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国的遐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古国的遐想》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己及佊走近埃及,准备游览
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那几个国家吗?(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咱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许多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引以为傲,你能自豪的说一说吗?(生介绍:长城、四大发明、……)师相机提炼:建筑、文化、科学……
中国灿烂的文明,影响了世界。

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创造的古埃及文明也影响了世界。

今天,就让我这个导游带领大家到地球的另一边——非洲,进行一趟“埃及神秘之旅”,领略古埃及人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明!美丽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使埃及充满了神秘。

一提起埃及,你们会想到些什么?(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1、来到金字塔旁,感受雄伟的气势
就像我们中国有万里长城一样,埃及的金字塔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墓穴。

古埃及人对神虔诚信仰,有很深的“来世观念”,他们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把冥世看作是尘世的延续。

所以,每一个有钱的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以求死后获得永生。

埃及境内金字塔遗址,大约有80座。

就让我们先到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去看看吧!
同学们,看到这一座屹立千年的胡夫金字塔,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谈感受。

(伟大、震惊、雄伟、壮观、高大……)
从数字入手,相机点拨联系身边事物,对比展开想象,具体感受他的雄伟。

(1)高:胡夫金字塔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四十层的大厦。

(2)大:底边长约230米,呈正方形,周长约一公里,围着它走上一圈得花上半个小时。

(3)石头:一块巨石重约2.5吨,班上最重的同学有50公斤,大约是0.050吨,得有50个这样的小胖子才能和一块石头的重量相提并论。

而像这样的石头竟大约有230万块。

2、猜测怎样建成,感受人的智慧
胡夫金字塔真是气势雄伟!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最高建筑物的桂冠它已经戴了4300多年之久。

和同学们一样,有许多人对它的建造过程充满了疑惑,进行了许多的研究,甚至还有人把它归结为外星人的杰作——因为建造一座金字塔充满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古埃及人用了20年才建成它。

你们猜想一下古埃及人是怎样建成的呢?小组讨论,展开遐想。

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靠着最原始的手和简单的劳动工具,运送、堆砌、打磨、建造成这气势雄伟的金字塔。

这和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靠着肩挑、背驮修建万里长城一样,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3、进入金字塔内,感受艺术成就
(1)了解内部结构,感受艺术成就:
在这座用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的金字塔,它的内部结构会是怎样的?你能大胆的猜测一下吗?和你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生交流。

点生猜测金字塔的内部情况。

金字塔的内部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否和同学们猜测的一样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进入到金字塔的内部一睹为快吧。

金字塔不仅外形雄伟壮观,在它的内部还有设计精确的墓道和墓室,以及绘画、雕刻、法老陪葬的大量艺术珍品。

大家猜猜看,这些墓道两侧的石壁上雕刻的是什么?(学生猜测:文字、壁画。

)(2)了解象形文字。

(出示一组象形文字)你们能猜一猜,这些古埃及的文字代表了什么意思吗?埃及的祖先就是用这些简单、形象的符号来记录事物的。

这种文字像图画一样,被称为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是人类
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文字的出现推动了埃及的发展进步,也为后人了解埃及历史提供了一把宝贵的钥匙。

(3)了解壁画。

(出示壁画图片)勤劳智慧的古埃及人用文字记录历史,用壁画描绘生活。

从这些壁画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描绘壁画内容。

这些壁画是古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创作的。

今天我们还能从中清楚了解到他们农耕劳作、狩猎的情景,这归功于他们精湛的绘画功底。

而且,古埃及人还从植物和矿石中提炼出颜料,给壁画涂上了精美的色彩。

从这一细节,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古埃及人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
(4)了解古埃及历法
(出示历法图片)你们猜猜这雕刻的又是什么呢?农业生产需要依时而作,准确的历法非常重要。

当时人们依据尼罗河的涨落创造了太阳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的依据。

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就是从它演变而来。

中国人创造的农历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的依据的,至今仍在生活中使用。

由此可知,不同的国家曾经制定了不同的历法。

(5)探访木乃伊
a、交流、了解木乃伊:
在漆黑的墓道尽头,金字塔最核心的部分“法老的墓室”里,就安放着法老的木乃伊。

同学们对木乃伊都很感兴趣,相信大家一定搜集了很多的资料,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木乃伊是什么样的呢?它是怎样制作的呢?(生小组交流
b、谁来说说你已经了解到了什么?怎样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呢?(书籍、网络、咨询、电视等等)
木乃伊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出示木乃伊图片)古埃及人在很早时,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

他们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因而热衷于制干尸、修坟墓。

他们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就可经久不坏。

深藏墓中不会腐烂的尸体,静静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

古埃及人医术高超,就是从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人体解剖的技术,在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手术治疗。

c、交流传说,更增神秘:(胡夫法老的木乃伊之谜)
胡夫法老的木乃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考古学家依靠大量仪器也从未发现“胡夫法老”的木乃伊,胡夫法老的木乃伊究竟到哪里去了?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许多人怀疑它已被盗墓者偷走。

但是随着对胡夫金字塔考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一条墓道的尽头有一道石门。

石门的背后会有什么?2002年,当微型机器人打通了这道石门的时候,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发生。

但金字塔中的胡夫法老却和世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石门后边,还是一道石门!多么令人沮丧的结果啊!胡夫法老的木乃伊也成为了这个金字塔的最大秘密。

但又让我们对这一道神秘的石门的背后充满了种种的猜测。

)阿拉伯俗语说“人们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的漫漫黄沙中矗立了4000多年,他们不仅见证了古埃及的辉煌成就,更是古埃及劳动人民伟大创造力的充分体现!这不仅是埃及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三、参观感言,激发探索
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埃及,不仅有神秘的金字塔、木乃伊,有气势雄伟的宫殿,有待破译的象形文字,还有许多大量的古文明的遗迹,……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
(对古老文明的赞叹,古埃及人民的钦佩。


四、总结升华
今天的“埃及神秘之旅”我们仅仅是揭开了古埃及神秘面纱的一角,对胡夫金字塔进行了初步的探秘。

古埃及在建筑、艺术、文字、历法等方面取得了自己辉煌的成就。

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古埃及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五、迁移拓展
埃及和中国,非洲与亚洲,虽然相隔万里,虽然文明的发展各有千秋,但是两个民族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都为世界所瞩目,创造出这辉煌成就的人都拥有同样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请同学们对比完成下面的表格,通过各种学习途径继续自己的“埃及神秘之旅”。

1、填表(出示表格)
2、试着用导游的身份介绍埃及,写一份导游词。

板书设计
胡夫金字塔
壁画无穷的智慧
文明古国的遐想象形文字非凡的创造力
(古埃及)太阳历法
神秘木乃伊
……未解之谜
空中花园位置:位于幼发拉底河的东岸,距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南约50公里。

空中花园历史:古巴比伦王国在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的统治下曾经繁荣一时。

但是直到新巴比伦王朝,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才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人们相信传说中的空中花园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年~562年)建造的。

据传,尼布甲尼撒为了取悦于其在米底亚长大并对山景怀有深厚感情的王后或者是妃子而建造了空中花园。

虽然对花园最详尽的记述是出自Berossus 和Diodorus Siculus等希腊历史学家笔下,但巴比伦的历史记录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尽管在尼布甲尼撒时期存留下的各种书写板上发现了对他的宫殿、巴比伦城以及巴比伦的城墙的种种描述,但这些书写板上却没有一处提到过空中花园。

甚至那些对空中花园进行过详细描述的历史学家们也从没有亲眼目睹过它们。

现代历史学家争论说:当亚力山大的士兵们到达了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看到了巴比伦时,他们深为(眼前的美景)所震撼。

当他们后来回到崎岖不平的家乡时,带回了有关美索不达米亚的令人惊叹的花园和椰子树……、有关尼布甲尼撒的宫殿……以及有关巴别塔和金字型神塔的各种故事。

是诗人和古代历史学家的想像力把这所有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世界奇观之一。

直到二十世纪,围绕着空中花园的一些不解之谜才被揭示出来。

在得到关于花园的地理位置、灌溉系统,和真正面目的最终结论之前,考古学家们仍在努力地收集足够的证据。

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是传说呢?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又译阿米伊斯),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承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Euphrates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如图所示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也是世界上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人民的重要财产。

据说,国王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

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一部法典,并把他刻在一个高二.二五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

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统治/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不平等,残忍;而现代法律讲究人道主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说是汉谟拉比执政三十年后下令公布的。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复制品
尼亚时代以前,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已形成所谓在国内建立正义的立法传统。

拉格什城邦乌鲁卡基那改革(约公元前2378~2371年)铭文提及“他建立先前时代的秩序”。

阿卡德王萨尔贡被称为“正义之王,讲正义者”。

乌尔王乌尔恩古尔铭文记载,“遵照沙马什(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正义之法律,他使……正义获得胜利”。

乌鲁克王辛伽什德是两河流域迄今所知最早规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植物油和羊毛的最高限价的统治者。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制定了迄今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考古学者仅发现其断片),法典序言宣称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

自苏美尔城邦时期以来,两河流域社会分化日益严重,奴隶和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日益尖锐,外族(山地部落)不断入侵,苏美尔城邦统治者为使国家不致毁灭,王朝不致被推翻,实施法治以抑制社会的不安,抵御外族入侵,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两河流域各城邦的历代统治者统治经验的总结。

汉谟拉比法典将人分为三种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王室奴隶、自由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最重要的原则是:以眼还眼、以牙抵牙。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城市,[1]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

有空中花园,但都成废墟。

[2]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