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15章 北方地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15章北方地区
知识点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2.北方地区的农业
(1)特征: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雨热同期。

(3)发展农业的不利自然条件:华北平原灌溉水源不足,且集中于夏季,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4)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

知识点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中部是东北平原。

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气候:冷湿。

原因是这里纬度高,紧邻冬季风源地。

气候特点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
(1)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因为这里气温低。

(2)形成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人少地多,农业生产水平高。

(3)问题及措施
①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②措施:停止开荒,恢复湿地,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3.工业发展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东北三省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3)东北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

对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知识点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2)范围:黄土高原地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

(3)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如黄帝陵。

2.黄土高原的成因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塬、峁、梁和川。

4.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1)主要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黄土特性、植被等因素)和人为因素(人
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并且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

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知识点四:祖国的首都——北京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相对位置:华北平原的西北角,临河北省、天津市。

2.地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4.历史悠久的古城
(1)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5.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2)发展方向: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