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专项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专项自检题学能测试试卷
一、中考物理电学实验
1.进一步探究
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 表示,单位为法拉,用字母F 表示。

两个相距很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在电路中用表示。

(1)如图,闭合开关,电容的两个极板将带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充电。

充电过程中,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从A 到B ”或“从B 到A ”)。

改变电源电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也发生改变,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 /V
2 8 2 电荷量Q /C
4×10-3 6×10-3 2×10-3 5×10-3 电容C /F 2×10-3 0.75×10-3 1×10-3 2×10-3
(2)分析数据可知,电容C 与电容器两端电压U 及电荷量Q 的关系式为:C=______。

(3)请把表格补充完整______。

(4)电容的大小不是由带电量或电压决定的,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为S C d
ε=(ε是一个常数,S 为极板面积,d 为极板间距离)。

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
C C C C ++…,(C 表示总电容,C 1、C 2.……C n 表示各电容器的电容)。

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 1、S 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则总电容C =______,总共能够储存的电荷量为______。

2.图甲是安装在木板正面的部分电路,其中a 、b 、c 、d 是穿越木板的接线柱,两个灯座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上,安装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 1、L 2木板背面的部分接线柱之间有导线相连着,从而使木板正背两面的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闭合开关通电后,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1)小明说出了判断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正确方法:用手将其中一个小灯泡取掉,若另一灯泡仍发光,则说明两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否则是____________;
(2)小丽在电源和开关之间串联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两灯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可初步判断通过灯L1的电流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开关S3连入电路中________.(要求:只闭合开关S3后,R1、R2以及电流表串联;导线不许交叉)
②小明将S3闭合后,发现电流表均无示数.于是他用一只电压表对电路故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进行了检测,将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均无示数;接在R2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读出了电路中各电流表的示数,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各开关的连接情况是________(填写各开关断开或闭合).
②分析实验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
③电阻R1:R2=________.
(3)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拓展)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小明两次实验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P最大:P最小=________.
4.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1L 所在的支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2L 发光,但灯1L 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1L 、2L 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1I 、2I 和I ,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可读出:10.5I A =,2I =__A ,I =__A ;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

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______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 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S ,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 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 连接点,并改接到C 连接点上,测量L 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 2两端电压?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分别测出AB 、BC 、AC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
6.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_____。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

(3)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兰家前段时间通过天猫购物平合新买了一合某品牌双门冰箱,如图甲所示.
(1)商家将冰箱送到小兰家后,根据父母的要求,送货工人将冰箱放到厨房的某个位置便离开了.小兰感觉冰箱放置的并没有水平,于是她准备了铁钉、细线和量角器,通过实验检验冰箱是否水平并进行有效调整,步骤如下:
a.她先利用细线和铁钉自制一个重垂线,这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_____.
b.她将量角器的底边与冰箱的侧面的顶边重合,再将重垂线吊在量角器的圆心,通过观察_____,确定冰箱是否放置水平;
c.在爸爸的帮助下,通过调节冰箱底部的调节脚将冰箱调整水平.
(2)如图乙所示是这台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
A.S1闭合、S2断开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
B.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
C.关上冰箱门时、S1自动断开,使得照明灯熄灭
D.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
(3)小兰仔细阅读了冰箱使用说明书,按要求放置的冰箱与墙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什么冰箱不能紧贴着墙放置呢?小兰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会降低冰箱内的温度
猜想二: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会减少冰箱消耗的电能
a.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兰用温度计测量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但测量时发现,由于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大,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岀读数时示数迅速变化.为了使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变化不明显,她可以_____(请你为她设计一种可行性方案).小兰通过该方案分别测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况时冷藏室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几乎一样,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b.为了验证精想二,小兰用电能表测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况下消耗的电能.测量时,除冰箱位置不同外,应控制冰箱内外工作环境、工作电压、通电时间相同,并且还应该
_____.小芳通过比较测量结果验证了猜想二是正确的.
8.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上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位同学在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

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乙、丙所示的两种情况。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

乙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电压电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
9.软硬程度不同的铅笔其用途不同例如6B软铅笔用来作画,软硬适中的HB铅笔用来写字,6H硬铅笔用来制图。

已经知道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小明有
5cm和15cm的6H、HB、6B的铅笔芯若干,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硬度是否有关。

(1)实验中小明通过______反映铅笔芯电阻的大小。

(2)应选用______cm的铅笔芯做实验更好一些
(3)实验中更换不同硬度的铅笔芯,发现灯泡亮度几乎不变可能是铅笔芯的电阻差别比较小;改进的措施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______。

(4)实验中,______更换不同硬度的铅笔芯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保持电源电压不变。

(5)根据改进后的方案,画出记录数据的装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______
10.有一个低压电源的电压在 30 V~36 V 间,小明要测量出它的电压(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除了待测电源,手边有一个量程为 0~15 V 的一块电压表,及四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分别为R1(0.01 Ω)、R2(20 Ω)、R3(30 Ω)和R4(30 kΩ)各一个,一个开关及若干导线,请合理选择以上器材,测出电源电压。

要求:
(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____)
(2)写出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
(3)写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U= ______。

11.用甲图测小灯泡电阻.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2.5V.
(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
(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而小灯泡不亮.其可能原因是
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
(3)若一个电表发生故障,但有已知的定值电阻R0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_______.
12.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
(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

1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材料、横截面积、_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时,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把a、b、c、d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中A、B两点之间,探究情况如下表:
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两根金属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可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14.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时,发现不同金属导电板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为了研究底面为正方形的金属导电板电阻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取了由同一金属材料制成但底面积和质量不同的导电板,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出其阻值,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从序号_____的数据可知,正方形金属导电板的电阻大小与_____有关.
(2)分析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15.图甲是安装在木板正面的部分电路,其中a、b、c、d是穿越木板的接线柱,两个灯座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上,安装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1、L2木板背面的部分接线柱之间有导线相连着,从而使木板正背两面的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闭合开关通电后,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1)小明说出了判断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正确方法:用手将其中一个小灯泡取掉,若另一灯泡仍发光,则说明两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___,否则是____________;
(2)小丽在电源和开关之间串联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两灯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可初步判断通过灯L1的电流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

16.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索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______、______有关.
(2)由于猜想有多个因素影响电阻大小,应当运用________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3)实验时,同学们用下图甲的实验装置分别把a、b、c、d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A、B两点之问,
探究情况如下表:
当选用______两根金属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4)小明小组还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_的关系.
(5)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由于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
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想继续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此他们将a、b两根金属丝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丙所示),则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______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成反比.
三、欧姆定律中考物理电学实验
17.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图甲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

(1)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____
(2)闭合开关后,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为0.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继续探究,把所测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实验次数12345
电压U/V0.71 1.1 1.5 1.7
电流I/A0.180.200.260.30
①图乙中电流的示数为_____A。

②图丙是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他们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象,并标标记为a。

(________)
(3)图丙中b、c、d三条I﹣U图象,是其他组同学选择5Ω、10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按图甲电路测量数据所画。

①单独分析图丙中每条I﹣U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该小组同学发现,分析图丙中的I﹣U图象,还能得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

请写出分析方法:_____。

③验证②中的规律,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准备分别接入图甲电路,测量电流进行探究,有同学提议:既然探究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图甲中可以不用连接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

他们按照提议分别将三只电阻由小到大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42A,0.24A,0.13A,发现无法验证②中的规律。

于是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分析测量数据后,选定准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为确保完成验证,则这个电压值U的范围为_____。

A.1.5V<U≤3V B.1.3V<U<2.1V C.1.3V<U≤2.6V D.2.1V<U<2.6V
18.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___.
(2)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__(导线不允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4)排除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A.
(5)实验结果是:______.
19.方方做了“研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后,欲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

现有电压为9V的电源、规格为“6V 3.6W”的小灯泡、规格为“2A 10Ω”的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

方方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较大,无法探究电压更小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方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继续实验。

(1)当使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2)方方根据电路图乙,连接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

老师说少连了一根导线,请你帮她在图中添上这根导线______;
(3)方方按图乙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采集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曲线图,如图丁所示。

①AB段是直线,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电压较小时,______;
②BC段明显发生弯曲,是因为______。

20.小李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与他合作并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请你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

(________)
(2)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_________不变。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小李发现表格中有一组错误的数据,请你找出第____组数据是错误的。

序号12345
电压U/V0.8 1.2 1.6 2.0 2.4
电流I/A0.160.240.320.440.48
(3)为了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利用正确的数据,在坐标中绘制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

(________)
21.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下表中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
(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所示,请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_________
(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线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是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阻值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3)按照电路图a,在图c中将实物图连接起来_________
22.热敏电阻用来测量温度的变化,灵敏度较高。

某实验小组利用热敏电阻将一电流表改装为温度计,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流表(量程为0.6A),学生电源(输出电压恒为24V),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Ω),单刀双掷开关,用防水绝缘材料包裹的热敏电阻R T,导线若干。

已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 T=2t-10Ω,实验步骤如下:
a.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
b.为不烧坏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节到a端;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c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线位置,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使滑片P位置不变;
c.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d端,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计算出电流表刻度盘各个电流值对应的温度值,重新标注刻度盘,改装成温度计;
d.在容器中倒入适量的热水,随着热水温度的下降,读岀对应的温度值。

(1)根据实验要求,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___(选填“R1”或“R2”)。

(2)该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不能低于___℃;当电流表示数为0.24A时,对应的温度值为__℃;热水温度t与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t=_____℃。

(3)改装后的刻度盘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刻度盘的____(选填“左”或“右”)侧。

2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逐次将不同阻值的电阻R接在a、b间,每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均移到阻值最大端。

(1)当接入的电阻R为5Ω时,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移动滑片,两表指针保持不动。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______;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V;
(2)排除故障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 0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当接入的电阻R 分别为10Ω、15Ω时,闭合开关,重复步骤2;
④当接入的电阻R 为R x 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大于U 0,记录电流表示数; ⑤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____W ;
(4)仍使用原有器材,若使以上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a 、b 之间的电压至少为______V 。

24.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 ,小灯泡L 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00.5A Ω”字样。

(1)请用笔面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正确连接完整。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

小灯泡的亮度变亮。

(__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L 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移动滑片仍如此。

将电压表分别正确并联在AB 、BC 、CD 两端,发现AB CD BC 0,0U U U ==>.由此可知,发生故障的是_________断路(选填:“AB ”、“BC ”或“CD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 。

才能测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

为______A,则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Ω,(除不尽则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U /A 电流表示数I /A 电阻R /Ω
1 1.00 0.14
2 1.70 0.22
3
2.50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故据发现灯泡的电阻在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在影响灯丝电阻。

细心的小君发现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高温的钨蒸气遇冷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5)小君同学只用电阻箱替换灯泡,其它不变,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调节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均为2.5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为了能完成实验,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________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中考物理电学实验
1.B 到A Q
C U = 2.5V 121221S S S d S d ε+ 121221
S S d d U S S ε+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充电过程中负电荷从A 运动到B ,正电荷从B 运动到A ,则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为B 到A 。

(2)[2]由表中数据可知
3-3210F 2V 410C -⨯⨯=⨯ 3-30.7510F 8V 610C -⨯⨯=⨯
3-3110F 2V 210C -⨯⨯=⨯

Q CU =

Q
C U
=
(3)[3]根据上题所得公式Q
U C
=
,将表中数据带入可得 33
510C 2.5V 210F
Q U C --⨯===⨯ (4)[4][5]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 1、S 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电容决定式为
S
C d
ε=

1
11
S C d ε=
2
22
S C d ε=
因为多电容器串联时
121111=n
C C C C ++… 则
12
111
=C C C + 带入12C C 、可得
12
1221
S S C S d S d ε=
+
则总共能够储存的电量为
121221
U
S S S d C S d Q U ε+==
2.并联 串联 0.3A 0.15A (顺序可调换)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用手将其中一个小灯泡取掉,若另一灯泡仍发光,说明两灯泡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两灯泡是并联关系,否则是串联。

(2)[3][4]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量程是0.6A ,每一个小格的示数是0.02A ,电流表的读数为0.3A ;如果两灯串联,则可判断出通过灯L 1的电流是0.3A ;如果两灯并联,则通过每一只灯泡的电流为总电流的一半,所以通过灯泡L 1的电流也可能是0.15A 。

3.R 2断路闭合S 1、S 2断开S 3并联
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1:2改变电源电压9:2 【解析】 【分析】
(1)按从电源正极依次连接,一条路径将所有用电器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 (3)通过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判断出并联电路; (4)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