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透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透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财务管理08-2
林世宁
08067206
摘要:企业得以持续经营,仅仅考虑经济因素对股东负责是不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承担应起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权益环境
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透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前段时间富士康接连出现12连跳连环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议论此事,同时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而自出现第一起跳楼事件之后,我觉得富士康内部并没有相关的应对措施,直到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之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对外宣称自己采取了相关措施,否则也不会接连出现连环跳楼事件。

富士康作为全球第一大代工企业,拥有员工达七十多万之众,年销售收入几百亿美元之多,可以说是国际大型企业,可在员工跳楼事件上的反应却如此冷淡,直到富士康出现12连跳之后总裁才公开道歉。

大家想过没有?富士康对跳楼事件的反应如此冷淡,要是换做其他企业出现类似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其他企业会不会也像富士康一样的消极对待还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应对防止跳楼事件再次发生呢?对于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有些人认为那些跳楼自杀的80后90后是因为自己心里承受能力弱,适应不了社会而跳楼的,和企业管理无关,难道那些企业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回顾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
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发生第一起员工跳楼事件,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经警方尸检结论为高坠致死。

至此之后接二连三出现员工跳楼事件,截止到2010年5月26富士康共发生12起连环坠楼事故,这一系列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2人重伤。

根据厂方介绍最近频发的跳楼伤亡事件中,事发员工年龄绝大部分在18到23岁之间,只有一名是28岁。

这些员工上岗时间绝大部分进厂在六个月之内,有些进厂还不到一个月,新员工刚进厂没多久就出事,自杀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是因单一的因素导致。

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富士康为了赚取利润,并没有承担企业职工的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

据员工介绍这些工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只能拿到900元的底薪,如果他们想赚取更多的钱,就不得不选择多加班,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休闲娱乐的时间,富士康的大部分员工每天进行简单而又重复的10小时的劳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就像机器一样,他们没有合适的时间加以舒缓,会给心理和生理上造成高度紧张,以至于会发生跳楼事件就不足为奇了。

富士康显然并没有承担起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型企业企业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可是从富士康的连环跳楼事件中看出富士康并不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什么事企业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从定义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企业责任不但是对股东权益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还应包括对员工承担责任。

从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以及近几年来新闻报道有关员工,消费者的人身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说明我国现阶段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观念并不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可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没有提升多少。

从最近的奶粉事件,黑煤矿坍塌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反映我国现阶段的企业一心追求经济利益,并没有将企业员工,消费者,环境负责。

相对于国外的企业,他们履行各方面的社会责任,不单单是股东,他们也注重承担员工,环境,社区的责任,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比之下,看看我国的企业确实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历史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根据当时社会道德准则,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早期的企业并没有社会责任的概念,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赚钱。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把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功能等同于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以最高效率地使用自然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公平的市场价格销售给消费者,企业就算尽到了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在当时看来,企业只要能够促社会进经济地发展,能给社会提供产品、就业、税收就实现了社会对企业的基本期望,就算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

直至19世纪,由于当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慈善事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于是,慈善事业被人们认为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

当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

与此同时,人们对一些工业产品的副作用,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企业有了更多的期望,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节约和爱护资源等。

对于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来说仅仅把企业做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社会做贡献。

而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只是单单的为了赚取利润并没有更多的考虑到员工的福利等各方面的利益。

特别是国内的私企,从人们对企业社承担起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员工的待遇。

相对于私企来说国有企业做的可能会好些,无论是职工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都会好些。

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要考公务员,要进国企。

据我了解,我们专业的大部分同学都想进国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所承担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从最初的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赚取利润,缴纳税金。

到现在,人们更希望企业能有效的承担起推进社会进步,关心环境和生态,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加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从当今国内的企业的表现来看,很大程度上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那样。

那当今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呢?
当今企业银行承担的八大社会责任
1.承担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诚信缺失正在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营,由于企业的不守信,造成假冒商品随时可见。

据有关数据表明消费者因企业诚信的缺失造成的福利损失每年在2500―2700亿元,占GDP比重的3-3.5%。

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企业必须承担起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社会责任。

例如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由于三鹿集团,伊利,蒙牛等几家大型的乳制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诚信经营,存在造假行为给消费者,社会造成重大的危害影响,这都是由于企业没有履行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社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所以企业有必要承担这一项责任。

2.承担科学发展与交纳税款的责任
企业的任务是发展和赚取利润,并担负着交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使命。

企业必须承担起发展的责任,搞好经济发展,要以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前提,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纳税份额,完成纳税任务,为国家发展做出大贡献。

但是看看现在我国的社会现状,很多企业存在偷税漏税,海关走私,给国家造成财产损失。

想想看,如果企业都不交税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进而影响政策的实施。

3.承担可持续发与节约资源的责任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所以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特别紧缺的国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与节约资源相适应。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

可是我们国内大部分企业存在着浪费资源的情况,首先是企业家的意识观念
问题,再者是我国大部分企业设施落后生产效益差,造成了浪费。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以为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因素,造成了我国眼中的环境污染,其中包括河流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以至于出现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4.承担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
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特别是大气、水、海洋日益都受到严重的污染。

很多动物濒临灭绝,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

5.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
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

特别是公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脱除贫困、走向富强具有很大的作用。

医疗卫生工作好不好决定到全民族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劳力资源的供应保障。

文化建设则可以通过休闲娱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国人的素质。

由于我国建国较晚,生产力水品和经济发展较低,而公共产品和文化事业的发国家的责任,但在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扶植困难、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出一些财力和精力担当起发展医疗卫剩、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投入的的大小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未来,所以企业应该在自己所能承担的范围内为国家出一份力。

6.承担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

当今还有很多人因为没钱而无法上学继续深造,而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特别是在很多贫困的农村的需要扶贫济困。

虽然这是政府的责任,但毕竟政府的能力有限需要企业为国分忧,参于社会的扶贫济困。

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的广大企业,更应该重视扶贫济困,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7.承担保护职工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的责任
人力资源是社会的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为了应对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也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护工待遇的责任。

作为企业要坚决作好尊纪守法,爱护企业的员工,搞好劳动保护,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保证按时发放。

企业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为员工着想。

8.承担发展科技和创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
当前,就总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资源投入产出率不高。

为解决效益低下问题,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

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煤、电、油、运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自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为了尽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不顾环境的污染,一位的追求生产,使经济发展走了捷径。

但看看今天,我们的引进风依然越刮越大,越刮越严重,很多工厂几乎引进了全套的外国生产线,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确没有引起注意。

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科技人才的投入,做一个创新型企业。

9.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责任
企业的一些经营决策可能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操纵,企业成为他们为自身谋取利益的工具,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求企业对一般的企业外部的社会主体负责,更直接的要求企业保护同是社会的一部分的中小股东和企业的债权人。

具体体现在企业在采取重大行动时禁止关联交易、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信息。

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可减少生产活动
各个环节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同时也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企业也可通过公益事业建设环保设施,优化环境,保护公民的利益。

这有利益于缓解城环境污染,人居环境恶化间的矛盾。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益于缓解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一方面,企业可集中他的优势、管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对贫困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这不仅可以开拓自己的生产经营市场,增加销售额,也可弥补贫困地区资金的不足,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通过慈善公益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民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既解决当地政府因资金困难而无力投资的问题,帮助落后地区逐步发展社会事业,又通过公益事业达到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

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

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第三,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

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最后,是企业的慈善责任。

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

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投资不足或无力投资,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本,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

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自愿为社区工作。

我国企业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日益成为世界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也随着与中国间的贸易传到中国的许多企业。

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只讲规模,产量,经济效益而不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会逐渐的失去竞争力。

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该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并且对社会负责人的企业。

是把对社会,环境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融入企业战略和经营过程中的企业。

目前我国整体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相比于国外的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有一部分企业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些企业口头上说要承担社会责任,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当自己的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有些企业往往只追求利益,故意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而出现了类似富士康,苏当红事件,松花江水污染等问题。

当这些事故发生时人们一般会谴责,并没有去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

而出现种种的事故报道使得中国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缺失社会责任的形象。

因此,为我国的企业必须的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学习国外企业的经验,把社会,环境,员工,消费者的责任成功融入到经营过程中,才能使企业发展有益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塑造》刘兆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2.《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黄晓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3.《企业社会责任》匡海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南方周末》
5.《中国质量》俞明勋 2010年第9期
6.《时代经贸》翁水茂 2010年第14期
7.《WTO经济导刊》2010年第7期
8.《上市策》李玉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9.《企业责任行动指南》殷格非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10.《责任竞争力》殷格非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