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跨河公路大桥施工工艺及施工测量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施工工艺
每节段施工工艺详见“图3-2 塔柱节段工艺流程图”。

下塔柱第1节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下塔柱第2~7节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2 塔柱节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安装塔柱首节段钢筋、模板并预埋爬架锚锥,浇筑首节段混凝土。

2、拆除首节模板,安装液压爬模爬架挂靴及0、+1层平台,依靠爬架操作平台安装第二节段钢筋、模板,然后浇筑第二节段混凝土。

3、第二节段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对拉螺栓及锚锥堵头螺栓。

在砼强度达到20MP 以上,在预埋锚锥上安装锚板及锚靴,然后用塔吊提升承重架至第
二节段,再依次安装+2、+3、-1层平台及移动模板支架,依靠爬架操作平台安装塔柱第三节段钢筋、模板,再浇筑第三节段混凝土。

4、当第三节段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拆除对拉螺栓及锚锥堵头螺栓,通过移动模板支架上的齿轮及齿条脱开模板距砼表面一定空间距离,在第三节段混凝土强度达到20MP以上,在其预埋锚锥上安装锚板及锚靴,然后依次安装爬升装置、轨道及下支撑并进行调整,进行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并进行爬架第一次爬升。

爬架第一次爬升完成后,开始安装爬架-2层吊架,该层吊架主要作为设置电梯入口的工作平台。

至此,完成整个液压爬模系统的安装,塔身施工进入正常的液压爬模系统施工工序。

5、液压爬模继续爬升施工至下塔柱第9节段,在过下横梁交接段(第
6、7节段)时,预埋下横梁进入塔柱钢筋连接套筒和预应力塑料波纹管,施工期间穿插进行下横梁支架搭设施工。

3、施工测量
3.1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检测
在22#墩主塔施工期间,施工控制网需要定期复测和修正,以便使各分部控制网准确。

3.2下塔柱高程控制
在塔座顶面埋设沉降观测点,选择固定点作为塔柱施工测量的高程起算点,高程起算点应定期复核。

桥轴线上各点随着主塔施工的增高,应及时向上投点进行传递,主塔高程基准传递方法以水准仪钢尺量距法为主,以全站仪悬高测量法作为校核手段。

3.3塔柱施工测量
塔柱施工放样的主要内容包括:塔柱钢筋绑扎、模板的立模放样、模板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后的竣工测量。

现场放样之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各高度层轴线点、轮廓点的放样数据。

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放样及检查采用双控模式进行:第一,以22#墩主塔中心到控制点为独立坐标来进行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简单明了,也便于调整;第二,在前一种检查合格后,复核各角点的实测大地坐标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满足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4三维坐标放样
首先定位劲性骨架,待性骨架固定好,再放样塔柱模板边线,以此作为钢筋
绑扎依据。

每节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做好该节塔柱竣工并放样下节塔柱中线,以此作为下节塔柱立模依据。

每次立模完毕进行模板检查验收时,以主塔中心点为起点,以桥轴线为方向线,测出轮廓点的相对坐标,与设计值进行比较,求出其差值,然后进行模板调整,直至差值在规定限差内。

对于不能直接测定的轮廓点,可根据已测定的点和它们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用边长交合法测定。

3.5下塔柱位移、摆动观测
为保证塔身倾斜度满足要求,在施工放样中应考虑气温引起塔身变形对测量的影响。

根据塔柱变化规律,确定放样时间和方法,对观测点的布置、观测时间、观测精度、观测方法等将在正式实施中确定。

随着荷载增加,混凝土弹性压缩及收缩徐变,承台、塔座可能产生下沉,应在施工中监测承台、塔座的相对及绝对沉降,确保塔顶高程的正确并分析塔柱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从承台浇筑完即开始定期观测。

3.6注意事项
塔柱施工测量控制要定期全桥联测、复测,对临时控制点进行不断的修正。

测量过程要定机、定人、定时、定点。

测量时要进行双控,保证空间位置准确,形状大小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