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13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点13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易错题【01】原子轨道与能级
①第一能层(K)只有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第二能层(L)有s、p两种能级,有4个原子轨道;第三能层(M)有s、p、d三种能级,有9个原子轨道。
②同一能级的不同原子轨道具有相同的能量(如2p x、2p y、2p z的能量相同)。
③不同能层的同种原子轨道具有的能量随能层序数(n)增大而升高,如能量:1s<2s<3s 等。
易错题【02】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能量最低原理:在构建基态原子时,电子将尽可能地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指的是电子填入后使整个原子能量达到最低的轨道。
②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简并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或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较稳定,体系的能量最低。
例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1。
易错题【0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常见错误
(1)在写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时,常出现以下错误:
①(违反能量最低原理)
②(违反泡利原理)
③(违反洪特规则)
④(违反洪特规则)
(2)当出现d轨道时,虽然电子按n s、(n-1)d、n p的顺序填充,但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n-1)d放在n s前,如Fe:1s22s22p63s23p63d64s2,而失电子时,却先失4s轨道上的电子,如Fe3+:1s22s22p63s23p63d5。
(3)注意比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简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的区别与联系。
如Cu 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
易错题【04】核外空间运动状态
(1)判断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①判断依据: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种类数=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
②方法:先写出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确定价电子轨道表示式,再确定电子占据轨道数,即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种类。
(2)判断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不同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核外电子的运动状
态种类=核外电子总数。
典例分析
例题1、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基态硫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3)基态硅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
【解析】(1)基态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则其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式为3d64s2。
(2)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则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式为3s23p4。
(3)基态Si原子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式为3s23p2,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理推知,Si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1)3d64s2(2)3s23p4(3)
例题2、(1)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种。
(2)对于基态Cr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轨道处于半充满时体系总能量低,核外电子排布应为51
[Ar]3d4s
B.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C.电负性比钾高,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比钾大
(3)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
对于基态的磷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
【解析】(1)基态F原子共有9个核外电子,则每个电子都有对应的轨道和自旋状态,所以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9种;
(2)基态原子满足能量最低原理,Cr有24个核外电子,轨道处于半充满时体系总能量低,核外电子排布应为51
[Ar]3d4s,A正确;Cr核外电子排布为51
[Ar]3d4s,由于能级交错,3d 轨道能量高于4s轨道的能量,即3d电子能量较高,B错误;电负性为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同周期除零族原子序数越大电负性越强,钾与铬位于同周期,铬原子序数大于钾,故铬电负性比钾高,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比钾大,C正确。
(3)对于基态的磷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23
3s3p,其中3s轨道的2个电子自旋状态相反,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0;根据洪特规则可知,其3p轨道的3个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同,
因此,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
3
2
+或3
2
-。
【答案】(1)9 (2)A (3)或
例题3、(1)在KH 2PO 4的四种组成元素各自所能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 (填离子符号)。
(2)Fe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Al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基态Zn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
(4)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解析】(1)四种组成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为K +、H +(或H —)、P 3—、O 2—,其中K +和P 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均与Ar 原子相同。
(2)Fe 是26号元素,基态F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或[Ar]3d 64s 2。
(3)Al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Ne]3s 23p 1,故Al 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第IIIA 族。
基态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 2,则其层电子排布式为3d 104s 2。
(4)Ti 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或
[Ar]3d 24s 2。
【答案】(1)K +和P 3— (2)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或[Ar]3d 64s 2
(3)第三周期第IIIA 族 3d 104s 2 (4)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或[Ar]3d 24s 2
1.(2022·江苏·高考真题)工业上电解熔融23Al O 和冰晶石()36Na AlF 的混合物可制得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大小:()()3++r Al <r Na
B .电负性大小:χ(F)<χ(O)
C .电离能大小:11I (O)<I (Na)
D .碱性强弱:3NaOH<Al(OH) 2.(2022·海南·高考真题)钠和钾是两种常见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
B .基态钾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C .钾能置换出NaCl 溶液中的钠
D .钠元素与钾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8 3.(2022·辽宁·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基态X 、Z 、Q 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 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 与Z 同主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 .简单氢化物沸点:Z<Q
C .第一电离能:Y>Z
D .电负性:W<Z
4.(2022·广东深圳·一模)已知X 、Y 、Z 、W 、M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元素同周期, Y 与W 元素同主族,它们可以形成一种重要化合物甲。
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M >W >Z
B .第一电离能:Y >Z >X
C .氢化物的沸点:Z >Y >X
D .甲中W 的杂化方式为sp 2
5.(2022·广东深圳·一模)亚铁氰化铁又名普鲁士蓝,化学式为()463Fe Fe CN ⎡⎤⎣⎦,是一种配
位化合物,可以用来上釉、用作油画染料等。
下列有关普鲁士蓝构成微粒的符号表征正确的是
A .基态3Fe +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 .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 .CN -的电子式为[]C N -
D .阴离子的结构式为
6.(2022·广东·模拟预测)中国航天成就举世瞩目,化学功不可没。
神舟十三号使用了耐辐照石英玻璃,祝融号火星探测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长征二号F 火箭使用N 2O 4和偏二甲肼
[(CH 3)2N -NH 2]作为推进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 2SiO 3
B .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 4
C .偏二甲肼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 .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
7.(2022·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模拟预测)短周期主族元素X 、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 、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 <r Y <r r Z <r W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第一电离能:Y<Z
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8.(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硼酸和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OH)3+3C2H5OH 24
浓H SO
Δ
−−−−−→(C2H5O)3B+3H2O。
生成的硼酸三乙酯点燃时产生绿色火焰,可通过该现象鉴定硼酸,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O原子:8
8
O
B.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C.基态C原子核外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
D.硼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B(OH)3+H2O=B(OH)-
4
+H+
9.(2022·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其矿脉中含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已知W、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的氢化物可用于蚀刻玻璃,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Z>Y>W>X
B.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4种
C.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YX2
D.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W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10.(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含有N-
3、N+
5
的材料Pb(N3)2、N5AsF6可以用于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属于d区元素
B.基态As原子的d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3:2
C.N-
3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基态F原子中,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
11.(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下列有关Fe、Co、Ni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Fe、Co、Ni 均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
B.Fe、Co、Ni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3、2
C.Fe、Co、Ni以及它们的合金为黑色金属材料
D.FeO 在空气中受热会迅速变为Fe3O4
12.(2022·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同族但不相邻,基态Z原子价电子排布ns n-1np n+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Y>X B.简单阴离子还原性:Z>W
C.电负性:Z>W D.Z与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Z>W 13.(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材料的发展水平始终是时代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
当
前含铁的磁性材料在国防、电子信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基态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其处在最高能层的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
(2)一种新研发出的铁磁性材料M 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①M 分子中C 、N 、O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②M 分子中的Fe 2+与上下两个五元碳环通过配位键相连且Fe 2+共提供了6个杂化轨道,则铁原子最可能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填序号)。
A .sp 2
B .sp 3
C .dsp 2
D .d 2sp 3
③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 则M 分子中由碳、氧组成的五元环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
(3)铁氮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而具有优异的铁磁性能,某铁氮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若以氮原子为晶胞顶点,则铁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为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和氮原子的距离为ap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g·cm -3 (列出计算式即可)。
14.(2022·山东泰安·三模)六方晶胞是一种常见晶胞,镁、锌和钛的常见晶胞属于六方晶胞。
(1)①写出Zn 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是_______;
②Ti 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
③下表为Na 、Mg 、Al 的第一电离能()11I kJ mol -⋅。
第一电离能
元素
Na Mg Al
1I 496 738 577。
(2)已知以上三种金属的盐的熔沸点(℃)如下表: 物理性质
氯化物
2MgCl 2ZnCl 4
TiCl 熔点 712 290 -24.1
沸点 1412 732
136.4 已知:2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请解释三种氯化物熔沸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
4TiCl 的熔沸点明显偏低的另一个原因是该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分子高度对称,没有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很弱。
(3)某晶体属于六方晶系,其晶胞参数a=0.4780nm ,c=0.7800nm 。
晶胞沿着不同方向投影如下,其中深色小球代表A 原子,浅色大球代表B 原子(化学环境完全等同)。
已知A2原子坐标为()0.8300,0.1700,0.2500,B1原子沿c 方向原子坐标参数z=0.0630。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晶胞中原子A1—A2在ab 面投影的距离为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③B1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
15.(2022·新疆昌吉·二模)2022年2月我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论文,为钙钛矿电池研究开辟新方向。
(1)基态钛原子的p y 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数为_______个。
与钛同周期的第℃A 族和℃A 族两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 (写 元素符号)。
(2)Ti 的配合物有多种。
在Ti(CO)6、T(H 2O)26+和TiF 26-三种微粒的配体中,所含原子电负性
由大到小排序后,排第3位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Ti(H2O)26+中∠H-O-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单个水分子中∠H-O-H,原因为_______ ;Ti(NO3)4的球棍结构如图,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Ti 的配位数是_______,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与NO
3
_______ (写分子式)
(3)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它是一种染料及颜料,其化学式为TiO2,如图为TiO2的晶胞结构图,回答:已知微粒1、2的坐标分别为(0,0,0)和(0.31,0.31,0),则微粒3的坐标为_______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TiO2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16.(2022·重庆·二模)研究发现,火星岩的主要成分有K2O、CaO、Na2O、MgO、Al2O3、Fe2O3、FeO、SiO2和H2O。
(1)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Na、Mg、Al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是_______。
(3)Al2O3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H)4,[Al(OH)4]-中Al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4)实验室用K3[Fe(CN)6]检验Fe2+,[Fe(CN)6]3-中σ键、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5)晶体熔点:K2O_______(填“>”或“<”)CaO,原因是_______。
(6)已知铁和镁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该晶胞中铁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图中a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
③已知该晶胞密度为ρg/cm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该晶胞中Fe原子与Mg原子的最
近距离是_______pm(用含N A 、ρ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A .核外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半径大小为()()3++
r Al
<r Na ,故A 正确;
B .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电负性越大,故χ(F)χ(O)>,故B 错误;
C .同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从上往下第一电离能呈减小趋势,故电离能大小为11I (O)I (Na)>,故C 错误;
D .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强弱为
3NaOH Al(OH)>,故D 错误; 故选A 。
2.A 【详解】A .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依次减小,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第一电离能越小,因此,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A 说法正确; B .基态钾原子价层电子为4s 1
,其轨道表示式为4s
↑,B 说法不正确;
C .钾和钠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因此,钾不能置换出 NaC1溶液中的钠,
C 说法不正确;
D .钠元素与钾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19,两者相差8,D 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
3.B 【详解】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说明W 为第三周期元素Al 。
短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有两个单电子,可分类讨论:①为第二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2或2s 22p 4,即C 或O ;②为第三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 23p 2或3s 23p 4,即Si 或S 。
Q 与Z 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则X 、Z 、Q 分别为C 、O 和S ,则Y 为N 。
A .X 为C ,能与多种元素(H 、O 、N 、P 、S 等)形成共价键,A 正确;
B .Z 和Q 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H 2O 和H 2S ,由于H 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H 2O 沸点高于H 2S ,B 错误;
C .Y 为N ,Z 为O ,N 的最外层p 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比O 大,C 正确;
D .W 为Al ,Z 为O ,O 的电负性更大,D 正确;
故选B 。
4.B 【详解】已知X 、Y 、Z 、W 、M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元素同周期,X 形成四个共价键,则X 特征最外层有4个电子,X 是C 元素;Y 形成3个共价键,Y 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Y 是N 元素;Z 形成2个共价键,则Z 最外层有6个电子,Y 与W 元素同主族,则W 是P 元素,M 原子序数比P 大,可形成1个共价键,则M 最外层有7个电子,M 是Cl 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A.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Cl,不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W(P)>M(Cl)>Z(O),A 错误;
B.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但当元素处于第
℃A|di℃A时,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由于N的2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N>O>C,B正确;C.碳的氢化物种类较多,物质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数目多少不同,物质沸点高低不同,因此无法确定X、Y、Z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高低,C错误;
D.W是P,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5-1
2
3
⨯
=4,元素甲中W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D错
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B【详解】A.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A项错误;
B.氮原子结构示意图:,B项正确;
C.CN-的电子式为[]
:C N:-,C项错误;
D.配位键箭头指向错误,D项错误;
故选B。
6.C【详解】A.生产石英玻璃的原料是二氧化硅,则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A不正确;
B.钛为22号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B不正确;
C.偏二甲肼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则其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D.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C-H、N-H、C-N极性键与N-N非极性键,属于极性分子,D不正确;
故选C。
7.D【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Z是O元素,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据此解答。
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X)<r(Z)<r(Y)<r(W),A错误;
B .Y 、Z 分别是N 、O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 ,所以稳定性:H 2O>NH 3,B 错误;
C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但是第IIA 族、V A 族的第一电离能均高于其相邻的元素,故第一电离能:Y(N)>Z(O),C 错误;
D .X 、Y 、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HNO 3、NH 4NO 3,其中HNO 3是共价化合物,NH 4NO 3是离子化合物,D 正确。
答案选D 。
8.B 【详解】A .中子数为8的O 原子的质量数为8+8=16,该核素为168O ,故A 错误;
B .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并且原子大小:
C >O >H ,则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B 正确;
C .基态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2,价电子排布式为2s 22p 2,根据洪特规则可知C 原子的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故C 错误;
D .硼酸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3-24B(OH)+H O
B OH +H ,故D 错误; 故选:B 。
9.B 【详解】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已知W 、Z 同主族,且Z 的原子序数是W 的2倍,则W 为O ,Z 为S ;X 的氢化物可用于蚀刻玻璃,则X 为F 元素,Y 与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6=2,Y 的原子序数大于F ,则Y 为Mg 元素,以此解答。
A .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Z>W>X>Y ,A 错误;
B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第℃A 族和℃A 族比相邻元素的大,则同一周期小于Z 的元素有Na 、Mg 、Al 、Si ,B 正确;
C .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为MgF 2,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 错误;
D .非金属性W>Z ,则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W 的氢化物<Z 的氢化物,D 错误; 故答案选B 。
10.C 【详解】A .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2,价电子排布式为6s 26p 2,处于元素周期表的p 区,故A 错误;
B .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3,则原子的d 轨道与p 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10:15=2:3,故B 错误;
C .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N -
3离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原子个数都为3、价电子数都为16,互为等电子体,二氧化碳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则N -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C 正确;
D .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与原子轨道的数目相同,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电子排布式
为1s 22s 22p 5,氟原子的原子轨道数目为5,则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故D 错误;
故选C 。
11.C 【详解】A .Fe 、Co 、Ni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II 族,A 选项正确; B .Fe 是26号元素,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64s 2。
Co 、Ni 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
布式分别为3d 74s 2、3d 84s 2,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
3、2,B 选项正确; C .黑色金属材料通常是指铁和以铁为基础元素的合金,C 选项错误;
D .Fe 2+具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易被部分氧化为+3价生成稳定的Fe 3O 4,D 选项正确;
答案选C 。
12.B 【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Y 同族但不相邻,又是短周期,则X 为H ,Y 为Na ,基态Z 原子价电子排布n-1n+1ns np ,则Z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26241s 2S 2p 3S 3p ,Z 为S ,W 为Cl ,据此解题。
A .离子半径比较,先看电子层数,层多半径大,同层原子序数小对应离子半径大,则离子半径:Z >W>Y>X ,故A 错误;
B .单质非金属性越强,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弱,故离子还原性:Z>W ,故B 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则电负性:W>Z ,故C 错误;
D .H 2S 和HCl 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就越大,熔沸点就越高,故H 2S 的沸点低于HCl ,故D 错误;
故选B 。
13.(1)
15 球形
(2) O>N>C D π65
(3) 棱心和体心 Fe 4N -103A 564+14(2a 10)N ⨯⨯ 【解析】(1)根据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占据轨道数即空间运动状态数。
根据最高能级为4s 级分析电子云为球形。
(2)根据同周期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在形成大π键过程中每个原子首先形成单键,余下的最外层电子或孤电子对成大π键进行分析。
(3)根据晶胞的均摊法分析晶胞的分子式和密度。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基态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 其处在最高能层为4S 层,电子的电子云形
状为球形。
(2)①M 分子中C 、N 、O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分析,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
②M 分子中的Fe 2+与上下两个五元碳环通过配位键相连且Fe 2+共提供了6个杂化轨道,则铁原子最可能的杂化方式为d 2sp 3。
③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 则M 分子中由碳、氧组成的五元环中五个原子参与,每个碳上提供一个电子,氧原子提供2个电子,故大π键应表示为π65。
(3)①若以氮原子为晶胞顶点,则原来在定点的铁原子为晶胞的棱心,原子在面心的铁原子在体心。
②该晶胞中铁原子的个数为1186=482⨯+⨯ ,氮原子个数为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 4N ,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和氮原子的距离为apm ,为棱长的一半,则晶胞的体积为,-103(2a 10)⨯cm 3,晶胞的质量为A 564+14N ⨯g ,该晶胞的密度为-103A
564+14(2a 10)N ⨯⨯g·cm -3。
14.(1) ds 区 223d 4s 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作用增强,故1I 呈增大趋势;Mg 元素3s 能级处于全满状态,更稳定,故1I Mg 大于1I Al
(2) 2MgCl 与2ZnCl 是离子晶体,2MgCl 的晶格能大于2ZnCl ;4TiCl 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比离子晶体低得多 正四面体
(3) 2A B 0.1407nm ()1/3,2/3,0.0630
【解析】(1)①元素周期表中根据价电子层结构将周期表分为s 区、p 区、d 区ds 区、f 区。
Zn 位于第四周期℃B 族,属于ds 区;
②Ti 位于第四周期℃B 族,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 24s 2;
③Na 、Mg 、Al 属 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增强,故|1呈增大趋势; Mg 元素第- -电离能高于Al 元素的原因在于Mg 元素3 p 能级全空,该能级更稳定,故l 1(Mg)大于l 1(Al);
(2)2MgCl 与2ZnCl 是离子晶体,2MgCl 的晶格能大于2ZnCl ;TiCl 4常温下呈液态,可知其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比离子晶体低得多。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TiCl 4具有4对成键电子对,中心原子Ti 发生sp 杂化,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
(3)①A 原子处于晶胞顶点,c 棱中心和内部,计算1+1+6=8,而B 原子完全处于晶胞内部(从a 方向投影图可看出),计量数为4,故化学式为A 2B 。
化学式在保证化学意义的前提下取最简整数比;
②从图易得晶胞顶点A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棱上A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5)。
由A1原子的坐标参数(1,0,0)和A2原子的坐标参数(0.8300,0.1700,0.2500),
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易得
d a =∣0.8300-1∣×0.4780nm =0.081260nm
d b =∣0.1700-0∣×0.47800nm =0.081260nm
d c =∣0.2500-0∣×0.7800nm =0.19500nm 2222222
12cos 0.0812600.0812600.0812600.195002a b a b c d d d d d θ⎛⎫+-++-⨯-+ ⎪⎝⎭
•=nm=0.2405nm ,晶胞中原子A1—A2在ab 面投影的距离为
122222c =d d =0.24050.19500=0.1407nm A A d --投影;
③两种对称性值得我们注意:晶胞的反演中心和z =0.2500=1/4处的镜面。
由此易得B 1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3,2/3,0.0630)。
15.(1) 4;Ca ;(2)C ;大于;O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Ti 形成配位键后,与另一个孤对电子
间的排斥了减小,∠H -O -H 键角增大;8;sp 2;SO 3(3)(0.69, 0.69, 1);()230
24816245829510A N -⨯+⨯⨯⨯g/cm 3
【解析】(1)Ti 的原子序数为22,核外有22个电子,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VB 族,
基态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
py 原子轨道上电子数2py 上有2个,3py 上有2个,所以py 原子轨道上电子数共4个;与钛同周期的第℃A 族和℃A 族两种元素分别为Ca 、Ga ,基态Ca 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基态Ga 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1,则Ca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比Ga 的大;
故答案为:4;Ca ;
(2)由Ti(CO)6、 、 、 可知,它们的配体分别为CO 、H 2O 、F -,含有的原子有H 、C 、O 、F ,而C 、O 、F 的氢化物中它们均表现负化合价,说明电负性均大于氢元素的,C 、O 、F 属于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H 、C 、O 、F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O>C>H ;有2个共价键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H -O -H 大于单个水分子中∠H -O -H ;O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Ti 形成配位键后,与另一个孤对电子间的排斥了减小,∠H -O -H 键角增大。
由球棍结构 可知,每个
配体 中有两个O 原子,与Ti 4+形成环状结构, 作为双齿配体,Ti 的配位数是2×4=8;
中中心原子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 =3+0=3,无孤电子对,N 原子采取sp 2杂化;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 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电子数为24为SO 3。
故答案为:C 、大于、8、sp 2 、S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