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言语理解题题库 - 实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108: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一旦发生问题,再来治理,非但费时、费事、劳民、伤财,而且,有些环境问题难以逆转,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因而,“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危险的。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B: 对于环境问题必须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C: 环境问题是一个费时、费事、劳民、伤财的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D: “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
答案: B
试题109:在与人的交往中,最困难的也许并不是有形的握手和外在的微笑,而是相互间内在的沟通。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意思的是,即在与人的交往中:()。

A: 最重要的是相互间内在的沟通B: 最重要的是握手和微笑
C: 最困难的是有形的握手和外在的微笑D: 最困难的是相互间内在的沟通
答案: D
试题110:高速公路设计的行车时速一般为120 公里,大大超过普通火车的时速。

与一般公路相比,车速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20%多,交通事故可减少60%至70%。

一条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可承担的运输量相当于一条双轨铁路。

美国现有高速公路每年在运输上可节约60到70亿美元。

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一般十年左右即可收回,车祸死亡率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高速公路:()。

A: 行车速度大大超过普通火车的时速B: 行车速度快、效率高、安全舒适
C: 虽然造价高,但经济效益很大D: 交通事故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答案: B
试题111:人们在心理上是有差异的,人脑作为一种器官,也是有差别的。

从重量上说,正常成年人的脑重平均在1400克左右。

有的人重一些,可达2000克以上,有的人则轻一些,只有1000克左右。

同是著名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是2012克,法朗士的脑重只有1017克,然而他们的聪明才智却难分上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 人们在生理上是有差异的B: 人脑作为一种器官,同样存在着个别差异
C: 屠格涅夫的脑重比法朗士的脑重多995克D: 脑重的差别跟聪明、愚笨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 D
试题112: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对这段话最准确复述的是,即人生价值:()。

A: 在于掌握真理B: 体现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之中
C: 在于运用真理改造客观世界D: 是由自己把握的
答案: B
试题113:新青年社本来就没有正式的组织,基本干部的结合,完全由于思想意志的相同,后来的分化,其因也在此。

在这段话中,作者认为新青年社的分化,原因在于:()。

A: 没有正式的组织B: 没有正式的组织和基本干部的结合
C: 只有思想意志的相同D: 没有基本干部的结合和思想意志的相同
答案: A
试题114:早发育的,身高增长开始得早,增长高峰出现得也早,增长停止也早,整个增长过程可能比较短。

因此,早发育类型的孩子虽然开始时显得比同龄孩子高,但成年可能比晚发育的个子矮,而体重比同样身高而晚发育的孩子要重些。

在这段话中,“增长高峰”和“增长过程”分别是指:()。

A: 最高身高和增长时间B: 最高增长速度和增长时间
C: 最高增长速度和增长高度D: 最高身高和增长速度
答案: B
试题115: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

A: 只能被“发现”,不能被“看见”B: 可能被“看见”,但不能被“发现”
C: 一旦被“发现”,就会取得成功D: 即使“看见”了,也可能被放过
答案: D
试题116:尽管他后来步入了哲学上的悲观主义,但这和他的生活景况是不相干的,而在现实世界上,他可以算是个幸运儿了。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

A: 尽管他的生活很不幸,但他在哲学上始终是幸运的B: 他在现实世界上的幸运,反而导致了他在哲学上的悲观主义
C: 他的生活景况虽然不佳,但在现实世界中依然是幸运的 D: 在现实生活中,他的命运还是不错的答案: D
试题117:在永恒的“变化”当中有的东西是要永恒坚持的,那就是学习方法论和颖悟性,还有“做人”。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 有些永恒“变化”的东西需要永恒坚持 B: 有些东西只有永恒地坚持下去,才会发生永恒的“变化”
C: 有些东西是不应随着永恒的“变化”而改变的D: 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 C
试题118:所谓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是指国家作为全部土地产权的所有者,通过协议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租给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生产者进行经营并由承租者向国家缴纳定量租金的一种土地
经营方式。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如果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那么:()。

A: 土地将归农业商品生产者所有B: 农民将成为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经营者
C: 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有分有合D: 土地的经营方式将发生变化
答案: D
试题11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严整、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不改变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学风,是永远也达不到真正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境界的。

在这段话中,作者认为:()。

A: 必须全面系统地钻研,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B: 只有经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创立这一理论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D: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达到这一理论的境界答案: A
试题120:实践一再证明,历史就是在不断“越轨”中前进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B: 历史不是一个和平发展的过程
C: 历史的发展在于不断打破常规D: 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某些人的越轨行为导致的答案: C
试题121:现代科技的杰出成就创造了发达的医学,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同时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于冷战状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少数国家很晚以来才提出计划生育政策,这诸多因素给人类造成了一个稳定生育的时代。

世界人口以每年8,700万的速度增加,1960年世界人口30亿,1974年达40亿,1986年达50亿,预计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64亿。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现代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的寿命并降低了婴儿死亡率B: 人口的无节制增长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
的负面影响
C: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稳定生育时代导致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D: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
答案: C
试题122:世界人均淡水水量约8300立方米,但每年有2/3以洪水形式流失,其余1/3成为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由于工业化和人类用水量增加,目前世界用水量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

可见未来淡水不足是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世界人均淡水量还是比较大的B: 多种因素造成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 洪水和工业化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D: 淡水不足将制约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
答案: C
试题123:人大代表在选举的基础上产生。

根据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初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选举B: 选举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
C: 选举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非法限制和剥夺 D: 选举权的行使受到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限制
答案: D
试题124: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和或然决定性。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B: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明显
不同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C: 现代科学的主导思想从机械观向系统观转变D: 现代科学以系统观为主导思维
答案: C
试题125:她自小在澳洲长大,回国时几乎不懂国文上了一星期的课后,她来看我,说其它的功课都很容易,只是国文仍是听不懂。

从此她每星期来四次,要我替她讲解,真没见过这样聪明的孩子,进步象风一样快。

一个月以后,她每星期只消来两次,而且每次都是用纯粹的流利的汉语,和我交谈。

等到第二学期,她竟能以中文写文章,不但字句通顺,而且描写得非常生动。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进步很快B: 她由不懂国文到能以中文写出流畅的文章,很不简单
C: 她学习能力很强D: 她既聪明又好学,只用一个学期就由一个不懂国文的基础上升到能写出通顺且生动的中文文章
答案: D
试题126:他爱青年,不是把青年只看作学生,而几乎是把表年看作先生。

抗战初期,每次和年轻人一起开会,他都看成是一种学习,袖珍记事册里记着的就常是年轻人的意见。

人们见他听人发言,那样细心,仿佛一个字都不舍得漏掉似的。

有时一句话没听清楚,他往往在散会的时候,紧赶上那发言的人,谦逊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能不能再讲一遍我听听?……”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他爱青年B: 他把表年看作先生,虚心向青年人讨教
C: 他爱青年,并且对青年很谦虚,不摆先生的架子D: 他喜欢记录年轻人的意见
答案: C
试题127:写作要有题目,就是要有中心思想,要有内容。

目的性要明确,例如这篇文章是记载一件事情,或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等等。

总之,要有所为而作。

无所“为”的文章,尽管辩证通顺,语气连贯,但是内容空洞,只能归入废话一栏,以不写为好。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写作要有题目B: 写作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C: 文章有很多种类,要根据不同的种类确定不同的写作内容D: 不要写废话
答案: B
试题128:我国《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是培训、奖惩、任免、工资增减等的依据;考核具有激励功能,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考核还具有导向功能;同时考核有利于对公务员实行监督,防止各级公务员滋长“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搞特殊化,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倾向。

这段话主要说明:()。

A: 国家要求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考核B: 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
C: 对公务员进行考核是国家的要求并且此举意义重大D: 对公务员实行考核制度的原因在于其在公
务员管理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答案: D
试题129:学校党支部书记激动得眼睛闪着泪花,他说,他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了,文革中逼得吃鼠药走绝路,自己教的学生见了躲着走,怕沾“臭老九”的边。

如今,社会风气大变了。

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县委领导作陪,这在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学校党支部书记因为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而激动B: 社会风气变好了
C: 教师在“文革”中遭到迫害D: 党支部书记回顾他从教的三十年来的经验,感到今天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答案: D
试题130:文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本无法分割。

没有内容,形式不能孤立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显现。

没有内容的形式或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

内容和形式都各以对方作为存在条件。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B: 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都不可少
C: 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必须达到有机地结合D: 内容和形式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131:按重复钮时,录像机的多功能显示屏上将出现“R”标记,放像开始,当磁带到达录像部分的终点时,将自动倒带到始点,然后重新开始放像。

该过程将反复进行。

从这段话中可知,当按录像机重复钮时,()。

A: 磁带将自动倒回到起始点,然后开始放像B: 磁带将从头到尾反复运转
C: 磁带将开始放像,直到放至磁带终点,倒回重放D: 磁带将开始放像,放至录像节目的终点,倒回重放
答案: D
试题132: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货币理论以及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迄今为止,已经形成的货币需求理论不下四、五家,但是我认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依据,而其他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需求理论,都没有跳出这个理论,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新的因素。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需求理论:()。

A: 有数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四种以上的流派B: 只不过是在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增强了一些新的因素
C: 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D: 只不过是照抄了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 B
试题133:笔迹检验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习惯特点,文字布局习惯特点,书面语言习惯特点,来认定书写人的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笔迹检验:()。

A: 的内容很广泛B: 是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
C: 的操作方法D: 的研究方向
答案: B
试题134:奴隶社会后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土地私有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段话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奴隶社会后期:()。

A: 社会进步了B: 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C: 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D: 出现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地主阶级
答案: D
试题135: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婚是当时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结婚方式。

教会不仅握有婚姻家庭的立法权,而且操纵婚姻家庭的司法权。

结婚必须严格遵守教会法上的有关规定。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A: 宗教婚流行于欧洲中世纪B: 教会在婚姻中的作用
C: 宗教婚是中世纪的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结婚方式D: 中世纪的欧洲结婚必须遵守教会法的规定答案: C
试题136:一个人说话的内容不论如何精采,但如时机掌握不好,也无法达到说话的目的。

因为听者的内心,往往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要对方愿意听你的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都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说话的内容和时机都很重要B: 说话的时机比内容重要
C: 掌握说话的时机很重要 D: 说话时要把握听者的内心变化
答案: C
试题137:生物质能是一种新能源。

但由于目前其利用受到土地资源等多方面限制,发展前景还不是很广阔。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生物质能:()。

A: 是一种新能源B: 利用受到限制
C: 发展前景并不广阔D: 利用面很窄
答案: C
试题138:迁安,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商时为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令支国,秦时为离支县,西汉改为令支县,辽时取名安喜县,金又改为迁安县,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迁安县,设立迁安市。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A: 迁安位于河北省B: 迁安人杰地灵
C: 迁安历史悠久D: 迁安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名称的变动
答案: D
试题13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几经变动,但基本上由政府统包统办和直接的行政管理。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高教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需要进行配套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B: 改革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C: 原来的高等教育体制从来就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过多次变动
答案: A
试题140: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弊病丛生,社会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于是社会主义学说更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社会主义思潮取代民主主义思潮正澎湃全球。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暴露了其固有的矛盾和缺陷B: 社会主义思潮的20世纪初的蓬勃发展是有深刻历史原历的
C: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 社会主义学说在20世纪以前并不受欢迎答案: B
试题141:《三国演义》是明初罗贯中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为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提供了全景式的历史图卷,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B: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罗贯中D: 《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人物
答案: B
试题142: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能最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云南元谋猿人发现在1965年B: 元谋猿人发现在云南元谋
C: 元谋猿人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代猿人D: 元谋猿人因为发现在云南元谋而定名
答案: C
试题143:昨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小伙子。

他主动跟小王搭话,说认识我们主编。

能最准确复述这段话意思的是:()。

A: 这个小伙子认识小王B: 这个小伙子认识主编
C: 这个小伙子不认识小王,但认识主编D: 这个小伙子自称认识主编
答案: D
试题144: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吨氧气。

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侵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森林:()。

A: 是造雨者B: 吸收二氧化碳
C: 是人类文明的摇篮D: 是最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因子
答案: D
试题145:新能源,根据联合国1981年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的定义,包括太阳能、水力发电、风能、生物质能、薪柴、木炭、畜力、海洋热能、波浪力能、潮汐能、泥炭、油母页岩和重质油砂共14种,主要指常规化石能源以外的可再生能源。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能源:()。

A: 有很广泛的用途B: 包括很多种类
C: 发展前景很大D: 是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答案: B
试题146:商品文化所指的就是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等。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商品文化:()。

A: 包括很多方面B: 内涵丰富
C: 的内涵与外延D: 应用面很广泛
答案: D
试题147:农业生产使人们开使了定居生活,建立了以氏族为中心的聚落,以及几个氏族组成的部落村庄。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到六米的壕沟,是聚落的防扩设施。

居住区中心是一座大型的房屋,几十座中、小型房屋分散在它的周围。

整个布局井然有序,可见当时母系氏族制度的严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 农业生产是人们开始定居生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B: 半坡人已经有了定居生活
C: 半坡遗址反映了母系氏族制度的严密D: 半坡人的居住已经很先进
答案: B
试题148: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战乱不息,人民大量向南方迁徒。

南方的江淮流域得到开发,经济不断发展。

到隋唐时期,已后来居上,超过了遭受战乱破坏的黄河流域。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农民因避战乱而大举南迁B: 由于魏晋以来,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使得江淮流域的经济得到发展
C: 隋唐两代,南方经济优于北方D: 战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 B
试题149:像葡萄酒一般殷红的酒,比葡萄酒更为鲜明活跃,从肥嫩而有弹性的心房一放一收的节拍,顺着血管的一涨一缩,像潮水一般汹涌地周流于全身,分送食粮与各器官,各组织、各细胞。

又收集了各处的污物,到了肺,经过氧气的洗涤之后,又回到心房。

这样循环不已,昼夜不息。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血液比葡萄酒更活跃B: 血液循环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C: 血液循环意义重大D: 血液循环的途径很复杂
答案: B
试题150:永定河上的芦沟桥,修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年到一一九二年间。

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彻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 芦沟桥修建年代并不久远B: 芦沟桥桥身很长
C: 简单介绍了芦沟桥的桥体构造D: 芦沟桥是各拱相联的联拱石桥
答案: C
试题151:击剑被视为欧洲的传统体育项目。

从斯巴达克思的角斗,到中巨纪的风流骑士,都把击剑当作一门格斗技术。

此后火器取代了冷兵器,击剑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欧洲巨代相衍。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击剑:()。

A: 是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 B: 历史悠久
C: 是欧洲的传统体育项目 D: 是一门格斗技术
答案: C
试题152:橙足鼯鼠体形似松鼠,但比松鼠大,身长约45厘米,后肢较长,尾粗长,尾毛蓬松色浅淡,爪钩锐利,眼上而圆,耳廓无束毛,听觉灵敏,全身被灰褐色长毛,腹毛呈灰白色,四足背部毛呈橘红色,因而“橙足鼯鼠”之称。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 橙足鼯鼠名称的由来B: 橙足鼯鼠的体态外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