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企业内部转移价格浅析
作者:梁亚
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15期
一、煤炭企业目前身处的环境
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企业升级,去产能政策
抑制了煤炭企业的规模效益。
2018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基本实现了产需平衡,市场价格处于合
理区间,行业总体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煤炭企业实现了煤炭生产、洗选、销售、运输纵向一体
化分工,处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产品转移价格也成为不同独立核算单位的焦点问题。
企业全
面预算与绩效考核更加精细化。
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参与市场竞争,煤炭企业合理确定内部
转移价格尤为重要。
二、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义与实践意义
内部转移价格指集团企业内部企业独立法人单位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分权单位之间转移中间
产品而设定的结算价格。
中间产品的转移使得集团内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车间之间、区队之
间从管理关系转化为经济往来关系,这有利于企业间、部门间工作分工的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全面预算的细化分解;有利于绩效管理措施的有效施行;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有利于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同时还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客观评价部门及员工工作业绩。
三、合理内部转移价格方法的分析
第一,成本基础法指将产品全部成本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
其中最简便的方法为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或变动成本加成法,直接根据账面数据或加成直接
确定价格,该方法数据容易取得,但其缺点是既有可能因成本低于外部市场夸大了下一环节的
经济增加值,也有可能忽略了上一生产环节造成的浪费。
为防止完全成本法下企业或部门的无
效成本形成纵向叠加累积效应,一般采用标准成本法,将上一环节标准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
内部转移价格。
然而标准成本的制定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不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二
是因忽视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削弱了参与外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标准成本法在末期一并处
理差异,账务处理太过简单,难以发现差异产生的生产环节,不便于业绩考评。
作业成本法是
通过资源动因将资源消耗量分配给作业中心,作业动因将作业消耗量分配到产品中去,其成本
费用分配环节更为细化,计算出来的成本数据更为准确,但其工作量较大、计算复杂。
第二,市场价格法直接采用外部市场价格或者扣除一定百分比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当外部
市场价格低于内部转移价格时,内部企业及核算主体难以接受内部转移价格,市场价格法就有
效解决了内部价格冲突,同时有利于部门业绩评价,能提高生产效率、节支降耗。
市场价格法
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同类产品价格的获取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产品中间环节的半成本市场价格,市场价格还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时效性得不到保障。
第三,内部协商法介于以上两种方法之间,以外部市场价格为起点,参照外部企业之间同
类产品交易时的价格,以内部企业或部门间共同协商确定的双方都接受的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协商确定的价格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供需双方的利益,不低
于成本基础法确定的内部转移价格。
该方法容易导致内部企业或部门间指标预算和绩效考核失真,同时,作为煤炭产品,从煤矿到选煤厂再到煤炭销售公司,其价格缺乏独立交易基础,存
在一定的税务风险。
煤炭企业应结合企业组织架构和部门分工,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集团企业内部独立核算法人单位以及企业内部独立性强的选煤车间、运输车队、销售部门等适宜采用外部市场法确定内部转移价格;企业内部独立性较弱的区队、班组等适宜采用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四、有效实施内部转移价格条件与措施
建立内部转移价格管理实施机构,组织财务、经营、销售、采购、人力等部门人员组成转移价格或成本测算专业小组;建立内部转移价格交易制度,完善交易结算流程;建立内部经营分析制度,定期对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汇总,提出管理建议;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切实做到奖惩合理合规;加强内部转移价格审计工作,对内部转移价格制度的建立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实时提出整改建议,确保其有效实施。
五、结语
本文对煤炭企业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目前煤炭企业整体运行环境的基础上,归纳了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对煤炭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以及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转移价格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建议,同时阐明了有效实施内部转移价格方法的条件与措施。
合理确定产品内部转移价格,煤炭企业需从自身出发,切合实际,完善经营策略,节支降耗,激活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抓住机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另外,对于煤电联营企业如何合理利用内部转移价格在行业间进行利润分配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为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俊杰.浅谈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0
(4).
[2]刘宗海.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煤炭,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