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90d0e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d.png)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是一本由克劳塞维茨所著的军事理论著作,它被广泛认为是军事学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中充满了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和分析,旨在揭示战争的规律和战争胜利的途径。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战争的防范与处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明确提出了战争的本质是政治,并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的政治手段,是在政治斗争无法解决问题时的最后手段。
这一观点使我明确了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战争并非一种单纯的冲突行为,而是政治手段与目的的延伸。
其次,克劳塞维茨谈到了战争的三个基本要素:敌人、指导战争的政府和武器手段。
他指出,了解敌我差异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指导战争的政府必须具备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正确的指挥能力,而武器手段则是实现战争目标的具体工具。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战争胜利与全面了解敌情、正确决策和有效运用武器密不可分。
再次,克劳塞维茨强调了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他认为,战争胜利主要取决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军事战略应该以政治目标为导向,既要注重整体布局和战略计划,也要关注具体战役的执行和战术手段的运用。
这一观点使我了解到,只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最后,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变数性。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活动,战争中的各种变数无法完全掌控。
面对不确定性,战争指挥者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应对战争中各种意外情况。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战争决策和指挥需要灵活应对,不能刻板地遵循既定战略和计划。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战争不仅是一场冲突,更是一场政治的延伸。
只有充分理解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实现政治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在和平时期加强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提高战争指挥者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世界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有关战争》读书笔记(精选5篇)
![《有关战争》读书笔记(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397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3.png)
《有关战争》读书笔记(精选5篇)《有关战争》读书笔记篇1《有关战争》是一本由历史学家和小说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姆所著的书籍。
这本书以战争为主题,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多个历史时期和战争事件,深入探讨了战争的起因、影响和道德问题。
在书中,奥斯特霍姆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分析了战争的各个方面。
他强调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他还探讨了战争的道德问题,提出了战争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的问题。
除了对战争的深入探讨,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书中提到了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十字军东征、拿破仑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在这些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
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不仅增加了书中的趣味性,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书中的主题和内容,与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密切相关。
在当今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书中的主题和内容,恰恰也涉及了这些问题。
例如,书中探讨了战争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的问题,这与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书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对于当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之,《有关战争》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对于历史、哲学、社会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探讨。
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同时,书中的主题和内容,也可以引起读者对于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有关战争》读书笔记篇2《有关战争》读书笔记《有关战争》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借阅的。
它以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以及深入的哲学思考,为我们揭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书中的历史部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展示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从古至今,战争从未远离我们的视线,无论是世界性的大战,还是地区性的冲突,都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1e9d55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打仗,这个词汇承载着无数的历史、策略、智慧和勇气。
在阅读与打仗相关的书籍时,我记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段落和观点。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并非孤立的暴力行为,而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政治目标决定了战争的规模、方式和持续时间。
这让我明白,在分析一场战争时,不能仅仅关注战场上的军事行动,还要深入研究背后的政治意图和利益诉求。
《孙子兵法》里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强调了情报的重要性。
在打仗中,了解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战术以及心理状态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没有准确的情报,就如同盲人摸象,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使我联想到现代战争中,情报收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但这一原则始终不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的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打仗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策略。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指挥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根据敌人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及时调整战略战术,才能在战争中占据主动。
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提到:“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抵抗的可能性,而战术的目的则是要尽量增加这种可能性。
”这表明战略和战术虽然相互关联,但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战略侧重于宏观规划和全局部署,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目标;战术则侧重于具体的战斗行动,通过巧妙的安排和指挥来击败敌人。
“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兵力的多寡,更取决于士气的高低。
”士气在打仗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能够在逆境中顽强抵抗,发挥出超越自身实力的战斗力;而士气低落的军队,即使装备精良,也可能一触即溃。
在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都是胜者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强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是打仗的重要支撑。
没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军队就无法维持战斗力。
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体系更加复杂和庞大,涉及到物资采购、运输、储存、分配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战争的胜负。
关于战争读后感
![关于战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2643a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5.png)
关于战争读后感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战争不断地发生,给人类
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关于战争的书籍也是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多让人深思的作品。
阅读这些关于战争的书籍,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极端的手段,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一种
方式。
然而,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在《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中,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通过描绘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亲人、财产,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瓦解。
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
托尔斯泰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和伤害。
另一部让我深受触动的战争题材作品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部小说虽然没
有直接描写战争,但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盖茨比是一位经历过一战的老兵,战争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他在战后的社会中变得孤独和迷茫。
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却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这部小说通过盖茨比的命运,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摧残和扭曲。
通过阅读这些关于战争的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力和伤害。
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摧残和扭曲。
在面对战争时,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平,努力维护和平。
只有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人类社会能够远离战争,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鸦片战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鸦片战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857954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b.png)
鸦片战争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书籍,我对这场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摘抄:
鸦片战争的爆发,源于英国对中国市场的贪婪和对中国资源的渴望。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装备和战术都远远落后于英军。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感悟: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铁律。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
国家的强大需要依靠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只有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和平的环境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保障。
总之,通过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书籍,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国家的强大需要依靠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战争》读书笔记
![《战争》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f8c60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6.png)
《战争》读书笔记战争读书笔记战争,历史上永远无法被忽视的话题。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和痛苦是无法估量的。
而《战争》这本书,旨在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与荒谬,引发读者对于战争本质的思考与警示。
本文将围绕着书中的主题展开讨论,探究人类与战争的深刻关系。
首先,战争的起因常常是种种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之争。
历史上的种种战争都可以追溯到人类贪欲和权力之争。
《战争》一书通过揭示战争种种不可思议的真相,让人们认识到战争是如何由个人欲望和国家利益所驱使的。
作者在书中鲜明地表达了战争对于个体生命和社会的巨大代价,引起人们对战争的深入思考。
其次,书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谬性。
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是无法估量的,千万人的生命被无情地夺去,城市化为废墟,人们的家园被摧毁。
然而,这些破坏和牺牲背后的动机往往是可笑的。
为了一己之私或者一点微不足道的领土,人们不惜付出巨大代价,这种荒谬与人类理性背道而驰。
书中的例子和描述无不鞭挞战争的愚蠢和可怕。
再次,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是无法挽回的。
战争让人们失去亲人和家园,让人们饱受饥饿和病痛的折磨。
即使战争结束,人们的伤痛和创伤也无法消除。
书中通过描绘战争的现场和人们的命运,深刻地反思了战争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摧毁性影响。
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无法修复的,它们会长久地困扰人们,让人们流连于过去的阴影中。
最后,战争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战争不仅仅带来了对人的伤害,更具有破坏和扭曲社会结构的能力。
战争导致人们对于权力和暴力的渴望加深,人际关系也因此紧张和恶化。
人类文明在战争的洗礼下时刻受到考验,而《战争》这本书正是在警示人们要警惕战争对于社会和文明的摧毁力。
总结起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远无法避免的话题。
《战争》这本书通过其独特的描写方式,引领读者思考战争的起因、残酷性和荒谬性,以及战争对于个体生命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反思战争带来的伤害,进而努力构建和平与和谐的世界。
关于战争读后感范文
![关于战争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d6ca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5.png)
关于战争读后感范文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都带给人类极大的伤痛和
不幸。
在阅读关于战争的文章后,我深刻地思考了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战争不仅摧毁了生命,还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破坏。
无论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无辜的
平民,都被迫承受着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战争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伤害。
然而,阅读关于战争的文章也让我明白,战争并非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通过对话、协商和妥协,人类可以避免许多冲突和战争的产生。
只有通过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在面对战争这一残酷的现实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同理心和善良的态度。
我们应
该努力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战争的发生,共同建设一个和谐、和平的社会。
只有通过合作和团结,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幸福。
因此,从阅读关于战争的文章中,我意识到了和平的可贵和重要性。
希望每个人都能
用心去感悟战争带来的教训,共同努力维护和平与安宁,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6c7ba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8.png)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
《战争》读后感。
《战争》是一本由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小说,通过讲述一系列战争中的故事,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这本小说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战争的本质,以及人类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和行为。
在小说中,托尔斯泰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的影响。
无论是士兵、将军还是普通民众,他们在战争中都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和痛苦。
战争不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还摧毁了无数家庭和人们的幸福。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让人们不得不在战争的阴影下艰难地生存。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在战争中,人们往往会展现出最原始的本能和最真实的情感。
有的人会表现出勇敢和坚强,为了国家和家人奋勇杀敌;而有的人则会变得冷酷和残忍,对待敌人和无辜的人都毫不留情。
战争让人们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信仰,使得人们在战争中变得不堪一击。
通过阅读《战争》,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
战争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冲突,更是对人类文明和人性的摧毁。
战
争让人们失去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让人们变得冷漠和
无情。
而这种冷漠和无情又会进一步加剧战争的残酷和毁灭,使得
战争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平,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
我们应
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人类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幸福。
希望《战争》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
从而共同努力维护和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有关抗战的读书笔记
![有关抗战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0bd34cdf705cc175527099b.png)
有关抗战的读书笔记篇一:抗日战争史读后感抗日战争史读后感寒假期间,为了弥补自己薄弱的历史知识,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记录抗日战争史的书籍,巩固一下历史文化知识之余,也可以培养一下爱国情怀。
粗略浏览过书本的内容后,的确发现无处不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伟大,为了捍卫祖国,全国各族人民,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海外的广大侨胞,都焕发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而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能够以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同反法西斯盟国一道打败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极不容易的。
战争最后取得胜利,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正确的战术指导和全民族抗战,另一个是国共两党顺应历史的潮流,捐弃前嫌,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关于抗战的过程,无数英雄事迹能够让我们感慨万千,而伟人们的事迹也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
也许正如“距离感产生美”这一句话所说的一样,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那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不是十分地敏感,而更加喜欢关注的却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小情节。
当中,一封简短的书信《告全军将士书》就让我感触良多。
那是发生在淞沪抗战的过程中事情:即将投入战斗的第五军广大官兵,士气高昂,决定与第十九路军团结一致,并肩战斗,抵御暴日侵凌。
此时军长张治中特发布的《告全军将士书》中写道:“深望我军将士,人人抱必死之心,以就国家,以救民族。
假如日军犹有一兵一卒留我国内,我们的责任即未完成;反之,我们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日军拼命到底。
”几句平凡的话语,却已经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中华民族的那份责任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拥有先进武器、堪称强大的日军,他们选择的不是畏缩,不是逃避,而是勇往直前。
这使我不禁感叹,倘若中华民族拥有更多类似的斗士,或许,抗日战争已经提前得到胜利了。
对于现代,这种精神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这只是算是冰山一角。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3e3bc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f.png)
有关战争的读后感
《战争》读后感。
《战争》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它描绘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害。
在这本书中,作者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让人深刻地意识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
在书中,作者通过描述战争中的种种场景和人物命运,展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重伤害。
战争不仅仅是武装冲突,更是对人类文明和人性的摧毁。
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亲人、家园和尊严,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生活在贫困和痛苦中。
战争使人们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使他们陷入绝望和无助的境地。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描述战争中的种种罪行和暴行,揭示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道德和精神的摧毁。
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尊严,他们变得冷酷和残忍,对他人的生命和财产毫无顾忌地进行摧毁和伤害。
战争使人们失去了对道德和良知的约束,使他们陷入道德沦丧和精神堕落的境地。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描述战争中的种种后果和影响,揭示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
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破坏。
战争使人们失去了对和平和发展的向往和追求,使他们陷入困顿和挣扎的境地。
通过阅读《战争》,我深刻地意识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害。
战争不仅仅是武装冲突,更是对人类文明和人性的摧毁。
在面对战争时,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维护和平,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共同努力消除战争的根源,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能够让战争成为历史,让和平成为未来。
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3c9a2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4.png)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让我感触颇深的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这本书详细地讲述了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那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战争。
书中描绘的战争场景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当时的雅典,是民主与智慧的象征,而斯巴达则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格的纪律闻名。
这场战争,可不是简单的兵戎相见,它背后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就拿雅典的民主制度来说吧,在战争初期,这种民主制度让雅典能够迅速做出决策,调动资源。
市民们可以在集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到城邦的重大事务中。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这种民主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有时候,民众的情绪容易被煽动,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
这让我想到了咱们现在的生活,有时候大家在网络上七嘴八舌地讨论一件事,很容易被带偏节奏,做出错误的判断。
再说斯巴达,他们的军事训练那叫一个严格。
从小,男孩子就被送进训练营,接受残酷的体能和战斗训练。
他们的生活几乎就是围绕着战斗展开,一切为了战争做准备。
这让他们在战场上有着超强的战斗力,但也导致了他们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雅典的军队原本有着精妙的战略部署。
他们计划利用地形的优势,对斯巴达军队进行包围和突袭。
雅典的将军在战前详细地向士兵们讲解了作战计划,大家都信心满满。
然而,在战斗开始后,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雅典士兵们按照计划前进,但突然间,一阵狂风刮来,卷起漫天的沙尘,让雅典士兵们瞬间迷失了方向。
原本紧密的阵型开始变得混乱,而斯巴达的军队则趁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斯巴达的士兵们像一群勇猛的野兽,不顾一切地冲向雅典军队。
他们的盾牌相互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雅典士兵们在混乱中努力抵抗,但局势越来越不利。
有的士兵被长矛刺伤,倒在血泊中;有的被敌人的盾牌撞倒,再也没能站起来。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雅典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9ccf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f.png)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一、章节内容概括1. 战争局势的描绘- 在这一章节中,斯诺详细描述了当时中国国内复杂的战争局势。
既有国共两党之间的军事对抗,也有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
国共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日本侵略这一更大的危机所影响。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民族矛盾的上升,积极倡导抗日统一战线。
2. 共产党的和平努力-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推动和平解决国内矛盾,以应对日本的侵略。
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
他们在根据地积极宣传抗日思想,组织民众进行抗日斗争的准备,同时也向国民党方面表达了合作抗日的诚意。
3. 民众的态度与期望- 普通民众深受战争之苦,他们渴望和平,但也明白只有抵抗日本侵略才能真正获得和平。
在共产党的根据地,民众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参加各种抗日组织,如自卫队等。
民众的支持是共产党能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坚持并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二、人物形象分析1. 共产党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
他们深知日本侵略对中国的巨大威胁,能够超越国共两党之间的内部矛盾,积极倡导抗日统一战线。
他们从民族大义出发,以和平解决国内矛盾、共同抗日为目标,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
2. 普通战士的爱国情怀- 在描述战争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普通红军战士的形象。
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的准备工作。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抵抗日本侵略而战斗。
他们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对军事任务的认真执行和对民众的积极动员上。
三、主题探讨1.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 这一章节深刻地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
战争是当时中国面临的残酷现实,而和平则是中国人民的渴望。
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抵抗日本侵略,消除民族危机,才能实现真正的国内和平。
这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战争是为了和平,和平需要通过战争来争取。
战争理论读书文摘读书笔记
![战争理论读书文摘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705c0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4.png)
战争理论
战略理论难于战术理论
军事活动的效果,越是体现在物质的方面,困难就越小;越是体现在抽象的精神领域,成为意志的动力,困难就会越大。
为战术建立理论,始终要比为战略建立理论简单得多。
战争是人类交往的一种行为
战争既不属于技术领域,也不属于科学领域,它应该属于社会生活的领域。
战争来源于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冲突是用流血的方式来解决的,它与其他冲突的不同之处正是这个原因。
与其说战争像某种技术,还不如说更像某种贸易,贸易也属于人类利害关系的冲突。
然而,政治是最接近战争的,我们可以把政治看作是一种更大规模的贸易。
除此之外,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在政治活动中战争的轮廓就已经隐隐形成。
批判研究历史
对战争历史的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目的上,而不是手段。
只要将重点放在考察最直接的结果和目的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很容易。
不能凭主观想象做出论断,不然别人也可以随意提出某种观点来反驳你的论断,如此一来争论就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得不到结论,甚至连任何教训也得不到。
生死疲劳战争题材解读读书笔记
![生死疲劳战争题材解读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d65ca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a.png)
生死疲劳战争题材解读读书笔记《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一部重要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其中的战争题材部分时,又能从中读出许多深刻的内涵和启示。
战争,往往是残酷与血腥的代名词。
在《生死疲劳》中,莫言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战争的狰狞面目。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生命瞬间消逝。
这种残酷的场景描写,并非是为了渲染战争的血腥,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和对人性的摧残。
书中的人物在战争中经历了生死考验,他们的命运也因战争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主人公西门闹,原本是一个富裕的地主,却在土地改革的浪潮中被镇压,含冤而死。
他的灵魂经历了多次轮回,见证了不同时代的战争与变革。
这种轮回的设定,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审视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每一次的轮回中,西门闹都以不同的身份和视角去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战争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也对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传统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阶级和权力关系逐渐形成。
土地改革、合作社运动等一系列社会变革,都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战争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但这种变革往往是以巨大的牺牲和痛苦为代价的。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战争更是对人性的一次大考。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的善恶、勇敢与懦弱、自私与无私都被放大。
有些人为了保卫家园和亲人,英勇无畏地投身战斗;而有些人则在战争的恐惧面前选择了逃避或者背叛。
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每个人在战争中的表现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同时,战争也让我们思考和平的珍贵。
当我们看到书中描绘的战争惨状,更加能体会到和平环境下的安定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人们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的价值。
此外,《生死疲劳》中的战争题材还让我们反思历史。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28628e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6.png)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读书,有时候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战场,每一本书都是一场激烈的战斗,而我,则在这战斗中摘抄下那些闪闪发光的智慧碎片。
最近读了几本关于打仗的书,那可真是让我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
其中有一本讲述古代战争的书,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书里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那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攻方的士兵们身着沉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矛和刀剑,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他们一步步地向着高耸的城墙逼近,脚下的土地因为无数人的踩踏而变得泥泞不堪。
将领骑在高大的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呼喊着激励士兵们的士气。
“兄弟们,冲啊!城破之后,荣华富贵等着咱们!”那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云霄。
而守城的一方也毫不示弱,城墙上布满了弓箭手,他们拉满弓弦,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箭雨倾泻而下,射向攻方的士兵。
有的士兵中箭倒地,发出痛苦的呻吟,但后面的人却毫不犹豫地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
云梯被架起,攻方的士兵们奋力攀爬,守城的士兵则用滚木礌石拼命抵抗。
有个年轻的士兵,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满脸的稚气还未褪去,却充满了勇气。
他咬着牙,艰难地向上攀爬,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肩膀,他身子一晃,差点掉下去,但他紧紧抓住云梯,继续往上爬。
终于,他爬上了城墙,与守城的士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战术的运用也让人惊叹不已。
攻方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表面上在城门处发起猛烈的攻击,吸引守城方的主力,实际上却悄悄派了一支精锐部队绕到城后的薄弱处进行偷袭。
守城的将领发现了这一计谋,迅速调整部署,将预备队派往后方增援。
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和战斗的胜负。
书中还详细描述了战争中的后勤保障。
为了支持这场攻城战,后方的百姓们日夜不停地赶制武器和粮草。
妇女们忙着缝制军服,老人和孩子们也帮忙搬运物资。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a6fdfa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a.png)
打仗读书笔记摘抄打仗,是一个充满紧张、危险和策略的话题。
在阅读相关书籍的过程中,我做了不少读书笔记,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摘抄和我的一些思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
它强调了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敌人的重要性。
如果对自身的实力、优势、劣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敌人的情况一无所知,那么在战场上就如同盲人摸象,必然会陷入被动。
只有充分掌握双方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和战术,从而增加胜利的机会。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中的谋略。
在战场上,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是常见的手段。
通过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实力,误导敌人,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而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战机。
这让我想到了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往往都是因为指挥者善于运用诡道,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的弱点。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意思是作战时,一般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正兵是常规的作战方式,奇兵则是出其不意的手段。
在战争中,不能只依靠常规的战术,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决策,运用奇兵来打破僵局,取得胜利。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法。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对于将领的素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智慧让将领能够洞察局势,做出正确的决策;诚信能赢得士兵的信任和忠诚;仁爱让士兵愿意追随;勇敢使将领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严格则保证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
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带领军队取得胜利。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这描绘了军队在不同情况下应有的表现。
行动迅速时像风一样迅猛,行进缓慢时像树林一样整齐有序,进攻时像烈火一样猛烈,防守时像山岳一样稳固。
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够根据战场的形势灵活变换作战方式。
在阅读关于二战的书籍时,我了解到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内容。
《美国独立战争》读书笔记
![《美国独立战争》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af3a2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7.png)
《美国独立战争》读书笔记美国独立战争读书笔记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的统治,实现了独立。
这场战争发生在18世纪末,对后来的美国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读书笔记将对这场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起因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当时美洲殖民地的居民开始逐渐对英国的统治感到不满。
英国政府加重了对美洲殖民地的压迫和剥削,限制他们的贸易自由和政治权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美洲殖民地居民的反抗情绪。
2. 过程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战争的爆发,这发生在1775年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之战。
这场战斗意味着美洲殖民地正式对英国开战,标志着战争的开始。
紧接着是美洲殖民地成立的大陆会议,这是一个集体行动的组织,旨在统一各殖民地的抗英行动。
大陆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殖民地之间的团结,并制定了应对英国的战略。
随后是华盛顿的任命,乔治·华盛顿被选为指挥美洲殖民地军队的总司令。
他领导着殖民地的军队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战斗,有力地反抗了英军的进攻。
最后,美国独立战争以1776年的《独立宣言》为里程碑。
这份宣言宣布了美洲殖民地的独立,并明确了独立的原则和理念。
这份宣言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件之一。
3. 结果美国独立战争以美洲殖民地的胜利告终,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这场战争对后来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美国独立战争使美洲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这让美国拥有了自主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奠定了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基础。
其次,美国独立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独立的成功激励了其他殖民地追求独立的潮流,影响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
最后,美国独立战争也对美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战争促使美国探索自己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并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它也是美国建国的一部分,对于后来的美国国家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争作文之有关战争的读书笔记
![战争作文之有关战争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e9ab1dc7c1cfad6195fa799.png)
有关战争的读书笔记【篇一:石油战争读书笔记】石油战争读后感这本书和《货币战争》一样,引用了基辛格的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在此书中,恩道尔通过围绕着石油为中心,展现了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世界战争的史图,而且也涉及到了银行家,摩根集团,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些在《货币战争》中不断出现的银行家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席在《石油战争》中。
通过此书,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
不过书名有些误导性。
英文的书名翻译过来应该是“一个世纪的战争——盎格鲁美利坚石油政治和世界新秩序”。
出版商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做了改动。
吸引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但新的书名与内容并不完全协调。
通观全书,虽然石油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但并非唯一的线索。
比如该书的前半部分对英帝国战略的描述,并没有过多地涉及石油。
而如果仅用石油战略来理解大国政治,在有些时候就会显得牵强。
毋宁这样说:“石油是理解大国政治一个重要角度,但大国政治并不完全为了石油。
从根本上说,大国政治是为了满足统治集团的利益。
只是在很多时候,石油利益就是统治集团最大的利益。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野,之前的世界是英国主导的世界。
作为一个地理上的小国,英国无法像它的继任者美国一样对世界进行直接的统治,在很多时候不得不运用所谓“均势”的战略,在其他大国之间刻意制造对立和平衡,从而维持自己的利益。
甚至希特勒的上台和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可以理解为英国军事战略的一次不成功实践。
之所以没有成功,可以说是希特勒的能力和德国的发展超出了英帝国的预计,终于造成了养虎为患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出发,张伯伦政府绥靖政策的缘由便昭然若揭。
可怜的张伯伦一直以为在利用德国对抗其他欧洲强国,反被德国利用。
二战之后是美国主导的世界,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只能躲在美国的身后,作为帮凶享受一点主人的施舍。
美国的帝国情结甚至远远超过它的导师英国。
地道战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地道战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efb4d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1.png)
地道战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地道战的读书笔记(一):地道战,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经典故事。
一开片,黑白画面和嘹亮的红歌,深深地吸引了我。
黑白之间,透露着闪亮的精神,是现在缺少的一种淳朴的韧劲;嘹亮红歌,唱响的是那一代的风貌,将我们引领进那段岁月,感受那段岁月人们经历的过往,或沧桑,或澎湃,或凄凉,或美好。
但,那一段剪影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时中国革命的朝气蓬勃,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团结。
这是在1942年,高老庄的人民群众为了保卫祖国,集智集勇,最终歼灭了敌人。
在消灭敌人的过程中,高老庄的人民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勇敢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们。
最初,高老庄人民为了藏身,开始挖地道。
村里动用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力量,初建成了地道。
刚建成没多久,黑风口的日军就来袭击高老庄的人民,老村长为了全村人的安全去敲警钟而牺牲了自己。
这正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把自己放第二位的思想的体现。
老村长是勇敢的,无私的。
但是,由于地道工作不够完善,战术不够成熟,地道被破坏。
区长及游击队的及时赶到让人民幸免于难。
通过这次教训,高老庄的人民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采用了地上打和地下藏相结合的战术,来攻打和防御。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民团结起来,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对比自己力量强大的敌人,即便一开始不会打,但是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进步的思想是可贵的,是值得敬佩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种勇敢面对的思想和勇气。
后来,高老庄来了自称是武工队的几个人,不过,细心敏锐的高传宝看出了倪端,索性将计就计,将汉奸带入了地道,来个措手不及。
当真正的武工队来后,他们带领高老庄的人民歼灭黑风口的敌人。
黑风口的敌人在和高老庄人民交战后,被狠狠地打击了。
在这之后,黑风口的日军又想偷袭高老庄。
高老庄的人民联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有勇有谋地歼灭了来袭的敌人,还消灭了黑风口的所有敌人。
打了漂亮的一仗。
这是团结的力量,也是团结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信念,一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的读书笔记
关于战争的读书笔记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
带有很大局限性。
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
斯泰的不抵抗主义。
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
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
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
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
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
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
《战争与和平》只
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
”他说的是实话。
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
”辞
能达意,就这么简单。
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
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
真正读懂《战争
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
而
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