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外科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神经外科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17T14:40:27.8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作者:彭冬华
[导读] 临床神经外科涉及的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术中稍有不慎便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损伤。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剖析临床神经外科麻醉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价值。
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共计86例,按电脑随机盲法,分组86例病例:实验与对照两组各43例。
实验组术中予以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麻醉。
观察分析两组的血压与心率变化,比较停药后苏醒时间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术中血压、心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停药后的苏醒时间为(5.3±2.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3.4)h,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P<0.05。
结论:相比较于芬太尼,瑞芬太尼在临床神经外科中更具有较显著的麻醉效果。
【关键字】芬太尼;麻醉效果;临床神经外科;苏醒时间
临床神经外科涉及的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术中稍有不慎便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损伤。
对此,我们应侧重患者麻醉药物的选取工作,确保手术顺利开展,保障患者人身安全。
芬太尼作为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其麻醉、镇痛效果虽明显,可消除半衰期却比较长,有资料显示为4.2h,且长时间使用亦或者是反复多次注射还易提高患者发生短暂性休克等不良事件的概率[1]。
瑞芬太尼乃比较新型的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半衰期短,药效强,且还具备无蓄积作用以及消除快等优势[2]。
本研究,笔者着重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这两种麻醉药物在临床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的86例病例都符合我院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标准,且无先天性肝肾与心血管等遗传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时间2015年4
月-2016年10月。
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86例病例等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
其中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为21-64岁,平均(39.6±7.4)岁;体重为45-76kg,平均(52.7±3.8)kg;底血管病变手术者,9例;脑膜瘤手术者,11例;垂体腺瘤手术者,16例;颅内血管疾病手术者,7例。
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9.8±7.5)岁;体重为44-75kg,平均(52.6±3.7)kg;底血管病变手术者,8例;脑膜瘤手术者,12例;垂体腺瘤手术者,19例;颅内血管疾病手术者,4例。
两组家庭情况、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例术前0.5h都肌注阿托品,0.02mg/kg,实验组术中加用瑞芬太尼,0.08-0.18ug/(kg*min)[3];对照组加用芬太尼,0.8-
1.9ug/(kg*min),两组用药都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同时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用丙泊酚,2-8mg/kg,以调整患者的麻醉深度。
术后,停用瑞芬太尼、丙泊酚或芬太尼,此后再逐渐停用葡萄糖。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血压与心率变化,记录停药后苏醒时间,同时比较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与心率的分析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压与心率,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t=0.1453,P>0.05)。
实验组术中的血压与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779,P<0.01),见表1。
3 讨论
综上所述,于患者手术中积极采取静脉麻醉的方式,可达到零刺激呼吸道、诱导迅速、患者舒适度高以及苏醒较快的目的,能作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的一种首选麻醉方案[4]。
一直以来,芬太尼在临床上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麻醉药物,虽能取得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患
者术中基础体征变化幅度大,停药后苏醒时间长,且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而瑞芬太尼则属于是现代化的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快,基本不抑制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且其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将其积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可减轻因手术刺激导致的心血管反应[5]。
此外,由于瑞芬太尼的水解依靠的是血浆非特异性酯酶[6],所以其还具备较好的抗干扰作用,也不会受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7]。
故,在现阶段中,我们可以将瑞芬太尼更为广泛的应用于手术麻醉中。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术中血压与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停药后苏醒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缩短,两者之比为:(5.3±2.5)h vs.对照组为(7.7±3.4)h。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4.65%,对照组为13.95%。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临床神经外科用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明显,患者苏醒时间早,且无呼吸抑制作用,可供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雍记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266-4267.
[2]马晔,郑占军.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21):66-67.
[3]马永新.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48.
[4]吴姗姗,梅凤美,岳伟等.瑞芬太尼全麻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9):886-888.
[5]员娜红,刘海利.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临床神经外科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19):49-49,50.
[6]张谦.神经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普鲁泊福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4,(28):66-67.
[7]王海燕,邹亮,孙莉等.不同麻醉方法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0):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