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小
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增强知识积累量,还可修身养性,发展思维,培养家国
情怀,提高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随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融入创新理念,为学
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路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符合新时期教育的发
展要求,有利于打开学生的阅读世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本文将探析小学古
诗群文阅读的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随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成为
教育者的首要目标。
阅读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得构成部分,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
能力,成为当下教师应当探究的问题。
古诗词阅读对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文学
底蕴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群文阅读就很有必要。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改后的一种创新模式。
其主要是指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在
定好的范围中选择多个阅读文本,引领学生进行阅读。
以往的阅读模式是由教师
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在过程中忽视了整体的论述,因而导致文章欠缺
整体性,无法加深学生的文章的理解。
群文阅读是课堂中对多种相关联的文章进
行阅读与解析,通过对比与例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致。
古诗词群文阅读主要表
现确保学生的主体位置;师生与古诗各条件的互动性;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合作
探索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二、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诗文阅读情境,保证学生阅读效果
古诗词之所以被历史流传,不仅是因为它精美的措辞,还有其悠远的画面意境。
诗人将个人感情和事物注入到诗词中,以丰富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一幅
幅优美的意象。
学好古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不管托
物言志还是借景抒情,以乐衬哀等等,都是诗人情感和外界的统一。
主观思想与
客观事物的结合,很多古诗词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又有不同的感悟。
基于此,
为将群文阅读的效益最大化,语文教师可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思维。
比如,在教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时,教师可将《清平乐·村居》引入,二诗都是宋朝诗人辛弃疾被贬官后所作的风景诗,教师将诗中的景色打造
成一个动静结合的居住空间,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图文
结合的模式,更容易深陷情境中,进而深入了解到诗文中所描绘的景色与诗人当
时的思想情感。
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述了辛弃疾当时的生活经历,呈现了更好的
情境效果,实现了高质量的语文阅读课堂。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激起学生学习兴致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古诗词所处的年代、背景、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度拓展。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历史信息模糊,很难深度了解诗词
的韵味,加上古代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政治面貌等都与如今不同,教师可根据
所写诗词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诗人所处的时代景象和诗人的大致
介绍,当古诗词中的人物、事物在视频中得以展现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容易,进而激起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习《宿建德江》一诗时,教师首先对孟浩然的生平进行了讲解,
让学生知道本诗是孟浩然仕途挫折后,南下路过建德江时创作的一首诗,为加深
学生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夜幕临近,江中小船,烟雾缭绕,无际
旷野,天低树高,月色温柔的幽美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主字眼,一个愁
字赋予了本诗思想情感,随后,教师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代入,引
导学生思考两首诗的相似之处,由于都是思乡诗,学生阅读思考起来也将更加容易。
(三)开展群文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言简意骇,强大的文化底蕴值得学生进一步去了解。
诗
词的写作形式具有多样性,抒情诗、写景诗、托物言志诗等等,都代表着诗人丰
富的人生阅历和自身的人生态度,小学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含义,很难掌握诗
词的精髓所在。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开设古诗词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
品味古诗词的美,课堂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去进行古诗词的研究,这样一来,学生
的学习空间被扩大,有利于培养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竹石》一诗时,本诗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竹
子顽强的品质,表达自己不屈不挠的气节。
为发挥出诗词鉴赏的有效性,教师把
全班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以“托物言志”为话题,让学生讨论自己所掌握到的诗词,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到《咏柳》、《赋得古原送别》、《石灰吟》、《墨梅》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此,学生的知识层面被打开,还
加强了对托物言志诗词的理解,从而提升了审美能力。
综上,在新时代的阅读教学理念下,群文阅读可以说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
新的生机,语文教师应意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创新思想,改变传统
阅读教学单一的模式,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致。
在实践课堂中,教师可创设诗
文阅读情境,保证学生阅读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激起学生学习兴致;开展群
文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相信只要各位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定会
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黄虎元.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
育,2019,5(20):248.
[2]付文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
会科学版),2022,43(0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