能转化成( )A 、热能B 、电能C 、机械能D 、声能10、小 明 家 有 一 个 挂 钟 ( 在 满 弦 的 情 况 下 ) , 但 他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观 察 到 挂 钟 和 准 确时 间 相 比 变 慢了,怎么使挂钟走的更准些?( )A 、将钟摆调长些B 、将钟摆调短些C 、在钟摆的摆锤上加一个重物D 、不能确定11、电视机将电能转化成( )A 、热能和光能B 、声能和机械能C 、声能和光能D 、声能和热能12、三峡发电站是把水能转化为( )又转化为( )。

A 、热能B 、机械能C 、电能D 、电磁能三、简答题:1、 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检测题一、填空:1、像蜡烛熔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_形态_发生了变化。

2、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_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_新物质_。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_甜_,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_可逆的_。

4、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可逆_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不可逆变化。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_温暖、潮湿。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寒冷_、干燥。

7、鲜牛奶呈乳白_色,具有浓浓的奶香味。

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_形态的变化__。

另一类是_产生新物质的变化_;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__形态的变化_。

9、物质的变化有的是可逆的变化,有的是不可逆的变化。

10、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或盐_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隔绝水、空气,防止酸或盐的腐蚀。

11、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

则白糖熔化属于可逆的变化;白糖变黑属于不可逆的变化。

12、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冰。

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有新物质生成。

1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爆炸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化。

二、选择:1、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B 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C 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D 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C )A 在空气中的一半B 在水中的一半C 空气和水交界处D 无法确定3、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 )A 蜡烛熔化B 铁块变铁水C 馒头发霉D 木条折断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A 白糖加热至焦黑B 木材做家具C 火柴燃烧D 食物消化5、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B )A 形态变化B 不可逆变化C 可逆变化 D无法确定6、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C )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B 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 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7、水泥遇水后会变硬失效,水泥遇水实际上(A )A 生成新物质B 没有生成新物质C 无法确定8、下列是向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C )A有气泡冒出 B看不出明显变化C出现粘稠状的物质,并发生沉淀。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课、细胞一、填空:1、有些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例如(草履虫)。

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的形状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种生物,其不同部位的细胞也是有(区别)的。

二、.判断:1、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 )2、动物体和人体细胞形状,大小相同。

( )3、细胞有生长、繁殖、变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 ) 4、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3、动植物和人的身体会从小到大,直至衰老、死亡,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答: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造成的。

2、我从哪里来一、判断。

1.受精卵大约三周后长成为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2.一般情况下,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大约待5个月()3.胚胎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的时候,各种器官就已经形成()二、通过本课的学习,说一下自己是从那里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受精卵就形成了。

它像一粒小小的种子,来到妈妈温暖、舒适的子宫里,靠吸引妈妈身体里的营养慢慢地长大。

大约3周后,它长成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再过六周左右,胚胎就长大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待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4 、我像谁一、、判断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因为有遗传,生物后代的形态特征一定与父母一样。

()3、因为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所以生物的后代虽然大部分和父母相似,但是还会出现一些不同。

()二、收集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谚语遗传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变异的: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第5课让身体热起来一、填空:1 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运动)、(工作), (学习), (娱乐).人维持生命和从事各种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3.让身体热起来的运动有( ) ( ) ( ) ( ) 4.让身体热起来的食物有( ) ( ) ( ) ( ) 5.人体获得能量来源有(糖类),(脂肪类),(蛋白质)。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查漏补缺1. 、、等方法都能让身体热起来。

2.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摆线越短摆动。

3.人们把、、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4.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

5.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6. 电磁铁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它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7. 改变方向或改变线圈的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8、改变或改变,电磁铁的磁力也会改变。

二.明辨是非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几个孩子玩同一个秋千,力气大的荡得快。

()3.人坐着,就不会消耗能量。

()4.电磁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磁性。

()5、天然气水合物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

()三.珠海拾贝1.下列电器中用到电磁铁的是()。

①电热壶②电熨斗③电铃④手电筒2.钻木取火的方法是利用了()的原理。

①摩擦生热②热胀冷缩③聚热四.我研究过:电磁铁的基本性质五.科学与生活:为什么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六、科学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一、查漏补缺1.运动晒太阳烤火2.摆线长短越慢越快3、煤石油天然气4.电磁铁5.食物 6. 铁芯线圈电电磁7. 电流缠绕8. 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二、明辨是非1.√2.× 3.×4.×5、√三、珠海拾贝1.③2、①五、科学与生活答:高速行驶的汽车和地面摩擦时产生了巨大的热量,车胎内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迅速膨胀,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容易爆胎。

六、我的猜想:可能与摆线长短、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有关。

研究方案:1、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2、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3、在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相同,摆幅大小不同,记录摆在1分钟摆动的次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4分,每小题28分1、使衣物发霉的是()A酵母菌B霉菌C真菌2、病毒对人类都有()A 都有害 B 都有利C 有害也有利3、下列疾病不是病毒引起的是()A 狂犬病 B 肺炎C腮腺炎4、下列物质不是腐生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得到的是A 水 B 氧气 C 无机盐5、真菌属于()A 动物 B 植物 C 生物6、下列生活用品不是由真菌菌制成的是()A 味精 B 豆腐乳 C 青霉素7下列变更属于生成新物质变更的是A 冰溶化成水 B 铁生锈C铁熔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特别简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独立生存,必需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晰。

依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特地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特地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细菌病毒】特地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

病毒有球形、杆形、蝌蚪形三种形态。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1mm长,必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视察到。

3.小时候,我们吃过的“糖丸”是用来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

4、你小时候患过腮腺炎、水痘吗?这些疾病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5、通过搜集资料,我知道各种不同的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

.自然界中多数的多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最终消逝掉。

6.物品发霉所须要的条件是暖和、潮湿。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低温、干燥的环境。

7.蘑菇生活在暖和、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 食盐、水、玻璃等物质都可以在变更后复原原状,是可逆变更。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卷(带答案) 青岛版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卷(带答案) 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1、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而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他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产生新物质2、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新的的物质——二氧化碳。

3、食盐放入水中,一会儿就看不到了,这是因为食盐溶解到水中的缘故。

4、玻璃这样的物体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食盐的变化属于可逆变化,水泥的变化属于不可逆变化5、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6、金属在盐水中比在空气中生锈速度要快。

7、物质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有利也有弊。

二、判断1、鸡蛋变质了,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它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玻璃破碎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而木材变为桌椅后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这两个变化性质相同。

(×)3、给铁涂上油漆是为了让金属隔绝空气,防止铁生锈。

(√)4、空腹最适宜喝牛奶。

(×)5、橘子汁与牛奶同时饮用,对人的身体没有坏处。

(×)6、空气干燥能减缓金属生锈。

(√)7、金属在真空中不易生锈。

(√)三、选择1、木材燃烧①产生新的物质。

①能②不能2、水泥加水后,就②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①能②不能3、铁钉在②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①干燥②潮湿4、③适宜饮用牛奶。

①早上②中午③睡觉前5、我们捏面人时,只是面的②发生了变化。

①性质②形态6、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产生新的物质,对我们的生活③。

①有利②有害③有弊有利6、木材燃烧、金属生锈是物质的①发生了变化。

①性质②形态五、小发明:发明生活用的胶水,写出使用材料名、方法步骤、发明结果、发明感受。

准备:40mL脱脂牛奶、10mL醋、纱布、小苏打、透明杯子1个。

(1)、将40mL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中,加入10mL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2)、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查漏补缺:1、做面塑或泥塑属于变化;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属于变化;把鸡蛋放进醋中属于变化。

2、铁熔化属于变化;铁生锈属于变化。

3、喝牛奶时要注意、等。

过期的牛奶可以用来、等。

二、明辨是非:1、蜡烛熔化后,不仅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而且产生了新物质----蜡烛油。

()2、小麦磨成面粉属于形态的变化,面粉做成馒头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3、食盐溶解在水里属于不可逆变化。

()4、自行车上涂有各种颜色的漆,主要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5、有效除掉衣服上的锈可以利用草酸溶液或维生素C。

()三、珠海拾贝:1、下列哪些物质的变化通过一定方式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A、破碎的玻璃B、面粉做成的馒头C、水泥加入水后的水泥块D、加入柠檬汁的牛奶2、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玻璃杯碎了B、火柴燃烧C、铁钉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E、汽油燃烧F、纸折飞机G、水结成冰3、下列物质能与牛奶混合食用的是()。

A、醋B、柠檬汁 D、橘子汁 E、食盐 F、啤酒4、家中最好用()来装醋。

A、铝罐B、铁罐C、玻璃瓶D、铜罐四、我的研究:探究蜡烛的变化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发现蜡烛。

熄灭蜡烛,发现熔化的蜡烛遇冷后。

3.点燃蜡烛,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发现在烧杯里有;在烧杯内壁涂上澄清石灰水,发现蜡烛燃烧后石灰水变。

实验说明:蜡烛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不仅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

五、猜想与方案食盐和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六、科学与生活生活中,人们为了防止铁生锈采用了哪些方法?一、查漏补缺:(每空1分,共9分)1、形态、可逆产生新物质,2、、形态、产生新物质3、不宜空腹喝不宜和酸性食物同食,擦皮鞋浇花二、明辨是非:(每题1分,共5分)1.错 2.对 3、错 4.错 5.对三、珠海拾贝:(每个选项2分,共10分)1.A 2.A D F G B C E 3、E 4、C四、我研究过:(每空1分,共7分)用实验探究蜡烛的变化2、熔化凝固3、黑色物质烟、小水珠变浑浊形态形态新的物质五、猜想与方案食盐和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青岛版六上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

则白糖熔化属于变化;白糖变黑属于变化。

(均选填“可逆”或“不可逆”)2.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固态的冰。

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填“有”或“没有”)新物质生成。

3.金属在有、有、有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所以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隔绝、,防止的腐蚀。

二、选择(每空1分,共8分)。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

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其他物质C.发芽了2.下面物质变化时,只是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A.玻璃杯摔成了碎片B.汽油燃烧C.鸡蛋壳放在醋里面3.下面物质变化时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水结成冰B.木材做成家具C.煤球在火炉中燃烧4.下列物质变化通过任何方式都不能恢复原来样子的是()。

A.花生榨油B.溶解在水中的食盐C.水蒸气遇冷变成水5.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

A.空气中B.水中C.空气和水交界处6.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最容易使其生锈。

A.油漆B.水C.白醋7.将食盐放入水中后,食盐不见了,而水却变咸了;加热蒸发掉水,食盐又重新出现。

所以食盐溶于水属于()。

A.可逆变化B.不可逆变化C.生成新物质的变化8.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A.形态变化B.不可逆变化C.无法确定三、判断(每空1分,共8分)。

1.木柴燃烧可以产生新的物质。

()2.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3.将水泥放入水中搅拌后,发生了不可逆变化。

()4.不管什么时候喝牛奶,都是科学的。

()5.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6.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7.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钉放上几年也不会生锈。

()8.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五、生活中的科学(每题3分,共9分)。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最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最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最新)第二单元试题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填空10☆1.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

2.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3. 电磁铁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它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4. 改变方向或改变线圈的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5、改变或改变,电磁铁的磁力也会改变。

二.判断5☆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几个孩子玩同一个秋千,力气大的荡得快。

()3.人坐着,就不会消耗能量。

()4.电磁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磁性。

()5、天然气水合物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

()三.选择8☆1.让身体热起来的最有益于人的方法是()A 运动 B喝水 C 吃巧克力 D 睡觉2.下列电器中用到电磁铁的是()。

A电热壶 B电熨斗 C电铃 D手电筒3.钻木取火的方法是利用了()的原理。

A 摩擦生热B 热胀冷缩C 聚热4.同一个摆,要让它摆得快().A、把摆线变长B、加重摆锤的重量C、把摆线变短D减轻摆锤重量四.实验操作: 13☆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电磁铁是否有磁性接通电流切断电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靠近磁针电磁铁磁极的改变与哪些因素有关线圈缠绕方向不变,改变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线圈缠绕方向五.科学探究10☆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六、科学与生活:4☆为什么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填空10☆1.电磁铁 2.食物 3. 铁芯线圈电电磁 4. 电流缠绕 5. 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二.判断5☆1.对2.错3.错4.错5、对三.选择8☆1.A2.C3.A 4.C四.实验操作: 13☆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电磁铁是否有磁性接通电流吸起大头针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切断电流吸不起大头针电磁铁是否有磁极靠近磁针吸引或排斥电磁铁有南北两个磁极电磁铁磁极的改变与哪些因素有关线圈缠绕方向不变,改变电流方向原来相吸的一端,现在相斥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电流的方向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原来相吸的一端,现在相斥五.科学探究10☆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含答案)

滕州市实验小学永昌校区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试题一、我来当裁判。

(对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的打“×”)1、为了获取能量,人们需要不停进食,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3、人在乘坐电梯上下楼时,不需要能量的转化。

(×)4、我们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核能等。

(√)5、在几十亿年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6、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7、我国的煤、铁等常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开发新能源。

(×)8、吃火锅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最有效方法。

(×)9、秋千摆动的速度与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系。

(×)二、自选超市。

(将唯一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下面不是古人取火的方法的是C。

A.火镰取货B.火石取火C.火柴取火2、不是增大电磁铁磁性的方法的是B。

A.增加线圈绕的匝数B.加长导线的长度C.增加电池的节数3、下列能量转换不同的是C。

A.钻木取火B.搓手取暖C.擦火柴4、有三个摆,2号摆与1号摆摆线长短一样,摆锤比1号重;3号摆与1号摆摆锤相同,摆线比1号短。

这三个摆中每分钟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C 。

A.1号摆B.2号摆C.3号摆5、下列现象不属于能量转化的是C。

A.从滑梯上滑下,屁股发热B.听音乐C.杠杆使工作省力6、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C。

A.可燃冰B.煤成气C.天然气三、科学积累。

1、将物品与相应的能量转换连起来。

电能→声音 电动车 电能→热能 收音机 电能→光能 日光灯 电能→动能 电磁铁 电能→磁能 电饭锅2、请举例说明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至少写3个)答:电话听筒、电铃、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马达等。

四、生活链接。

1、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基本过程,请将正确的顺序填在下面括号内。

( 4 ) ( 3 ) ( 1 ) ( 2 )2、回忆《摆的秘密》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后附答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后附答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物质的变化通过一定方式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A.破碎的玻璃B.面粉做成的馒头C.水泥加入水后的水泥块D.加入柠檬汁的牛奶2.下列物质能与牛奶混合食用的是()。

A.醋B.柠檬汁C.橘子汁D.食盐E.啤酒3.家中最好用()来装醋。

A.铝罐B.铁罐C.玻璃瓶D.铜罐二、填空题4.做面塑或泥塑属于___________变化;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属于__________变化;把鸡蛋放进醋中属于______________变化。

5.铁熔化属于__________变化;铁生锈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6.喝牛奶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过期的牛奶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铁钉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8.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的是(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

A、玻璃杯碎了B、火柴燃烧C、铁钉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E、汽油燃烧F、纸折飞机G、水结成冰三、判断题9.蜡烛熔化后,不仅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而且产生了新物蜡油。

( )10.小麦磨成面粉属于形态的变化,面粉做成馒头属于产生新物质( )11.食盐溶解在水里属于不可逆变化。

( )12.自行车上涂有各种颜色的漆,主要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 )13.有效除掉衣服上的锈的方法是利用草酸溶液或维生素C。

( )四、实验题探究蜡烛的变化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发现蜡烛____________。

熄灭蜡烛,发现熔化的蜡烛遇冷后_____________。

3.点燃蜡烛,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发现在烧杯里有________;在烧杯内壁涂上澄清石灰水,发现蜡烛燃烧后石灰水变_________。

实验说明:蜡烛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_______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不仅在________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______________ 。

青岛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一、填空。

1.让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等2.用很多方法都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不论用哪种方法,都是我们身体获得了()的结果。

3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4.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次。

5.当摆线在竖直位置,摆锤处于平衡位置时,将摆锤从平衡位置略微一开,然后放手,摆锤便会摆动起来,并且会摆动比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摆锤从不平衡位置上获得了()当摆锤停止摆动时,这表明()已经全部消耗了。

6.实验表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有关,与()无关。

当()时摆动得快,当()时摆动得慢。

7.古人取火的方法有()、()、()、()。

()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

8.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

它有()和()两部分构成。

它能将()能转化成()能。

()、()()、()等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分是(),它是利用()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9.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有关。

10.改变电磁铁两极性质的方法有:()、()1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是通过()和()来控制。

12.电磁铁的南北两极是随()改变而改变的。

13.生活中的能量有()、()、()、()、()、( )、( ),未划入的能量归( )。

14.能量的存在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和()。

15.人们开发的新能源有()、()、()、()等。

16.我国首次在陆域发现的新能源是()。

17、电梯运动是通过转化为实现的。

18、用电饭锅做饭的过程是一个由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三、简答1、什么叫能源?什么叫常规能源?什么叫新能源?2.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3.电磁铁的性质。

4.列举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6、举例说明利用电磁铁工作的装置有哪些(至少4个)7、举例说明生活中电能转化为其它能的现象。

8、设计电磁铁磁力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之间关系的对比实验。

(1)研究的问题:(2)你的假设:。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附后)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附后)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发生了变化。

2、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

4、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恢复原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变化。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

7、鲜牛奶呈()色,具有浓浓的()味。

8、向牛奶中倒入啤酒后,会冒出气泡,放出的气体主要来自()。

9、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构成的。

10、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

11、物质的变化有的是()。

有的是()。

12、金属在有()、有()、有()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隔绝(空气)、(水),防止(酸或盐)的腐蚀。

13、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

则白糖熔化属于()变化;白糖变黑属于()变化。

14、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冰。

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新物质生成。

15、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爆炸发生的是( )变化。

16、将一根光亮无绣的铁钉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然后取出,会看到铁钉表面覆盖上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此实验过程中()了新物质。

二:选择1、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B 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C 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D 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易错题)A 在空气中的一半B 在水中的一半C 空气和水交界处D 无法确定3、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 蜡烛熔化B 铁块变铁水C 馒头发霉D 木条折断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 白糖加热至焦黑B 木材做家具C 火柴燃烧D 食物消化5、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A 形态变化B 不可逆变化C 可逆变化D无法确定6、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B 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 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7、水泥遇水后会变硬失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其次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检测一、填空题1.我们须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3.摆的摇摆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和(摇摆的幅度)无关。

4.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摇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摇摆的越(快)。

5.摆在摇摆的过程中,(能量)是不断转化的。

6.钻木取火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成了(热)能。

家里的电视机在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

灯泡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乒乓球鼓起来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梳子梳头发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手折铁丝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7.(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它的运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

8.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是利用(电流)通过缠绕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是把(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装置。

(电铃)、(马达)、(听筒)、(电磁起重机)等都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

9.增大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是(增大电流)或者(增加线圈的匝数)。

10.在电磁铁一端接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说明这一端是(N)极。

要想变更电磁铁的磁极,就要变更(电流方向)或者变更(线圈的绕制方向)。

1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能量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法(储存)(转化)。

12.凡是能够供应可利用的(能量的)潮汐能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13.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等。

二、推断题1.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仍可接着。

(×)2.运动是使身体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3.北极熊的毛为白色,有利于吸热。

(×)4.秋千在晃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不断的转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停下来。

(√)5.秋千晃动的速度与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测试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测试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一选1.下面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

A.乳酸菌B.结核链菌C.双球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有利的B.可以利用微生物酿酒C.可以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3.下列病毒中,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是( ) 。

A.大肠杆菌噬菌体B.番茄花叶病毒C.乙肝病毒4.放久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

这些实际上是( )。

A.细菌B.真菌C.病毒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霉菌是广泛存在的B.食物发霉了,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去拿.用鼻子去闻C.为了避免食物发霉.我们可以采用将食物晒干的方法防霉D.霉苗是真菌的一种6.我们常吃的木耳属于( )。

A.植物B.微生物C.动物7.发面时,最适宜的水是( )。

A.开水B.冷水C.温水D.纯净水8.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B.形成芽孢C.断裂生殖D.营养生殖9.下列不属于常见的细菌形态的是(A.卵形B.杆形C.球形D.螺旋形10. 下列不属于细菌的作用的是( )。

A.促进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B.增加土壤肥力C.制作疫苗D.生产沼气二、判断1.在土壤里、空气中、自然水域中及生物的身体内存在着在大量的微生物。

()2.食用醋能杀灭室内的新冠病毒。

()3.食用菌是进化的比较高级的细菌。

()4.微生物都非常微小,不能直接用眼睛现察到。

必须借助仪器。

()5.不要随便接触和食用野外的磨菇()6.菌类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7.酵母菌属于真菌,霉菌属于细菌。

()8.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9.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

野外的蘑菇更鲜美。

如果看到,可以采摘食用。

()10.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三、填空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和蛋白质组成。

2.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才能观察到,大约()个细菌相当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练习题2(2022秋)(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练习题2(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1.细菌有、和等形态。

2.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由和组成。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分为三类:、和。

4.馒头在、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选择:1.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电子显微镜B.放大镜C.光学显微镜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B.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对人类无害C.利用细菌和病毒可以制作酸奶3.如果一种细菌每隔30分钟就分裂一次,则2个小时后,一个细菌能够繁殖出个细菌。

A.8B.16C.324.味道鲜美的蘑菇属于。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5.饼干盒中常放有干燥剂,这是通过的方式防止发霉的。

A.保持干燥B.隔绝空气C.降低温度三、判断: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够独立生存。

()2.细菌和病毒只存在于食物、土壤、水中。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应该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4.蘑菇用肉眼就能看到,所以不属于微生物。

()5.把水果和蔬菜等放入冰箱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

()四、实验题:实验名称:研究食物的变质。

小科为了研究食物变质和什么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实验:(1)上图是研究( )对霉菌生长影响的实验,我们把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做( )实验。

(2)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其他条件都不需要( )。

(3)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发现图( )的霉菌生长的比较快,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 ), 除了这个条件外,霉菌生长还需要( )、( )等。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 )不容易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

(5)了解了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请你写出至少三种减慢食物变质的方法: 。

五、问答题: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请举例说明(至少写三条)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胞3.核酸、蛋白质4.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5.温暖、潮湿二、选择题A、B、B、C、C三、判断题×、×、×、×、√四、实验题1.温度、对比2.温度、改变3.1、温度、水、空气4.降低温度5.加干燥剂、低温保存、真空包装五、问答题食品发酵,增加土壤肥力,生产沼气。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的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单元检测题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的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单元检测题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像蜡烛消融、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不过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2、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单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新物质)。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逝”,水会变(甜),将水蒸干,白糖又变为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可逆的)。

4、玻璃破碎后,经过必定的方式(能)恢复本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不可以)恢复本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可逆)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不行逆)变化。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暖和、湿润)。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严寒、干燥)。

7、鲜牛奶呈(乳白)色,拥有浓浓的(奶香)味。

8、向牛奶中倒入啤酒后,会冒出气泡,放出的气体主要来自(啤酒)。

9、我们身旁的书、橡皮、桌子包含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0、物质的变化可以分红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形态的变化)。

11、物质的变化有的是(可逆的)。

有的是(不行逆的)。

12、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或盐)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所以防范铁生锈的方法是间隔(空气)、(水),防范(酸或盐)的腐化。

13、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消融,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

则白糖消融属于(可逆)变化;白糖变黑属于(不行逆)变化。

14、水受热后能变为水蒸气,遇冷能变为冰。

水在这些变化中不过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有)新物质生成。

15、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爆炸发生的是 ( 不行逆 ) 变化。

16、将一根光明无绣的铁钉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而后拿出,会看到铁钉表面覆盖上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此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

二:选择1、下边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简单生锈B铁锈易导电,不可以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范铁生锈D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简单生锈的部分是(C)(易错题)A 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一半C空气和水交界处D没法确立3、下边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A 蜡烛消融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D木条折断4、下边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A 白糖加热至焦黑B木材做家具C火柴燃烧D食品消化5、漂亮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激烈的(B)A 形态变化B不行逆变化C可逆变化D无法确立6、防范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C)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B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 将铁制品用水冲刷后直接搁置D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余的金属7、水泥遇水后会变硬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姓名:编号:
一:填空
1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发生了变化。

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了
2、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恢复原来的样子。

3、铁在环境下容易生锈。

4、喝牛奶时要注意、过期的牛奶可以用来等
5、金属在有、有、有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隔绝(空气)、(水),防止(酸碱盐)的腐蚀。

二:选择
1、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B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C用涂油、加瓷、镀铬、涂油漆、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A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一半C空气和水交界处D无法确定
3、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蜡烛熔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D木条折断
4、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白糖加热至焦黑B木材做家具C火柴燃烧D食物消化
5、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A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B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
6、水泥遇水后会变硬失效。

水泥遇水实际上()A生成新物质B没有生成新物质C无法确定
7、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最容易使其生锈。

A 油漆B 水C 食用油D 白醋
8、在自己家中制作酸奶的方法是()
A在纯牛奶中加入白醋,就成为酸奶B将纯牛奶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就成为酸奶
C 将纯牛奶加热至45—50摄氏度,倒入酸奶,保持恒温7---10小时D以上方法都可以
9、下列物质能与牛奶混合食用的是()。

A、醋B、柠檬汁D、橘子汁E、食盐F、啤酒
10、下列变化属于生成新物质变化的是A 冰融化成水 B 铁生锈C铁熔化
三:判断题
1、石块被破碎只是发生了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
2、纸张燃烧后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纸张燃烧是可逆变化。

()
4、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水,所以这个变化是可逆变化。

()
5、粉笔折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因此,这属于不可逆变化。

()
6、刚切完青菜的菜刀用水洗净后存放能防止生锈。

()
7、小麦磨成面粉属于形态的变化,面粉做成馒头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8、将食盐放入水中后,食盐慢慢消失了,是因为食盐变成了其他的物质()
9、钢铁生锈只是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
10、刚刚买来的新自行车,要经常用湿抹布擦,这样才能防止生锈。

()
1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12、蜡烛熔化后,不仅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而且产生了新物蜡油。

()
小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他想用学到的新知识保护自行车使它不生锈,那么她应该怎么做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