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写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写作方法
第一篇:浅谈信息写作方法
浅谈信息写作方法
如何提高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组工干部所关注的。
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学习体会,就如何写好组工信息,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信息就是反映工作的文稿,是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
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宏观性。
信息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
要求撰写信息人员围绕工作主题、单位工作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
二是具有真实性。
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
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
三是具有权威性。
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信息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单讲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二、信息的采编技巧
(一)要学会取材。
有的同志反映,身边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信息从哪里来呢?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4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98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翻阅材料筛;讲话稿中捡;领导口中理;联系上下摸;会议之中捕;参与活动追;重大事件抢;深入基层拾;关注新闻抓;掌握规律掏;情况反馈传;跟踪问效知;利用网络
选。
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要注重时效。
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
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是提高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
同样一件事,你抢先一步,可能被录用,如果滞缓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宫。
(三)要体现特色。
条条块块承担的职能不同,信息的产生势必各有侧重。
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采集领导关注的热点,信息工作才能源头活水滚滚来。
(四)要实事求是。
编撰信息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
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
语言要求准确、朴实、精练、明快、提神,避免客套话和空话。
(五)要对号入座。
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
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信息的写法
(一)细琢鲜明标题。
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
“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
如何写好标题:—是题文一致。
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同时,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语言精准,让人想看下去。
内容准确,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等。
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
陈述句是将所要叙述的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
信息标题大量使用的是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
三是信息标题用好补语。
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读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
例如:《x县新建场所建设建成率达到100%》。
四是交待好背景。
信息标题中恰当地使用背景材料,可以引起读
者注意,加重信息的份量。
常见的背景有三类:—类为人物背景,包括领导和群众。
—般来说,以领导为背景,是为了对领导关注的事情有个交待。
以群众为背景,则是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二类为时间背景,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加深读者印象。
例如《××组织部“五项举措”确保“元旦”“春节”困难党员基本生活》。
三类为时事背景,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突发事件等。
背景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为了突出信息的重要性。
五是使用好数据。
用数字议话,是信息一个显著的特点。
一般来说,绝对数字越大越难以理解,越小越容易明白;孤零零的数字不好理解,有比较的数字就好理解;零散的数字难理解,概括归类的数字易理解。
因此,信息在采用数据上,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其一是比较法。
即用纵比、横比、类比,让数字在对比关系中反映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其二是换算法。
将原始数据进行艺术处理,将绝对数变成相对数,将数字换算成增长数,使之更加明白。
其三是综合串联法。
就是将一组相关的数字串联合起来使用,更具说明力。
从规范来讲,标题当中除使用顿号外,不可以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二)确定信息主题。
信息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总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反映什么问题,说明什么观点,提出什么建议,达到什么目的。
确定主题的基本要求:一是正确。
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内在性质。
二是鲜明。
基本思想清楚明确,毫不含糊。
三是深刻。
要把情况写明、写透。
是集中。
说明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引用的材料要集中到一个中心思想上来。
确定主题的关键就是提炼主题。
主题的提炼要从全部材料的筛选出发,从事物本质出发,从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出发,从实践需要出发。
日常工作中应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有特色、有借鉴、有启发、有探讨性、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
(三)精心安排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框架。
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
机关公文、新闻报道来说,要短小、简单。
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
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
能省的则省,通篇给人以明晰、舒畅、一目了然的感觉。
有的写信息总喜欢在开头罗列一大堆背景材料,而把最有信息价值的事实夹在文章的中间,这是布局之大忌,谋篇之失策。
信息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必须把新近发生的事实写在头上,背景材料最好不用或少用。
如果一篇信息有若干个观点构成,在谋篇布局时,也应把最新颖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排在前面。
二是严谨。
不因其短而变粗,虽短但要“五脏俱全”。
三是自然。
长短详略,顺其自然。
撰写信息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的工作,杜绝在文章中出观“我们、我局、我区、我单位”等用语;忌用“为了”,“指导思想”等词语,事件的过程要简写,有的甚至不要过程;全篇都是“了”字的晦涩拗口文章要摒弃。
四、几种常见的信息写作要领
(一)经验性信息(常见,最多)
1.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
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做法;三是介绍成效。
2.暂无显著成效的做法。
要领:一是选择有创新意义,能给人一定启示的做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做法。
[]
(二)问题性信息
l.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
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
要领: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并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
2.对上级正在酝酿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
要领:—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只对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
3.重大事件信息。
要领:一是把事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二是按照法律、法规作出定性;三是本部门采取措施。
对难以定性和处理的重大案件,还可以提出请求上级予以帮助的具体内容。
(三)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
它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
(四)跟踪反馈性信息
1.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信息。
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
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交待清楚就可以了。
2.反映上级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后的信息。
要领:—是及时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举措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况的来源;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以及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
(五)领导言论性信息
指各级领导对组织工作及管理的肯定性讲话和指导性言论。
由于领导人的特殊身份,其言论对组织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撰写信息人员只要坚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撰写时注意集中精力唱好地方戏、打好优势仗,少些“大路货”、多些“土特产”,努力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就能写出写好高质量的信息。
最后要谈的就是,信息只能一文一事,不要一文几事。
第二篇:浅谈信息写作方法
如何提高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组工干部所关注的。
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学习体会,就如何写好组工信息,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信息就是反映工作的文稿,是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
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宏观性。
信息主要
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莲山课件]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
要求撰写信息人员围绕工作主题、单位工作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
二是具有真实性。
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
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
三是具有权威性。
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信息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单讲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二、信息的采编技巧
(一)要学会取材。
有的同志反映,身边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信息从哪里来呢?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4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98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翻阅材料筛;讲话稿中捡;领导口中理;联系上下摸;会议之中捕;参与活动追;重大事件抢;深入基层拾;关注新闻抓;掌握规律掏;情况反馈传;跟踪问效知;利用网络选。
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要注重时效。
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
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是提高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
同样一件事,你抢先一步,可能被录用,如果滞缓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宫。
(三)要体现特色。
条条块块承担的职能不同,信息的产生势必各有侧重。
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采集领导关注的热点,信息工作才能源头活水滚滚来。
(四)要实事求是。
编撰信息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
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
语言要求准确、朴实、精练、明快、提神,避免客套话和空
话。
(五)要对号入座。
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
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信息的写法
(一)细琢鲜明标题。
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
“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
如何写好标题:—是题文一致。
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同时,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语言精准,让人想看下去。
内容准确,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等。
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
陈述句是将所要叙述的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
信息标题大量使用的是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
四、几种常见的信息写作要领
(一)经验性信息(常见,最多)
1.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
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做法;三是介绍成效。
2.暂无显著成效的做法。
要领:一是选择有创新意义,能给人一定启示的做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做法。
[莲山课件]
(二)问题性信息
l.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
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
要领: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并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
2.对上级正在酝酿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
要领:—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只对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
3.重大事件信息。
要领:一是把事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二是按照法律、法规作出定性;三是本部门采取措施。
对难以定性和处理的
重大案件,还可以提出请求上级予以帮助的具体内容。
(三)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
它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
(四)跟踪反馈性信息
1.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信息。
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
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交待清楚就可以了。
2.反映上级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后的信息。
要领:—是及时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举措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况的来源;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以及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
(五)领导言论性信息
指各级领导对组织工作及管理的肯定性讲话和指导性言论。
由于领导人的特殊身份,其言论对组织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撰写信息人员只要坚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撰写时注意集中精力唱好地方戏、打好优势仗,少些“大路货”、多些“土特产”,努力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就能写出写好高质量的信息。
最后要谈的就是,信息只能一文一事,不要一文几事。
第三篇:信息写作方法和技巧
大理张洪军:
1、基层上报的信息一定要先做精;上级约稿的信息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层新经验要总结好;媒体上宣传报道本地的好做法可以拿来用;汇报材料拿来改;可以用写领导讲话的办法写信息;出台有创新做法的文件及时修改成做法上报;信息可以先走一步再总结成效;上面安排部署工作及时把基层贯彻落实情况上报,当地重大创新工作、重大
事件及时总结。
这些信息反映要快,特别要注意时效性。
2、现在的信息报送和编发存在的不足:一是针对性不强,不知道该报什么;二是反应不及时,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三是空话、套话多,简洁明了不够;四是亮点不明显,没有本地本部门特色;五是跟着已经发表的东西跑,照抄照传,或是看到其它单位报了某方面的内容,就跟着报;六是生造一些与文章内容不吻合的词汇,让人看后感觉云里雾里的;七是视野狭窄,站的角度不高,跳不出本单位的圈子,这是报送信息的主要通病;八是写法单调,通篇都是一是、二是……等等,让人枯燥无味。
红河周云雄:
1、第一,撰写组工信息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要及时;二要准确;三要真实。
第二,撰写组工信息应体现的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篇幅短;二是份量重;三是容量大;四是观点明。
第三,撰写组工信息应把握的四个关键:一要紧扣上情。
既要掌握下情,更要吃透上情,贴近上级组织部门的需求,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使信息内容与上级要求相合拍;二要体现特色。
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工作特色,重点要打好边疆牌、民族牌、稳定牌;三要善于提炼。
善于从大量动态信息中找出普遍性的问题,采集编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信息;四要注重实效。
牢记“时间换空间”这一信息的基本法则。
2、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上级部门采用?如何提高报送信息的采用率、命中率?可能是我们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比较关注、关心、关切的问题。
现实工作中,我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那就是尽管报送的信息数量不算少,但总是踩不准点,结果辛苦、忙活了一阵子,但收效甚微,付出与回报很不成正比。
有时候,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信息,报上去,往往是石沉大海,很有一种失落感和挫败感。
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得失,可能一个很重的因素,可能是我们没有踩准中央和省里的节奏,也就是踩点踩得不准造成的。
有些信息,并不是信息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我们所报送的信息往往不是上面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兴奋点,结果努力了,辛苦过,但还是没有被上面认可。
和大家
交流两个问题,报什么?怎么报?第一,报反响、报反映:上级的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后,领导最希望了解下面有什么反映?各地是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还希望知道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有些什么意见、建议?等等,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反馈型信息。
第二,报做法、报经验;第三,报特色、报特点:对于一些有特点、有特色、有创新的信息。
在报送时要充分考虑两点:一要在比较中报。
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
二是善于结合热点报。
第四,报问题、报思考。
这和上次省委组织部集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讲的一样,反映了问题,并不说明你那里的工作就做得不好;不反映问题,也并不表明你那里就没有问题。
3、和大家交流一下组工信息怎么报?与其大而全,不如小而精。
我们在撰写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那就是确定一个题目后,总想把信息做好,考虑很周全,各个方面都想到了、点到了,但这样的信息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个长篇累牍,其次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痛不痒,说白了就是“大而全、大而空”。
以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信息是给领导和上级机关看的,都是专业人、明白人,只需把关键细节写清楚,没必要摆大道理。
与其大而全,不如选准一个小侧面,通过具体、细小的事情,反映大的、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或者是开一个小的切口,把一个事情讲清、讲深、讲透。
在撰写、编报学习贯彻类、反映、反响类信息时,我个人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注意“换位思考”,站在领导位臵,把自己当作领导。
二是要主动对接,敏锐地把握领导的需求。
就是要告诉领导不知道的和告诉领导想知道的。
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生动。
在写信息的时候,我们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感觉头脑里空空的,没什么东西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研。
做信息工作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冥思苦想、东拼西凑,当“二传手”,搞“剪刀+胶水”,如果有条件,应多深入到基层去,多深入到一线去,掌握第一手材料。
这样,就会发现典型事例、有说服力的数据、鲜活的群众语言,这样写信息才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写的东西才会有血有肉,能够说服人、打动人。
4、最后,要特别注意做好信息的标题。
制作标题不是简单的措词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你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
首先,要搞清楚稿件究竟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搞明白后,再去琢磨措词,这样才能写好标题。
信息的标题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反映什么内容;二是认识达到什么深度;三是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编信息就像做演讲,每次主题不同内容就不同,不像歌星,一首歌吃到老,还有人抱着你说找到了青春的记忆,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薄认识,希望得到各州市兄弟的支持。
新接触信息的同志可看中组部组工信息汇编,还有省的汇编。
红河周云雄:
1、对省上下发的约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集中力量报送,通过qq平台、飞信短信等渠道,与县市随时保持和现实的沟通和交流;
2、研究中组部信息,重点关注中央精神,看新闻,听广播。
同时,通过踩点,踩省上的点,对省上开展的和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认真研究;
3、整合力量,健全信息工作考核机制,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
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管理学中的五要素,在做信息过程中一样不能少。
首先,要形成整个队伍的互动和交流,形成内部竞争,激发队伍的内部活力。
将信息作为县市的工作重点,签订目标责任状,单列考核,把考核放在平时,用季度考核替换年终考核。
其次,软性管理上,一方面对重点信息要随时和县市组织部长通电话、沟通联系,让他们重视,要让下面领导明白一个道理:做信息就是做工作,没有信息的上报,工作再好上面也没人知道。
另一方面县市人少,没有专职信息员,但又人人都是信息员,对待县市的信息员队伍我们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有求必应;同时,发现县市有好的做法,及时向他们要总结,对县市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我们对每一篇信息都上网查,如有雷同,严厉批评。
对后进的县市我们会定期不定期给予提醒,有个县市去年后进,通过跟下面的部领导沟通后,月月信息量都很大。
第三,在信息员队伍一定要树立“写信息就是写工作,而不是编的理念,这样才会有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