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增强知识积累量,还可修身养性,发展思维,培养家国
情怀,提高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随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融入创新理念,为学
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路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符合新时期教育的发
展要求,有利于打开学生的阅读世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本文将探析小学古
诗群文阅读的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随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成为
教育者的首要目标。

阅读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得构成部分,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
能力,成为当下教师应当探究的问题。

古诗词阅读对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文学
底蕴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群文阅读就很有必要。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改后的一种创新模式。

其主要是指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在
定好的范围中选择多个阅读文本,引领学生进行阅读。

以往的阅读模式是由教师
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在过程中忽视了整体的论述,因而导致文章欠缺
整体性,无法加深学生的文章的理解。

群文阅读是课堂中对多种相关联的文章进
行阅读与解析,通过对比与例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致。

古诗词群文阅读主要表
现确保学生的主体位置;师生与古诗各条件的互动性;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合作
探索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二、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诗文阅读情境,保证学生阅读效果
古诗词之所以被历史流传,不仅是因为它精美的措辞,还有其悠远的画面意境。

诗人将个人感情和事物注入到诗词中,以丰富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一幅
幅优美的意象。

学好古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不管托
物言志还是借景抒情,以乐衬哀等等,都是诗人情感和外界的统一。

主观思想与
客观事物的结合,很多古诗词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又有不同的感悟。

基于此,
为将群文阅读的效益最大化,语文教师可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思维。

比如,在教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时,教师可将《清平乐·村居》引入,二诗都是宋朝诗人辛弃疾被贬官后所作的风景诗,教师将诗中的景色打造
成一个动静结合的居住空间,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图文
结合的模式,更容易深陷情境中,进而深入了解到诗文中所描绘的景色与诗人当
时的思想情感。

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述了辛弃疾当时的生活经历,呈现了更好的
情境效果,实现了高质量的语文阅读课堂。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激起学生学习兴致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古诗词所处的年代、背景、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度拓展。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历史信息模糊,很难深度了解诗词
的韵味,加上古代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政治面貌等都与如今不同,教师可根据
所写诗词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诗人所处的时代景象和诗人的大致
介绍,当古诗词中的人物、事物在视频中得以展现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容易,进而激起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习《宿建德江》一诗时,教师首先对孟浩然的生平进行了讲解,
让学生知道本诗是孟浩然仕途挫折后,南下路过建德江时创作的一首诗,为加深
学生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夜幕临近,江中小船,烟雾缭绕,无际
旷野,天低树高,月色温柔的幽美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主字眼,一个愁
字赋予了本诗思想情感,随后,教师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代入,引
导学生思考两首诗的相似之处,由于都是思乡诗,学生阅读思考起来也将更加容易。

(三)开展群文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言简意骇,强大的文化底蕴值得学生进一步去了解。


词的写作形式具有多样性,抒情诗、写景诗、托物言志诗等等,都代表着诗人丰
富的人生阅历和自身的人生态度,小学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含义,很难掌握诗
词的精髓所在。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开设古诗词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
品味古诗词的美,课堂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去进行古诗词的研究,这样一来,学生
的学习空间被扩大,有利于培养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竹石》一诗时,本诗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竹
子顽强的品质,表达自己不屈不挠的气节。

为发挥出诗词鉴赏的有效性,教师把
全班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以“托物言志”为话题,让学生讨论自己所掌握到的诗词,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到《咏柳》、《赋得古原送别》、《石灰吟》、《墨梅》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此,学生的知识层面被打开,还
加强了对托物言志诗词的理解,从而提升了审美能力。

综上,在新时代的阅读教学理念下,群文阅读可以说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
新的生机,语文教师应意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创新思想,改变传统
阅读教学单一的模式,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致。

在实践课堂中,教师可创设诗
文阅读情境,保证学生阅读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激起学生学习兴致;开展群
文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相信只要各位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定会
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黄虎元.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
育,2019,5(20):248.
[2]付文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
会科学版),2022,43(02):114-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