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下期语文第一学月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原初中2012级下期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
制卷人:王晓曦 审核人:吴 键
A 卷
一、基础与运用(24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ji ǎn q í m ì sh āi du ì l ì p ǔ nu ó A 收敛. 菜畦. 觅.食 竹筛. B 蝉蜕. 骊.歌 花圃. 挪.
窝 sh àn j í h ài sh ùn n íng zh ù hu í g ù
C 讪.笑 嫉.妒 骇.人 瞬.间
D 叮咛. 伫.立 徘徊. 雇.
佣 2、选择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鉴赏 人迹罕致 性子很躁
B 讪笑 臃肿可笑 接连不断
C 碎裂 来势汹汹 指物作诗
D 篱笆 泯然众人 攒成小球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我们学过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 林海音是香港著名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他的小说《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
C.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作的一篇童话。
D.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此文阐述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有关”的观点。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
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 ,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
6、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可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多少。
(每空1分,共5分)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1) ,
”,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7题。
(11分)
A ①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像人样的。
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
B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C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②拍雪人和塑雪罗汉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7、给选文A 横线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形容词与动词。
(3分) 8、A 节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两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选文中B 段省略的内容是属于记叙当中的__ 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 (2分)
10、 C 节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叫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1、 C 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①②为概括部分,①总领下文,②引出_______事件,③~⑤为分述部分,③交待捕鸟的______,④捕鸟的_______,⑤捕鸟的__________。
(2分)
(二)、文言文阅读
木兰诗(16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线内
不要
答
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2.照原诗在诗中括号里填上诗句。
(4分)
13 .下列句子中和例句一样使用了“互文”的是()。
(2分)
例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分析下面句子,木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
16.填空(2)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三.写作(60分)
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去思考问题。
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
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自拟题目,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 ; 2.卷面整洁 ; 3.如果是记叙文,要有详尽的细节描写,情感真挚 ; 4.语言生动形象。
B卷
一、古诗文鉴赏
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列题目。
(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文中哪两句写出了清幽寂静的环境?(2分)
2、诗的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待客(7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疏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些,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疏: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方命坐(才)
B. 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 惟啖胡饼中间少些(只)
D. 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4、翻译句子(2分)
果疏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5、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
(二)名著阅读
根据下列提供的五部名著,回答问题(4分)
《西游记》《水浒》《昆虫记》《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以下句子分别是上述名著中哪位人物的写照?请将相应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①“长嘴大耳顾好吃懒做,肥头呆脑不失憨厚淳朴”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不守戒律花和尚,好抱不平真英雄”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孤胆硬汉自坚毅,寂寞荒岛也顽强”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④“小人国尽显英雄本色,大人国顿失超人风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我长大了(14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分)2.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3)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分)4.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详写,略写)。
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
(2分)
5.“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红莲
(9分)
1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2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俗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3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4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我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寞,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5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的唯我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
6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里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里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1.“似开不开,欲语还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分别从情态、神态、、描绘了池中的红莲。
(2分)
2.第5 段“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一句中“完美与自足的世界”指的是什么?(2分)
3.第3段中“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运用的修辞是:。
(2分)
4.第4段中“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请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分)
三、语言运用(10)
1、仿写(2分)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因为他。
2、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
3、综合性学习
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蔓延至中国内地,北京、四川、山东、广东陆续出现确诊病例。
全球4个国家出现死亡病例。
为了认识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学校政教处决定每班出一期以“关注健康”为主题的黑板报,
(1)请你为这期黑板报拟三个栏目的标题(要求四个字的短语)(3分)
例:疫情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在墨西哥,请你发一条短信安慰他。
(3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