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小题,20分)
1、决定右图中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
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B.毛泽东C.邓小平D.胡锦涛
3、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思想
4、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5、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
6、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A.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特区D.内地
7、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该“一号文件”着眼于()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8、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9、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今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这一框架的核心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七大13、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
先进典型。

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4、右图中的人物“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B.詹天佑 C.袁隆平D.侯德榜
15、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
1718.67亿澳门元;到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
40多倍。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
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

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A B C D
17、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A.台湾问题B.港澳问题C.落后问题D.发展问题18、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

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9、20世纪80年代后,台商在福建的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双方贸易额超过3400亿美元,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哪项国家方针?()A.“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B.“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C.“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①养老②医疗③失业保险④社会救济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30分)
21、材料解析(10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
人均分
配收入
还贷款交售粮食
1976年19户
110多人
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20户
115人
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元30000斤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8分)
23、2005年4月26日和5月5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再次重申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也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多次表示,欢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同我们开展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

(12分)
请回答:
(1)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例即可)
(2)中国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3)大陆与台湾是怎样“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CBAC BAADA ACBCD BBCDD
二、非选择题:
21、(1)信息:1976年和1979年小岗生产队在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六方面的不同数字信息。

(2)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出现了这种变化。

四、问题探究
22、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3、(1)如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置彭湖巡检司,管理彭湖和琉球;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呼吁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统一,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交往以及新闻、科技、学术、体育、文艺等各方面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局限于上述表述,只要举出相关事例如连战、宋楚瑜来访、两岸电视电影方面的合作,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大熊猫团团圆圆等三例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