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500字作文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500字作文素材
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篇1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
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关于儒林外史里面的四个真正的儒者的故事。
这四个真儒者分别是曾参、程伊川、金文都和顾佥臼。
我努力回想了自己所读过的关于他们的典故,希望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
第一个真儒者是曾参。
曾参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为人谦逊有礼,安贫乐道。
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讲学,当地的官员希望他能给自己的孩子单独补课赚外快。
但曾参断然拒绝了,因为他认为知识理当公平对待每个人。
这件事体现了曾参高尚的品德和公正无私的精神。
第二位是程伊川。
程伊川是北宋理学家,他勤恳好学、崇尚诚信。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考上了功课很好,但程伊川坚持给他77分。
别人都很惊讶,问他为什么。
程伊川说:"尽管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的品行有些小毛病。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程伊川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对于品德修养也是百分之百地重视。
第三位真儒者是金文都。
金文都也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
他待人宽厚谦逊,对师长非常尊重。
有一次,他的老师请他喝酒,金文都坚持给老师的酒杯里先斟满酒。
老师说:"你我之间有什么分别,何必如此谦逊?"金文都回答说:"尽管您是我的老师,但您已年过七旬,我理应给您最大的敬意。
"可见金文都虽然学富五车,但仍怀有一颗谦卑之心。
最后一个是顾佥臼。
顾佥臼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大儒。
他为官一尘不染、操守正直。
当时有个官员想通过行贿的方式得到他的提拔,可是顾佥臼严词拒绝了,从而错过了仕途上的发展机会。
但是,顾佥臼宁愿牺牲自己的前程,也决不会做出违背操守的事情。
这种高尚的品德实在是可敬可佩!
通过回顾这四个真正的儒者的典故,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他们虽然生活在古代,但其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崇尚诚信的品德操守、宽仁谦逊的处世态度,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值得学习和传承。
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
儒家的道德思想在中国影响很大,尤其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为人处事和做人准则,对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林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人物形象,下面就让我讲讲孔子及其三位著名弟子的事迹。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生活在春秋时期。
小时候孔子就很聪明,七岁就能作诗赋了,也很孝顺父母。
长大后孔子自己创办私塾,教书育人,并有很多学生跟随他学习儒家的知识。
孔子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和高尚品德的老师,他潜心研究古代经典著作,整理出《诗经》《尚书》等著作,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
孔子最重视的就是"仁"的道德理念,他教导学生做人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众生,严格要求自己,谦虚有礼,这些做人的原则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孔子一生备受冷落和贫困的困扰,却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到处讲学传播儒家思想。
虽然当时统一天下的愿望没有实现,但儒家学说却在后世广为弘扬。
孔子最著名的三位弟子分别是子路、子贡和曾子。
子路勇于实践,踏实肯干,辛勤用功,是个勇敢善良的人。
有一次孔子问他,哪里有好马可以购置?子路当即回答说,就在家乡有很好的马,可惜自己家穷买不起。
孔子听后并没有责备,而是夸奖子路诚实谦逊。
子贡聪明伶俐,个性张扬,很受孔子赞赏。
有一次子贡说,自己愿意实行孔子的学说,即使回到贫穷的家乡只吃粗糙的粟米饭,也在所不辞。
孔子高兴地夸奖道:"有这样一个人做后裔,人不知而不愠不足与有馀乎?"
至于曾子,孔子生前就对其学问和品行评价很高。
曾子师徒之情很深,孔子去世后,他守孝三年,整理遗著,致力于儒家学说的传播。
后人也常用"万世师表"来称颂他对孔子的忠心耿耿。
总之,孔子和三位杰出的弟子们,为我们树立了大师兼优秀人才的典范,他们崇尚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审视是非曲直,追求高尚品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让我们从这些值得学习的儒家人
物身上,汲取做人处世的智慧,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篇3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500字作文素材》
大家好啊!我是个小学生,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儒林四个
真儒形象事例",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有点儿纳闷了,啥叫"儒林"?啥叫"真儒"?可把我给绕晕了。
幸好我请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儒是指孔子及其追随者,儒家的学说主要是讲仁、义、礼、智、信。
真儒就是真正做到了
儒家教诲的人。
听了妈妈的解释,我就有点明白了。
妈妈还给我举了四个真儒的例子,让我把它们作为作文素材。
第一个真儒是孟子。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家思想家,他的思
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有一次,孟子去拜访齐宣王,但齐宣王根本不重视他。
可是孟子并没有生气,而是风度翩翩地对齐宣王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意思是说,君子追求的是仁德,而不是虚名。
我觉得孟子做得真棒,面对国王的冷淡,他都能保持大度和从容。
第二个真儒是曾子。
曾子是孔子最杰出的弟子之一。
有一次,曾子
的学生想请他吃大鱼大肉,曾子婉言谢绝了,他说:"不狎昔者(不贪那些过
去吃过的东西)。
"曾子就是这么一个谦虚、俭朴的人。
我们都应该向曾子学习,过上朴素的生活,远离奢华。
第三个真儒是范蠡。
范蠡原本是个穷人,后来凭着自己的才华,被任命为宰相,但他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有一次,范蠡做官时,一位贫苦的老太太上门求救,范蠡立即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衣赠送给老太太。
范蠡虽然富有了,却仍然对穷人怀有同情之心,这种仁慈令我敬佩。
第四个真儒是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最亲密的学生,他对孔子言听计从,孔子也十分器重他。
有一次,颜回家境一落千丘,连温饱都成问题,但他仍坚持向孔子求学。
颜回这种对知识的渴求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是妈妈给我举的四个真儒形象事例。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我还需要多加学习和领会。
希望这些素材对我写作文能有所帮助。
篇4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
同学们,相信大家对于"四书五经"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吧?它们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而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儒林中四位楷模人物,看看他们是怎样用行动诠释了儒家的核心思想。
第一位就是我们熟知的孔子了。
你们谁不知道他呀?老老实实教书育人,谦逊有礼,勤勤恳恳。
有一次,一个学生对他说:"老师,您太谦虚了,实在是低估自己了。
"孔子笑着回答:"我能尽绵薄之力,虚心好学,就已经
知足了。
"看,孔子即使地位崇高,仍然保持谦逊的品德,时刻勉励自己前进。
接下来是孟子。
他可是个行侠仗义、爱憎分明的英雄好汉呢!有一次,一个国王把他囚禁在牢狱之中,孟子毫不畏惧,大声斥责这个昏庸无道的国王。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儒家"正直""勇气""坚持理想"的可贵品质。
再来说说这位老先生--朱熹。
作为一位重要的理学家,他用平易近
人的语言,把儒家的一些深奥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饱受人生磨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正是凭借着这股
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他才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
最后一位是程颐和程颢两兄弟。
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教,互相
友爱,勤奋好学。
长大后,更是肩并肩一起教书育人,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可以说,二程兄弟就是友爱互助、潜心学术的典范。
你们看,儒林中有太多可敬可佩的前辈了。
虽然他们生活在古代,但他们对真理学问的执着、勇于行善的精神,却是永恒的价值。
让我们一
起学习他们吧,从点点滴滴做起,用实际行动去孕育儒家文化!
那好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茁壮成长,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代新的儒者。
篇5
【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作文素材】
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写作文的作业题目,就是要写一写儒林外史里面那四个真正的"儒者"的形象事例。
我开动脑筋想啊想,回想起书里面描写的情景,总算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个真儒者是胡斯文,他是很讲究道德操守的人,对于名利地位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书里说他在山林中隐居多年,渐渐就忘了功名理想,专心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过着清贫而淡泊的生活。
当朝廷派人去招揽他出山任职时,他婉言谢绝,依旧坚守自己的求学之道。
我觉得胡斯文先生很有骨气,对于功名利禄不为所动,能做到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第二位真儒者是邢道长,他也是个专心向学的读书人。
据说他从不受人赞扬或者批评的影响,只是默默潜心研读典籍。
记得有一段提到他住在破庙里读书时,庙里的僧人们都很佩服他老老实实钻研典籍,从不贪图享乐。
邢先生能做到一心一意学习,不被外物所扰,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位就是老贲先生了,他在贫困潦倒时,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不肯为富人们说项。
虽然家徒四壁吃不饱穿不暖,但他宁愿这样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节操。
多年后他任职朝廷时也未曾贪污受贿,可见他做人是那么正直。
我觉得老贲先生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是位真正的君子!
最后一位是丁大畜,他也是个穷酸书生,平日里寂寞潦倒但骨子里很正直。
他曾经因为不愿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而被官府通缉,最后在一位好人的庇护下得以生还。
丁先生虽然穷困,但他对于道德操守毕恭毕敬,丝毫没有背离过,实在是难能可贵。
通过描述这四位人物,我体会到真正的儒者是以道德操守和向学精进为己任的人。
他们淡泊名利,坚持高洁操守,追求学问和品德的修养。
我希望长大以后也能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正直君子,成为值得敬佩的人。
以上就是我写的写作素材了,也算是对书中情节的一个总结和梳理吧。
老师您觉得怎么样呢?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篇6
题目:儒林四个真儒形象事例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儒家吗?儒家是中国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学说,主张"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原则。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讲古代四个真正做到了儒家理念的儒家大师吧!
第一个是孔子。
孔子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了。
他一生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从不放弃传播儒家文化的理想。
他非常注重敬老爱幼,对长辈和师长谦恭有礼,对年纪小的孩子都非常友善。
他从不嫌弃任何人,都耐心回答问题。
就连一些别人看不起的穷人和残疾人,孔子也都平等以待。
第二个是孟子。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最有名的大师了。
孟子不但学问渊博,而且待人接物谦逊有礼,是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有一次,他外出旅行,走到一个村庄,迷路了找不到路。
他主动去问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结果那个农民很没有礼貌,还骂了他一顿。
孟子并没有生气,而是很
有风度地向他问好,恳求他指点迷津。
后来孟子找到了路,他没有任何怨言,反而称赞那个粗鲁的农民诚实劳动。
第三个是董仲舒。
董仲舒从小就孝顺爱护父母,尽儿子应尽的孝道。
有一次,他在山上砍柴,不小心砍伤了脚,血流不止。
他只顾着赶快回家,
生怕误了给父母做饭的时间。
当他跛着脚回到家时,他没有马上处理伤口,而是先赶紧替父母做好饭菜,确保父母吃好才开始治伤。
最后一个是范蠡。
范蠡是个泱泱大国的首相,可是在家里一直都很
谦逊有礼。
即使对下人佣人,他也绝没有任何骄傲自大的样子,总是笑脸相迎,礼貌对待。
他从不对下人发火,下人做错了事,他也总是耐心指出并让下人改正,一点也不凶巴巴的。
下人们都很敬爱他,把他当成亲人一样。
以上就是四个古代儒家大师的典型事例了。
他们都做到了儒家理
念中的"仁、义、礼、智、信",无论地位高低、环境贫富,都能谦逊有礼、宽厚待人。
希望同学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儒家文化,将来也能成为有修
养的好儿童!
篇7
第一个真儒形象,就是我们都熟知的孔子。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山
祖师,他一生勤勉好学,教书育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他:"有个富人想请您去做官,您会不会去呢?"孔子微笑着回答:"官是为了行仁政而设立的,如果那个富人也能行仁政,我一定会去效
劳的。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追求的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实现自
己的仁德理想。
第二个真儒形象是孟子。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儒家思想家。
他孝顺父母,勤奋学习,从不放纵安逸。
有一年,孟子家中遭遇了严重的旱灾,连吃的粮食都所剩无几。
这时,有人劝孟子搬到别处避难。
但孟子说:"臣虽贫困,怎能离开祖籍之地呢?"于是,他坚持留在家乡,艰苦度日。
孟子的这种孝心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
第三个真儒形象是曾子。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也教书育人,为后世儒家学者树立了典范。
有一次,曾子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家的小孩正在哭闹。
朋友说:"这孩子真调皮,您来劝劝他吧。
"曾子便蹲下来,温和地说:"小朋友,你为什么哭呢?"小孩子哭着回答:"我丢了木剑,所以很难过。
"曾子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失而复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
"小孩子
听了,立刻止住了哭声。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曾子是个很有智慧和耐心的人。
第四个真儒形象是子思。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辈学生,他品行端正,为人谦逊有礼。
有一次,子思和几个同学在路上遇到一个拾粪的人。
其他
同学见了这种肮脏的工作,都嫌弃地走开了。
可是子思却主动上前,向那人行了一个夫子规定的最恭敬的鞠躬礼,并诚恳地说:"请让我来帮您吧。
"见到子思如此谦恭有礼,那人十分感动,连忙推辞说:"不用不用,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子思这种礼贤下士的品德,令人赞佩不已。
以上就是我给你列举的四个儒林真儒形象的事例。
虽然只是一些
小事件,但都能透视出儒家先哲们高尚的品德操守。
希望这些素材对你
写作文有所启发和帮助。
篇8
第一位儒者,就是孔子先生啦。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十分重视教育和学习,从小就爱读书识字。
长大后,孔子环游列国,广泛传播自己的学说。
有很多人都成为了他的学生,这些学生被称为"七十二贤"。
孔
子教导大家以"仁"为核心,做一个善良有德行的人。
他的学说影响了几
千年的中国文化哦!
第二位真儒就是孟子先生啦。
孟子是孔子最杰出的传人之一。
他
从小就很聪明,十分热爱学习。
长大后,孟子四处游说,想让国王重视仁政。
他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的生活,善待老百姓就像善待自己的
父母兄弟一样。
孟子的学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也就是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君王的地位其次。
再来认识第三位真儒——荀子先生。
他是儒家最后一位主要代表
人物。
荀子强调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让大家守规矩、遵纪律。
他著
有《荀子》一书,内容非常深奥,就连诸子百家都自叹弗如啊!荀子还创办了私学,教导学生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最后一位是真儒大家闻一多先生。
他生活在民国时期,是一位才高
八斗的大学者。
闻老先生不仅通晓许多学科,而且对儒家文化有渊博的
研究。
他编撰了《古文观止》一书,向世人介绍儒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闻先生一生坚守操守,以身作则,是一位难能可贵的真儒者啊!
好了,小朋友们,这就是儒林四大真儒的事例啦。
希望你们能从中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明白做一个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好青年是多么的重要呢!记住啦,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