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公
开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机器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收集诗人,黄鹤楼及广陵等有关的资料,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山中送别》,生齐背。

2、在古代,由于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板:送别诗)
3、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00页,第20课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今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研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们以前是怎样研究古诗的呢?(解诗题—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板)
(一)、解诗题
1、生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吧。

这是一首送别诗,问题中就有个“送”字。

2、从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从问题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XXX(请求回覆完整)师:很好,你读懂了送的地址。

生2:从问题中我知道了XXX送XXX到广陵。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真不简单呀!
3、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在黄鹤楼送别XXX到广陵)
(二)、知诗人
1、谁来说说XXX是一个如何的人?
XXX是唐朝诗人、被人们称为XXX,酒仙、侠客,如果说唐朝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XXX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他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令先人望尘莫及。

2、谁来说说XXX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也是唐代诗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他比XXX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

我们学过他的诗有哪些呢?《春晓》《过故人庄》(三)、读诗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谁愿意来读?(XXX、XXX、陵、辞、唯)
3、齐读生字。

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指名读。

5、出示节奏(七言诗,可以是二二三节,用笔划一划节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师范读,请注意朗读时的节奏。

7、你也想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8、学生齐读古诗。

9、抽读,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

男、女读。

10、分组竞赛读,要整齐、声音嘹亮,读出感情,生互评。

(四)解诗意
大有把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实在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借助书上的注释,我们就能够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上面请大家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能够同位之间相互讨论。

还不懂的能够作暗号,等下提出问题。

1、前两句:“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指的是谁?“西辞”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辞的意思。

(组词也是理解字义的一个好方法)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XXX 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逆流而下,告辞时天然要向西,所以说西辞。

“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是什么意思?点明了时间。

为什么是下扬州而不是上呢?(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3、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诗人本该和老朋友XXX共饮美酒,吟诗作赋。

是何其的美!但今天,老朋友却离XXX而去。

心中是多么的依依不舍,请同学们齐读1、2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二句意思:(古诗有多种翻译法,可以是直译,也可以是意译。


☆(XXX)在(西边的)黄鹤楼送别老朋友(XXX),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老朋友坐船逆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
去。

(出示齐读)4、老朋友XXX的船走了。

可是XXX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呀望呀,他在望什么呀?
生:望那只船
5、“孤帆”是什么意思?
6、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有良多帆船,可XXX为什么说是“孤舟”呢?由于此时现在XXX的心里只有XXX,所以XXX天然只看到XXX乘坐的那只帆船。

6、从这个“孤”字,你还知道了什么?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就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7、当时的XXX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到孤帆远影在碧空尽。

“尽”是什么的意思?(消失)。

孤帆已经消失了,但XXX还在那里久久凝望,此时,孤帆虽尽,什么是未尽呢?(他们的友谊、情谊)真是“帆影尽而情不尽”呀!
8、这是多么深的情谊呀!谁来读读第3句?(请2生读)
9、齐读第3句。

10、送XXX,终有一别。

此时此刻,XXX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XXX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XXX当时在想些什么?
出示:故人的船渐渐远去了,XXX不由想:(A,老朋友,我真想陪伴你坐船,将你到广陵;B、好朋友,我真舍不得和你分开啊;C、老朋友,你在他乡一定要过得好好啊)
11、报告
12、这深深的祝愿,这依依不舍,这浓浓的心意,就像这滚滚长江之水连续不断。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3、4句。

(指导读3、4句)3、4句诗的意思是:我鹄立在江边,目送朋友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五)入诗境—悟诗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帆影已消失,而诗人XXX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真是余味无穷。

从诗句中,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恋恋不舍、依依不舍,依依惜别)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

(1)XXX在冷静地看着好朋友XXX离去,诗句因而在他心中喷涌而出,一起读古诗。

(2)人生离别多,多少年以后,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

(齐读)
(3)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这两位好朋友---XXX和XXX。

你也一定会想起这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练背诵。

谁能把这首诗背出来。

(5)全班背诵。

四、拓展
1、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XXX与XXX的深情厚谊。

时隔一年,XXX仍久久不能忘怀,他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出示:
《江下行》
XXX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XXX去远,心相随!多么的情深意长呀!2、一首诗就是一首歌,老师给你们推荐一首歌曲。

这首歌的歌词是XXX《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的。

听了会帮助你们更深地理解这首古诗。

《烟花三月》
五:练
六、作业
师: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情。

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

课后,你们可以上网查找相关的送别诗,感受古人的情怀,体验友谊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

我们除了读过送虽诗外,你还读过哪些表达人世真情的古诗?(有关母子情,兄弟情,友情等的)《游子吟》,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出示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一首古诗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回家找一找由这首古诗改编的歌《烟花三月》听一听。

七、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地址:黄鹤楼(西)广陵(东)
人物:XXXXXX
时间:烟花三月
表达情感: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