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解读-2017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情况下进行。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
C 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D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右腿患病,左腿手术
手术部位标记
正确部位、正确术式、正确患者 手术部位标记由手术者实施,全院范围内统一 与切口线的区别 标记要在铺巾后、切开前,始终可见。
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及时 发现错误医嘱 特殊情况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生核对 无误后方可执行 配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 执行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措施
给药时:
①口服给药,核对口服药单、药品质量、剂量、有效期,看服到口 ②正确实施给药,做到“五准确”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2007年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二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六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八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2008年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二提高用药安全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0092010年一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三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四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六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七防范与减少患者因跌坠床等风险的危害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0112012年一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三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四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六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七防范与减少患者因跌坠床等风险的危害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0142015年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十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2017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措施
(二)输血时,严格落实双人核对。 ★ 交叉配血采血,遵循床旁2人核对和单个采血 的原则,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交叉配血血 标本 ★输血前:必须2人落实“三查八对” ★输血时:必须2人床旁查对患者身份
措施
(三)做好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管理,尤其是 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 殊患者
★ 特殊患者确认身份时应注意:无回应或意识不清、精神障碍、老年痴 呆等病人 ,请家属协助辨认;身份不详病人(无名氏)使用床头卡、 腕带、 临时性代号;接受特殊治疗照护而无陪(新生儿)使用腕带 与特殊标记
《2017年患者安全目标》详细解读
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细则
A 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
※ ——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 ——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
不安全事件的影响
Ø 对病人的影响 ----病情恶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Ø 对医院的影响 ----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甚至影响医院的生存
Ø 对当事人的影响 ----经济、职称、法律诉讼、职业、精神和心理
医院管理理念 的进步
《2017年患者安全目标》详细解读
目标三
确保用药安全
细则
(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 (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 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 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 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 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 怎么做 • ----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高警讯药品管理
1.医务人员知晓《高警讯药品管理制度》。 2.有高危药品种类与清单,医务人员知晓本
科室常用及储备药品。 3.专人管理,每班交接登记。 4.药品单独放置,标签清晰、有统一警示标
识。 5.高浓度电解质病区内原则上不允许存放。
(三)
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 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 (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落实重点
医院建立统一患者识别制度及程序。 医务人员知晓《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的内容。 任何诊疗活动前、转诊、转院过程中准确地交接患者的身份信息。 主动询问患者信息,而不是让患者进行“是”或“否”的确认 腕带佩戴双人核对,佩戴率达到100%,信息正确率100%。 掌握意识不清、新生儿/小儿等特殊患者的身份查对流程。
2017版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 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之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
历年《患者安全目标》
2007年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二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 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高警讯药品管理
相似药品:看似、听似(易混淆)、多规药品。 远离、分类定位存放,有警示标示。
复方氨基酸15AA 复方氨基酸9AA
麻醉、精神类药品管理
1.规范药品种类和基数,药剂科审核、备案并监管。 2.专人管理、专柜放置,“双人双锁”管理、专册登记、专帐管理。 3.有警示标识,有交接使用登记及剩余药液弃去处理登记。 4.空安瓿的保存符合要求。
措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v 严格执行标准化查对流程
v 至少使用两种标识认定患者,如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但不 包括患者床号、房间号。 v采用反问式、开放式认定患者,进行双向查对 v 发散思维查对:处置、用药时反思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 这种治疗,如:患者用止痛药——哪里痛?
准确时间、准确剂量、准确药物浓度、准确途径、准确病人 ③严密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用药后如有不适或异常时,停药 并报告医生。
④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悬挂标识警示,如升压药、扩血 管药物
措施
规范病房药品安全管理 •药品分类放置: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高危、毒 麻剧,杜绝混放 •药品标签明显、清晰 •毒、麻、剧药品做到“五专”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 、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有高危药品标识 •加强效期管理 •药品清理,统一要求
《患者安全目标》对比
2014~2015年
•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 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 部位及术式错误
• 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 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
• 四、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 五、提高用药安全
• 六、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
2011~2012年
一、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三、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 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 四、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 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六、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因跌坠床等风险的危害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017年患者安全目标》详细解读
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细则
1
(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
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2
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3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
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
4
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
(六)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
的处理流程。
6
(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 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 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病区固定公药管理
1.规范(减少)药品种类和基数,填写《诊区固定公药药品 基数审批表》,药剂科备案。
2.专人管理、药品区隔放置、标识清晰、账物相符,有交接与使用登记。 3.注射剂、口服药和外用药须严格分开放置,标签清晰。
防范用药错误
给药途径警示
患者身份信息 输液管道标识
措施
医嘱转抄和执行时,严格查对 加强科内常用药物知识学习,包括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
措施
手术室中,落实“三方核查” ✓ 三方: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 ✓ 核查时间:麻醉实施前
手术开始前 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三步安全核查
第1步
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 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 术式、知情同意情况、 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 检查、皮肤准备、静脉 通道建立情况、过敏史、 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 前备血情况、假体、体 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 等内容
• 在护理过程中、中途中断操作和洗手之前对戴手套的手进 行采样培养,接触患者、患者衣物或病床后会导致金黄色 葡萄球菌平均17%(9%~25%)从患者身上传到医务人员 的手套上。
落实重点
医务人员知晓标准洗手法、时机,维持手部卫生习惯。《手卫生规范》 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以及落实消毒与隔离措施。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加强ICU、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呼吸系统(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泌尿系统(包括导尿管相关尿路
(三)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 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 的风险。
(五)落实医院感染监 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现状
据统计
我国感染性疾病发病 4,000,000人/年
医院感染发病率
8/100人
医院感染治疗费用 >150亿元人民币/年
医院感染现状
• 国内的研究证实,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高达 20%~30%。
历年《患者安全目标》
2009~2010年
•一、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三、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 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 •四、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 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六、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因跌坠床等风险的危害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 的发生
•六、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 理规范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 生
•八、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
2008年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 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提高用药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 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 发生错误 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符合医院感染 控制的基本要求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新目标的发布,对规范行业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绝大 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中国医院协会积极致力于推进行业质量安全发展, 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中国医院协会从2006 年起连续发布《患者安全目标》,之后几乎每年进行修改。
患者维权意识 的提高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 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高度关注
患者安全工作 面临诸多
挑战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 2016年11月18日,中国医院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 隆重召开。大会以“健康中国建设与医院改革发展
” 为主题,全国各地4000多位医院管理者参加了这一 行业盛会。患者安全是大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中 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薛晓林对《中国医 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进行了解读。
《2017年患者安全目标》详细解读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
细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 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 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 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二)
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患者安全目标解读-2017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解读 (2017版)
• 綦齿医院医务科
• 2017年3月
患者安全现状如何?
• 医院感染:WHO统计数据如下: • 5%-15%的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 感染,ICU高达40% • 欧洲医院约500万例/年
• 用药错误:美国发生150万人/年 • 手术差错:国内曾有患者右脚有病,左脚挨刀的报道 • 不良注射:全球有33%的乙肝由不良注射引起
第2步
第3步
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 、 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
术式、部位与标识,并 份 、实际术式,术中
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用药、输血的核查,清
手术物品准备核查由巡 点手术用物,确认标本,
回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 检查皮肤完整性、各管
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路,确认患者去向等内
容。
麻醉实施前
手术开始前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 八、加强医院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
• 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 建患者安全文化
• 十、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 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2017版
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目标三 确保用药安全 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目标五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目标六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目标八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目标十 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 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