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4章第2节课件PPT:19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生产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 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 厂家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优 势丧失;③地价优势丧失
①工业实力大增;②恰逢世界经济全 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 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 大;②高薪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 较高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邓小平南巡
3.良好的区位条件
优越的对外联系区位使珠江三角洲 出口贸易工业快速发展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 国 第 一 其中目,前港,澳广同东胞累和计海实外际侨吸胞收投外资商资直金接达投1资20已0达亿1美7元7。0多珠亿三侨乡美角元, 地区9市占全广东省侨资企业的88%。 江 门
至2008年,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 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4以 上,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
与1983年相比,2002年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城镇数量迅猛增加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阅读完成
1、东莞的工业起步于什么模式?
三来一补
2、东莞具有哪些显著优势?
地理位置、著名的侨乡
3、东莞抓住了哪两次机遇?
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珠 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90年代以后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自主探究:
(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 发展的关系
(2)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 和城市化
位置和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我国南部 沿海, 珠江下游,紧靠香港和东南亚
1.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 2.发达国家将会把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转移到具有哪些优979~1990年
问题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 资源匮乏
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 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 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缓慢
原因 影响
①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 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力密集型 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两次国际产业转移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长江三 角洲
珠江三 角洲
经济腹 地
大
受南岭 阻隔, 腹地范 围小
产业基 础
雄厚
薄弱
科技实 力 强
较弱
人才队 伍 大
较小
1.东部沿海地带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带 2.①地理位置:离日韩较近,便于接受日韩产业转移;
②经济基础:产业部门齐全,工业基础较好; ③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④政策:政策支持
1.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 2.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小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优 越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全
国
国
家
最 大 的 侨
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
的 对 外 开
乡
放
之 一
政 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活动1:完成表4.3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
件
条件
区位、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分析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 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 条件是 对外开放政策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优 势丧失;③地价优势丧失
①工业实力大增;②恰逢世界经济全 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 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高新技术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 大;②高薪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 较高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邓小平南巡
3.良好的区位条件
优越的对外联系区位使珠江三角洲 出口贸易工业快速发展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 国 第 一 其中目,前港,澳广同东胞累和计海实外际侨吸胞收投外资商资直金接达投1资20已0达亿1美7元7。0多珠亿三侨乡美角元, 地区9市占全广东省侨资企业的88%。 江 门
至2008年,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 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4以 上,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工业化推进城市化
与1983年相比,2002年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城镇数量迅猛增加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阅读完成
1、东莞的工业起步于什么模式?
三来一补
2、东莞具有哪些显著优势?
地理位置、著名的侨乡
3、东莞抓住了哪两次机遇?
3.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珠 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90年代以后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自主探究:
(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 发展的关系
(2)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 和城市化
位置和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我国南部 沿海, 珠江下游,紧靠香港和东南亚
1.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 2.发达国家将会把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转移到具有哪些优979~1990年
问题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 资源匮乏
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 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 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缓慢
原因 影响
①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 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力密集型 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两次国际产业转移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长江三 角洲
珠江三 角洲
经济腹 地
大
受南岭 阻隔, 腹地范 围小
产业基 础
雄厚
薄弱
科技实 力 强
较弱
人才队 伍 大
较小
1.东部沿海地带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带 2.①地理位置:离日韩较近,便于接受日韩产业转移;
②经济基础:产业部门齐全,工业基础较好; ③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④政策:政策支持
1.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 2.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小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优 越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全
国
国
家
最 大 的 侨
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
的 对 外 开
乡
放
之 一
政 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活动1:完成表4.3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
件
条件
区位、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分析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 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 条件是 对外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