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人格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恩师•
名师的人格魅力
汪萍
坐在研修班的课堂上,聆听着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的讲座,感觉太好了,因为我和名师是那么接近,近得让我有机会经常和王老师进行心灵的沟通—
—虽然,那只是我学习投入时和王老师的一个眼神的交流,但这已让我很满足,能在名师门下受业三个月,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
忆当年,追随名师的梦想,点点滴滴,如散落的珍珠。
现如今,我亲手把它们一一串起……
一、遥望名师
可能是我所在的学校原先隶属于江干区教育局的缘故,虽然仰慕王老师已久,却始终没有机会一睹她上课的风采。
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是在1995年5月。
那是我作为江干区的代表,参加杭州市上城区进修学校在建德新安江畔举办的特级教师观摩课。
那天的建德电影院,黑压压地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就连过道上也站满了没有买到票的同仁。
王老师上午作课,下午讲座,这样充实的安排让我过足了“瘾”。
我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收着名师的精华。
尽管我的记录是零乱的,我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并不能真正领悟王老师的教学真谛,但我明白,王老师那“朴实而又不失生动,严谨而又不失灵活”的课堂教学风格,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的"
王老师当时上的是《小马过河》。
至今我都清楚地记得,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既不像……也不像……”来说话这一语言训练点----
说“高度”:
老牛---高大(图示),松鼠矮小(图示),小马呢?(图示)
让学生用上“既不像...也不像"说一说"
说“深浅*
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小马呢?(图示)
让学生用上“既不像...也不像"说一说"
“高度”和“深浅”连说: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才说的“既不像也不像"的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这一教学设计,意在突岀语言训练,寓思
人物教育研究与评论20%年第3期
118
维发展于语言训练之中。
训练步骤有层次,
坡度适宜,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而又充
分地经历学习过程,有效地避免了语言训练
中为训练而训练的现象。
同时,学生思维的
联系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对课文的理解也随
之加深。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真正领略了王老
师“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教学风范。
那时的
我,真是很羡慕上城区的语文教师,他们向名
师学习的机会太多了,听课、日常教研经常受
到名师的指导,尤其是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
跨世纪园丁工程拜在名师门下为徒,受到名
师的悉心指导。
而我,遥望名师,在水一方。
师生情深,不知其期……
二、走近名师
1997年2月,随着区域调整,我们学校划
并为上城区所属。
这样一个别人看来非常普
通的消息,却着实让我欢欣鼓舞。
我现在也
是上城区的教师了,我也能得到名师的指导
了,我多年的梦想马上就能实现了……
但好事多磨。
区域调整后的那段时间我
担任的是低年段语文教学,而王老师主要承
担中年段语文教学研究,无论是区教研,还是
听课活动,我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王老师的亲
自指导。
那个阶段,我常常有一种和名师失
之交臂的幽怨,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自我安
慰,“在一个区机会有的是”。
况且,个性不张
扬的我,也喜欢这样一种心里默默追随的方
式,没有一点功利,有的只是我对名师的
敬仰。
忙碌的工作让我似乎淡忘了“梦中情
结”,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深情却会因机缘一
触即发。
1997年9月至1998年1月,我参加了杭
州市小学后备干部培训,承办方下城区教师
进修学校请来了王燕骅老师为我们讲课。
我
才知道王老师不仅是一位教学专家,更是一
位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领导一'上城区教师
进修学校校长。
王老师会给我们讲些什么?
我反复猜测着。
上课了,王老师问我们:“各
位老师,到这儿来参加培训,你们有没有问过
自己,今天我以什么身份坐在这里听课?”看
大家笑而不答,王老师继续说道:“相信大家
一定明白'后备干部'这四个字的分量。
说不
定再过几年,我们在座的各位中会出现几位
名校长。
大家千万不能忘了'教学是学校的
生命',一位真正的好校长必须在精通教学业
务的基础上对学校进行科学管理。
作为后备
干部更应该从基础工作做起,所以我今天主
要想和各位共同探讨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管
理……”
这次培训,让我对王老师有了更全面的
了解。
不过,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听课
对我的帮助会那么大,因为后备干部毕竟是
“不在其位,不谋其职”。
1998年9月,上城区
教育局调任我到杭州市凤山门小学担任副校
导主任$明王师当年在讲
的开场白中那几句话的含义。
1998年12月$上局导到
校督导。
王老师作为督学来到我校检查教学
工作,她和教育局的很多领导充分肯定了我
的工作。
这得益于后备干部的培训,得益于
在始板桥小学从事校长助理工作的锻炼,才
使我的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
但我心里也清
楚,我能把凤山门小学的教学工作抓得初见
成效,更是得益于王老师的讲座。
是她那严
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实践精神,在
改变着我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工作的方式,并
促使我逐渐成长。
走近名师,欢欣鼓舞。
学习典范,万学千20%年第3期教育研究与评论人物
学……
三、解读名师
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忙碌的管理工作使我对教学的追求有所减弱,我仿佛已经淡忘了自己的梦想。
2001年3月,因为等级督导评估,王老师又一次来到我校检查工作。
中午用餐时,她关切地问我:“汪萍,你是杭州市教坛新秀,怎么没有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我们学校为了培养青年教师,我和校长连学科带头人都没有申报,再说工作也这么忙。
”我含糊其词。
“在教学管理上,你们两位年轻领导的确干得不错,但培训机会还是要珍惜。
”继而转向我们校长说道:“方校长,明年进修学校要举办语文骨干教师脱产研修班,如果能安排好工作,尽量要师来”
”
我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学期虽然工作紧张,但校长还是派我参加学习了,我暗暗地感激校长对我的支持。
同时更感谢王老师,如果没有那次的谈话,我是不会下决心来参加这次脱产研修的,因为学习是一条艰辛的路,求知若渴的心态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不可或缺。
是王老师一一这位教学艺术大师,又一次点燃了我教学生命的活力,使我有足够的信心坐在研修班的课堂上,和所有好学的,或是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学员们一起学习。
紧张的学习、繁重的功课令我们感到痛苦,但看着自己幼稚的文章一篇一篇成稿,并且出书,久违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我们,累并快乐着5
两个月的学习使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五一”假期后,研修班的学员分为三组外出考察。
我们赴温州考察的学员,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和温州市城南小学的教师进行了交流”虽然王老师刚从美国回来$时还过来$但年人
还有激情,白天听课、评课、做讲座,晚上还要
批改我们的作业,不见丝毫倦意。
5月11日
傍晚,我们学员离开温州回杭州,但王老师却
还在小学的年师做导$还
要坐火车去永康讲学……临行前,我们突然
想到第二天就是母亲节,而我们敬爱的王老
师却还在外奔忙,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我
们给王老师留下一封充满感激和钦佩的信,
放在她下榻宾馆的桌上,权当是我们给王老
师母亲节的礼物。
在回杭州的车上,我反复地思考:王老师
难道真的不累?想着,想着,我恍然大悟:学
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之
中,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绽现出耀眼的
光辉”王老师正是用自己的行为阐释着她在
研修班开学第一天对我们的教导:“教师的成
功在学生身上折射,教师的事业与岁月共同
””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
中有阳光。
”用这句话来形容王老师对我的
影响太恰当了”虽然我不是王老师的徒
弟,可能她也不曾想到,在我心目中她有多
么重要,多么崇高,我有多么佩服她5我
想,这种人格魅力来自王老师崇高的品德、
渊博的学识”这样的教师给我们以高山仰
止的感觉,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尽管我们
与她在学识、文化与人格上相去甚远,但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执着追求也能取得
长足的进步”
解读名师,高山仰止。
执着追求,扬帆远……
(汪萍,浙江省杭州市大学路小学校
长,中学高级教师。
)
119
人物教育研究与评论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