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南粳9108 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湖县芦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了建湖县2014年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项目“南粳9108的引进示范种植”。
为充分发挥水稻新品种增产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建湖县芦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认真研究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科学组织实施,取得圆满成功。
根据计划安排,南粳9108示范地点在芦沟镇芦北村,种植面积为14hm 2。
由于适期早播早栽,保证其有足够长的营养生长期,长势长相清秀,10月下旬收获。
产量和品质均表现突出,深受种植户的欢迎,并多次对市县以及周边乡镇开放现场参观,获得了一致好评。
现将南粳9108示范种植工作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抗倒性与株型特征
南粳9108是以武香粳14为母本、关东194为父本,经
系谱法选择10代而育成。
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
力较强,叶色淡绿,叶姿较挺、内合,叶角较小。
株高95cm 左右,穗长16.9cm ,分蘖性好,抗倒性强。
抗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米质理化指标:整精米率71.4%,垩白粒率10.0%,垩白度31%,胶稠度90mm ,直链淀粉含量14.5%,属
半糯类型,为优质食味品种[1]。
全生育期150d 左右,比淮稻5号早成熟2~3d ,属于迟熟中粳类型。
在建湖地区与不同稻作方式配套,既能保证水稻正常成熟,又能保证秋播质量。
1.2产量结构
南粳稻在芦沟种植有效穗330万穗/hm 2,每穗总粒数
140粒左右,实粒数132粒左右,结实率约94%,千粒重26.5g 左右,平均产量达11535kg/hm 2。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选种育秧2.1.1
备种。
南粳9108精选种子60kg/hm 2,种子的发芽势
90%、发芽率95%以上。
2.1.2晒种。
选晴天晒种2d ,增强种皮透气性,使种子吸胀一致,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确保种子出苗整齐一致。
2.1.3
浸种。
用1mg/kg 浸种灵药液浸种48h ,根据浸种池水质确定换水时间。
注意及时翻种,确保种子上下温度一致,直至种子破胸露白。
2.1.4育秧。
根据南粳9108特点,可直播、抛秧、机插,本次示范采用机插秧栽培方式,全部采用软盘营养泥育秧。
育秧
时间为5月23日。
用专用软盘(规格58.0cm×28.0cm×2.5cm )上铺放2.0~2.5cm 厚的营养泥浆沉实后直接播种、覆膜育苗,适宜苗数750~800苗。
根据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算好播种量,施用壮秧剂,用敌克松1000倍液进行消毒。
2.2大田栽培
2.2.1播前整地。
田间平整是大田管理的基础,决定了后期水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稻分蘖和杂草的发生。
前茬春性小麦,6月3日收获。
在大田腾茬出来后(6月7日)上水机械作业,及时深耕,麦秸秆全量还田,使田面平整。
大田平整好后结合栽前化除,清水淀板2~3d ,待泥浆沉实后及时栽插(6月12日),秧龄20d 。
2.2.2合理密植。
示范田块全部使用机械化插秧,移栽规格30cm×13cm ,栽插25.5万穴/hm 2,每穴4株苗,群体起点基本苗102万株/hm 2。
2.3水肥管理
2.3.1合理增补磷钾。
施用肥料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氮水平、氮素肥料的当季利用率来确定,全生育期施纯N 约330
kg/hm 2,N∶P∶K=1∶0.4∶0.5,基肥和追肥的比例是5∶5,穗肥分2次施用,比例为5∶5。
为保持其优良食味品质,可适量减少氮
肥用量,注重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多施有机肥。
2.3.2
精确水分管理。
在晴好天气下采取“浅水栽插,寸水
护苗”,移栽后田面保持浅水层至活棵,促进秧苗返青活棵,早分蘖。
当群体80%够苗(群体茎蘖数达预期穗数的80%左右,约225万穗/hm 2)后自然断水搁田;拔节至孕穗期湿润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板实;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度;收获前7d 断水[2]。
2.4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前要进行晒种和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
秧田期主要选用吡虫啉、毒死蜱等重点防治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病虫害。
6月20日进行化学除草。
病虫害防治完全按照上级植保部门的要求进行,主要在苗床和分蘖前期防治灰飞虱,消除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发生。
分蘖末期至孕穗期防治2次纹枯病,可交替使用井冈霉素、咪鲜胺、噻呋酰胺防治,同时可兼治稻曲病。
在破口期选用咪鲜胺等防治穗颈瘟。
2.5适期收获
10月下旬,稻谷处于黄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含水量20%左
右),及时收获。
选晴天晾晒,充分干燥后,单产11535kg/hm 2。
3小结
南粳91082014年在芦沟镇示范种植取得圆满成功,
摘要介绍水稻新品种南粳9108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秧、大田栽培、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南粳9108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水稻品种;南粳9108;种植表现;机插;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24-0039-02
水稻新品种南粳91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刘爱萍1孙雨红2郑杰1熊扣华1
(1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农业中心,江苏建湖224711;2建湖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4-),女,江苏建湖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4-11-27
39
. All Rights Reserved.
0.80.10.20.30.40.50.60.70
胁迫时间∥h
mmol/L mmol/L
mmol/L 图1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Fv/Fm 值的影响2.2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在受到逆境胁迫时,一个最主要的反应就是提高
体内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
从图2可以看出,玉米幼苗叶片对盐胁迫应答时,体内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有一个动态改变,同时存在一个浓度依赖的调控过程。
在低浓度的盐处理(100mmol/L )时,SOD 、CAT 、POD 活性都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在96h 后,其活性分别是CK 的4.47倍、5.51倍、2.82倍。
在200mmol/L NaCl 处理时,在72h 前,3种抗氧化酶呈上升趋势,但是在72h 后CAT 和POD 活性则
下降。
当用300mmol/L NaCl 处理24h 时,3种抗氧化酶有一个显著性的上升,分别是CK 的的6.67倍、5.65倍、3.06倍,然而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活性都出现明显下降,其中POD 活性下降速度最为迅速。
由此可见,一定浓度的盐胁迫
能够提高玉米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但是高浓度盐浓度(200mmol/L 以上)处理时,3种抗氧化酶活性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过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则明显下降,这也说明玉米
叶片在应答盐胁迫时其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3讨论
盐胁迫导致植物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能引起植物体内大分子物质如脂类、蛋白质等损伤[6],一个最为直接的效应就是直接导致参与光合作用的众多蛋白质活性降低或者氧化损伤。
对于玉米三叶期的幼苗叶片在应答盐胁迫时,可以通过提高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来提高植物的抗性,但是这种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受到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双重影响。
低浓度的往往增强抗氧化能力,这种抗氧化能力的维持随着时间的延长却慢慢降低。
对于较高浓度的盐处理,抗氧化能力会骤然升高,而这种能力却维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
此外,SOD 、CAT 、POD 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尽管在处理初期都表现出一个增强的效应,但是活性变化的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SOD 和CAT 活性在高浓度盐(300mmol/L )
处理后到48h 才出现下降,而POD 则在24h 后就开始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在应答盐胁迫反应中,为了维持玉米叶片的光合效率,3种抗氧化酶可能在时间上存在不同的作用,既相互依赖,又各自独立共同维持氧化平衡。
4参考文献
[1]郑世英,商学芳,余晓帅,等.盐胁迫下不同盐敏感型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1):1-5.
[2]高志勇,刘浩,王宏亮,等.玉米遗传突变体群体创制和干旱反应突变体筛选与鉴定[J].科学通报,2014,59(3):279-286.
[3]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沈文庵,叶茂炳,徐朗莱.小麦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变化[J].植物学报,1997,39(7):634-640.
[5]罗红艺,景红娟,李金枝.含矮壮素的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衰老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53-555.
[6]王晓娟,覃新程,戴若兰,等.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40-144.
(上接第36页)
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实施,尤其是要做到早播早栽,保证水稻生长的生育进程和季节进程同步,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拿足穗数苗,为足穗打基础,为壮秆大穗创造条件。
二是追施穗肥保证大穗。
倒四叶期追施促花肥,以利于枝梗和颖花生长。
倒三叶期追施保花肥防退化。
三是抓好病虫防治,尤其是螟虫防治。
虫伤株和稻纵卷叶螟为害的白叶子既影响光合作用,又减轻千粒重,田间要保持适量水层,避免造成枯心苗,减少有效穗数。
长势旺的田块,除控肥、注意水层管理外,可用春泉矮壮丰叶面肥控制高度;长势差的田块,可以用春科叶面肥促进生长[3-4]。
叶面肥可以结合拔节后的防病治虫喷施,可控制植株高度,促进长壮。
4参考文献
[1]朱福磊,谢延彬.浅析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34(7):94.
[2]刘刚.水稻抛秧技术促增产[J].四川农业科技,2014(1):14-15.
[3]周其春,周文胜,周大伟,等.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4(8):104.
[4]吴喜全,井力.浅析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4(2):102.
CK
100mmol/L 200mmol/L
300
mmol/L
6001002003004005000
胁迫时间
∥h
100
2003004000
胁迫时间
∥h
500
100150200250300胁迫时间∥h
图2玉米幼苗叶片在盐胁迫下SOD 尧CAT 和POD 活性变化
4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