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先回答什么》第二课时教案 鲁人版选修《语言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第二学时·教案设计
[活动内容]
1.引导学生注意倾听。
2.了解会话的转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会话需要至少两个以上的人来相互交流,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应注意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发言。
二、活动
1.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发言。
2.同学总结,教师补充:
①学会倾听。
倾听别人说话本来就是一种礼貌。
倾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内心想着辩驳,或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
层次二:听者主要倾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
层次三: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
这种倾听者清楚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态度;在说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理解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询问而不是辩解。
②注意自己和说话者的动作。
主动地与讲话者进行目光接触,并做出相应的表情,以鼓励讲话者。
比如可扬一下眼眉,或是微微一笑,或是赞同地点点头,亦或否定地摇摇头,也可不解地皱皱眉头等,这些动作可帮助起到良好的收听效果。
另外,人的眼睛很难做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会通过眼睛表露出来。
为此,谈话者可以通过眼睛的细微变化,来了解和掌握你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如果谈话对方用眼睛注视着你,一般地说是对你重视、关注的表示;如果看都不看你一服眼,那么表示一种轻蔑;如果斜视,那么表示一种不友好的感情;如果怒目而视那么表示一种仇视心理;如果是说了谎话而心虚的人,那么往往避开你的目光。
③通过记笔记来达到集中精力。
通常,人们即席记忆并保持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应该在听讲时做大量的笔记。
记笔记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回忆和
记忆,而且也有助于在对方发言完毕之后,就某些问题向对方请教或询问,同时,还可以帮助自己作充分的分析,理解对方讲话的确切含义与精神实质;另一方面,通过记笔记,给讲话者的印象是重视其讲话的内容,当停笔抬头望望讲话者时,又会对其产生一种鼓励的作用。
3.不良倾听行为特征的自我检查。
教师多媒体出示以下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检查。
①当听到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时,是否心里在为自己辩解。
②平时与同事、朋友谈话,自己说的话多不多,是否给对方更多的说话机会。
③与人谈话,是否只顾自己说而很少关注对方的反应。
④是否常常打断别人的话。
⑤与人对话,是否经常走神。
⑥在谈话中是否倾向于奉承对方。
⑦有疑问是否提问。
⑧对对方谈话内容中的小缺陷是否特别敏感。
⑨听别人讲话时,你的坐姿、目光、手等通常怎样?
⑩你是否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等。
4.会话中的合作原那么
什么是合作原那么?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认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那么,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那么〞。
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关联的话语的组合,说话人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
因此,他们都遵守着某些合作的原那么,以某某现这个愿望。
合作原那么的四条准那么
〔1〕量的准那么言语信息不多也不少,包括: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该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那么就是指在言语行为中努力说真话,包括: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那么即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要有关联,要切题。
〔4〕方式准那么即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包括: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明扼要;井
井有条。
合作原那么的遵守与违反
一般来说,人们为了使交际活动正常进行,应该遵循上述各项准那么。
如果违反这些准那么,有可能产生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自觉违反合作原那么,其结果应该是导致交际障碍甚至中断。
例如《本命年》〔X恒作〕中的一段对话中:
[1]“现在都看什么好书?〞
“哟,……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琼瑶什么的……我也没正经看过……〞
“琼瑶是谁?〞
“可能是华侨,女的,听我妹妹她们整天念叨……据说故事编得挺好,你到街上转转,那儿有卖的。
〞
“女的我不爱看。
〞X宝铁看着他,好像没听懂。
“我不爱看书。
〞
“我〞的话之所以让X宝铁“好像没听懂〞,就是因为“女的我不爱看〞这句话所提供的信息不够完整,对话也因此产生了障碍。
另一种违反准那么那么是故意的,是交际一方为了回避直接说出所想表达的意思,而采用迂回的办法,故意从符号表层上违反合作原那么,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图.
例如,看完一场戏后,甲、乙两人对话:
[2]甲:你喜欢她今晚的表演吗?
乙: 嗯,我觉得她今晚穿的那件裙子很漂亮。
很显然,乙答非所问了,但是甲应该能够理解乙的真正意思是“她演得不好〞。
这个意思就是乙通过他自己所说的话所暗示出来的“会话含义〞。
礼貌原那么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既要遵守合作原那么,但是又经常故意违反合作原那么,交谈中往往拐弯抹角,这是由于出自礼貌的需要。
要给谈话对方面子,也为了给自己带来某些好处,如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好感等。
礼貌原那么通常划分为六类。
如:
〔1〕得体准那么,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2〕慷慨准那么,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赞誉准那么,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4〕谦逊准那么,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5〕一致准那么,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6〕同情准那么,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这些准那么是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遵守的礼貌原那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说话人说话时往往都尽量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对方感到受尊重,同时反过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当然,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交际都要恪守礼貌原那么的,例如在紧急或意外事件中,在激烈的争辩或紧X 工作的场合,或者在十分亲热友好的朋友间不拘礼节的谈话中,礼貌原那么可能会让位于话语的内容,屈居次要地位。
5.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一下会话的转换。
6.讨论:除了课本上说的转换方式外,还有哪些讨论。
7.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体会会话的转换。
然后相互评价。
三、作业
请同学课后从与别人的谈话或影视作品中找出十条表示会话转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