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Word+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3分)质量为3×106mg的下列物体最可能是()
A.一头大象B.一只鹅C.一头小黄牛D.一只蚂蚁
3.(3分)如图是苏宁物流正式投放的无人快递车,它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快递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
B.无人快递车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无人快递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无人快递车在行驶过程中,若以该快递车作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
4.(3分)2020年春节以来,“新冠病毒”正在危害人类健康。
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9m。
以下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原子核原子质子
B.原子新冠病毒质子原子核
C.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
D.原子质子原子核新冠病毒
5.(3分)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秋千由最高处向最低处荡去
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
C.骑自行车匀速上坡
D.腾空上升的礼花弹
6.(3分)如图所示,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搬石头,搬而末动
B.提着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用力将鸡蛋举高
D.手举杠铃静止不动
7.(3分)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面以下的潜水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变小
B.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C.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比这块橡皮泥在水中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8.(3分)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球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人对足球的踢力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足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和足球对脚的作用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3分)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端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则()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 m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N
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
10.(3分)同学们学过估测爬楼时的功率,如果要估测同学爬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不需要测量下列哪个物理量()
A.爬楼的长度B.爬楼的高度C.爬楼的时间D.同学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如图是某学校校门处放置的一台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能够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进行人脸识别,从而辨别学生身份。
它的镜头实际上是一个镜,当我们走近一体机时,它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4分)煮熟后的粽子剥粽子时,由于分子间存在力,要用力才可将粽叶与糯米分开;剥开粽叶就会闻到浓浓的粽香,这是现象。
13.(4分)如图是拉杆行李箱。
在使用时相当于—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行李箱装上了轮子,目的是为了在使用时(选填“增大”或“减少”)摩擦力。
14.(4分)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
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
比ρ甲:ρ乙为,取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则V甲:V乙=。
15.(4分)如图所示,如果你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你会看到两张纸运动,原因是。
16.(4分)茶壶、水塔是根据原理制成的;我们用吸管吸椰子水,这是利用了的作用。
17.(4分)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则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选填“>”、“<”或“=”)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选填“>”,“<”或“=”)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三、作图和实验题
18.(2分)图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
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19.(2分)请画出图中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0.(10分)(—)小明用下图器材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
(2)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两图来进行比较。
(3)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知,h1h2(选填“>”、“<”或“=”)。
(二)如图甲和乙所示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装置和实验操作。
实验证明:使用定滑轮可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分析可知的机械效率较高。
21.(6分)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请你根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m3;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丁,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其原因是。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2.(10分)海口世纪大桥是海口市最壮观的景点之一。
大桥全长约2660米,主桥长约636米,桥上的交通指示牌如图甲所示。
请解答以下问题:
(1)小伟从家中出发到世纪大桥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段(填“OA”“AB”或“OB”)。
(2)若小伟骑车时受到平均阻力为20N,他骑车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3)一次小伟乘坐爸爸的小轿车通过大桥时,他记录了小轿车经过整个大桥的时间是2min,请通过计算判断小伟爸爸驾车过桥时是否超速?(该车行驶途中速度不变)
(4)请利用物理知识简要分析超速驾车有什么危害?
23.(12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用它把质量为3×102kg,底面积为0.5m2的货物G匀速提起(取g=10N/kg)求:
(1)起吊前,当货物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物匀速提高12m,则起重机对货物做功是多少?
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
(3)若OA=12m,OB=4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吊起货物时为使
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质量m0为多少kg的物体?
2020-202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解答】解: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超声波传播也需要介质;故C错误;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3×106mg=3kg,选项中的一只鹅的质量与3kg接近。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
A、无人快递车刹车后,快递车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前运动,故A正确;
B、无人快递车受到的重力和阻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无人快递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
误;
D、无人快递车行驶过程中,以快递车为参照物,货物与快递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9m,其中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所以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
故选:C。
5.【解答】解:A、秋千由最高处向最低处荡去,所处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
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弓的形变程度减小,箭的速度增加,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匀速上坡时,虽所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但骑自行车的速度不变,动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D、礼花弹腾空上升,所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正是减小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符
合题意;
故选:D。
6.【解答】解:
A、用力搬石头,搬而末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石头在力的作用下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
A不符合题意。
B、提着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水桶的力向上,水桶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B不符
合题意。
C、用力将鸡蛋举高,人给鸡蛋的力向上,鸡蛋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力对物体做功,故C符合题意。
D、手举杠铃静止不动,手给杠铃的力向上,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答】解:A、在水面以下的潜水艇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知浮力不变,故A错误;
B、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知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
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下到上逐渐变小,故B错误;
C、探测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故C错误;
D、同一块橡皮泥,把它捏成小船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浸没在水中会下沉,此时F浮′<G,因此,
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是变化的,因此它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故B错误;
C、足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因此重力对球做了功,故C正确;
D、踢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
由图可知,滑轮组中由2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即n=2;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2×3m=6m,故A错误;
此过程中,所做有用功为:W有=Gh=800N×3m=2400J,故C错误;
所做总功为:W总=Fs=500N×6m=3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80%,故D错误;
额外功为:W额=W总﹣W有=3000J﹣2400J=600J,
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
由W额=G动h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200N,故B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根据P=可知,估测该同学爬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实验中要测量同学克服重力做的功及爬楼所用时间,而W=Gh=mgh,所以实验中还需测量同学的质量和楼的高度,不需要测量爬楼的长度。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解答】解:
①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被识别人逐渐靠近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时,相当于物体离凸透镜越来越近,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它所成
的像会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凸透;变大。
12.【解答】解:(1)剥粽子时,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要用力才可将粽叶与糯米分开;
(2)剥开粽叶就会闻到浓浓的粽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引力;扩散。
13.【解答】解:由图知,拉杆行李箱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行李箱下部装有滚轮,其作用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少摩擦。
故答案为:省力;少。
14.【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甲体积为V=10cm3时,对应的m甲=40g,当乙体积为V=20cm3时,m乙=10g,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8:1;
(2)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m时,对应的体积V甲=,V乙=,
根据ρ=可得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
====1:8。
故答案为:8:1;1:8。
15.【解答】解: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故答案为:相互靠近;两纸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两边的大气压将两纸向中间压。
16.【解答】解:茶壶就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因此茶壶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用吸管吸椰子水时,管内的气压减小,椰子水会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
17.【解答】解:由题知,两物体完全相同,物体重相同,
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漂浮,所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物体重,即F甲=F乙,
因为F浮=ρ液V排g,排开甲液体的体积比排开乙液体的体积大,
所以ρ甲<ρ乙,
由于p=ρgh,两容器液面等高,
所以甲容器液体对底部压强小于乙容器液体对底部压强,即:p甲<p乙。
故答案为:<;<。
三、作图和实验题
18.【解答】解:ON为法线,题目已经做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即可做出入射光线OA.如下图所示。
19.【解答】解: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过小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作图时要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如下图所示:
20.【解答】解:(一)
(1)在此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出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各小球动能大小的,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为了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球的速度,改变球的质量,因此,根据三次实验中球的质量和滚下的高度可知,甲、丙两图符合要求;
(3)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两图中小球的质量相同,乙图中小球把木块推动的距离远,对木块做功多,说明乙图中小球的速度大,在斜面上下滑的高度大,即h1<h2;
(二)从甲图中可看出,三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N,等于物重,故可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根据甲中数据,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定===×100%=100%,
根据乙中数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动===×100%≈83.3%,
由此可知,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是:η定>η动,即甲的机械效率高。
故答案为:(一)(1)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2)甲、丙;(3)<;(二)改变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甲。
21.【解答】解:
(1)由甲、乙、丙三幅图示实验可知,当物体浸入同种液体水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由图甲、丙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水=12N﹣6N=6N,则物体的体积V=V排===6×10﹣4m3;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当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
由乙、丁图示实验可知,没有控制物体在水、盐水中排开的体积相同。
因而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
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6×10﹣4m3;(3)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使物体排开两种液体的体积相
同。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2.【解答】解:(1)由图知:新世纪大桥→家共行驶了3600m,因此小伟家到新世纪大桥的路程为3600m;
其中,第一个1800m用了5min,速度为v1===6m/s,
第二个1800m用了25min﹣5min=20min,速度为v2===1.5m/s,
v2<v1,因此小刚在前半段(OA段)骑车,后半段(AB段)步行;
(2)骑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fs=20N×1800m=3.6×104J;
则功率P===120W;
(3)由交通标志牌可知,限速为100km/h,
小刚爸爸的速度为:
v′===79.8km/h<100km/h,
计算可知,该车没有超速行驶。
(4)超速时由于车子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运输途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故答案为:(1)AB;
(2)他骑车的平均功率为120W。
(3)该车没有超速行驶。
(4)超速时由于车子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运输途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3.【解答】解:(1)起吊前,当货物静止于水平地面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力:
F压=G=mg=3×102kg×10N/kg=3000N,
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p===6000Pa;
(2)把货物匀速提高12m,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
W=Gh=3000N×12m=36000J;
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升高,所以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m0g×OB=mg×OA,
则配重物体的质量:
m0===900kg。
答:(1)它对地面的压强是6000Pa;
(2)把货物匀速提高12m,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36000J;
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3)吊起货物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质量为900kg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