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大课间跑操的实践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论文大课间跑操的实践效果分析跑出一片“天”
1.研究目的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力量、耐力、协调性等多项指标不如从前,造成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出现,究其根源就是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少了。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中央和地方多次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本校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每天大课间活动都安排跑操,真正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摸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增强体质的路子,走出多年实施大课间活动的瓶颈,使大课间活动能持续、科学、高效地开展,使之成为常态化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通过对研究学生在本学年所取得统一测试项目的教学成绩,立定跳、50米跑、8某50米往返跑等变化进行实验跟踪,以此进行活动开展的阶段性研究。

2.2.3数据统计法:
采用SPSS13.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通过数据的变化,凸显学生体能的发展变化,从而突出教学效果。

3.结果与分析
3.1研究过程
3.1.1“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操”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跑步是一种极为简单,人人都
能进行的运动项目,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锻炼,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普通的防治疾病人手段。

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各班按照体育组要求,及时迅速地进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区域内集合整队,完成了自编操、集体舞后,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全校18个班级方队按规定线路开始跑操。

3.1.2制定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策划、实施,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学校广播站、宣传栏及班主任等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学习了解阳光长跑活动的有关知识,理解阳光长跑活动的重要意义,体验长跑活动的快乐和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提高长跑兴趣。

为了展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素质和风貌,跑操前班主任跟班进入指定区域,加强动员教育,规范要求,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发生;跑操时班主任要跟班督促,跑操后班主任要督促学生退场,保证活动有序地开展。

跑操已成为我校最富魅力的艺术文化,是让我们的学生能从跑操中释放学习压力,从跑操中增强自己的信心,从跑操中领悟和感受集体的力量。

3.1.3跑操是在一个固定的场地进行,所以对跑动中前后左右的间距要求非常很高。

根据学校场地的限制,要求学生跑步时排与排之间保持在30cm到40cm之间,左右距离保持在5cm之内,班与班之间的间隔在3m 到4m之间。

我们共安排6分钟跑操,每个同学大约800米左右。

跑步过程中步伐、步幅大小的一致,才能保持队形整齐,行进途中原则上不准停顿,若前面没有行进空间,相应班级务必原地跑步;在跑弯道或者转弯过程中,外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步幅,最终达到在转弯时排面保持整齐,就要求学生在跑步时面朝前方,用眼睛的余光注意左右同学,调整自己的步伐,确保每位同学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方阵中横看成行,竖看成排。

3.1.4全体同学必须跑步前进,不得走走跑跑,行进过程中一律跟着
音乐节奏做均速跑步。

学生跑步时双手抱拳,两臂随音乐前后摆动,步幅
不宜过大,步频不宜过快,由班级安排专人带队,各班步伐整齐,在“队
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的集体跑步中,同学们跑出了自己的豪气、底气、大气、霸气、勇气。

“跑”使同学们拥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一种“我能行,我成功”的必胜的信心,跑出了精、气、神。

3.2研究结果
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跑操活动整整一年,我们收集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数据,采用SPSS13.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如表1.2.3
表1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平均值、标准差及显著性t检验
50m跑/
立定跳远/m50米某8往返跑/
性别组别───────────────────────---nχχχ
男实验组529.320.381.630.07121.583.12对照组
529.210.421.650.05123.692.87T1.370.761.14
P>0.05>0.05>0.05女实验组419.820.371.490.07133.503.22对照组419.840.321.470.07133.953.45T2.011.891.78
P>0.05>0.05>0.05
从表1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男、女生的有关3项指标水平
接近,经统计处理后,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学生条件基本相同,具有可
比性。

表2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平均值、标准差及显著性t检验
50m跑/
立定跳远/m50米某8往返跑/
性别组别───────────────────────---nχχχ
实验组528.920.411.740.06103.832.76男对照组
529.130.431.670.04120.564.71T5.766.3822.67
P<0.01<0.01<0.01
实验组419.180.381.630.04117.563.21
女对照组419.540.271.550.06131.853.64T9.107.6928.54
P<0.01<0.01<0.05
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组经过1年的实验,体能素质3项指标都明显高出于对照组,经T
检验后,各项指标都呈非常显著差异,说明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经过实验后,体能明显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实验有成效。

表3实验班实验前后自身均差t检验
50m跑/
立定跳远/m50米某8往返跑/
性别时间───────────────────────---nχχχ
实验前529.320.381.630.07121.583.12
男实验后528.920.411.740.06103.832.76净增值-0.400.09-17.75
T13.1613.4836.11P<0.01<0.01<0.01
实验前419.820.371.490.07133.503.22
女实验后419.180.381.630.04117.563.21净增值-0.640.14-15.94
T28.6812.1173.48
P<0.01<0.01<0.01
通过表3可以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男生的立定跳远50m跑、、50米某8往返跑分别提高了9厘米和降低了0.40秒、17.75秒。

女生也
在立定跳远、50m跑、50米某8往返跑分别提高了14厘米和降低了0.64秒、15.94秒。

从实验前、后的数据纵向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各项
指标均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我们在大课间活动坚持采用跑操,整合大课间操的组织形式能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能素质。

4.结论与建议4.1结论
4.1.1在大课间活动坚持进行跑操,有利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促进学生
健康成长。

4.1.2跑操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强韧性和耐心,提高灵敏度,促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1.3跑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营造学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4.1.4跑操不仅锻炼学生身体,还能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是
学校发挥素质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

4.1.5东莞市高效课堂建设要求每一节体育必须有五分钟跑的内容是
正确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4.2建议
4.2.1学校必须制订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跑操有效地开展。

4.2.2体育科组必须制订检查评分细则,落实评价制度,以评促提高。

4.2.3跑操过程中,全体教师也要动起来,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学生全员
参与。

4.2.4定期举行比赛,展现各班风采。

参考文献
[1]王天生,体育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唐宏贵,体
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2007.
[4]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
体质的意见[EB],2022.[5]东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高效课堂”建
设指导意见(试行)[EB]东莞市教研网,20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