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键课件
江苏(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键ppt课件-人教版[原创] .ppt
![江苏(化学必修2)第三节化学键ppt课件-人教版[原创]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34551a866fb84ae45c8d4a.png)
键
长
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叫做键长
H- H 0.74×10-10 m
C- C
Cl-Cl N- N
1.54×10-10 m
1.98×10-10 m 1.15×10-10 m
一般说来,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键
能
形成或拆开1mol某种共价键时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叫做键能。 键能的单位为: KJ/mol
Na[ O O ] Na
+
2- +
1.化学键的定义:
直接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 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配位键 极性键
2 分 类
.
共价键 金属键
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存在:
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 多原子单质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非金属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包括酸);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 键的存在(Na2O2、NaOH、NH4Cl),共价化 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属构成, 如:NH4NO3、NH4Cl 。
第三节
化 学 Ⅱ
化学键
——高一化学备课组
化学键之回顾练习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分析其中的化学键:
A、HCl B、N2 C、NaCl H Cl N
+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
N
D、NaOH Na[Cl ] E、Na2O2 + [ O H] F、NH4Cl Na
—
离子键 配位键 H + [H N H] [ Cl ] H
思考: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
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4.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
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3.1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3.1离子键](https://img.taocdn.com/s3/m/6b216c6a10a6f524cdbf8538.png)
2Na+Cl2 2NaCl。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原子要达到 8 电子的稳定 结构,就要失去 1 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要获 得 1 个电子。钠和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 1 个电子转移 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带 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氯化 钠。人们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由离子 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通常,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离 子化合物。
括起来,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明“+”“-”及所带电荷数。
H
··
··
例如[H··N··H]+(铵根离子)、[∶O∶H]-等。
··
··
H
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MgCl2: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要点提示: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 物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
②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 式表示;生成物中“同类项”,只能分写,不能合并。
第三节 化学键
第 1 课时 离子键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1.通过实验的演示及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讨论,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 物的概念。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离子键的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1.离子键及其形成过程 写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NaCl+NaClO+H2O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氯化钠的形成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 子而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得到一 个电子而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最外 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 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氯化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0a8150af1ffc4ffe47ac6b.png)
金属氧化物:Na2O,Al2O3等
强碱:NaOH Ba(OH)2等
如何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电子式
•资料卡片
电子式 为方便起见,我们在 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价电子)。这种 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归纳: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
作用微粒 作用力大小
意义
化学键 相邻原子间 作用力大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作用力小
影响化学性质和 物理性质
影响物理性质 (熔沸点等)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讨论: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
常呢?
2.氢键
1)形成条件: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 原子(N、O、F)与H原子形成强极性共价键 ,与另一个分子中的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 的原子Y (N、O、F),在分子间H与Y产生
1.原子、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 电荷;
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3.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
4.不能把“→”写成“====”;
⑴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思考: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 合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 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较强的静电吸引,形成氢键
2)表示方法:X—H…Y—H(X.Y可相同或不 同,一般为N、O、F)。
3)氢键能级:比化学键弱很多,但比分子间作 用力稍强
特征:具有方向性。
氢键作用:使物质有较高的熔沸点(H2O、HF 、 NH3) 使物质易溶于水
化学人教必修二1.3《化学键》
![化学人教必修二1.3《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d1dea055561252d380eb6e73.png)
2.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a b c d e f g
M 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①a 和 c ②a 和 f ③d 和 g ④b 和 g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 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 a~g 的 M 层电子数可知,M 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a~ g 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 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 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所以 a 与 f、b 与 g 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教材整理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的形成(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 (1)实验
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黄色火焰,有
白烟
生成
结论:钠在氯气
中燃烧生成了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点==燃== 2NaCl
(2)理论分析
2.离子键的概念与本质
带相反电荷离子 阴离子 阳离子
【答案】 (1) (2)点及注意事项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例 原子
如:
简单 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
阳离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 Na+、Li+、Ca2+、Al3+等
子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而且还应用方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
教材整理 2 化学键 原子
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 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离子
3.化学反应的本质 表象: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为产物分子; 本质: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 新化学键的形成。 4.用化学键的观点解释 H2 与 Cl2 反应形成 HCl 的过程 (1)步骤 1:H2 和 Cl2 中的化学键断裂(旧化学键 断裂 )生成 H 和 Cl ; (2)步骤 2: H 和 Cl 结合成 HCl ,形成了 H 和 Cl之间的化学键 H—C(l新 化学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PPT(2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PPT(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b399b8dc850ad02df80415a.png)
第三节 化学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及其化合物的
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
高对微观粒子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渗透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 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PPT( 2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PPT( 28页)
4. 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的式子。
原 子H O
Cl Mg Na
离 子 Cl
2-
O
Mg2
Na
离 子 Na Cl 化合物 Cl Mg2 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PPT( 28页)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键》PPT( 28页)
2.离子键的成键特点
成键的粒子: 阴、阳离子 成键的本质: 静电作用
3.离子键的成键规律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例如:大部分 的IA、IIA族和VIA、VIIA族
大部分盐、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等 (含NH4+的盐)
﹕﹕
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分子
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NaOH, Na2O2 。
(B)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也可能是单质分子,如氯气,氮气。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 键 正确 (D)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氦气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健。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_化学键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_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eff345e5856a561252d36fe4.png)
第二节 化学键一.离子键从前面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你想知道元素原子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吗?一、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实验步骤:(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2)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钠熔成球状。
(3)思考题 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三、离子键的形成、定义及存在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形成形成离子键要求参加反应的原子双方,一方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方容易得到电子,电子由容易失去电子的一方转移到容易得到电子的一方,形成阳、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注:“静电作用”既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又包括原子核与原子核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
4.成键的条件⎦⎥⎥⎤活泼金属M ――→-n e-M n+活泼非金属X ――→+m e -X m -――――→吸引、排斥达到平衡离子键 (即一方失去电子,一方得到电子)5.存在:强碱,大多数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所有的铵盐。
注:①成键的主要原因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②并不是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都能形成离子键,如AlCl 3 为共价键。
③不是所有的非金属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盐。
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通常有以下几类: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⑵由活泼金属与酸根(或酸式根形成的化合物)。
⑶由铵根和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铵盐。
注: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 3。
③不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等。
四、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思考题2 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式:Al、C、N、O、F。
《必修2》第一章第3讲:化学键(一)
![《必修2》第一章第3讲:化学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48d5f166c175f0e7cd1370d.png)
101网校高一(必修2)化学同步+提高精讲精练系列—《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新疆实验中学马金辉【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然而,这些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形形色色的化学物质【思考】看到整个物质世界乃至宇宙由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我们有何感想?1、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2、原子之间为何要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是否自发?3、这种结合作用强烈么?6、所有元素的原子间都需要通过作用才能形成化学物质么?7、我们人体是否由物质构成?【材料】氢分子(H2)是由2个氢原子(H)构成的,要想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00℃,而它的分解率还不到1%。
这说明了什么?【小结】原子之间能自发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
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种类,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一、离子键【实验】Na和Cl2的反应【现象】______色火焰,产生______烟。
【结论】反应生成了不同于反应物的_________。
【方程式】【分析】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新物质氯化钠,从微观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思考】1、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 间存在哪些作用力?(___力和____力)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是否会中和呢?(到一定距离达到_________)1、定义:使_______________之间结合成化合物的_________作用称为离子键。
2、成键粒子:_____________3、成键过程:4、成键本质:_________________(实际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平衡状态)(1)引力:______________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2)斥力:______与______间,________与________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d9c07c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0.png)
化学键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化学键 的类型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一 离子键 实验1-2
现象
剧烈燃烧,瓶中出现了大量白烟, 原来的黄绿色逐渐消失。
化学方程式
△
2Na + Cl2== 2NaCl
NaCl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8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解析】 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静电作用指的是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的平衡,选项
A正确;NH4Cl中NH
+
4
与Cl-间也存在离子键,选项B和C均不
正确;离子化合物是指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选项D正确。
【答案】 AD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3
等多原子组成的离子,特别应注意“铵盐”都是离子化
合物,如NH4Cl、NH4NO3等,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典例2】 (2012·经典习题选萃)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 增强
B.在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靠静电作用结合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 __静__电__作_用___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 钠和单质氯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二十八分。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从NaCl的形成过程知道,在Na+和Cl-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43cfb6376baf1ffd4fad18.png)
•
下列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离子化合物一定易溶于水
• B.离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
同组成
•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
子化合物
• D.离子化合物在晶体状态下有离子存在,
但不导电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如 AgCl、BaSO4等;离子化合物不一定由非金 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如NH4Cl等铵 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熔融状态能导电 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在晶体状态 下,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 【答案】 D
• 4.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 在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NaCl中一定存在离 子键的是( )
• (3)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方法是看在熔融 状态下能否导电。
• 3.离子化合物
•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 合物。
• (2)构成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 (3)主要物理性质: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 (4)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溶于水或受热熔 化后导电。
• (5)溶解性:大多数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难 溶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子化合物 •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 【解析】 正确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 内涵和外延才能解答本题。
• A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包括引力和斥力二者的平衡;B项,离子键 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项,离子化合 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D项NH 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键。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讲化学键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讲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913abf3779563c1ec5da71bb.png)
化学键水加热分解需1 000 ℃以上的高温,破坏O-H需463 kJ/mol。
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 000 ℃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 kJ/mol。
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一、化学键1、概念:化学键是指使离子或原子之间结合的作用。
或者说,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注意: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惰性气体就不存在化学键。
2、分类: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3、意义:①解释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成: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离子或者原子通过化学键的作用形成的。
②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原子重新组合就是通过反应物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又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
二、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3、本质:静电作用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成键条件:活泼金属(IA IIA)与活泼非金属(VIA VIIA)之间的化合物。
6、结果:形成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离子晶体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1、原子的电子式:离子的电子式:(1)阳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2)阴离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如下表示 [副板书] Na ×+→Na +[]1.下列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的是( )A .10与19B .6与16C .11与17D .14与8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水溶液能导电B .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组成C .熔融状态能导电D .可以溶于水3.某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
高一化学化学键2(PPT)3-1
![高一化学化学键2(PPT)3-1](https://img.taocdn.com/s3/m/5d30d6c3960590c69ec3769e.png)
3.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的原因是
( D)
A. 氢氧化钠溶于水,只发生扩散作用
B.氢氧化钠溶于水,只发生水合作用
C.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 程放出的热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 程放出的热量。
知识点1:离子 知识点2:化学键 知识点3: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 知识点4:共价键及共价分子 知识点5:电子式书写
数度。在98年看到的天王星,在其他的区域都像是毫无生气的死寂行星。但是,在99年代的观测,亮云彩特征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增长,他们多数都出北半球 开始成为可以看见的区域。一般的解释认为是明亮的云彩在行星黑暗的部分比较容易被分辨出来,而在南半球则被明亮的"衣领"掩盖掉了。然而,两个半球 的云彩是有区别的,北半球的云彩较小、较尖锐和较明亮。他们看上去都躺在较高的高度,直到年南极区使用.μm观测之前这些都是事实。这是对甲烷吸收 带敏感的波段,而北半球的云彩都是用这种光谱的波段来观测的。云彩的生命期有这极大的差异,一些小的只有小时,而南半球至少有一个从旅行者号飞掠 过后仍一直存在着。最近;https:///brighten-easy-builder/ 澳洲买地建房贷款 澳大利亚买地建房贷款 ;的观察也发现,虽然天王 星的气候较为平静,但天王星的云彩有许多特性与海王星相同。但有一种特殊的影像,在海王星上很普通的大暗斑,在年之前从未在天王星上观测到。天王 星内核图天王星内核图追踪这些有特征的云彩,可以测量出天王星对流层上方的风是如何在极区咆哮。在赤道的风是退行的,意味着他们吹的方向与自转的 方向相反,他们的速度从至米/杪。风速随着远离赤道的距离而增加,大约在纬度±°静止不动,这儿也是对流层温度最低之处。再往极区移动,风向也转成 与行星自转的方向一致,风速则持续增加,在纬度±°处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至极区减弱为。在纬度°附近,风速从到米/杪,因为"衣领"盖过了所有平行 的云彩,无法测量从哪儿到南极之间的风速。与北半球对照,风速在纬度+°达到最大值,速度高达米/杪。这些速度会导致错误的认定北半球的风速比较快, 事实上,在天王星北半球的风速是随着纬度一度一度的在缓缓递减,特别是在中纬度的±°至±°的纬度上。还无法认定从98年迄今,天王星的风速是否发 生了改变,而且对较慢的子午圈风依然是一无所知。外围组成编辑行星环天王星的卫星和环概要图天王星的卫星和环概要图天王星有一个暗淡的行星环系统, 由直径约十米的黑暗粒状物组成。他是继土星环之后,在太阳系内发现的第二个环系统。已知天王星环有个圆环,其中最明亮的是ε环(Epsilon),其他的环 都非常黯淡。天王星的光环像木星的光环一样暗,但又像土星的光环那样有相当大的直径。天王星环被认为是相当年轻的,在圆环周围的空隙和不透明部分 的区别,暗示她们不是与天王星同时形成的,环中的物质可能来自被高速撞击或潮汐力粉碎的卫星。而最外面的第个环的成分大部分是直径为几米到几十米 的冰块。除此之外,天王星可能还存在着大量的窄环,宽度仅有米,单环的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3讲:化学键(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3讲:化学键(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1ea84b5fbfc77da369b178.png)
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知识点一.化学键一.化学键:化合物中,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1.离子键(1).概念:带有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3).成键实质:静电作用。
(4).形成条件:通常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5).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6).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等。
2.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
(4).形成条件:通常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二.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代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
(2).电子式书写注意事项:①.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②.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③.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中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3).离子键的表示方法: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2S:CaCl2: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Cl2:Na2O2:NaOH:NH4Cl:(4).共价键的表示方法①.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H4:CO2: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Cl2:N2:H2O2:CO2:HClO:CCl4:③.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表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的电子的式子。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2a34d8bd63186bcebbca5.png)
ppt课件
18
HCl的形成过程: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ppt课件
19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1、成键粒子
吸引电子能力 相近的原子
2、成键实质
共用电子对 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共价单质(H2 、 N2 原子不显电性) 共价化合物(HF、H2O、CO2原子显电性)
AB2型
相同的离子不能写一9 起
d、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ppt课件
10
归纳提升
活泼金属原子 失电子 活泼非金属原子 得电子
阳离子 静离电子作键用离子化合物 阴离子
ppt课件
11
课后作业
• 1.书写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S2-
O2-
3、共价键的分类
极性共价键 不同种原子 电子对偏移
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ppt课件 电子对不偏移
20
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 电子式:
H2
N2
H2O
HF
◊ 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表示如
下:
完成达标训练1、2
H-H N三N H-Cl H-O-H H-F
◊ 共价键的形成表示:
ppt课件
21
14
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015新课标全国 I )
A.单质的沸点:W>X
B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讲课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1c15c9581b6bd97e19eab2.png)
①原子的电子式:
举例: H O Cl Mg Na
三、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一)电子式及其书写
②离子的电子式: ⅰ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离子符号本身
举例: Na+ Mg2+ Al3+
三、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K·→ K+ [:··S··:]2- K+
原子A的电子式 + 原子B的电子式 → 化合物的电子式
[练一练]
⑶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C
离子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活泼金属 失去电子 阳离子
离用
原子M
Mm+
静电作用 子
电
化
子
活泼非金 得到电子 阴离子
第3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离子键
科学视野
• 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做了著名的马德堡 半球实验,16匹马的力量居然没有把两个合在 一起的抽空空气的铜球拉开!当原子和原子结 合为物质时,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
那么什么是化学键?
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
那么什么是离子键?
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属原子N
Nn-
离子键 合 物
式 表 示
例 Cl Mg Cl
Cl Mg2+ Cl
作业:教材P25习题7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孤独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诀窍。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件 (共20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件 (共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ccb06802768e9951e738d8.png)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第1课时 离子键及离子 化合物
1 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 别。 2 掌握共价分子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会用电子式 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3 了解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4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 实质。
2.常见的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
一对共用电子 N≡N
· · · · · · · · H· O· H · ·
H·+·O·+·H
四、化学键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1.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使原子结合 形成共价化合物或单质。人们把这种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 化学键 作用力 相结合的⑭作用力统称为 ⑮化学键。
Na
6.02X1023mol-1 n=N/M
(2)已知N2、CO2的结构式分别为
... ... .. .. .. .. .. ..
、
..
,则N2、CO2的电
.. .. N 、 O C_________ O 子式分别为 N 。 (3)分别写出NaOH、H2O2、Na2O2的电子式: .. .. .. +[ O H ] O O H Na .. NaOH: _______,H2O2: H .. .. ______, .. .. .. .. 2+[ O O Na .. ] Na+ .. Na2O2: ______________ 。 .. .. .. .. ..
C.Na+
.. O H] D. Na+[ ..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液态氢氧化钠是电解质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离子键课件【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离子键课件【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dd89b51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3.png)
除AlCl3)
Na+[ O ] Na+ B.H2S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电子式
为方便起见,我们在元素符 如: Na+ 、 Mg2+的电子式分别是 Na+ 、
(3)活泼金属氧化物:如 Na2O CaO 等
B.H2S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号周围用“·”或“×”来表示 (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1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
A2B型(如Na2O):
Na Cl 如: Na+ 、 Mg2+的电子式分别是 Na+ 、
: :·· ×
.
··
× Mg×
··
.S .
··
(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1.用电子式表示物质 (1)原子 方法: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代表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实例:
[Cl]- [ s ]2- [ O ]2-
③原子团离子
化合物,方如 法KCl :表示出离子内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然后
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K2S)的形成过程
加[ ],并在[ 2、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右上角标上电荷符号。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练习P20)
注意用 表示电子的转移。
原子团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离子 (1)强碱:如 NaOH KOH 等
原子 N
O
Na
Mg
电子式 N
O
Na · ·Mg ·
(2)离子:
①主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电子式用其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N2、 O2、Cl2等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形成过程 成键微粒
离子键
电子得失
阴、阳离子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 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键
形成共用电子对
原子 共用电子对 非金属元素
成键本质 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
成键元素
存在 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
物部分离子化合物
以HCl为例
电子式
2.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思考
哪些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呢?
①活泼的金属(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如:Na2O.Na2O2) ②大部分盐,包括铵盐。(如:NH4Cl,NaNO3) ③强碱。
质疑
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中 需要表示出最外层电子的变化,那 么用什么来表示呢?
· · · · B + A + B · · · ·
2+ · · · · - - [ B ] A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问题: 1. 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2.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核外电子排布是通过什么方式 达到稳定结构的?
小结:
失去电子
活泼金属原子
得到电子
阳离子
静电作用
离子键
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
活泼非金属原子
阴离子
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 离子键结合的是( C ) A.10与19 C.11与17 B.6与16 D.14与8
AD
C
D
D
C
主族元素A和B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 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6、C、H、Cl、 O、Na五种元素的相互作 用结合,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离子化合物有(写两种) NaCl Na2O, 共价化合物有(写四种) H2O HCl CO2 、 CH4,在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离 NaOH Na2CO3 子化合物有(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 共价化合物有(写两种) HClO 、H2SO4 。
练习:
7、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 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C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硫和氯化钾的熔化 C.氯化钠和K2CO3的熔化 D.CS2和NaOH的气化 8、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 ) A.Na2O2 B.NH4Cl C.CH4 D.H2 O2 9、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①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共价化合物 (阅读书P22) ②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
· ·
· ·
· ·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H2 (2)HCl (3)H2O (4)CO2
+ · H· H →H H
· · · ·: H ·+ · Cl → H Cl · · · · · · · · : H ·+ · H O ·+ H · → H O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O· O ·→ O C O · · · · · · · · · · ·
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 间存在
哪些力?
1、Na+离子和Cl-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2、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 静电斥力作用
一.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称为离子键 阴阳离子 成键粒子: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成键元素:活泼的金属(ⅠA,ⅡA) 活泼的非金属(ⅥA,ⅦA)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D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3.最近,科学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 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D ) A.C60的熔沸点高 B.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中只有共价键 4.下列物质受热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CD ) A. 食盐 B. 纯碱 C. 干冰 D. 冰
注意:①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②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如: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中一定还含有共价键。
(6)存在: 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 也存在于某些离子化合物中
· · O: H ]Na+ [ : H H H Cl · · (7)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注意事项:①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②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 ·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非极性键 原子种类 原子吸引共 用电子能力
同种原子 相同
极性键
不同种原子 不相同
共用电子对 有无偏移 成键原子的 电性 实例
不偏向任何 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一个原子
不显电性 吸引电子能力强的显负电性 吸引电子能力弱的显正电性 HCl、H2O、NH3、CO2等
溴原子, 硫离子, 钙离子
[ 练习]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KBr,Na2O,CaCl2 ,CaO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书写要点:
2.生成物要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相同 的离子要单个写。 3.用于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是 , 而不是=。电子转移的箭头可标也可不标。
1.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相同的可合并。
3、化合物类型与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极性共价键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非极性共价键
1.下列物质中, (1)含离子键的物质是( A、F ) (2)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 C、D、I ) (3)含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B、E、G、H、J ) A、KF B 、H 2O C、 N2 D、 F2 E、CS2 F、CaCl2、 G、CH4 H、CCl4 I、 Br2 J、 PH3
你想过吗?
1.为什么一百多种元素可形成千千万 万种物质? 2. 为什么两个氢原子可以形成氢分子, 而两个氦原子却不能形成氦分子?
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 验,16匹马的力量居然没有把两个合在一起的抽空空气的铜 球拉开!当原子和原子结合为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 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化学反应中要拆开原子间的化学键 就如同马德堡半球实验那样难!
[ 练习]:⑴ 用电子式表示MgO的形成过程 · · · · 2+ : · Mg · O · → Mg [ O : + · ]2· · · · ⑵ 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过程 · · · · + 2- K+ : S · → K [ S: 2K·+ · ] · · · · (3)用电子式表示CaBr2的形成过程 · · · · · · · · : 2+ : : : ] ] Ca [ Br: +: Br · Br · Ca· → [ Br +· · · · · · · · ·
三、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1)定义: (2)成键微粒: 原子 (3)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的静电作用 a.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相结合 (4)成键元素: b.部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
(如AlCl3等)
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 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 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
探讨: 以H2、HCl分子的形成为例
+ · H· H →H H
非极性共价键
特点: 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 ·: H ·+ · Cl → H · · 特点: · · Cl · · · · · ·
· ·
极性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边(氯原子), 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结论: 在H2、HCl分子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得失, 而是原子间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 达到稳定结构的
下面漫画形象的表示出了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什么是化学键?常见化学键有哪些?让我们 一起走进教材第三节化学键。
第三节 化学键
回顾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2Na+Cl2
点燃
2NaCl
交流· 研讨
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 知识和化学键知识分析氯 化钠的形成过程。
不稳定
电子转移
e失e得e-
稳定
Na+
Cl-
思考
二、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 Cl2、 N2、 CCl4 、NaCl、MgO、MgCl2
4、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 原子序数由 A 到 D 依次增大 , 已知 A 和 B 原 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且A的L层电子数是 K层电子数的两倍, 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 黄色火焰, 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 分反应 , 可以得到与 D 单质颜色相同的淡 黄色固态化合物, 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氧 C _____ 钠 碳 B _____ (1) 元素名称: A ______ 硫 D ______
(5)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注意:①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②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如: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中一定还含有共价键。
(6)存在: 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 也存在于某些离子化合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