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第一节从实验中学化学练习3
学校:________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从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5 g,所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
2.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

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实验仪器有 ()
A.⑤⑥B.①⑤C.②③⑤D.②④⑤
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4.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气体摩尔体积一定是22.4 L·mol-1
C. 1 mol气体体积为22.4 L,则一定是标准状况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铝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
B. 1.7 g双氧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
C.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
D.标准状况下,33.6 L水中含有9.03×1023个水分子
6.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B.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洗涤
7.与5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溶液是()
A 5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B.1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C.25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D.50 m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8.同温同压下,收集两瓶相同体积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比1∶1B.原子数比1∶1C.分子数比1∶1D.密度比1∶1 9.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0.3 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K+和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Na2SO4和K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K+和
的物质的
量浓度相等,那么Na+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D. 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10.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H2O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 A
B. 1 mol NH4+所含的质子数是10N A C. 51 g NH3所含原子数为3N A D.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与2N A个氧原子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11.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
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点燃酒精灯前一定要将酒精添满
D.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口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孔中
12.实验室用NaOH固体和蒸馏水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

以下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烧杯B.玻璃棒C.容量瓶D.蒸馏烧瓶13.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不可能选用蒸馏、过滤、萃取分液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混有的泥沙B.从碘水中提取碘
C.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氯化钠D.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14.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15.下图所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分别为()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16.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①0.1 mol CO②9.8 g H2SO4③1 g H2O④1.6 g O2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三、填空题
17.已知硫酸钠晶体(Na2SO4·10H2O)中钠离子数目3.01×1023,请计算填空:
(1)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2)所含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硫酸根离
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

(3)所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18.现有a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标况下则该气体的体积为L。

19.过滤是重要的基本实验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________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要________漏斗的边缘。

(2)向过滤器倾倒液体时,________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____________。

(3)过滤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漏斗下端管口尖嘴要______烧杯的内壁。

20.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步骤为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20 mL碘水和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A→H→____→E→F。

(2)D步骤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选用C、O、Ca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能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

(2)能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__。

2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已知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四氯化碳是______色、密度比水______的液体。

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4)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

A.试管B.瓷坩埚C.坩埚钳D.蒸发皿E.酒精灯
答案解析
1.C
2.D
3.D
4.A
5.B
6.C
7.A
8.C
9.D
10.D
11.C
12.D
13.C
14.A
15.A
16.C
17.(1)0.5 mol0.25 mol
(2) 0.25 mol 1.505×1023
(3) 2.5 mol 3.5 mol
18.
19.(1)紧贴低于(2)烧杯口三层滤纸处(3)防止液体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4)紧靠
20.(1)C B D G
(2)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
(3)使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
(5)四氯化碳与水既不反应也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6)酒精和水可以互溶,碘溶于酒精中所形成的酒精溶液与水无法分液
21.CO CaO
22.(1)过滤萃取
(2)无大紫红氯化钾
(3)分液、蒸馏(4)B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