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课件
一 酬赠奉和诗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③此句用典,《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即学即练)
C [C项,意象特点分析错误。白诗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与本诗第六句
的共同之处是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 是白诗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而本诗根据尾联中的“黄华”可知,此时是初秋, 故贺铸这里写的才是荣而复枯的秋草。]
(即学即练)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七 边塞征战诗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 纲②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参考答案]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 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 ③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二 题画题壁诗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
【答案】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 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 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 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 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韦城李少府① 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注】 ①此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古代江西南昌被称为洪州。韦城, 在今河南滑县东南。②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
请简要赏析尾联的妙处。
六 羁旅思乡诗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注]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 快哉亭: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时有 感之作。
【答案】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征战的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战争,有利的地 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同时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战功,而要继续抵抗, 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侵略者。
八 山水田园诗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裴迪
四 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思维导图
(2021·全国乙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
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③何曾专美。
【注】①晋师胜淝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
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 ③周雅:《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通读全词,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主张?
[参考答案]
五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思维导图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怀古迹①五首(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 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 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 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 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即学即练)
C [C项,诗歌内容解读有误。“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画面”错误, “褪尽东风满面妆”是说海棠在东风中褪去了颜色,就好似一个卸了妆 的美人,写出了海棠花残败的景象。]
(即学即练)
(2)这两首诗中的“海棠”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 第一首诗,“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 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园中的海棠冒雨盛开,无限生机,给诗人以 启迪和鼓舞。再结合注释可知,诗人以春寒中雅致孤高的“海棠”来自比,表现自己 孤傲的品性。第二首诗,“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粉蝶与蜂狂”,写残败的海棠花仍 有蜂蝶陪伴,并不孤单;“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画中美人却尚不如 残败的海棠,无人相陪,只能以“海棠”为知己。诗人以“美人”自比,感叹自己如 美人一般,孤独落寞,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答案] ①第一首诗中的海棠雅致孤高,是诗人南渡时的真实写照。诗人托物言志, 海棠经风吹雨打,却还是那样傲然不屈:“不惜”娇色、“独立”风雨。此时的海棠 不再是海棠,而是诗人的化身——风流、雅致,还有孤傲的品性。②第二首诗中的海 棠花虽残败,但魅力不减。海棠花虽失了芳华,终究有蜂蝶的陪伴,与海棠花前的美 人形成鲜明对比,美人孤独落寞,只能将心事说与海棠花听,诗人借海棠抒写内心的 孤寂、人生的无奈。
[解析] “相知无远近”的意思是朋友之间相知就不分空间上的远 近,“万里尚为邻”的意思是朋友相隔万里也像邻居一样近。这两 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李少府之间真挚的友情,他们的友情不会受时空 的限制。诗人在分别之时,能以“万里尚为邻”的胸怀表达彼此之 间的友情,可谓气度恢宏,意境开阔,所写之诗歌格调高昂,更凸 显了诗人的乐观情怀。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注】 ①裴迪,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王维来往频繁,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 应酬之作。②蒋生三径:东汉蒋诩,廉直有名声。王莽摄政,诩称病免官,隐居乡里,舍前 竹下辟三径,唯故人羊仲、求仲与之游。
[参考答案]
[解析] “相知无远近”的意思是朋友之间相知就不分空间上的远近, “万里尚为邻”的意思是朋友相隔万里也像邻居一样近。这两句诗表达 了诗人与李少府之间真挚的友情,他们的友情不会受时空的限制。诗人 在分别之时,能以“万里尚为邻”的胸怀表达彼此之间的友情,可谓气 度恢宏,意境开阔,所写之诗歌格调高昂,更凸显了诗人的乐观情怀。
这首诗多处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是如何做到这 一点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参考答案]
①直抒胸臆。尾联表示愿意留在这里,直接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②侧面烘托。首联和颈联通过描写吕逸人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吕 逸人的钦羡,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化用典故,表达了对 古代隐逸之人的追忆,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春 寒①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题海棠美人图 唐 寅②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粉蝶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注】 ①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南渡避难于巴陵(今湖南岳阳)时所作。②唐寅:字伯虎, 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曾为府试、乡试第一名,会试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被贬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放过勤政楼 [晚唐]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 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 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 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答案] ①失意之恨。首句“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结合注释中的 “被贬徐州”,可知诗人仕途不顺。 ②怀乡思归。第二句写秋雨新洗,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怀乡 情重,思归心切。 ③多病之愁。根据标题中的“病后”一词可知,诗人曾患病;“病来把酒不知厌”, 诗人病后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为借酒浇愁,可见愁之深重。 ④迟暮之感。第五句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秋风发上生”,秋风萧萧,鬓 发斑白,这些都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 的评价?
[参考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 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三 送别怀人诗
(2020·江苏卷)
• 阅读下面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浙藩小吏,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度日。
(即学即练)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海棠在料峭春寒中默默开放。 B.第一首诗中描写海棠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海棠不吝惜自己红艳娇美的花朵。 C.第二首诗中描写了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画面,蝴蝶、蜜蜂在花间飞舞。 D.第二首诗在写海棠、美人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美人的孤独忧愁。
(即学即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雨后蝉鸣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显露出诗人的 歆羡之情:蝉之所以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 B.颔联写病后频频把盏,不知满足,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 情之深重。此情挥之不去,斥之又来,诗人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C.第六句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诗和贺诗都借助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个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指鬓发的斑白, 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 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③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 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失意之感。
(即学即练)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 [中唐]王建
(2022年新课标Ⅱ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手法)
[参考答案]
①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 ②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