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关键词:整车生产;车身涂装工艺;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和运输必备的工具。
汽车的外观和内置功能
的设置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汽车的外观设置,也就是汽车涂装工艺的设置及其质
量的控制。
一、汽车车身涂装工艺概述
1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定义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需要通过涂料对整车车身进行涂装。
而用于车身涂装的涂料就是指那种处于
流动或者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这类有机物质通过涂抹在其他物体上时能够形成一种薄膜,这种涂
料形成的薄膜就称之为车身涂装涂层。
而将涂料涂抹到清洁的被涂抹物的表面上,通过干燥等工艺,形成薄膜的工艺过程就成为涂装工艺。
2汽车车身进行涂装工艺的目的
整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车身涂装工艺是一步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而对汽车
表面进行涂装工艺加工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
3装饰作用
整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汽车表现涂装,可以使车身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通过美化可以使汽车
的车体达到立体、光滑、饱满的视觉效果。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产品的外观有了更高
的要求,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也随之发生改变。
现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多的是要追求个性、达
到美好舒适的感觉。
因此,对汽车车身表面进行涂装加工成为整车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消费者需
求的重要步骤。
4保护作用
对汽车车身进行涂装加工,可以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而这也是七成生产加工过程中进行汽车
涂装的最根本目的。
汽车生产制造的材料及元件基本上都是钢、铁等金属物质,因此汽车成品就难
免集成了普通金属材料的致命缺点——腐蚀性。
而汽车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难免要经受住耐水、耐油、耐热、耐酸碱等诸多考验,而对汽车车身进行涂装加工,通过使用耐水、耐热、耐腐蚀等性能好材料对其外表进行保护,也就能够尽量避免汽车车身受到腐蚀,达到保护汽车的目的,提高汽车车身的使用寿命。
二、汽车车身涂装工艺的重要步骤
汽车车身的涂装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汽车在车身完成涂装后,要在车身由钢板层以此向上到锌层、磷化层、电泳底层、金属底层等各层。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前处理、底漆、涂胶、中涂、面漆、检查修整、后处理。
下文将对汽车涂装工艺的七个步骤进行简单描述。
1前处理
目前,较为常用的前处理工艺主要指的是脱脂剂磷化处理过程。
这一步骤要去除汽车车身再生产过程中所存留的表面油污,并通过处理得到一层多孔性致密的磷化薄膜,这层薄膜可以有效的增加汽车的防腐蚀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加汽车基础材料和底层漆面之间的附着力,保证汽车的整个土层具有耐腐蚀能力。
前处理工艺是漆前的重要步骤,主要的目的是在涂漆前,对汽车车身进行除油、除尘等表面处理以及磷化处理的一个过程。
前处理是汽车涂装工艺的基础步骤,其质量的好过坏将直接影响整个汽车涂层的質量。
对汽车车身表面进行前处理通常采用的工艺首先是选用热碱溶液对车身表面油污进行清洗,以此来保证接下来的涂层工艺可以保证涂料间有良好的附着力。
之后,对车身表面的缺陷通过机械方式进行清除,并得到相应的粗糙度,磷化处理通常采用的是喷射或侵式的方法得到一层厚度约为
1mm——2mm的磷化膜,以此来防止车身受到氧化。
2底漆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过程中的底漆主要是用来保证汽车车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而目前较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电泳预涂装。
底漆的喷涂主要是直接将底漆喷涂在事先经过前处理的车身表面上,其完成的前提是要保证汽
车涂装用底漆与车体之间要保证良好的附着力,同时也必须要保证中涂或者与面漆相匹配,保证具
有高耐腐蚀性、耐油性、耐水、耐油等良好特性。
目前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底漆喷涂较常采用的是阴
极电泳底漆方法。
一般是在电泳涂装过程中,将槽液的循环次数尽量控制在每小时6—8次,以此来
保证槽液的稳定性能够保证喷漆膜的质量。
3刮腻子
刮腻子之前,必须要保证底层喷漆完全干透,并且每次刮腻子的厚度不能超过0.5mm。
同时,在每次刮完腻子后,应该对底漆进行打磨平整,之后在进行下一次刮腻子。
每次刮腻子要保证先厚后薄,以此来保证能够增强腻子层的强度及平整度。
刮腻子工艺目前仅在涂装质量要求较低的大客车、工程机械、部分低端轻卡等产品生产线有应用,在诸如乘用车、重卡、高端轻卡等车身生产线上已
经绝迹,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外观效果。
4喷面漆
面漆通常指的是涂层最外的一层漆,是直接表现汽车车身衍射以及装饰效果的一层,喷面漆主
要分为单色漆以及金属底漆加罩光清漆,通过这两种漆共同达到提高汽车车身耐腐蚀能力及汽车车
身外观的美观性。
5后处理
该步骤指的是要对完成后的涂层进行处理,包括注蜡、贴膜以及打蜡等,要达到对涂装好的汽
车涂层进行保护的目的,以保证其在运输或仓储的过程中不受到破坏。
对于汽车车身涂装工艺的质
量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工件表面的质量,可以说好的车身表面才能够实现好的涂层质量。
而车身表面
的擦、划等伤痕通常会对车身表面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因此车身就会出现表面高低不平的现象,
进而也就会导致车身涂层厚度达不到要求,进而影响到车身表面的饿耐腐蚀性以及美观性。
因此在
进行车身喷涂前,必须要对车身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修正后在进行喷涂。
同时,车身表面的油污等
也是会影响涂料与车体间附着力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影响喷涂效果,应该在喷涂前采用化学方法
出去油污或锈层,尽量减少锈层对车身喷涂质量的影响。
三、汽车车身喷涂工艺对涂层质量的影响
车身喷涂工艺也会直接对涂层的质量产生影响。
如喷枪的喷嘴与车身表面的距离如果控制不当
将会影响涂层的质量。
因此,在喷涂过程中,应将喷枪与车身表面的举例控制在80mm—200mm范围内,并尽力那个保持喷枪与车身表面垂直。
此外,也必须要控制不同涂料在喷涂过程中的温度,以
控制涂料固化的效果。
近年来自动化喷涂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仅提高了涂料的利用效率,亦降低了
涂层缺陷的发生几率,对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涂装质量的控制
工件表面质量是决定涂层质量的关键因素,好的车身表面质量才能得到好的涂层质量。
车身表
面的擦伤、划痕和凹坑通常会造成车身表面的应力集中,这种车身表面高低不平的现象也会导致车
身漆层的厚度不够,影响车身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性。
所以在喷涂前一定要对这些缺陷进行修正后
再喷涂。
车身表面的油污等也会影响涂料与车体金属间的附着力,影响喷涂效果,噴涂前要采用化
学方法去除这些油污或者绣层的影响。
2喷涂工艺对涂层质量的影响
2.1喷枪喷嘴与车身表面的距离。
在喷涂过程中,喷枪与车身表面的距离一般控制在80mm-
200mm,如果喷涂距离过近,喷粉容易被反吹下来;喷涂距离过远又会影响车身的上粉率。
在汽车车
身的喷涂过程中喷涂距离采用150mm-200mm,并且尽量使喷枪垂直与车身表面,对于凹陷部位拐角
的侧面可能无法进行垂直喷涂时,可以采用手工枪在车身喷涂处30°-60°之间连续变位交替喷涂。
2.2粉末涂料固化温度的选择。
温度对于涂料的固化是非常重要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如果不能达到要求或者超过要求都可能造成涂层剥离、开裂或者变色。
不同材料的固体粉末其固化条件,固化
时要选择合适的温度。
四、结论
汽车涂装技术属于应用科学学科,它需要涂装工艺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工艺
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喷涂质量和喷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