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提高: 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原理,包括: 安全哲学(安全智慧与方法的指导) 安全经济学(安全效率和效益的创造) 安全信息学(安全科学管理的传输神经) 安全系统学(安全管理整分合的综合平台) 安全控制论原理等(保证安全的源头阀门) 还有安全法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人机 工程学等
人的13种不安全行为
7、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8、在设备运转时加油、维修、焊接、清扫等(徐) 9、物体存放不当 10、忽视必须使用或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车) 11、不安全装束 12、注意力分散 13、对易燃易爆品处理错误
1、管理对象
物质系统(物化基础) 设备、设施、工具、器件、原材料、 建筑物、产品等一切物质实体和能量 信息的载体 (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物件)。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第一、事故总量还很大。
第二、特大事故还较多。 第三、经济损失比较严重。 第四、国际影响不好。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安全发展的角度讲,存在四个矛盾 : △一是安全发展的紧迫性与安全监管 滞后性矛盾。 △二是落后的管理与经济快速发展不 适合。 △三是相对低下的技术素质与工业化 的要求不适应。 △四是松懈的纪律与严峻的安全生产 形势不适应。
信息系统(特殊形态能量) 它能开发、驱动另一空间超过自身无数 倍的能量。要加强对信息资料获取、传输、 存储、分析、反馈的控制,用先进的科技 信息手段加以预警预控。(如地质信息等)
2、现代安全管理主要任务
在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 针、政策的前提下,分析、研究、评 价生产领域,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安全 因素,从组织、技术、管理、培训等 方面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实 现最优化安全状态。
变传统的事故管理(处理型)为现代的事件分析 与隐患管理(预防型) 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 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现代主 动、主导、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 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的安全目标 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三)加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时代要求
防止人行为失误的管理措施
1、强化安全培训教育 2、搞好个体和群体心理疏导 3、注意人员职业岗位的合适性 4、大力推行安全标准化作业 5、进行作业审批和确认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文化水平
安全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安全价值观及安全 行为准则的总和。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层次。 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安全自觉。
安全文化的要求
1、管理要从以“事”和“物”为主,转到 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安全行为; 2、 增强安全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 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理念,形成自 我安全、自觉安全、社会安全的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5、强化安全预防,注重人的行为控制 安全预防的思想和原则 1、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2、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 3、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4、亡羊补牢,根除事故隐患 5、加强全面综合治理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注意分析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 1、个性心理因素(情绪、气质、性格) 2、社会心理因素(知觉、角色、价值观) 3、人的生理因素(智力、精力、体力、注 意力、记忆力) 4、物体和环境因素
积极采用科研成果,不断提高标准的技 术含量和前瞻性。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
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应充分体现企业安全管理基
础工作各项标准。 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现企业作业现场各项安全 生产条件标准。 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应充分体现员工正确操作程序
和安全确认程序。
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活动的要求
4、管理方式方法单一,注重的不是预防 而是事故处理。
5、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手段落后。
二、现代安全管理对象及主要任务
1、管理对象
人的系统(主观因素) 决策者, 管理者, 作业者
人的13种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6、攀、坐不安全位置
安全文化包括:
安全观念文化,(安全思想、安全意识、 安全心态、安全理念等 ) 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物态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管理文化, 安全环境文化等。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和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形成人本理 念,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文化主要功能——培养安全文化人, 增强安全文化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素质。
从企业和政府管理的角度讲
1、在管理体制上、体系上还存在不合理、不完 善、不健全的问题。
2、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严格、 职能交叉、职责不清、落实不好的现象。
3、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 (1)管理意识和责任心不强,有的睁只眼 闭只眼; (2)管理知识缺乏,对安全的概念、专业 不懂; (3)安全管理技能缺乏,在安全管理决策、 组织、指挥、协调方面缺乏实际经验,特 别是临阵应急措施组织处理更谈不上; (4)法治观念不强。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1、建立现代科学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体制;以责任制为中心 的规章制度体系;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安 全生产过程措施体系;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应急与求援体系;事故统计、报告、管理 体系;安全信息应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 生产发展目标、规划、计划;开展评价评 估管理;安全经费筹措与管理。
2005年—2010年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对比图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2005年 717,572 127,052 2006年 627,158 112,822 2007年 504,952 98,340 2008年 413,752 91,172 2009年 379,244 83,196 2010年 363,883 79,552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4、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改进管理的方法,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包括设备、设施等)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
问题进行检测、检查、监控,以及管理组织作用 发挥的评价考核等。要进行专项检查、督察、联 合执法。开展科技攻关,加大安全投入,运用新 信息、新设备提升安监的能力。
2005年-2010年江苏省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对比图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2005年 47711 8532 2006年 42626 7634 2007年 27263 6644 2008年 22921 5916 2009年 20225 5870 2010年 19712 5792
(一)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又叫常规安全管理,包
括一般行政管理、设备管理、劳动卫生管理、 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等。其管理的难度相对 较低。其主要特点: 1、安全处于附属地位。 2、事后处理追踪。 3、凭经验感性分析安全问题。 4、定性分析多,科学分析少。
(一)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
1、现代企业生产使用能源呈高能性、高压性、高 热性、高速型、高辐射性。因此增加了生产的危 险性,提升了安全的要求。 2、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愈加多元复杂。(光、机、 电工艺高度集成)标准化要求更高。 3、生产材料、产品结构和产品功能越来越复杂。 对职业安全,职业健康提出新要求。 4、生产使用机器品种增加,难度增加,安全系数 要求增加。 5、企业生产经营单元和场点增加,人员流量增加。
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
1、安全第一的价值观
2、重视生命的情感观 3、安全效益的经济观 4、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淮安“1+3”安全管理法
一个方法:对事故隐患和职业防治全面管 理方法 三种机制:
1、对事故隐患和职业防治进行动态管理的
机制; 2、对事故隐患和职业防治持续改进的机制; 3、对事故隐患和职业防治评价的机制;
(1)预防为主原则。
(2)突出重点原则。 分轻重缓急,有重点、有步骤开展标准 化工作。 要优先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急需标准、重 点领域缺失的关键标准、标龄过长标准以 及与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密切相关的标准。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3)国际接轨原则 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技术进步原则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褚福银
江苏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
安全 是人类幸福的康庄大道
一、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意义
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企业运 用现代新的理念、方法和科学技术进行 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富于现代的模式 和程序。是实现现代生产和安全生活的 必由之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现代安全管理是根据现代企业生产而产生
南京728
△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 预先发现、分析、消除或控制生产 等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危险因素,防止事 故的发生或职业病及环境危害,避免各 种损失,推动和保证生产生活健康进行。
4、管理对象
△人的系统(主观因素) 即决策者,管理者,作业者。
安全意识 管理活动标准化 设备维护标准化 作业现场标准化 行为动作标准化(动作规范)
我国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标准化的原理
审查改善 危险源识别
检查纠正
持续 改进
改善计划 或管理控制
否
风 险 评估
可容许风险
? 是
维持管理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
1)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谁主管谁负责 2)实行安全事故问责制、追究制 3)按照层级管理要求,落实岗位责任 4)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安全责任考核组织体系和 指标体系 5)实施严格的安全奖惩激励制度。
物的4种不安全现象
1、保护、保险、信号、装置等缺乏或有缺 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能量系统(催化力量) 它是物化载体发生事故作用的动力 因素。如机械能(动能、势能)、热 能(引爆)、电能、化学能、光能、 声能、辐射能等。这是安全管理重点 防区。
第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科学发 展首先要安全发展。
第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和谐稳定 必须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响水事件) 第三、是转变经济方式的客观要求。 第四、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生 命第一”要以安全为根。
当前安全管理的迫切性、必要性
安全形势有所好转。 事故起数有所下降,全国2010年比2005年下 降了49· 2% 江苏下降了58· 6% 死亡人数有所降低,全国2010年比2005年下 降了37· 3% 江苏下降了32· 1%
安全培训教育活动 安全宣传文艺活动 安全科技普及活动 安全技术提高活动 安全管理创新活动 安全岗位检查活动 安全环境优化活动
谢谢!
“安全第一”的来源
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凯里第一次提出“安 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 1917年英国伦敦成立了安全第一协会 1921年美国芝加哥成立了全美安全协会。 1949年日本提出煤矿“零事故”安全第一, 产量第二“的理念。
三、加强现代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2、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是指为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安全生 产而制定颁布的一切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 技术、管理、方法、产品等到标准的有机 组合,既包括现行的安全生产标准,也包 括正在制定修订和计划制定修订的安全生 产标准。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的实践基础是——现代企业 自主安全生产管理 其内容包括: 安全目标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安全系 统管理、安全行为管理、本质安全技术管 理、安全法制管理、安全文化管理等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向特点:
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 安全管理(人、物、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