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说明:
1.本卷共4页,包括选择题(第1至25题)和非选择题(第26至28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班级、姓名、考场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所有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答题卡”上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
1.周末,妈妈带着哥哥、妹妹一起去外婆家菜园里采摘蔬菜、除草,孩子们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又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这表明,劳动让他们
A.丰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B.体会到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C.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D.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
2.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②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责任
③角色不同,人的身份也不同④社会关系不同,身份也不同
A. 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A.道德化 B.社会化 C.法律化 D.成熟化4.“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做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
我们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为别人而活着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 D.人可以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
5.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
这有利于青少年
①跟所有的人成为朋友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明明每次都热心地帮助同学②军军严厉批评借人东西不还的华华
③小海把自己的奖品与人分享④磊磊支持农民工坐公交车不坐空位
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③④
7.观察右图,我国网购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网上成交额逐年增长
②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③网络便利人们的生活
④网购商品相对便宜
A. 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8.出门打不到车?滴滴打车随叫随到。
饿了不想做饭?美团外卖来送饭……这都体现了“分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
这说明 A.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C.网络能够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2017年2月份,大量所谓“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传播。
其中,王某制作并上传至网络一段视频,称晋江一企业紫菜为“塑料紫菜”,同时以此威胁该企业索要十万元。
企业报案后,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将涉嫌敲诈勒索的王某抓获。
根据材料回答9-10题。
9. 网络传播“塑料紫菜”这一谣言的危害有
①损害企业声誉和经济收益②引发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③有利于监督企业诚实经营④使人们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A.①③B.②④C.①② D.③④
10.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不要沉迷于网络生活 B.网络信息都是不可信的
C.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D.充分利用网络建言献策
11.与中学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
①校园秩序②生产秩序
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
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
右面漫画《让座》体现的是
A.道德B.规章
C.纪律D.法律
13.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在电梯内吸烟”“严
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上车”等,每个
公民都应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A.人们的道德素质都低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我国的法制不够健全D.有了规则就能杜绝混乱和矛盾14.关于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规则和自由谁也不依靠谁
C.违背规则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D.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15.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点反思自己的言行,严于自律,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这说明
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
③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④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B.②④C.①④ D.②③16.2017年,宁波一动物园有人因逃票翻墙至虎园被老虎咬死。
我们在叹息生命可贵的同时,也要警惕心中那头一直潜伏着的不守规则的“老虎”。
对此,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逃票是小事,游客被咬是凑巧B.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应严格自律C.严格遵守规定,提高规则意识D.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增强自控力
17. 下列情形中体现了对他人尊重的是
①江明给同学起不雅的绰号 ②小柳知道别人在午休就不再说话了 ③小琴把掉落的垃圾捡起来 ④面对老师的批评小宇总能悉心接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尊重他人,要平等对待他人。
这里的“平等”主要指
①人格 ②成绩 ③家境 ④法律地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9.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①中学生佩戴首饰上学 ②说话注意场合和对象
③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④谈吐文雅、不说脏话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0.右图漫画告诉我们
①不讲信用就要付出代价
②只要诚信必定成就事业
③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④只要失信,就不能贷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21.下列四组图,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① ②③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2.下列四种行为的违法性质及承担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A .打坏路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B .不履行合同约定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 .谎报险情违反了刑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D .行人闯红灯违反了交通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23.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 .触犯了刑法
B .应受到刑罚处罚
C .违反了宪法
D .严重社会危害性
24.关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般违法行为危害较轻,没有突破行为底线
B .二者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C .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D .二者均违反了法律,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5.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中学生与其斗争时应该
①讲究智斗,不要硬拼 ②勇敢地与歹徒拼到底
③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④尽量回避,忍气吞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其中26题6分,27题9分,28题10分)
道 德 法律 违法 犯罪
26.材料一:如今“互联网+”的例子很多,如“互联网+传统集市”有了淘宝,“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支付宝,“互联网+传统红娘”有了世纪佳缘等。
从2008年至今十年间,老百姓越来越多的事情从线下办变成了网上办。
材料二:网络正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进学生的生活。
据调查,有55%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很多中学生,常常与人网聊到很晚;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用手机写作业……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网络会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我们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2分)
27. 宁波市46岁的王某某因为邻居陈某家经常传出狗吠,影响睡眠,多次交涉未果,心存怨恨,但未曾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报警。
一日傍晚,王某某再次因狗吠找到邻居陈某,争斗无果,王某某随即回家取刀,返回陈某家中,捅向陈某一家四口,致三死一伤。
如若处理得当,一场血案本可以避免。
李明认为:陈某有养狗的自由,但养了就要管好,要学会尊重他人。
王亮认为:王某某缺乏法治观念,遇到问题应寻求法律救助,善用法律。
(1)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两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7分)
28.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自觉遵守规则,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
【诚信做人健康成长】
进入期中考试,某校将八年级某班被设置成“诚信考场”。
考场里没有老师监考,没有摄像头,全班同学都埋头做题,没有交头接耳。
无人监考,不仅考出了成绩,更考出了人品。
(1)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4分)
【明辨是非弘扬法治】
初中生陈某,结识了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逃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后发展到盗窃财物被拘留。
但他仍不思悔改,参与打架斗殴,并把人刺成重伤,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
他现在很后悔。
(2)陈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遵守规则从我做起】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合格公民重要的素质之一。
自觉遵守规则,才能建立和谐诚信的社会。
(3)面对规则,你觉得自己急需改进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