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菌落的形状一般为______;边缘______;大小______;表面______;颜色______,常
见的颜色为______;质地常为______。

2、病毒在寄主体外,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射线等作用而______;带封套的病毒容易
被______溶剂破坏,因而可用消毒剂如______来消毒。

3、微生物有两种同化CO2的方式:______和______。

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途径主要有
3条:卡尔文循环途径,可分为______、______和 ______3个阶段;还原性三羧酸途径,通
过逆向的三羧酸循环途径进行,多数酶与正向三羧酸循环途径相同,只有依赖于ATP的
______是个例外;乙酰辅酶A途径,存在于甲烷产生菌、硫酸还原菌和在发酵过程中将
CO2转变乙酸的细菌中,非循环式CO2固定的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4、碳源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____和____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Ainsworth(1973)真菌分类系统将真菌门分成______亚门、______亚门、______亚门、______亚门和______亚门。

6、人类对微生物的发现和认识,比对动、植物晚得多,其原因是微生物具有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

7、物理灭菌因素的种类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一般来说,在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按递减顺序排列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

10、病原体的一般感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
11、蓝细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的原核生物。

()
12、用涂抹法测微生物活菌数时,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是0.1ml。

()
13、丙酮丁醇发酵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该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

()
14、动物病毒的核心多数为线状的双链DNA或单链RNA。

()
15、卵孢子的数量决定于与藏卵器交配的雄器中细胞核的数量。

()
16、学名表达的方法有双名法和三名法两种,前者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加词构成,后者则是由一个属名和由两个种名加词组成的复合词构成。

()
17、在相同的表压下,加压蒸气灭菌锅内温度的高低与其内所残留的空气量成反比。

()
18、在发光细菌中,单个或较稀的细菌群就可发荧光。

()
19、原养型就是野生型的别称,两者不仅表型相同,而且遗传型也一致。

()
20、必须用纯化抗原免疫才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
三、选择题
21、通常遇到的产芽孢细菌,多数是好氧性()属的种。

A.Sporolactobacillus
B.Bacillus
C.Clostridium
D.Sporosarcina
22、营硝酸盐呼吸的细菌,都是一类()。

A.专性好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专性厌氧菌
D.耐氧性厌氧菌
23、真核生物细胞的高尔基体()。

A.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B.包装蛋白质和脂肪然后将其释放
C.执行细胞的运动功能
D.执行细胞的繁殖功能
24、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其大小仅为最小病毒的()。

A.10%
B.5%
C.1%
D.20%
25、主动运输主要存在于()。

A.厌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好氧菌
D.耐氧菌
26、枯草杆菌通过有序的()更换,使RNA聚合酶识别不同基因的启动子,使与孢子形成有关的基因有序地表达。

A.基因
C.σ因子
D.调节蛋白
27、亨盖特滚管技术对()的分离、培养、计数等研究工作极其重要。

A.兼性厌氧菌
B.微好氧菌
C.耐氧菌
D.厌氧菌
28、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

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别依林克(M. Beijernck)
29、幽门螺杆菌侵入宿主是通过()途径。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创口
D.泌尿生殖道
30、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互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
四、名词解释
31、芽孢和孢囊
32、拟病毒(virusoid)
33、厌氧乙酰-CoA循环
34、甘油悬液保藏法
35、巨噬细胞
五、简答题
36、什么是合成培养基?其优缺点及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7、试用简图表示G+菌和G-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并作简要说明。

38、试列表比较固氮酶的两个组分。

39、简述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0、什么是学名?举例说明什么是双名法?
六、论述题
41、可通过筛选哪种营养缺陷型微生物获得赖氨酸高产菌株?营养缺陷型微生物的筛选一般有哪几个环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圆形或不规则形;光滑或不整齐;不一;光滑或折皱;不一;灰白色或乳白色;湿润黏稠
2、【答案】变性失活;脂;甲醛
3、【答案】自养式;异养式;CO2的固定(羧化反应);被固定CO2的还原(还原反应);CO2受体的再生;柠檬酸裂合酶;乙酸;丙酮酸
4、【答案】提供碳素来源;能量来源;糖类;有机酸;脂类;烃类; CO2;碳酸盐
5、【答案】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
6、【答案】个体微小;外貌不显;杂居混生;因果难联
7、【答案】高温;辐射;超声波;微波;激光;静高压
8、【答案】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
9、【答案】由背景辐射和环境因子引起;由自身有害代谢物引起;由DNA 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
10、【答案】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垂直感染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对
13、【答案】错
14、【答案】对
15、【答案】错
16、【答案】错
17、【答案】对
18、【答案】错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B 【解析】高尔基体主要负责真核细胞中分泌型蛋白、膜蛋白、膜脂、糖类的合成、修饰、运输。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C
27、【答案】D
28、【答案】B
29、【答案】A
30、【答案】B
四、名词解释
31、答:芽孢是指在某些细菌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所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孢囊是指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

32、答:拟病毒,又称类病毒或壳内类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RNA组成,该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

同时,拟病毒也可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和减轻其对宿主的病害,这可用于生物防治中。

33、答:厌氧乙酰-CoA循环,又称活乙酸途径,是近年来在一些能利用氢的严格厌氧菌包括产甲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乙酸菌中发现的新的自养CO2还原途径。

不存在Calvin
循环,由乙酰-辅酶A途径来担任CO2还原功能。

34、答:甘油悬液保藏法是指将菌种悬浮在甘油蒸馏水中,置于低温下保藏的方法。

保藏温度若采用-20℃,保藏约为0.5~1年,而采用-70℃,保藏期可达10年。

该方法适
用于一般细菌的保存,同时也适用于链球菌、弧菌、真菌等需特殊方法保存的菌种,适用
范围广,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变异现象发生。

35、答:巨噬细胞是指一类存在于血液、淋巴和多种组织中的大型单核细胞,寿命长,可作变形虫状运动。

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功能很多,如吞噬和杀菌作用、抗原呈递
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癌作用等。

五、简答题
36、答:(1)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的定义
合成培养基又称化学限定培养基,是一类其化学成分完全了解,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
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

如高氏一号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

(2)合成培养基优缺点
①优点:成分精确、重复性强。

②缺点: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价格较贵、配制麻烦,且微生物生长一般较慢。

(3)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配置过程中的总原则是要使每一种成分都必须充分溶解和避免出现沉淀。

②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产品其成分比例可能不全相同,配制方法也不同。

a.有的培养基需加热或通气来帮助溶解;
b.有的培养基成分不完全,要求另外加入补充成分,如谷氨酰胺是经常需要再单独加入
的成分;另外一般不含NaHCO3成分的培养基,也可以在配置时自行加入。

37、答:(1)肽聚糖是真细菌类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又称为黏肽、胞壁质或黏质复合物。

肽与聚糖组成肽聚糖分子,其中的肽有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聚糖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相互间隔形成。

肽聚糖单体包括三个部分:
①双糖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和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其中N-乙酰胞壁酸为原核生物特有的己糖。

②四肽尾或四肽侧链: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

③肽桥或肽间桥:起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作用,影响着肽聚糖的多样性。

(2)G+菌和G-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①G+菌四肽尾分子上的第3个氨基酸是L-Lys,而G-菌是m-DAP;
②G+菌四肽尾的第4个氨基酸上有一肽桥(常为甘氨酸五肽),而G-菌则无。

38、答:固氮酶的两个组分比较如表2-5-2所示。

表2-5-2
39、答:微生物生态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自然环境间的各种相互关系。

(1)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理论意义
①研究微生物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发掘丰富的菌种资源,推动进化、分类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②研究微生物与他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开发新的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
态制剂,并为发展混菌发酵、生态农业以及积极防治人和动、植物的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微生物生态规律的实践价值
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助于阐明地质演变和生物进化中的许多机制,
也可为探矿、冶金、提高土壤肥力、治理环境污染、开发生物能源和促进大自然的生态平
衡等提供科学的基础。

40、答:(1)学名的定义
学名指一个菌种的科学名称,它是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国际学术界公认并
通用的正式名字。

(2)双学名的定义及举例
双名法指一个物种的学名由一个属名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两部分构成。

属名的词首须大写,种名加词的首字母须小写名人(包括由人名或地名等专用名词衍生的)。

出现在分类文献
中的学名,在上述两部分之后还应加写3项内容,即首次定名人(正字体,用括号括住)、先定名人
六、论述题
41、答:在许多微生物中,可用天冬氨酸作原料,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AK)有反馈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天冬氨酸除用于合成赖氨酸外,还作为合成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的原料,因此,在正常细胞内就难以积累较高浓度的赖氨酸。

(1)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工业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的
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

由于这个菌种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可在含较高糖浓度和铵盐的培养基上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2)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的一般环节
①诱变剂处理,包括前培养、菌悬液制备、诱变处理和中间培养。

②营养缺陷型浓缩,可采用青霉素法。

③营养缺陷型检出,可通过影印培养法或逐个检出法检出缺陷型。

④营养缺陷型菌株鉴定,可采用生长谱法。

试述微生物的五类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

答:微生物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营养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分
别叙述如下:
(1)碳素营养物质
主要用来构成细胞含碳物质和(或)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需要的能量。

(2)氮素营养物质
作为合成细胞物质中的含氮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的原料及少数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常
用铵盐、硝酸盐等作为无机氮源,用牛肉膏、蛋白胨等作为有机氮源。

(3)无机盐
提供必要的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在机体中参与酶的组成、构成酶活性中心、维持细胞
结构、调节和维持细胞渗透压。

常用无机盐有SO42-、Cl-、PO43-及含K+、Na+、Mg2+、Fe2+、Fe3+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4)生长因子
构成酶的辅酶或辅基、提供微生物无法自身合成所需的氨基酸、构成蛋白质或核酸的组分,常见的有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5)水
水是在微生物及一切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活细胞的含水量可达总质量的90%。

①水可以维持细胞的膨压,进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水是许多营养物质的溶剂,以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③水是一切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及一切新陈代谢的介质。

④水可作为供氢体参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水还可以调节细胞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