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441850312b3169a451a4a4.png)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区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 2.掌握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 质。 3.了解内环境的作用。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水 ______为基础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 的液体。 (2)组成: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1)血浆渗透压与0.9%的NaCl溶 液(5%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 0.9%的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做 生理盐水。 (2)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 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尿素、 CO2、O2、抗体、激素等。血红蛋白、载体 蛋白,与细胞呼吸、DNA复制、转录、翻译 有关的酶,消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淋巴、血浆、组织液, A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B正 确;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 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 于淋巴和组织液,D错误。 答案: D
【互动探究】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来自哪里? 提示: 组织液。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区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 2.掌握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 质。 3.了解内环境的作用。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水 ______为基础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 的液体。 (2)组成: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1)血浆渗透压与0.9%的NaCl溶 液(5%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 0.9%的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做 生理盐水。 (2)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 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尿素、 CO2、O2、抗体、激素等。血红蛋白、载体 蛋白,与细胞呼吸、DNA复制、转录、翻译 有关的酶,消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淋巴、血浆、组织液, A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B正 确;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 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 于淋巴和组织液,D错误。 答案: D
【互动探究】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来自哪里? 提示: 组织液。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f2f15ce87101f69f319517.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P5 )
阅读理解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几个主要方面? 2、渗透压的概念以及与浓度的关系。 3、细胞外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与细胞的生命
活动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消化道
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毛细血管动脉端
细胞内液 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核液等
(存在于细胞内)
体 (2/3)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1/3)
组织液 淋巴
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
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讨论: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血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给 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溶液。 这种溶液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相同, 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人教版教学课件3-1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教学课件3-1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8425ce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1.png)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其中细胞质是细胞生活的主要场所,细胞器 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实验材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胰岛素溶液、胰高血糖素溶液、血糖仪、 注射器、实验动物等。
• 实验步骤: a. 准备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处理。 b. 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血糖 变化。 c. 注射葡萄糖溶液,观察血糖变化。 d. 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血糖变 化。 e. 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观察血糖变化。 f.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 果。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激素、酶等物质,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调节: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调节:通过细胞自身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内环境稳态:细胞生活的环境 保持相对稳定
失衡原因:内外因素导致内环 境稳态失衡
疾病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衡可 能导致疾病发生
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参与细胞代 谢和能量供应
蛋白质:构成细胞和组织,参与细 胞代谢和生理功能
脂肪:储存能量,参与细胞膜和细 胞器组成
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细胞代谢和 生理功能,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激素:由内分泌腺 分泌的化学物质, 通过血液运输到全 身
结论:得出某种结论,如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因素参与等
汇报人: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其中细胞质是细胞生活的主要场所,细胞器 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实验材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胰岛素溶液、胰高血糖素溶液、血糖仪、 注射器、实验动物等。
• 实验步骤: a. 准备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处理。 b. 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血糖 变化。 c. 注射葡萄糖溶液,观察血糖变化。 d. 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血糖变 化。 e. 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观察血糖变化。 f.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 果。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激素、酶等物质,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调节: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调节:通过细胞自身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内环境稳态:细胞生活的环境 保持相对稳定
失衡原因:内外因素导致内环 境稳态失衡
疾病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衡可 能导致疾病发生
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参与细胞代 谢和能量供应
蛋白质:构成细胞和组织,参与细 胞代谢和生理功能
脂肪:储存能量,参与细胞膜和细 胞器组成
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细胞代谢和 生理功能,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激素:由内分泌腺 分泌的化学物质, 通过血液运输到全 身
结论:得出某种结论,如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因素参与等
汇报人: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e641822df705cc1754270967.png)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营养物质
外 界 环 境
消化系统 O2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
循 环
血浆
系
组 织
中
CO2
统
的
淋巴 液
体 内 细 胞
物 质 泌尿、系统皮肤
淋巴循环
水、无机盐、尿 素
课堂小结
组成成分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外环境
化学分析
理化特性
细胞外液
O2 、营养物 质
也就是
内环境
CO2 等代谢废物 包括
若是,则不属于。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
等)若是,则不属于。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微 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吸 引力越大
渗透压 越高
影响因素 • N主a要+在与维离持子细和胞蛋外白液质渗的透含压量上有起关决。定性作用 • K细+胞在外维液持渗细透胞压内9液0渗%以透上压来上源起于决N定a性+和作C用l-
O2 营养物质
细胞
CO2等代谢废物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练习
1、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 D
B 血浆、消化道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件(共81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课件(共8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a66a54f7ec4afe04a1df7e.png)
3、内环境概念的内涵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 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 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 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 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 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 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
细胞 外液 存在部 位和组 织 不同点 含有 细胞种 类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与细胞 的关系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相同点
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 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 的化学成分 相同。组织 液和淋巴的 化学成分最 相近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外界环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 内环境 境的剧 的相对 烈变化 稳定
问题探讨
草履虫
养料、氧气 代谢废物 外界水环境
(1)细胞名称? (2)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3)细胞与它所生活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探讨
(1)细胞名称?
血细胞
(2)生活在什么 样的环境中? 养料、氧气 血浆 代谢废物 (3)细胞与它所 生活环境之间 有何关系?
体液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动脉端毛细血管壁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血浆
静脉端毛细血管壁
组织液
毛 单细 向淋 渗巴 透管 壁
细 胞
直接回流
淋巴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7051f4b52acfc788ebc9a9.png)
胞的低 D.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因为每个装片中的红细胞都已经
破裂了
解答提示:①生理盐水为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②10% 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皱缩;③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破裂。
答案:C
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_7_.3_5_~__7_._4_5_。 (2)血浆的 pH 保持稳定与 HCO- 3 、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__左右(人体)。 [探究与学习] 人的血浆渗透压为什么要等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提示: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若细胞内液与细 胞外液浓度不同,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只有维持细胞内液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关物质进入细胞需经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①确定具体的运输途径。 ②切记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 ③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 2 次细胞膜。
【例 3】 下图 1-1-4 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1-4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红细胞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4 层生物膜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 交换
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破裂了
解答提示:①生理盐水为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②10% 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皱缩;③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破裂。
答案:C
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_7_.3_5_~__7_._4_5_。 (2)血浆的 pH 保持稳定与 HCO- 3 、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__左右(人体)。 [探究与学习] 人的血浆渗透压为什么要等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提示: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若细胞内液与细 胞外液浓度不同,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只有维持细胞内液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关物质进入细胞需经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①确定具体的运输途径。 ②切记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 ③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 2 次细胞膜。
【例 3】 下图 1-1-4 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1-4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红细胞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4 层生物膜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 交换
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30d2bf7ddccda38376bafc0.png)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 pH:_7_.3_5_~__7_._4_5_。 ②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H_C__O_- 3___和_H__P_O_24_-_等离子有关。 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3_7_℃___左右。 5.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以直接与_内__环__境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_代__谢__产__生__的__废__物__。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需要消化、_呼__吸___、循环、_泌__尿___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_相__互__影__响__、_相__互__作__用___。
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 提示:不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尿液、泪液和汗 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的关系。
★血管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血浆是它们所在的 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相对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才有的,生活在水中的单 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 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约占体液的1/3。 2.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大部分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营养成分、 代谢废物、激素和抗体等,血浆中含蛋白质较 组织液和淋巴要多。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 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 血浆的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 缓冲物质。
探究点二 内环境的概念及其成分的判断
1.内环境是由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请判断下列细胞分别生活在何种体液中。 大部分组织细胞:_组__织__液___中; 血细胞:_血__浆___中; 淋巴细胞:_淋__巴__、_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中; 毛细血管壁细胞: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_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组__织__液__和__淋__巴__中。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26张PPT)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3fc5512e3f5727a5e96222.png)
呼吸、消化、循环、泌尿
小结
氧气
外 界 环 境
内环境 二氧化碳 (血浆、组织液、 二氧化碳 养料 淋巴)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氧气 养料
细胞
总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是人体实现物质交换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酸碱度( 7.35~7.45 )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它是内环境的成分吗?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资料分析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
2.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其中以Na+,Cl-, K+,Ca2+,HCO3-和HPO42-的量较多 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氨基酸、 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
D 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水肿——组织液增加
血浆蛋白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
组织细胞代谢产物大量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
透压升高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11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1.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 ;
2.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 组织液 ;
3.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血浆 ;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和组织液 ; 。
血浆 组织 细胞
组织液
淋巴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27ef42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相似之处是:都是液 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 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3. 组织液、血液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能 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整体
课堂练习:
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 分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 部位名称②_ 组_ 织细胞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 ___组__织__液___;①表示在毛细 血管内的_血_ 浆__;③表示在淋 巴管内的_淋__巴__液___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_______液 细它胞构外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 酸碱度 7.35-7.45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7.35-7.45血浆的 pH之所以能够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 子有关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 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
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6.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3. 组织液、血液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能 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整体
课堂练习:
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 分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 部位名称②_ 组_ 织细胞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 ___组__织__液___;①表示在毛细 血管内的_血_ 浆__;③表示在淋 巴管内的_淋__巴__液___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_______液 细它胞构外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 酸碱度 7.35-7.45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7.35-7.45血浆的 pH之所以能够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 子有关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 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
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6.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b0d195f705cc17552709ce.png)
由此可见,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
运输、物质交换的桥梁和通道。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成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葡萄糖 乳酸 各种脂肪酸 脂肪
含量 90。7 4。4 2。1 0。4 0。005 0。012
无0。机025盐 0。08 0。025 0。38 0。14
成分 卵磷脂 胆固醇 Na+ K+ Ca2+ Mg2+ Fe 2+ Cl- HPO42- SO42- HCO3-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二)酸碱度
数值变动范围:7.35~7.45
调节机制 : 缓冲物质(HCO3-、HPO42-)
(三) 温度: 约370C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外液
细胞 细内胞环外境液
外界 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含量 0。2 0。22 0。38 0。02 0。01 0。0035 0。0001 0。36 0。01 0。001 0。17
钠
氯
海水
HCO3-
HCO3-
钠
钠
氯 生命起源于海氯洋
组织液
血浆
相同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存在的部位 血管内
不 生活于其中 各种血细胞
2)红细胞运输的O2至到达组织细胞内转变成水,至少要穿过 ____6________层膜,_____1_2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细胞生活的环境(38张)课件PPT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细胞生活的环境(38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f46327e518964bcf847c85.png)
知识点四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阅读教材P5~P6
1.细胞直接与__内__环__境__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__器__官__和__系__统__ 的参与。
内环境的三点提醒 (1)内环境是针对个体而言,即个体内细胞外的环境,与外界环境 相对,是个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 (3)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 尿液、泪液、汗液和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2.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乳酸转变成乳酸钠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酶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葡萄糖合成糖原 解析:选 A。乳酸转变成乳酸钠是在血浆中完成的。葡萄糖分解 产生丙酮酸以及葡萄糖合成糖原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食 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在消化道中进行,消化道属 于外界环境。
(2)不存在的物质
1.(2019·宿州高二检测)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胰岛素、CO2 和葡萄糖 ③血红蛋白、O2 和 Na+ ④生长激素受体、K+和氨基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A。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①正确;胰岛素、CO2 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 环境的成分,②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 的成分,③错误;生长激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④错误。
解析:选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 起组织水肿;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 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毛细 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 组织水肿;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 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6ade61eb307e87101f696e2.png)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 ( 7.35-7.45 )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 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与含有的HPO4—和 HCO3 —等离子有关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 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一般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体
体
食物
空气 气体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淋巴
系 统
物质
物质
环
血浆
组织 营养O物2 质 细 液 胞 代谢终产物
呼 吸
O2
系
O2
代 谢 终 产
CO2
系 CO2 统 统
物
CO2
泌尿系统
尿液
代谢终产物
皮肤
汗液
外
外
血浆,组织液,淋巴,消化,泌尿
A、B、C、D、E各代表什么?
五、反馈练习
C
C
D
5、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_______呼__吸__系__统____
1
循环系统 _________________
2
3
_____泌__尿__系__统______
4
第一关:
细胞内
细胞外
细胞外液
1、体液包括_______液和________液;其中的_______就是内
环境。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679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酸碱度 ( 7.35-7.45 )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 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与含有的HPO4—和 HCO3 —等离子有关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 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一般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体
体
食物
空气 气体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淋巴
系 统
物质
物质
环
血浆
组织 营养O物2 质 细 液 胞 代谢终产物
呼 吸
O2
系
O2
代 谢 终 产
CO2
系 CO2 统 统
物
CO2
泌尿系统
尿液
代谢终产物
皮肤
汗液
外
外
血浆,组织液,淋巴,消化,泌尿
A、B、C、D、E各代表什么?
五、反馈练习
C
C
D
5、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_______呼__吸__系__统____
1
循环系统 _________________
2
3
_____泌__尿__系__统______
4
第一关:
细胞内
细胞外
细胞外液
1、体液包括_______液和________液;其中的_______就是内
环境。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渗透压 (679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内液(约占 2/3)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4-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三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心肌细胞能够自动节律性收缩,其内环境是什么?毛细血管壁细 胞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心肌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和组织液。
第 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第 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用图解表示内环境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6-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三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③特点: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等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pH:7.35~7.45。 2②调节:pH 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 、HPO4 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一 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2.物质交换途径如下表。
物质 类别 养料 (如 葡萄 糖) 废物 (如尿 素)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最少穿膜层数 (进出上皮细胞)2 层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 胞)4 层+(进组织细胞)1 层=7 层 (出组织细胞)1 层 +(进 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层 +(进肾小囊腔)2 层=7 层
-9-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特别提醒①注意区分血浆和血液。
血液
血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其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因此不能说血 液是细胞外液。 ②凡是与外界相连通的环境都属于外部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 输精管、输卵管、子宫、膀胱等。因而消化液、汗液、尿液、泪 液等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组织细胞 内环境 外界环境
-8-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细胞外液和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 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 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重新通过毛细 血管壁渗透回血浆中,少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 淋巴循环又进入血浆中,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消化(外环境)→吸 消化系统 收→血液循环→组 循环系统 织液→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组织液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泌尿 泌尿系统 系统或皮肤→体外
-13-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物质 类别 O2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哪些溶质微粒决定?与细胞内液渗透压有 什么关系? 提示:主要由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决定。正常情况下,细胞内 液渗透压等于细胞外液渗透压,这样细胞才能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 能。
-7-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三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3-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三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其组成如 下: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体液 (约占 1/3) 淋巴等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2.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所生活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最少穿膜层数 (通过肺泡细胞)2 层 +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层+(进出红细胞)2 层 +(进组织细胞)1 层=9 层(若被利用,则再加上 进线粒体 2 层,共 11 层);若 CO2 运输不经红 细胞,则相应减少 2 层膜
肺泡→肺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毛细 呼吸系统 血管→组织液→组 循环系统 织细胞 与 O2 的转移途径相 循环系统 反 呼吸系统
-11-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体内各系 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下图。
-12-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5-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 二 三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二、细胞外液 1.主要成分 (1)血浆:包括水、无机盐和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2)组织液和淋巴: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蛋 白质含量较血浆中少。 2.本质 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 洋。 3.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溶液的浓度 呈正相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