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LREG35-质量成本管理规定 第1版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程序文件)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5a51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7.png)
1目的通过对适宜的质量活动及因素控制下不当引起的质量成本统计分析来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成本的管理。
3职责3.1财务部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收集编制相关数据并分析相互关系。
3.2品质部是负责鉴定成本的统计及控制。
3.3经营部负责外部故障成本统计及控制。
3.4经理办公室召集预防成本统计及控制。
3.5生产部、工程部负责内部故障成本统计及控制。
4定义无5工作程序5.1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个科目组成。
5.1.1预防成本:是为实施预防性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5.1.1.1质量管理工作费用:企业为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计划,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咨询、工序能力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所支付的费用。
5.1.1.2培训费:为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职工素质而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技术等培训的费用。
5.1.1.3质量评审费:新产品设计方案评审、试制产品投产前评审以主机企业的产品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所支付的费用。
5.1.1.4质量改进措施费: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开展工序控制,进行技术改进的措施费用。
5.1.1.5工资及福利基金:质量管理部门及检验员的工资及提取福利基金。
5.1.1.6量奖励费:为确保和改进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费用。
5.1.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具有所规定的质量而进行检验、试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5.1.2.1检测试验费:对进厂的原材料、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按质量要求进行检查、测试和检测、测量、试验、校准所发生的费用。
5.122办公费用:为检验、试验所发生的旅差费、文印费等办公费用。
5.123检测设备折旧和修理费:质量检测设备的折旧和维护、修理费用。
5.124.4工资及福利基金:指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基金。
质量成本管理规定制度格式
![质量成本管理规定制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8230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4.png)
质量成本管理规定制度格式一、总则1.1目的和依据:此项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合理控制和管理质量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减少质量风险,保护企业和客户的利益。
本规定依据《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成本管理指南》等相关文件。
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采购、质检、包装、销售等相关岗位。
1.3质量成本分类:质量成本主要分为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两大类。
内部质量成本指为了预防和评估不合格产品而进行的成本支出;外部质量成本是由于不合格产品或服务引起的成本。
二、质量成本管理职责2.1质量成本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策略和目标、制定质量成本控制指标、监督和评估质量成本执行情况等。
2.2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本部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质量成本计划、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成本预算、监督和评估质量成本执行情况等。
2.3员工职责:负责按照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要求进行工作,合理使用和节约质量成本,及时报告和解决质量成本问题。
三、质量成本管理流程3.1制定质量成本计划:各部门根据公司的质量成本目标和要求,制定质量成本计划,明确质量成本控制目标,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成本预算。
3.2质量成本控制指标:公司制定一系列质量成本控制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材料成本比例、质量降级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用来监控和评估质量成本表现。
3.3提高质量水平:各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和协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降低相应的质量成本。
3.4质量成本记录和分析:建立质量成本记录和分析系统,定期对质量成本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奖惩制度4.1奖励机制:对于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和部门,公司将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励大家提高质量成本管理水平。
4.2处罚措施:对于严重违反质量成本管理规定和产生重大质量成本损失的员工和部门,公司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调离岗位等。
质量成本管理教材(精品PPT)
![质量成本管理教材(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31e2d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d.png)
管 理
量 本 钱
4. 预防本钱
(běn
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九页。202211//12/23
19
质量本钱 的组成 (běn qián)
钱质 管量 理
本
(zhìliàng)
管理 的重 (guǎnlǐ) 点
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九页。202211//12/23
20
不良质量 本钱的要素 (zhìliàng)
质 量 本 钱 管 理管质理量本 钱(běn qián)
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九页。202211//12/23
40
b. 工序间检验 费用 (jiǎnyàn)
指对中间产品和产品制造(zhìzào)过
程中各工序的状况进行鉴定所支付
钱质 管量 理
的费用
(zhìliàng)
本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九20页2。11//12/23
41
钱质 管量 理
根据保修(bǎo xiū)合同规定或 于保修(bǎo xiū)期内,对客户提供 修理效劳的一切费用
(zhìliàng)
本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九页。202211//12/23
34
d. 折价 损失等 (zhé jià)
钱质 管量 理
因客户接受低于标准的产品 (chǎnpǐn)而成认的折扣让价费用。它 包括因产品(chǎnpǐn)降级出售而损失 的收益
a. 用户索赔(suǒ 费用; péi)
b. 退货损失;
管 质 c. 保修费用;
理量
本 钱
d. 折价损失等
(běn qián)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九2页0。2211//12/23
31
a. 用户 索赔费用 (yònghù)
指产品出厂后,因产品质
质量成本管理规定精编版
![质量成本管理规定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86948aeefdc8d377ee3266.png)
质量成本管理规定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趋向,找出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
通过构成分析与因素分析,观察变化趋势是否合理,明确影响变动的因素,使之符合故障成本为最低值、鉴别与预防成本保持必要水平、两者变动值之和达到最大正值的要求,亦即符合质量成本最佳值的要求。
综合分析,要结合产品生产质量和质量成本的变化与联系,运用数理统计和TQC的基本方法,对影响产品与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应用排列图、对比图、趋势图及质量成本曲线图等,既可制订出提高产品与生产质量水平的具体措施,又可找到质量成本最佳区域以及降低质量成本的办法。
第十八条在厂长领导下,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改进产品质量,从而降低质量成本;总会计师组织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全质办”负责TQC和质量成本工作的综合组织、监督和管理工作,制定质量和质量成本计划,并按月考核;财务科负责全厂质量成本核算,汇总编制质量成本报表。
第六章质量成本报表(略)
第七章附则(略)。
COP.562.1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第1.1版)
![COP.562.1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第1.1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35c539fc4ffe473368ab80.png)
各成本项目的实际金额与比较标准;
各成本项目的比例关系;
以往各期质量成本的数据资料;
质量成本与销售额、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等的比例关系;
质量成本报告见表2.示。
5.1.2.3注意:
要求质量成本统计核算数据要正确、准确,以避免质量成本分析失误,甚至错误,而造成措施不力,甚至失败,达不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质量成本总额÷销售收入= K
K≤1%,质量控制效果好,可达到60%水平。
1%<K≤5%,质量控制效果一般,可达到55%水平。
5%<K≤15%,质量控制效果较差,可达到50%水平。
质量成本总额与上期(或去年同期)进行绝对数额比较,若质量成本总额较高,应分析主要升高科目及原因,并进行改进。
5.2.2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基数:销售收入
比率:质量总成本与销售收入比
表3质量预防成本统计表。
部门:填写日期:单位:元
序号
摘要
质量管理费用
质量管理人员工资和奖金
质量提高和改进措施费
职工质量培训费
新产品评审费用
合计
表4、质量鉴定成本费用统计表
报告单位:填写日期:单位:元
序号
摘要
检测试验费
低值易耗品费用
检测设备维修及折旧费
新产品质量鉴定费用
设:内部损失成本为C1;外部损失成本为C2;预防成本为C3;鉴定成本为C4。
则:质量成本平衡点为:C1+C2= C3+C4。
当增加C3和C4时,C1和C2应降低。原则为:C3+C4<(C1+C2)的降低额,否则,不经济。
在质量成本平衡点分析时,应当注意,当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时,通常预防成本会增加(这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资金等的投入);但鉴定成本通常会降低(这时,每个员工都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绝对不让有问题的加工产品进入下工序),从而整体内、外部损失成本都会降低。在预防措施上进行一定投入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因此最终整体预防成本投入的结果应当满足:
质量成本控制规定
![质量成本控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af0b5cf866fb84ae55c8d58.png)
c) 检测设备修理及折旧费:检测设备维修、折旧所支付的费用。
5.2.3.3内部损失成本的三级科目包括返工及返修损失费、报废损失费、停工损失费、质量事故处理费等。
a) 返工、返修损失费:指生产过程中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返工、返修直至检验合格所发生的工时费、材料费。
5.工作流程
5.1 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5.1.1 财务应用管理会计手段,对质量成本采用“账户分离、平行转结、会统结合、专群结合”的核算方法。
5.1.2 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有的会计核算凭证资料加以分离、统计。
5.2 质量成本科目设置
质量成本设置三个级别科目。
5.2.1 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成本、费用。
c) 质量评审费:对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所支付的费用。
d)质量改进措施费:为保证或改进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购置检测设备、制作检测样架所支付的费用。
5.2.3.2鉴定成本的三级科目包括质量部门办公费、检验测试费、检测设备修理及折旧费等。
a) 质量部门办公费:质量部为开展日常检验工作所支付的费用。
c) 退货损失费:因产品质量未达到顾客规定要求的要求,造成顾客退货、换货所损失的费用,即包括产品包装损失费、运输费和退回产品的净损失等。以及第三方质量鉴定费用。
d ) 折价损失费:因产品质量未达到顾客规定要求的要求,折价销售所损失的费用。
5.3 质量成本计划
财务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年度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费用预算,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经批准后实施。
5.2.3三级科目
5.2.3.1预防成本的三级科目:包括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评审费、质量改进措施费等。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27d0cca32d7375a5178005.png)
第九页,共95页。
1.4 质量预防(yùfáng)成本与质量总成本的关系 (1)
质
量
(z
hì
lià
质
ng
量 不
)
足
总
成 质量改进区域
本
x1
质量合适区域
x0
第十页,共95页。
质 量 过 剩
质量完美区域
x2 质量预防(yùfáng)
成本
1.4 质量预防成本(chéngběn)与质量总成本 (chéngběn)的关系(2)
第八页,共95页。
1.3 质量成本管理(guǎnlǐ)的目的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为质量管理人员决策与控制提供准确的质量成本信息 ;
通过质量预防成本的有效投入,不断削减质量内部和 外部故障损失成本,遏制质量不足所带来的损失;
通过质量预防成本的适当投入,防止(fángzhǐ)质量过 剩所带来的浪费;
根据国家标准GB/T13339-91: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支付的费用. 鉴定成本
评定产品(chǎnpǐn)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 的费用。 内部故障损失成本 产品(chǎnpǐn)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 失的费用。 外部故障损失成本 产品(chǎnpǐn)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 致索赔、修理、更换或第信六页,共誉95页。等所损失的费用。
据美国质量协会统计,企业显性质量成本一般占总运营成本(不含原 材料成本)的25%以上,而隐性质量成本则是显性质量成本的4倍以上 .如果产品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金矿,那么质量成本就是企业降低 成本的银矿。
如果质量成本控制不好,将可能直接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产品制 造成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客户服务成本,而间接导致客户定单的 减少和企业品牌的减分,甚至企业的关门或破产.
成本管理制度月第一版
![成本管理制度月第一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c9af0bd4d8d15abf234e53.png)
成都广和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SICHUAN ZHENGHE LANDSCAPE DESIGN Co.,LTD.成本管理制度(2010年第一版)目录一、成本分析与控制管理制度[ZH-PCM-001]1.总则公司要求所有承建项目的成本管理均必须明确目标成本,并分阶段进行成本动态统计分析,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公司成本管理部在项目前期应及时了解当地政府的规费情况,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和资源,努力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为保证对实际发生成本的有效监督,成本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目标成本的审核和控制:所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工程成本支出必须经成本管理部审核,非工程成本支出必须经总经办或财务部审核。
项目建设运作过程中,公司应安排成本管理部门人员持续参与各阶段活动,由项目部预算员核算并关注过程成本变化,报公司成本管理部适时监控,按月统计分析项目成本变化,及时发现、纠正异常成本情况,报公司总经办,保证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2.目标成本确定目标成本的编制必须按公司《目标成本确定指引》作业流程的规定进行,在不同阶段形成相应的目标成本,并完成规定的报批程序,包括:a)项目投标决策阶段,成本管理部依据项目招标文件编制成本估算,作为项目总目标成本,同时项目管理部应依据招标图纸出具变更或增加项目结算金额的方案,一并报请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核,公司董事会批准,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b)工程中标之后,施工进行之前,依据目标控制成本和施工图,成本管理部编制施工图预算和项目实施的目标成本,与项目管理部经理办公会和预算员核对之后,以此作为项目管理部项目经营的目标成本,项目管理部应落实专业工程师负责监控,目标成本的包括施工材料总量、措施工程量和分包工程量,细项内容为:钢筋、混凝土方、沙石、水电材料、措施费用细分、人工费用细分等。
成本管理部根据上述细项内容形成专项报告,报请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核,董事会审批后,作为项目经理经营管理责任书的组成部分。
各阶段的目标成本及工程预算编制应遵循公司《目标成本确定指引》、《工程预算编制指引》的规定。
质量成本管理规范
![质量成本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139613ea58da0116c1749fe.png)
1 目的本文件规定了质量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基本方法、内容和程序。
2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民品质量成本的统计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 质量成本为获得顾客满意的质量并对组织外部做出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而造成的损失。
3.2 预防成本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3.3 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3.4 质量损失由于质量不能满足顾客要求或合理的期望,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或丧失潜在利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3.5 质量成本管理是组织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其中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分析与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
4职责4.1 管理部a)负责质量成本的归口管理;b)负责编制公司质量成本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c)组织收集、核算和汇总质量成本数据;d)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质量成本报表;e)定期进行质量成本分析,编制公司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并送公司领导审批;f)按要求将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提供管理评审;g)负责制订新产品制造过程成本目标计划,并进行监控;h)对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4.2 其他部门a) 组织本部门开展质量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统计核算与分析;b) 向综合管理部报送有关的质量成本财务报表及报告;c) 按公司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要求,编制本部门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
5 基本要求5.1 实施质量成本控制是以寻求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为手段,其目标是优化成本结构、减少返工和废次品率、降低外部损失、达到使质量损失降低的目的,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5.2 实施质量成本核算应建立以综合管理部为核心,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核算体系,核算办法采用以统计核算为主、会计核算为辅的质量成本核算办法,核算期以月为周期进行核算。
5.3综合管理部财务室应每季度对本公司质量成本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本公司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对未达到或超过规定指标的项目组织实施整改;当确因质量成本指标制订不合理时,可进行适当调整。
质量成本控制规范
![质量成本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04746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d.png)
质量成本控制规范一、引言质量成本控制规范旨在确保组织在产品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质量成本控制的组织,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
二、定义1. 质量成本:指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
2. 预防成本:指为了预防质量问题而进行的各项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如培训费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费用等。
3. 评估成本:指为了评估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如检测费用、测试费用等。
4. 故障成本:指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各项费用,如退货成本、维修成本等。
三、质量成本控制的原则1.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故障成本。
2. 全员参与:质量成本控制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员工都应对质量成本负责。
3.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降低质量成本。
4. 数据驱动: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为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和支持。
四、质量成本控制的步骤1. 确定质量成本目标:根据组织的质量目标和战略规划,确定质量成本的目标和限制。
2. 识别质量成本项目:对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过程进行分析,识别与质量相关的各项成本项目。
3. 评估质量成本:根据质量成本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进行成本评估,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的估算。
4. 制定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包括预防措施、评估措施和故障处理措施。
5. 实施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按照质量成本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并监控其执行情况。
6. 检查和纠正:定期对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7. 持续改进:根据检查和纠正的结果,不断改进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提高质量成本控制的效果。
五、质量成本控制的关键指标1. 预防成本比例:预防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例,反映了组织在预防质量问题方面的投入程度。
质量成本控制制度
![质量成本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1d6f6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3.png)
质量成本控制制度质量成本控制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该制度包括一系列的规范和程序,以确保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质量成本控制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质量成本控制制度的背景和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质量问题和成本压力。
通过建立和实施该制度,企业可以在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内,从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提高质量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质量成本控制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质量成本分类和计算方法:该制度应明确质量成本的分类,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同时,制度应规定计算质量成本的方法和指标,如质量成本比例、质量成本指数等。
2. 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度应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和指标,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缺陷率、客户投诉率等。
同时,制度应规定如何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以及如何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
3. 质量控制措施:制度应规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质量培训和教育、质量检验和测试、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降低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
4.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制度应规定质量成本控制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包括质量成本的计划、执行、监控和改进。
该流程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5. 质量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制度应鼓励和支持质量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
企业应定期评估和分析质量成本的数据,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制度应规定如何进行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以促进质量成本控制的不断提升。
三、质量成本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1. 制度的实施: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培训,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其他部门:
5.3.1每月与财务中心确认预防成本费用,并针对未达标的质量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和改善。
6、内容:
6.1设置质量成本科目(一级科目为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科目费用一览表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说明
预防
成本
质量改进措施费用
为保证或改进产品质量而新增设备、工具购置费等。
7.7内部质量成本统计明系细表BZLREG3507
7.8外部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BZLREG3508
7.9质量成本月报表BZLREG3509
7.10质量成本费用汇总归集BZLREG3510
8、参考文件:
8.1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BQSP21
b)内部损失的趋势及造成的主要原因。
c)外部损失的趋势及造成的主要原因。
d)质量成本关键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要求。
6.4.2在做质量成本分析时,由质量中心找出每个月造成内、外部损失的主要原因,以便寻
找改进的区域和措施,提出改进要求。
6.4.3《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经财务中心和质量中心负责人签字后,上报总经理。
6.5.2质量中心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确保其有效性。
7、相关附件:
7.1年度质量成本计划BZLREG3501
7.2质量成本部门统计表BZLREG3502
7.3报废明细表BZLREG3503
7.4返工明细表BZLREG3504
7.5预防成本统计明细表BZLREG3505
7.6鉴定成本统计明细表BZLREG3506
质
量
成
本
管
理
规
定
文件编号
BZLREG35
文件版本
第1版
页非经许可不准影印
表单编号:BQSP0101第5版
修订履历
版本
修订内容
日期
第1版
新制定
2014年05月28日
1、目的: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是为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6.3.4售后服务部每月7日前将上月的《外部损失成本》送交财务中心。
6.4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6.4.1每月10日前,财务中心对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进行统计、核算,填写二级科目统计
明细表,编制《质量成本月报表》,并和质量中心共同进行质量成本分析,编制《质量
成本分析报告》。分析内容包括:
a)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饼图和趋势图。
2、范围:
本公司质量成本的管理工作。
3、定义:
3.1质量成本: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
和无形的损失。
3.2预防成本:为预防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3.3鉴定成本:为评定质量要求是否满足而进行试验、检验、校准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3.4内部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前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返工返修费
使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达到质量要求所支付的修复费用。
停机损失费
由于质量事故、故障停机、待料而造成停机所损失的费用。
质量事故处理费
指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外部
损失
成本
索赔费
由于产品质量缺陷,经用户提出申诉而进行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如:索赔赔偿费,诉讼费。
退货损失费
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货,换货所造成的损失费。如:退回产品净损失、运输费、包装费。
间,根据企业实际导入时间来确定。
6.2.3每月15日前财务中心编制上月《预防成本统计明细表》。
6.2.4每月15日前财务中心编制上月《鉴定成本统计明细表》。
6.2.5每月15日前财务中心编制上月《内部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
6.2.6每月15日前财务中心编制上月《外部质量成本统计明细表》。
6.2.7每月15日前财务中心编制上月《质量成本月报表》。
6.2质量成本计划的制订:
6.2.1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的确定
a)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质量总成本×100%
b)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质量总成本×100%
c)内部损失成本率=内部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100%
d)外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100%
6.2.2每年1月,财务中心编制《年度质量成本计划》,首次建立《年度质量成本计划》时
鉴定
成本
检测设备检定/校准、折旧费
用来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折旧费。
产品认证、体系认证费
产品相关认证费用,公司各项管理体系认证费用。
检验物品消耗费
质量中心内部用来验证而导致物料和产品报废所产生的费用,用来产品认证而导致产品或物料报废所产生的费用。
内部
损失
成本
报废损失费
在生产过程中和入库后的半成品、成品,由于不符合质量要求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
6.2.8质量成本计划应与企业业务计划相协调,并成为业务计划的一部分。
6.3质量成本数据的归集:
6.3.1各职能部门在每月7日前根据《质量成本费用汇总归集表》,将上月质量成本各种费
用的情况归集汇总,送交财务中心。
6.3.2事业部在每月7日前将上月的《报废明细表》送交财务中心。
6.3.3事业部在每月7日前将上月的《返工明细表》送交财务中心。
3.5外部损失成本:产品在交付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4、流程:无。
5、职责:
5.1财务中心:
5.1.1负责提供、归集、核算、汇总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并编制质量成本月报表。
5.1.2每月会同质量中心就质量成本指标未达标项目,及时向总经理和有关部门通报。
5.2质量中心:
5.2.1每月与财务中心确认预防成本费用,并针对未达标的质量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和改善。
6.4.4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重点必须从成本发生的原因按照时间、生产和产品来
描述。
6.5质量成本的控制:
6.5.1质量中心根据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提供的情况,按《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
有关责任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应采取措施的情况有:
a)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大幅上升或连续上升。
b)质量成本计划无法实现。
5.2.2质量中心就公司各相关部门质量成本指标未达标的,开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要求责任部门进行分析改善,并对改善效果进行跟催验证,最终将验证结果呈报公司总经理。
5.3事业部:
5.3.1每月将本部门《异常工时追溯汇总表》和《报废明细表》提交财务中心。
5.3.2每月与财务中心确认本部门《返工返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