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采取少量盲肠黏膜或内容物,加入适量的 40℃生理 盐水,涂匀后加上盖玻片,40×10 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呈现钟摆运动的虫体,有的可见虫体有一根鞭毛。同时,而在 肝病灶切面涂片,采取瑞氏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滴虫,同时进行细菌学及球虫检查,未见细菌。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
药物较多,不能完全采用静脉注射的采用该方法。
注射部位选择身体皮肤松软处,多为颈部皮下(适用于
注射部位选择胸部肌肉注射 (适用禽)、颈部肌肉注射
禽类)、股内侧皮下(适用羊、猪)、颈部皮下(适用牛羊)。
(适用猪牛羊等牲畜)、股内侧肌肉注射(适用小猪),因该处
4 皮内注射
肌肉厚实,距离神经及血管有一定距离。
114200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8援04.101
孔
雀 ︵
辽 宁
组 省
海 城
市 种 畜
织
滴 禽
监 督
徐
虫 管
理 站
盾
,辽 宁
病
的 海
城
诊 ︶ 治
虫体可随着病鸡排粪而排到体
外,且能够长时间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当其他鸡只误食含有虫体的粪便就会
发生感染。对环境中的粪便应及时清
下面简单介绍下各种注射方法的应用。
治疗动物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1 肌肉注射
3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又叫肌内注射,注射刺激性强或者吸收困难的
皮下注射是皮下组织注入小量药液或疫苗的方法。不适
药物或者疫苗采用该方法;不能或不适宜采用静脉注射的采 用该方法;要求药物发生效用比皮下快的应用该方法;注射
宜口服给药的适用该方法;手术用药及局部麻醉应用该方 法;对肌肉刺激较强的应用该方法;油苗适用该方法。
临床上多用于牛结核诊断试剂,注射部位为牛颈部,注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 年第 4盲肠肝炎”,是鸡和火鸡 的一种原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 肝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也发生于野雉、孔雀和鹌鹑等 鸟类。常呈散发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但也有死亡率 超过 30%的报道。笔者偶遇鞍山市某公园饲养观赏孔雀发生 一起组织滴虫病,现将其诊治方法做以报道,仅供业内同行 参考。 1 发病情况
理 ,防 治重 复 感 染 ,也 是防 治 该 病 的 重 要 环 节 ,环 境 可 采 用
2%~4%NaOH 进行消毒。
畜禽注射方法的临床应用 2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推注和滴
王黎丽
(辽宁省黑山县镇安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黑山 121400)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8援04.102
注两种方法。需要快速产生药效的应用该方 法;药物用量多、刺激性大应用该方法;营养 用药及输液、输血采用该方法。
注射部位多为耳静脉(适用于猪)、颈静
注射是将疫苗、药物或诊断试剂注射到动物体内,以期
脉(适用牛羊等大牲畜)等,因该处静脉血管粗直,弹性好,不
达到对畜禽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目的一种常用的技术, 易活动。注射部位注意消毒,掌握药物的注入速度,注意观察
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孔雀组
织滴虫病。 5治疗
甲硝唑 0.05%饮水,连用 7d;停 药 3d,再连用 5~7d。
左旋咪唑 25mg/kg.bw 混饲 1 次。 速补 0.05%饮水,增加机体抵抗 力。 6小结 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 盲肠体内的异刺线虫虫卵为媒介,组 织滴虫进入异刺线虫体内,进入异刺 线虫虫卵,随着异刺线虫卵排出体外, 由于异刺线虫虫卵卵壳的保护,使其 在外界环境中长时间存在,成为了重 要的传染源。因此应驱体内及环境中 异刺线虫。 环境中蚯蚓可以吞食到土壤中 的鸡异刺线虫虫卵,孔雀也可通过采 食带虫卵蚯蚓而感染本病。由此可见 消灭环境中的蚯蚓,对防治孔雀的组 织滴虫病也有重要的作用。
2017 年 8 月初,鞍山市某公园饲养的 150 余羽孔雀中雏 孔雀陆续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下降,腹泻,排黄色或黄绿色粪 便,误以为沙门氏菌感染,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 显,并且有加重的趋势,5d 后,相继出现死亡,累计死亡 6 羽 雏孔雀。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初发病的雏孔雀表现为精神萎顿,缩头闭眼,羽毛蓬 乱,两翅下垂,腹泻,排淡黄色或淡黄绿色的粪便,个别孔雀 腹泻便出现少量血液,冠髯发暗呈浅蓝色,有的呈深紫色,成 孔雀症状不明显。对死亡雏孔雀进行剖检,可见盲肠外观膨 大,呈棒状,打开肠腔可见内容物较实硬干酪样凝固的栓子, 横断面呈同心轮层状,盲肠壁肥厚,有的形成溃疡。肝脏肿 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中间凹陷,边缘稍隆起的圆形的坏死 灶,个别病灶直径可达 1cm 大小。 3 实验室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
药物较多,不能完全采用静脉注射的采用该方法。
注射部位选择身体皮肤松软处,多为颈部皮下(适用于
注射部位选择胸部肌肉注射 (适用禽)、颈部肌肉注射
禽类)、股内侧皮下(适用羊、猪)、颈部皮下(适用牛羊)。
(适用猪牛羊等牲畜)、股内侧肌肉注射(适用小猪),因该处
4 皮内注射
肌肉厚实,距离神经及血管有一定距离。
114200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8援04.101
孔
雀 ︵
辽 宁
组 省
海 城
市 种 畜
织
滴 禽
监 督
徐
虫 管
理 站
盾
,辽 宁
病
的 海
城
诊 ︶ 治
虫体可随着病鸡排粪而排到体
外,且能够长时间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当其他鸡只误食含有虫体的粪便就会
发生感染。对环境中的粪便应及时清
下面简单介绍下各种注射方法的应用。
治疗动物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1 肌肉注射
3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又叫肌内注射,注射刺激性强或者吸收困难的
皮下注射是皮下组织注入小量药液或疫苗的方法。不适
药物或者疫苗采用该方法;不能或不适宜采用静脉注射的采 用该方法;要求药物发生效用比皮下快的应用该方法;注射
宜口服给药的适用该方法;手术用药及局部麻醉应用该方 法;对肌肉刺激较强的应用该方法;油苗适用该方法。
临床上多用于牛结核诊断试剂,注射部位为牛颈部,注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 年第 4盲肠肝炎”,是鸡和火鸡 的一种原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 肝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也发生于野雉、孔雀和鹌鹑等 鸟类。常呈散发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但也有死亡率 超过 30%的报道。笔者偶遇鞍山市某公园饲养观赏孔雀发生 一起组织滴虫病,现将其诊治方法做以报道,仅供业内同行 参考。 1 发病情况
理 ,防 治重 复 感 染 ,也 是防 治 该 病 的 重 要 环 节 ,环 境 可 采 用
2%~4%NaOH 进行消毒。
畜禽注射方法的临床应用 2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推注和滴
王黎丽
(辽宁省黑山县镇安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黑山 121400)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8援04.102
注两种方法。需要快速产生药效的应用该方 法;药物用量多、刺激性大应用该方法;营养 用药及输液、输血采用该方法。
注射部位多为耳静脉(适用于猪)、颈静
注射是将疫苗、药物或诊断试剂注射到动物体内,以期
脉(适用牛羊等大牲畜)等,因该处静脉血管粗直,弹性好,不
达到对畜禽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目的一种常用的技术, 易活动。注射部位注意消毒,掌握药物的注入速度,注意观察
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孔雀组
织滴虫病。 5治疗
甲硝唑 0.05%饮水,连用 7d;停 药 3d,再连用 5~7d。
左旋咪唑 25mg/kg.bw 混饲 1 次。 速补 0.05%饮水,增加机体抵抗 力。 6小结 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以 盲肠体内的异刺线虫虫卵为媒介,组 织滴虫进入异刺线虫体内,进入异刺 线虫虫卵,随着异刺线虫卵排出体外, 由于异刺线虫虫卵卵壳的保护,使其 在外界环境中长时间存在,成为了重 要的传染源。因此应驱体内及环境中 异刺线虫。 环境中蚯蚓可以吞食到土壤中 的鸡异刺线虫虫卵,孔雀也可通过采 食带虫卵蚯蚓而感染本病。由此可见 消灭环境中的蚯蚓,对防治孔雀的组 织滴虫病也有重要的作用。
2017 年 8 月初,鞍山市某公园饲养的 150 余羽孔雀中雏 孔雀陆续出现精神萎顿,食欲下降,腹泻,排黄色或黄绿色粪 便,误以为沙门氏菌感染,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 显,并且有加重的趋势,5d 后,相继出现死亡,累计死亡 6 羽 雏孔雀。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初发病的雏孔雀表现为精神萎顿,缩头闭眼,羽毛蓬 乱,两翅下垂,腹泻,排淡黄色或淡黄绿色的粪便,个别孔雀 腹泻便出现少量血液,冠髯发暗呈浅蓝色,有的呈深紫色,成 孔雀症状不明显。对死亡雏孔雀进行剖检,可见盲肠外观膨 大,呈棒状,打开肠腔可见内容物较实硬干酪样凝固的栓子, 横断面呈同心轮层状,盲肠壁肥厚,有的形成溃疡。肝脏肿 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中间凹陷,边缘稍隆起的圆形的坏死 灶,个别病灶直径可达 1cm 大小。 3 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