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花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编花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
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河南地方特色的民歌。
歌曲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歌词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了解河南的民间音乐文化,感受民间歌曲的独特魅力。
二、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于民间音乐的了解还相对较少,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
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编花篮》,掌握歌
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并能够用优美、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唱出歌曲中河南方言的韵味,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快、喜悦的情感。
五、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学法:
1、聆听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模仿法:模仿教师的演唱和动作,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表现力。
3、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
(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播放一段河南豫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河南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
然后,我会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戏曲吗?”从而引出河南这个地方。
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河南的民间音乐文化,并播放歌曲《编花篮》,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二)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
让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思考以下问题: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节奏练习
我会将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提取出来,如:“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
上南山”中的切分节奏,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练习,
感受节奏的强弱变化。
3、旋律学习
我会用钢琴弹奏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哼唱,注意音准和换气的
地方。
对于较难的旋律部分,我会进行重点教唱,让学生反复练习,
直到能够准确演唱。
4、歌词学习
在学生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我会带领学生学习歌词。
我会先让学生
朗读歌词,注意河南方言的发音,如“那哈依呀咳”中的“哈”要读成“ha”
的三声。
然后,我会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
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歌曲处理
1、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欢快、喜悦的,让学生在演唱时
要带着这种情感,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
2、声音处理
强调唱歌时要注意声音的连贯和流畅,高音部分要注意气息的支撑,低音部分要保持声音的稳定。
3、方言韵味
让学生体会河南方言在歌曲中的运用,如“编”字的发音要夸张一些,“那哈依呀咳”要唱得富有韵味。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如加入舞蹈
动作、乐器演奏等。
2、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课堂小结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歌曲的演
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强调民间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
和生活中多欣赏和学习民间音乐。
(六)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后将歌曲唱给家人听。
2、搜集其他河南民间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的题目、节奏难点、旋律走
向和重点歌词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