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线段的性质》林辉宇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新课标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把它分为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是:(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①首先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
——这些简单或复杂的图形,构成了我们身边多姿多彩的世界。
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到什么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情境出发--------认识到这些简单或复杂的图形,构成了我们身边多姿多彩的世界。
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认识美、欣赏美,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丰富对几何形状的感性认识。
②观察粉笔盒,让学生回答从整体上看、侧面看、前面看,只看棱、顶点等到局部,分别得到什么图形?
在这样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明图形的特征,以尊敬、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从而得出“几何图形的概念”,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引导建构
活动一、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几样东西(出示实物:铅笔盒、魔方、茶叶盒、足球和漏斗)及多媒体演示
(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相关经验呼之欲出,为随后探究立体图形做铺垫。
活动二、(再次出示实物:铅笔盒、魔方、茶叶盒、足球和漏斗)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小组交流它们的异同。
本环节,我一直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立体图形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我让学生去自主观察,自由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的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立体图形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2
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
随后出示一组练习来巩固。
1、请你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2、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
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③⑤;
D.④⑤
3、观察下列实物图片,它们的形状分别类似于哪种几何体?
①??
②
③
④
⑤
活动三、出示棱柱、棱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柱体和椎体的异同,教师辅助学生完成。
在讨论棱柱和棱锥的区别时,学生在此环节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很难分辨。
所以在这一环节要重点讲解,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摸教学模型,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底面和侧面去找异同点并进行归纳总结。
(三)充分感知,延伸拓展
3
让同学们欣赏第二组图片,欣赏之余,让学生寻找熟悉的图形。
结合立体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归纳平面图形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接下来,出示两道例题,都是从生活情境中找出熟悉的平面图形。
学生在完成此项活动时,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弄混淆。
因此借用几道习题,引导学生从刚才的立体图形过渡到平面图形中来,在做题中引导学生如何抽象,步步分解。
1、如图,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
2、如图,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
3、在下图中的三幅图案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组合而成的?
4
(四)
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四个环节: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1、把图中的几何图形与它们相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2、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
他虽然只由七块板组成,但用它们可以拼出人、动物等各种图形。
你能指出你所熟悉的图形
?
几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体现基础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五)
总结交流,课后提升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认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在交流中提升情感,完成课堂小结。
圆锥
圆柱
棱柱
棱锥
球
5
(六)
作业设计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了巩固性作业和创新型作业,创新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平台。
机器人
两盏电灯
稻草人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业)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七)
板书设计
4、1、1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
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
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五、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从生活中的图片欣赏引入,到对图形的宏观观察与微观剖析,最终用数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几何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适时的多媒体演示,增加了图形的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动手实践、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