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实
施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
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择取70例
参与研究,采用病床单双号分成2组,其中接受一般护理的3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则归为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住院时间、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SAS、SDS量表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所有计量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来说发挥出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科学方式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项值
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慢阻肺;老年人群;心理护理;负面情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的呼吸系统
疾病之一,当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期间老年患者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比如说紧张、担忧、焦虑等,对治疗依从性造成较大影响,进而降低康复效
果[1]。
所以说,我们需要重视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
心理
护理的实施可帮助老年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取得患者
的认可与配合,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疗效也随之提升[2]。
本文择取近一
年收治7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参与研究,针对心理护理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
详
见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择取70
例参与研究,采用病床单双号分成2组,其中接受一般护理的35例患者归为对
照组,另外35例患者则归为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
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
人数比例20:15,年龄分布范围60-82岁,中位年龄(73.5±1.5)岁,病程5个
月-8年,平均病程(3.9±1.5)年;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人数比例18:17,年龄分布范围60-81岁,中位年龄(72.5±1.4)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
程(4.5±1.7)年。
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基础资料经检验无明显差异,不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无差异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患者的病情状况,详细记录体
征变化,定时提醒患者服药,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慢阻肺相关健康知识,
尽可能满足各方面需求。
给予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详细内容包括:(1)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
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析负面情绪类型、诱发原因,制定针对性疏导方案,耐心倾听患者需求与想法,尽可能满足,取得患者的
信任,建立和谐护患关系;(2)临床护理实施的过程中,所有措施都需要围绕
老年患者开展,充分尊重老年患者隐私,当患者出现任何问题时,护理人员需要
及时进行处理,主动帮助老年患者。
(3)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
心理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身体免疫力较弱,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容易
并发症,比如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所以说,首先需要协助老年患者放松
身心,可播放轻音乐、看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进而引导患者排解负面情绪。
(4)护理人员还可以邀请家属参与到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叮嘱家属多关
心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采用焦虑量表(SAS)、
抑郁量表(SDS)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并比较评分[3]。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分别为(18.56±3.56)天、(10.16±2.42)天;观察组SAS、SDS量表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所有计量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组别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n=35)
58.43±
6.38
41.16±5
.19
55.18±
5.84
38.56±5
.54
观察组(n=35)
58.45±
6.48
30.45±5
.08
55.23±
5.74
24.32±5
.16
t0.01308.72450.036111.1276 P>0.05<0.05>0.05<0.05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慢阻肺的主要目标在于降低症状发作率,改善肺功能指标,
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治疗周期更长,在此期间,老年患者难免感觉孤独,担
心病情难以治愈等,进而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抗
拒的心理,对临床治疗带来较多困难[4]。
所以说,本次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老
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期间,适时的心理疏导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
识疾病以及自身状态,纠正错误认知的同时,帮助他们以健康、积极、乐观的心
态配合医护人员,通过针对性方案帮助老年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治愈信心的同时,促进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升高[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来说发挥出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科学方式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项值
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农艳英.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
保健营养,2021,31(19):171.
[2] 郭海燕. 健康信念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
态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5):109.
[3] 刘燕. 针对慢阻肺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模式的效果及
满意度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7):39-40.
[4] 高玲燕.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
代诊断与治疗,2021,32(9):1510-1512.
[5] 丁文华. 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
用医药,2021,16(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