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试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假设人类从宇宙中寻觅到两颗与地球大小、表面环境差不多的行星,并让它们来到太阳系与地球同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以下图。
这两颗行星通过改造后可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其大体数据与轨道参数如下表所示(为方便对照,地球的数据附在表中的最后一行作为参考)。
依据图表,回答1~3题。
自转周期(小时) 黄赤交角(度)大气压力(atm)卫星数
甲行星42240.81
乙行星2065 1.22
地球2423.5 1.01
1.上述材料中所涉天体系统的层级共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乙行星显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为()
A.23.5°~90° B.25°~90°C.65°~90°D.67.5°~90°
3.甲、乙、地球三颗行星中,日夜温差最大与最小的行星别离是()
A.甲、乙B.乙、地球C.甲、地球D.地球、乙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阻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B.使地球上显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造成火山等自然灾害
D.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5.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阻碍,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中纬度地域显现“极光”
C.会引发“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极端天气、水旱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北京时刻2021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4日21时11分成功着陆,15日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玉兔”将进行拍照、采样、探测等工作,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地外天体直接探测。
据此回答6~7题。
6. 嫦娥三号着陆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伦敦夕阳西下
B.纽约(西五区)烈日当空
C.悉尼(东十区)旭日东升
D.乌鲁木齐夜幕降临
碰到的情形是()
7.“玉兔”在月球上的新生活中,不可能
...
A.高低不平的地形
B.湛蓝色的天空
C.较大的日夜温差
D.壮大的太阳辐射
右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域太阳辐射量空间
散布示用意。
读图完成8-9题。
8.抵达该地域的太阳辐射能要紧集中在( )
A.红外线波段
B.紫外线波段
C.可见光波段
D.x射线波段
9.图中ab沿线云量大体一致,但太阳辐射量不同明显,阻碍这一现象产生的要紧因素是( )
A.纬度
B.天气状况
C.海拔
D.白昼时刻的长短
右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11.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12. 某地6月上旬约5时(地址时)日出,那么7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别离为( )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以下图为上海(121°30´E、31°13´N)某地的汽车停车
场示用意,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13-15题。
13.正午太阳光线和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
面积最大的组合是()
A. ①春分
B. ②夏至
C. ②秋分
D. ③冬至
14.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上海中午太阳高度和日夜状况正确()
A. 58°47´日夜等长
B. 58°47´昼短夜长
C. 31°13´昼长夜短
D. 31°13´日夜等长
15.正午太阳光线为①时,该地的地址时和北京时刻()
A. 12:00、12:00
B. 12:00、11:54
C. 12:06 、11:54
D. 11:54 、12:00
以下图所示为中国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部份截图。
据此完成16~17题
16.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骨气是()
A.春分B.夏至C.立夏D.冬至
17.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
读右图(阴影部份表示黑夜),回答18~20题。
18.B点的昼长是()
A.4小时
B. 8小时
C.6小时
D.10小时
19.该图所示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域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域
C.赤道及其以北地域
D.赤道及其以南地域
20.假设A点所在的经线为600E,那么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
A. 1∶11
B. 10∶1
C. 1∶12
D. 8∶1
日本气象厅27日发布的消息说,本地时刻11时53分,位于长野县和岐阜县境内的御岳山发生火山喷发。
御岳山山顶接待登山者的屋子等设施覆盖上了厚厚一层火山灰。
截至本地时刻16时,御岳山仍在持续喷出火山灰请回答21-23题。
.
21. 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2.这次喷出的火山灰来源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上地幔的软流层
D.下地幔
23.火山暴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上升到空中,产生“阳伞效应”,大量的火山喷发物被抛向高空,近乎七千多米
的高空中,火山灰随风飘散。
高空的火山灰层一方面反射太阳的辐射,一方面减少抵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使地球温度降低。
对火山灰的阻碍表达不正确的()
A. 增壮大气反射太阳的辐射
B. 减弱抵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C. 使日出和日落的太阳变得更红
D. 阻碍平流层大气特点
温室效应引发全世界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请回答24-26题。
24.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一样的温度计
静置在阳光下,3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
读数可能是()
A.2 5℃ B. 12℃
C. 10℃ D.8℃
25.图乙中与全世界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26.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 C.③ D.④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散布(单位:百帕)示
用意,回答27-28题。
27.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8.④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以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
右手方视为右岸。
读图完成29题。
29.假设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
的河堤需要专门加固()
A.南岸B.北岸
C.东岸D.西岸
30.读以下四幅冷热不均引发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为()
A.①②B.①③ C. ②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
31.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日夜
散布放大图”,
回答以下问题。
(12分)
(1)地球公转至甲处,现在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_
(1月、7月)周围,甲处放大图为____________
(南极、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时
针转,放大图中弧线AC为日夜的分界限,其名称
为_______。
(4分)
(2)地球公转至甲处,甲处放大图中A、B、C三点的
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地球由甲公转至乙
处的进程中,地球公转速度慢慢变_______(快、慢),
赣州的白昼将慢慢变________(长、短)。
(3分)
(3)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E点的白昼长为______________小时,D点的日落时刻为__________。
(2分)(4)地球公转至乙处时,乙放大图中D、E、F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假设图中F的纬度为75°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___。
(3分)32.读图10示意某日极昼圈(显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圈)内的太阳高度散布和图11“地球公转示用意”,回答以下问
题。
(8分)
(1)图10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该日全世界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规律是。
(2分)
(2)图10该日赣州昼长_____________夜长(大于或小于),在图11中地球公转示用意的位置是周围。
(2分)
图10
(3)(3)图11中MN表示晨昏线中的。
若图11中地球由③向④位置运行进程中,图10所示半球日夜长短转变状况,现在段(选择填空)。
(3分)
A.地球公转速度慢慢变慢B.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C.北京日出时刻慢慢变早D.北京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
(4)假设图10日期为7月初,那么此日期后至我国重阳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转变情形是_____________。
(1分)
33.读图(1)“地球内部圈层示用意”和图(2)“地球圈层结构示用意”,回答下列问题。
完成以下各题。
(10分)
图(1)图(2)
(1)图(1)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持续面,其名称别离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1)中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得
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不同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稳示示用意,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图(甲)图(乙)
(1)图甲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参与此作用的大气成份是空气分子和。
(2分)
(2)图甲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其强弱与有关。
(2分)(3)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要紧散布在大气层中的层。
二氧化碳、水汽、尘
埃要紧散布在大气层中的层,这些物质成份对和均有
较强的吸收作用。
(4分)
(3)图(乙)中,一样情形下,连年平均而言,有B=A+C+D,可是,近假设干年来,上述平稳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显现这一结果的缘故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就会造成全世界气
候变暖,目前全世界气温有上升的趋势。
请依照文字材料及上图信息,说说形成全世界气温有上
升缘故?(两点缘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