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真理
一、科学方法论的连续统假设
1.“连续统假设”:科学方法与日常生活的一般规律之间存在连续性(continuity)人人都是潜在的科学家
关于“多米诺狗”的例子:
观察:多米诺在某些特定时刻吠叫
假设:风暴来临是多米诺吠叫的原因
预测:若多米诺吠叫,则风暴将至
实验:多米诺吠叫时,观察是否有风暴
2.由此得出一般的科学方法:
观察——假设——预测——实验
观察:感知特定的物质实体或事件
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的一般特性做出结论
预测:预测与假设相一致的未来事件
实验:观察预测的事件是否发生
若实验与预测一致(多米诺吠叫时风暴来临),则假设被证实。

若实验与预测不一致,则修正假设(多米诺受惊吓时也会吠叫),重复循环。

科学方法图示
3。

科学方法的特征:
假设是一种试探性的猜想
用实验证明假设是一项科学冒险
假设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被完全证实(多米诺吠叫的多种原因)
4。

科学方法的应用
是否普适?(universal)
是否有用?(fruitful)
二、模型与黑箱方法
1。

模型是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而发明的替代性或相似的实物。

2。

无法直接观察其内部机制的模型即为黑箱。

黑箱——灰箱——白箱
3。

奥卡姆剃刀:“思维经济原则”
可接受的假设应该是能解释任何已知现象的最简单的假设
关于自动咖啡售货机的假设:纯机械装置或小矮人?
假说与“修正”
小矮人会挨饿
施放烟雾
播放刺耳音乐
……
吃宇宙食品
戴防毒面具
耳聋
……
三、科学方法中的逻辑
定义:逻辑学是研究正确推理的原则
1 .在科学知识的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法拉第(1791-1867),《实验研究》:“热力通过激发化学亲和力产生电流”
“在热作用的这些结果中,我看到的只是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电路中的电流依赖于构成这些电路的物质的化学作用;这些结果完全符合已知的热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不可能看到接触理论如何能够承认这些结果,除非在组成这一理论的假定上添加一些新的假定。


增加热引起化学作用增强
增加热引起电活动增强
所以
化学作用引起电活动
如p,则q
如p,则r
——————
如q,则r
2.科学预测还涉及正确使用逻辑推理的前提条件
如,预测月蚀:
从太阳和月球先前的位置
和月球和太阳的运动规律
——————————————
推论月蚀的时间和方位
以上推论涉及如下假定的前提:
月球与太阳的运动有固定规律
月球与太阳是相对稳定的物体
3.两类常见的科学推理
(1)归纳法
培根:《新工具》
Knowledge is power
有而且只能有两种探究与发现真理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感官与特殊事例飞跃到最普遍的公理,而从这些被公认的、真实性无法动摇的原理出发,着手中间公理的判断与发现。

这种方法在时下是颇为流行的。

另一种方法是从感官与特殊事例中推衍出公理,经由逐步与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后获致最普遍的公理。

这是真正的方法,但是它却未被尝试。

求同法:只要某一现象的先行条件相同,就能假设它是该现象的原因,或与该现象的原因有关。

差异法:在某一条件下该结果发生,而在另一条件下该结果没有发生,则该条件是该结果的原因,或与该结果的原因有关。

培根方法的启示
第一,对集合意象或显象的观察依靠感官或精密复杂的科学仪器
光譜
6.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1988年,5.6吉电子伏特,周长240米
西欧核子研究中心正负电子对撞机(LEP):1998年,100吉电子伏特,周长27公里
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周长87.5公里,耗资80亿美圆
第二,观察必须是理论中立的(theory neutrality),科学才能累计进步
科学与政治学、文学、宗教等的区别
第三,整个科学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以获得改变自然的力量
科学真正而合法的目标,就是让人生拥有新发现与新力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孟德尔豌豆实验
在实验1中比例是圆的5,474粒,皱的1,850粒=2.96:1
在实验2中比例是绿的428粒,黄的152粒=2.82:1
结论:在第二代中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的比例为3:1
(2)假说-演绎法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687)
在假说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观察
Experiment——尝试
开普勒对哥白尼的修正
行星的运转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连接行星到太阳的直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提出假说(火星轨道为椭圆)——演绎出结论(火星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通过观察检验4 .归纳法的困难
(1)可能有无穷的原因,对真正原因的说明仍然依赖于机制和规律
(2)归纳论证的证明依赖于其本身,是一种循环论证(休谟)
(3)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活动和日常思维中,是两种方法互为补充
逻辑练习
1。

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其他事情引起的。

人的行动和决定是世界中的事情。

因此,人的每一次行动和决定都是由其他事情引起的。

2。

我现在试图怀疑我的存在。

然而我认识到,如果我在怀疑,那么我就必须存在。

因此,我必然存在。

3。

如果她是无辜的,她就会大声喊冤了。

她的确在大声喊冤。

因此,她必定是无辜的。

4。

他说他爱我。

我想这是真的。

因为他不会欺骗一个他所爱的人。

5。

弗兰克查询了航空公司的飞行记录后发现,飞机上有一颗炸弹的可能性很小,而同时有两颗炸弹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

于是为了安全起见,以后弗兰克每次上飞机时都随身携带一颗炸弹。

6。

这支烟斗的种类与他用的一致,这里的脚印也与他的鞋子相吻合,案发前一小时,有人看见他正在附近,并且听见他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对她进行报复。

”因此,他作案的嫌疑较大。

7。

“我给你带来了不好的消息:玛丽和弗朗克一起出去了。

我周六晚上给玛丽打了电话,她不在家;然后我又给弗朗克打电话,他也不在家!”
四、科学与认识论
1.定义:认识论是关于可靠知识的理论,关注区分真正的知识与谬误的知识等问题
认识论问题:“我们真正知道什么”?
2.知觉经验的可靠性问题
3 .两种解决办法
(1)拒绝科学陈述指称任何其他事物,它们只指称此时此地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2)一些仪器延伸我们的感官知觉,而另一些仪器检测那些不能被观察到,但引起我们感性经验的作用
五、科学与形而上学
1.定义:形而上学是研究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论
比如,研究空间和时间的概念系统与“事物”和“原因”之间的关系
2.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类似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寻求科学认识之所以发生的先验条件)
六、三个领域的相互关系
在科学哲学中,逻辑学、认识论与形而上学三个领域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领域内问题的解答将影响另一个领域问题的解答。

1.逻辑学与认识论
(1)科学活动中,有时候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严格的推论关系,因此,可以谈论证据的真理性,但不能谈论自然律的真理性
如前面所引法拉第的推理过程
(2)所以,科学定律都只是多少令人满意的猜想(假说)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
(3)科学预见也是从作出预见的逻辑结构中得出的,如果自然律是猜想性的,那么由此所推演出的预见和自然律一样具有猜想性
约翰有红头发(初始条件)
有红头发的人有80%的可能性为凯尔特人(以一定概率为真)—————————————————
所以约翰有80%的可能性为凯尔特人
(4)但科学知识仍然在逐渐逼近真理(虽然进步的标准不同),因此要避免极端的怀疑论2.逻辑学与形而上学
(1)在逻辑学中使用谓词和量词代替名词,将影响我们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观念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恩格斯
亚里士多德:S是P
这匹马是褐色的
所有马是褐色的
这只动物是马科的和褐色的
所有属于马科的是褐色的
“对于所有的x,如果x属于马科,那么x是褐色的”
理想气体定律:“对于所有的x和所有的y,如果x是气体和y是气体,那么x的膨胀速度=y的膨胀速度”
(2)由此引出的形而上学问题是:世界究竟是“事物”和“实体”,还是“过程”与“性质”?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是作为“实体”存在吗?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是“苹果”还是“香”、“甜”、“红”……等感觉的复合?
3 .认识论与形而上学
认识论:
知识不是关于实际事物的命题,而不过是关于直接感觉的现象的命题
形而上学:
科学的世界是感觉的世界,最基本的存在物是感性资料,而不是事物(现象论)
建立一门作为严密科学和绝对真理的哲学——“现象学”
形而上学:
否认绝对空间和时间的经验概念的可理解性(狭义相对论)
认识论:
不管事件的实际时间关系如何,我们绝不能知道什么是不同地点的绝对同时性
哲学原则是科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在科学哲学中这些原则受到了批判考察。

如关于事物概念是否是基本的,及世界是否基本上由原子组成的,等等。

对这些问题的判定不能由实验作出,而是哲学论辩的结果。

——Rom.Harre:《科学哲学导论》
小结:
1.根据连续统假设,成熟、系统的科学方法是对日常生活实践方法的提炼而成。

2.逻辑学、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彼此相互影响,融为一体,且都与科学哲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3.本章分别考察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科学理论是带有猜想性的假说系统;但它仍然在进步(虽然对科学进步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在逐渐逼近真理。

因此,极端的怀疑论是不可取的。

4.科学活动必须接受哲学的考察,才能更有效的反思自己的理论前提。

思考题:
1。

为什么说科学理论是带有猜想性质的假说?
2。

什么是“现象论”?它与逻辑学和认识论各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