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的意义及高等学校开展动物福利教育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福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从满足动物的基本生理、心理需要的角度,科学合理地饲养动物和对待动物,保障动物的健康和快乐,减少动物的痛苦,使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

动物福利的提出,最早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然而,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的“给活猪注水”、“毒死宠物狗”、“宣扬敌对动物混养导致狒狒被老虎咬死”、“硫酸伤熊”等虐待动物的事件,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壁垒等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更是将动物福利这一概念推向了公众的视野。

动物福利必将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国际趋势,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动物保护水平将是长远之计。

1.动物生存现状
在传统社会,人们饲养家畜的数量有限,多为散养或者半
散养,长途运输动物的情况较为少见,屠宰也不是批量进行的,因而较少产生虐待动物的情况。

但随着人口剧增和机械化大规模的饲养业的兴起,动物养殖业发展迅速,而作为食品被批量养殖的各类动物的生存状态却急剧恶化,忽视动物基本利益甚至虐待动物的行为大大增多。

中国是世界上的畜牧大国。

由于没有农场动物保护法律制度,这些农场动物在生前及屠宰时都遭到过残酷的折磨。

此外,娱乐动物的命运也不容人忽视:很多马戏团为了防止动物伤人,残忍的将老虎、狮子的牙齿和爪子拔掉或打断,导致这些动物口腔溃烂化脓;据新闻报道,浙江慈溪有一只东北虎由于通人性会表演,被虎贩子倒卖3次,先后在动物园或马戏团表演,长年累月不能休息,最后活活累死;据现场目击
动物福利的意义及高等学校开展动物福利教育的必要性
胡娇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动物的重要性。

从人类道德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层面上来看,动物福利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动物福利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确保消费者健康消费、越过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壁垒的必要保障;从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角度来看,动物福利是人类健康安全的坚强后盾。

而在校大学生作为肩负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应该重视动物福利意识的培养、积极参与践行动物福利并推进我国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动物福利教育;必要性【中图分类号】G643;R-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5-02学任务比重不高,大多教学任务仍由专职教师承担。

7.贵系是否采取措施了解聘任兼职教师的授课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在对兼职教师教学管理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所有系、室均表示采取相应措施了解聘任兼职教师的授课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8.贵系是否有完善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在对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调查中显示目前已有9个系、室有完善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仅3个欠缺。

可以看出,各系、室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兼职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

9.您认为哪一方面的兼职教师较为紧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对学生实践环节指导的兼职教师最为紧缺,其次是承担授课任务,最后是参与教学管理。

可以看出未来我院应对实践环节指导的兼职教师重点进行选聘。

二、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目前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现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没有正确认识兼职教师的定位,未把兼职教师作为学院
教学工作的重要群体。

在兼职教师的聘用过程中,学校的管理层存在只顾应付和解决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没有从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来考虑兼职教师的聘任和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兼职教师难以真正融入受聘学院教育环境中,与学校的关系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

2.兼职教师聘任缺乏系统规划。

目前兼职教师的聘任主要是在每学期课程任务下达后,专职教师不足的情况下依托教师之间相互关系引进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缺乏在对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兼职教师的数量、资历、年龄、学缘等情况。

3.学校各级领导与兼职教师沟通和交流不足。

对兼职教师在学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缺乏了解。

兼职教师更多的只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收取相应的课时费。

几乎没有与兼职教师的座谈。

很少倾听兼职教师对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意见,兼职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课程与教材的开发、技术应用及社会服务参与度不高。

4.专兼职教师的互动合作性差。

兼职教师来学院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专兼职教师之间见面少、缺乏沟通、尤其是很少涉及教务教学管理事务,教师之间缺乏表达自己真知灼见的机会,之间的优势难以互相补充。

参考文献
[1]温正胞.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困境:根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1).
[2]赵国忻.高职院校行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3]陈静.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选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者说,这只老虎死的时候眼角还挂着眼泪。

还有很多试验动物并没有受到《试验动物管理条例》的保护。

北京某医科院的学生在做试验时常常超出试验范围,或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或以残害动物为乐,把怀孕的母羊的坯胎非法割下来泡在药水里;给小白鼠喝蓝色药水,直到整个小白鼠变成小蓝鼠;为了省钱,很多动物被反复使用,为了用兔子耳朵取血,反复取40多次,把兔子的耳朵扎烂;一些医学院的校区或宿舍的周围经常能看见因为做试验而被打开腹腔后来却没有被缝合的小猫拖着肠子在外流浪。

关于伴侣动物的生存状况,大家也并不陌生。

举几个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案例:2006年12月3日,一名北大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只溜进学校图书馆的流浪小猫杀死。

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张明(化名)虐杀小猫,事情发生后,张明的辅导员和家长竟然还公开的谴责媒体对此事的炒作。

2.动物福利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施加给动物的残忍与伤害,其后果还是要由我们人类自己来承受。

在中国,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动物福利层面立法的缺失而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

动物保护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关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前进步伐。

2.1动物福利与畜产品质量安全
关注动物福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

不良的生存环境、长途运输、粗暴屠宰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

长途运输导致动物应急,可产生DFD (dark,firm and dry;黑干肉)、PSE (pale,soft and exudative;白肌肉)肉品,使成品肉的质量大大下降。

另外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激素等的使用,为畜牧业生产和动物源性食品数量的增加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给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药物残留、动物疫病等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使得畜禽产品品质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这一问题更加关注,动物源性食品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

2.2动物福利与人畜共患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统计,60%人类病原体是人畜共患病;80%动物病原体是多宿主的;75%新发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80%用于生物恐怖的病原都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几乎所有人类新的疾病都起源与动物宿主。

因此,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

不良的动物福利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一方面,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旅游业的兴起和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以及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在逐步被打破。

不仅像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上升,一些病毒性和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也出现增多趋势。

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狂犬病、炭疽、鼠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时有死灰复燃、复发的迹象。

另一方面,不良的动物福利可以导致动物精神沉郁,导致健康问题,从而引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例如,1999年发生在马来西亚的狐蝠尼帕病毒病爆发,导致了成千上万头生猪死亡,并造成200多人死亡。

此外,SARS 、新型汉坦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猴痘病毒、西尼罗病毒、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病毒等等新病原体或感染新的宿主,成为了新的人畜共患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我国动物福利现状
现在,我们已经有条件来谈论和维护动物的权利:公众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意识的觉醒、对虐待和残害动物罪行的揭露、保护动物的实践经验,权利意识的增强、小康生活的逐步实现等。

2007年12月17日,“中国人道屠宰计划启动仪式”在河南举行。

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

目前,中国的人道屠宰草案已经起草完毕。

该事件的推进,表明动物福利的概念已被理解和接受,体现了人们对即将死去的动物的人道主义和悲悯主义、彰显对即将失去生命的动物同情与善待、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切实地实现动物福利的重要途
径。

但是,我国的动物福利之路还很长。

我国在动物福利领域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反映在动物福利法律和动物福利评价标准缺失、动物福利科学研究滞后。

当前广大民众对动物福利认知度还很低,而这些都成为中国在推进动物福利工作的极大障碍。

例如,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欧美等国经过近百年的动物法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

法律对于相关概念、行为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然而,我国此方面的法律主要是原则性的指导条款,几乎没有一个具体参照的标准。

主要体现在:①我国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②立法保护动物的目的单一、受保护的动物范围小。

③难以保障动物的基本利益、对于残害动物的行为制裁不足。

④我国的动物保护法体系尚不系统不完善,而且相关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不利于司法、执法的具体实践。

正是由于现行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立法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动物生存状况的恶劣。

4.高校开展动物福利教育的必要性
动物福利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人们逐渐意识到动物福利的重要性。

动物福利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是提高生产力,确保人类自身健康的需要。

动物福利又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因此,高校开展动物福利教育,对促进我国动物福利科学发展、普及及相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同时,动物福利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伦理精神,引导民众心灵,厚德固本。

2006年12月3日,一名北大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只溜进学校图书馆的流浪小猫残忍地杀死。

其残忍的虐杀手段令人怵目惊心,使人无法将这种行为与北京大学应承载的优秀学子的概念统一。

在此之前,上在海复旦大学也发生了一起学生虐杀小猫的事件,该生在半年时间内,以帮忙收养小猫为由,骗取小猫约20只,全部挖眼后丢弃。

事情发生后,张明的辅导员和家长竟然还公开的谴责媒体对此事的炒作。

无外乎,有人惊呼,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人的善恶和性情会受到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对动物福利的漠视和肆意虐待势必会造成人类心灵的麻木,而这颗麻木和残忍的心灵又会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对待的方式。

正如美国人伯格所认为的:“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的道德堕落,一个民族若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地对待动物,也将面临危及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险”。

道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必须要在教学生活中一点一滴中给予足够而全面的教化和影响。

当我们以极不文明的方式对待与我们一样具有悲喜感受的动物时,文明仅仅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泽说,“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

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

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正变得文明起来,真正重要的是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

在高校全面推进动物福利教育,使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掌握常见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及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参与到动物保护的行动中,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国全面推进动物福利鉴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俊东,董希德.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翁鸣.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同题[J].世界农业,2003(7).
[3]贾幼陵.动物福利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14.[4]牛瑞燕.动物福利的现状与对策[J].动物医学进展,2005(2).[5]赵英杰.论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法律体系的完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