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蒙县生态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蒙县生态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冯兴占
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1期
2017年,我县积极开展渔业健康养殖示范整体创建活动,发展生态渔业,力争实现水产养
殖面积150万亩以上,年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3万吨以上。
一、生态渔业现状
1.养殖品种结构逐步优化。
入春以来,抢抓渔业生产黄金期,发放苗种质量安全宣传单2000份,严控水产苗种质量关,投入苗种生产资金达3500万元。
做好春放春养工作,大水面
利用率显著提高,累计投放各类苗种230万公斤,其中河蟹41万公斤、鳜鱼7万尾、大银鱼受精卵41亿粒。
与201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22.7%、6%、7%。
截止5月末,全县水产品产量
达到12775吨,实现产值1.2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5%、19.7%。
2.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着力加大渔业宣传推介力度,依托“连环湖”省级著名商标、
“连环湖鳙鱼”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积极开展“杜尔伯特连环湖鱼区域公用品牌”申报工作,现已与省农委、省绿办、国家农业部相关部门完成对接工作,正在组织相关材料申报。
加深与
央视、黑龙江电视台、大庆新闻传媒、齐齐哈尔电视台、绥化传媒集团、新浪、网易等媒体合作,并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大庆新闻传媒达成常年合作意向。
在哈大高速、萨尔图公交站、
哈尔滨机场路设置以“生态渔乡、旅游名城”为主题的大型户外广告宣传牌7处。
“五一”期
间成功举办“中国连环湖首届开湖节”,连环湖水面一网捕获活鱼1.6万公斤,现场吸引省内
外游客2万余人,央视、省市媒体及新闻媒体等40余家进行集中报道,截止5月4日,仅新浪网话题阅读量达2591万,视频直播累计观看次数320万,新闻事件曝光量达8000万。
全县15
个景区共计接待游客4.7万人次,实现收入近2400万元。
开发升级版直销店,实现了“展销一体化”,与新玛特超市、大庆宾馆、九号院宾馆、石油及石化企业等达成产品供应意向协议,
1-4月份累计销售水产品22.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元。
3.渔业管理和服务成效明显。
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组织相关人员先后赴同江、抚远、辽宁
新民、盘锦等地,围绕渔猎文化、鱼品饮食文化、水产品市场流通、水产品牌创建、水产技术
推广等方面进行考察学习,形成考察报告1篇。
邀请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水产研究所专
家围绕柳根、老头鱼孵化养殖,河蟹养殖等现场指导160余人次,召开专题培训班培训200多人,并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江苏、盘锦河蟹养殖专家达成常年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合作。
开展全县水产企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大户资金需求情况调查,协调农商行发放
春季苗种贷款120笔、1340万元,到5月末发放近3000万元,正在探索在全县所有涉农银行
推广水产养殖贷款。
做好引进试验示范,发展腰新乡围网养蟹1000亩,南美白对虾棚室试养
333平方米,网箱鲫鱼养殖500平方米;他拉哈镇稻田综合种养500亩;连环湖镇网箱方正银
鲫养殖1500平方米,围网养殖方正银鲫40亩;烟筒屯镇柳根鱼孵化养殖10亩。
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台账,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强化养殖企业质量安
全监管和“三项记录”制度,与渔业企业、渔民共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386份,检验渔船985艘。
4.基本建设项目进展加速。
积极推动连环湖鱼种繁育基地和石人沟种质繁育基地建设,目
前连环湖鱼种繁育基地项目正处于招投标阶段,计划5月份开工建设,2018年6月份建成投用;石人沟种质资源繁育基地项目现已开工建设,预计12月末建成投用。
推进康大、虹亿、石人沟
3个水产品加工营销中心建设。
康大水产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已于4月16日开工建设,正在进行
土建施工,预计9月份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0月份建成投产;虹亿湿地水产品加工项目现已
投资1500万元,完成办公楼、加工车间主体建设,预计8月份建成投用。
二、发展对策
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夯基础、创品牌、促营销、重安全,引
导水产企业、水产养殖户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大中水面增养殖、健康养殖、特色养殖,推
进产加销一体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完善机制建设。
建立长效补水机制,落实全县生态、水产补水基金制度,实现渔业
生产补水常态化。
完善科技兴渔机制,坚持以健康养殖、特色养殖、新技术推广为重点,着力
完善石人沟、连环湖两处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
积极与中国水产研究院黑龙江所、黑龙
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完成全水域水产品食物链研究。
全年渔民渔工培训600人次,建成渔业专业合作社5家,培育水产经纪人80人,带动就业近1万人。
2.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加大水产苗种的科学投放力度,着力提高大水面单产,实行大水面“轮捕轮放”,对每年连续投放鱼类苗种的大水面养殖企业、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给予以奖代补、金融支持、项目扶持等政策激励;突出稻田综合种养,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一田两收、一水两用、渔稻互利、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养殖鱼、蟹等常规品种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突破原有放养模式,发展鱼、虾、蟹等多品种搭配混养,打造无公害稻谷品牌,提高综合效益;依托烟克湿地资源优势,发展河蟹、泥鳅、柳根等湿地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形成湿地水产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着力解决水产品季节性供需矛盾,发展冬储窖藏500处,实现
冬季窖储地产鲜活鱼品1000吨。
统筹组织好各国有渔场的“错峰捕捞”,实现“四季有鱼、均衡上市”;丰富完善现有20家直销店建设,与省内外等地大型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线上交易和线下销售渠道,实现水产品从湖面到餐桌的精准营销。
谋划举办好首届“杜尔伯
特连环湖杯鱼品烹饪大赛及鱼品饮食文化高峰论坛”,第二届“连环湖杯钓鱼大赛”和“中国·连环湖冰雪渔猎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与专业策划团队合作,对水产品牌进行营销策划、
包装打造,积极创建网上直销客户端,在全国叫响“连环湖鱼”品牌。
?
4.不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高标准完成连环湖、石人沟两处苗种基地建设,支持大型
水产经营企业发展湖湾苗种生产,推广泥鳅、柳根等地产鱼类的繁育、投放及蟹苗培育,逐步
实现县内苗种自给。
推动康大、虹亿等水产深加工企业投产达效,深化与招商企业合作,推广
加工保鲜技术,对大宗低值鱼类进行转化、增值。
推进与长江公司建设优质渔业科研基地及大
银鱼出口创汇事项,建设县级水产品交易市场,全力打造龙江淡水产品集散地。
加速休闲渔业
发展,以连环湖温泉景区、克尔台湖水岸渔村、阿木塔蒙古族风情岛休闲渔业基地为重点,丰
富渔家乐、渔家宴、垂钓赛事、渔趣体验等项目设置,升级水上娱乐、水下捕鱼、岸上渔猎、
园区采摘等项目,推进全县“绿色、天然”水产品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