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工委经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工作基础形成关爱合力
近年来,***县***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基础,突出工作重点,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关爱合力,全力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夯实工作基础
该镇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有力抓手,在机构、人员、制度、经费方面做到了“四落实”,确保了全镇关工委组织实现“五有”达标。
一是机构落实。
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镇党委副书记任关工委主任,推委会老同志和团委书记担任副主任,设立了关工委办公室,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及活动场所。
二是人员落实。
全镇13个村(居)和1所学校全部成立了关工小组,由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村退休的支部书记、退休校长担任副组长,现有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退休村干部为骨干的“五老”志愿者156名。
三是制度落实。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年由镇关工委牵头,定期召开两次由妇联、团委、民政所、卫生院、学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效开展。
四是活动落实。
立足基层实际,依托村活动室创办了留守儿童“快乐周末乐园”13个,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扎实开展了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全村留守儿童周末有去处、快乐过周末。
五是经费落实。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全镇每年预算关工委工作经费,预算村(社区)关工经费,确保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形成关爱合力
镇关工委注重对青少年从思想上疏导、行动上引导、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倡导助学、助困、助残、助业之风。
(一)强化思想引导,丰富精神文化。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镇关工委以辖区中小学校为主阵地,深入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宣誓签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禁毒知识和法制知识教育,并邀请老党员、老军人向青少年大力宣讲“五讲四美三热爱”,宣讲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雷锋等英模的先进事迹,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利用元旦、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先后组织青少年280余人次到军烈属、孤寡老人以及残疾青少年家中做好事、送温暖,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同学的情感。
(二)创新老少共建,提高工作水平。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六好”关工委(小组)创建活动,注重以“老少同学、老少同乐、老少互助”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有效整合学校“留守学生之家”、家长学校、道德讲堂、村活动室等13个青少年活动阵地资源,通过开展报告会、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老同志和青少年一起学习各类知识,促进老少同学、老少同乐。
全镇举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报告、讲座5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000余人次。
镇关工委还组织动员离退休老同志与青少年就地就近结对子、交朋友,目前,全镇已有20位老同志与青少年进行“一助一”结对帮扶,捐赠书籍、文体和生活用品320件、价值1.2元。
(三)扶助特殊群体,净化成长环境。
高度重视对贫困学生、闲散青少年和单亲家庭子女的关爱工作,建立工作台账,成立关爱
工作小组,通过制定帮扶计划、开展结对帮扶等形式,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经济上扶持,使他们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先后为51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组织12名下岗失业青年参加就业培训,帮助12名青年实现了就业。
强化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检查制度,聘请2名老同志担任“网吧义务监督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进行督导、检查,有效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
三、整合资源,建立乐园,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整合资源,建立“快乐周末乐园”。
镇党委和关工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立足本镇实际,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各村活动室为主阵地,整合利用支部活动阵地、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农家书屋等资源,购置了黑板、桌椅、青少年书籍和文体用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周末乐园”13个,覆盖农村留守儿童460名,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学习、交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镇党委也将建立“快乐周末乐园”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目标,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二)多方联动,增强关爱实效。
为确保“快乐周末乐园”长期有效运作,镇关工委组建了以村党支部成员、大学生村官、老党员、老教师为主体的“快乐周末乐园”教师队伍,并聘请有爱心、素质高的机关干部、心理学教师、辖区民警等作为志愿者和兼职老师40名,与当地村委会签订了《双向服务协议》,确保优良的师资力量。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每月与留守儿童在外务工的家长、留守学生的老师交流一次,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
(三)丰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坚持寓教于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留守儿童情感和心理的主题活动。
根据留守儿童年龄和兴趣爱好成立了“巧手制作小组”、“书法绘画小组”,定期举办“读书故事会”、书法、绘画展等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兴趣爱好,陶冶性情;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举办法律常识、青春期知识、社会公德知识讲座,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开展“生活、情感、认知”三体验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干农活,打扫卫生、清理“乱贴乱画”等,引导其通过亲身体验增强感恩意识和自理能力。
目前,快乐周末乐园举办各类活动4期(次),参与农村留守儿童500余人次。
“快乐周末”乐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模式得到我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并在全镇村(社区)关工小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