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 学历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学历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体会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对雷
锋精神的赞美。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主题。
(2)学习本文设置悬念、误会的巧妙构思。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
种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些可能会让我们感动,有些可能会让我们深思。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充满温情的文章——《驿路梨花》。
(二)作者简介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边疆色彩。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四)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他们与小茅屋的关系。
2、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章的情节发展。
(五)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文中多次提到“梨花”,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梨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设置了哪些悬念和误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六)主题探讨
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仅仅是赞美梨花吗?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讲述自己身边类似于文中人物的感人故事。
2、推荐阅读彭荆风的其他作品,如《鹿衔草》等。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驿路梨花》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也明白了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像文中的人物一样,传递爱心,奉献社会。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身边的温暖”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时,通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文中的悬念和误会,探讨“梨花”的象征意义等,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阅读和探究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的学历案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过程等方面对《驿路梨花》这篇课文的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其中的精神内涵,并提高语文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