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惬意”“深谙”“暗忖”“功亏一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课文借钓鱼所阐明的.做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环境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悟叔叔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揣摩环境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朗读体会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惬意”“深谙”“暗忖”“功亏一篑”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熟读课文,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揣摩环境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怎么钓鱼吗?体验过钓鱼的.乐趣吗?当鱼儿咬住鱼钩,你用力向上提鱼起来时,鱼儿在水中用力挣扎,那颤动的.渔竿,绷紧的.渔线,钓鱼者激动的.心情,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写钓鱼的.课文,去体味一下钓鱼的.乐趣吧.板书课题:我没有钓到那条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词作上符号,反复读几遍.
2.教师检查下列词语的.读音.
跋涉惬意深谙甩出诱饵鼓励塞到手里若无其事欣喜若狂慢条斯理功亏一篑意味深长自吹自擂
注意听学生读字、词的.发音,相机正音.
3.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深谙:课文指叔叔很熟悉哪儿有小鱼.
暗忖:心理暗暗地想.
若无其事:装作没发生什么事一样.
欣喜若狂:高兴得不得了.
意味深长:话语含意深远.
慢条斯理: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慢,不慌张.
自吹自擂:自己吹嘘自己.
学生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故事.
4.仔细默读课文,大致把握课文内容.(课文开头总写了第一次钓鱼让人难忘,接着写那次钓鱼的.具体经过和钓鱼给“我”的.启示,最后再次强调这次钓鱼所明白的.道理令“我”终身受益.)
5.除此之外,你在读课文中还有什么发现?交流读书的.感受.
(1)学生逐段默读课文,在理解每段内容的.基础上,简述课文内容.
课文开头总写了第一次钓鱼让人难忘,接着写那次钓鱼的.具体经过和钓鱼给“我”的.启示,最后再次强调这次钓鱼所明白的.道理令“我”终身受益.
(2)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讲述时,扣住“眼巴巴----大为失望----恳求----欣喜若狂----沮丧”等描写心理的.词语,让孩子们跟随着作者钓鱼的.过程而感受作者的.这些情感.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为什么反复强调“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生字新词.
2.积累优美的.语句.
3.批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课文借钓鱼所阐明的.做人的.道理.
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环境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感悟叔叔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回顾课文内容,梳理问题:
(1)我为什么没有钓到那条鱼?
(2)从中我得到了什么启示?
2.出示自探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圈出关键词,划出重点语句,并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以批注.
3.学生自读探究,教师巡视.
二、解疑合探
(一)感知钓鱼的.过程,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
1.开始时,我是什么样的.心情?
(1)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和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阴影,使我们觉得格外凉爽惬意.一路上,树叶苍翠欲滴,十分悦目;花儿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
(2)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中的.词语:惬意:快意,舒适. 苍翠欲滴:绿色非常饱和,像要滴出来似的..
(3)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兴奋与愉悦.)
(4)简单体会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在钓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
(2)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
师板书:眼巴巴—失望—恳求—沮丧
(3)从作者的.几起几落的.心理变化中,你觉得钓鱼应该怎样钓呢?引导交流自己的.见解. (二)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1.这句话为什么加上引号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叔叔的.一段话:“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吗?”
组织学生读这段话,叔叔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神态?“意味深长”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词造句.
从叔叔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交流、评价、再交流;
指导角色扮演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同时引导学生评议、朗读.
2.正因为这样,让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件事情,也记住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冒失与冲动,自由交流.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些什么?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2)把自己受到的.启示以一句简练的.语言写下来,并展示给同桌听.
三、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并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如:课文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课文采用什么样的.结构)
四、运用拓展
1.学了本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设计作业题.(如:仿写;积累词句;用词造句……)
3.请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借钓鱼喻做人,使我们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在事情未办成之前,不要妄下结论、自吹自擂,即使事情办成了,也不能自我吹嘘.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生字新词.
2.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断.
3.找出课文前后照应的.语句,体会其作用.
七、板书设计
6.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情绪变化:兴奋——失望——欣喜——沮丧明白道理:无须自夸谦虚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