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闭环管理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闭环管理的意义
摘要:随着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变电站的缺陷管理也随之发生很大
的变化。
目前,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变电站的缺陷流程运转并不顺畅,主要体现在
调度监控人员发现监控告警信息后,并没有约束性的固化流程可以将缺陷推送至
运行维护单位,现状是监控人员发现监控告警信息后依靠电话通知现场运行维护
人员,此类缺陷不能流转到缺陷管理系统中,对运行维护人员没有约束,造成部
分告警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处置,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为满足集中监控要求,
调度控制机构必须从设备缺陷发起、处置和验收等几方面对变电站集中监控设备
缺陷做好闭环管理,保证变电站监控设备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闭环管理
一、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管理总体原则
在“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级调度控制机构设备集中监控缺陷管理业务仍处于摸索
阶段,调度控制机构和运行维护单位同步开展变电站设备集中监控缺陷管理业务。
因此,双
方要加强协作和沟通,共同增强电网运行管理能力,共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明确双方职责和要求,加强缺陷处理工作界面管理,调度控制机构与运行维护单位分工
合作,各负其责。
在缺陷信息监视上,调度控制机构负责监控缺陷的发现、发起和初步定性,运行维护单位负责缺陷的最终定性及现场处理,并严格落实现场安全措施。
双方要建立紧密、高效的互动、联动工作机制。
通过缺陷管理固化流程,在设备缺陷处
理过程中,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交流,共同开展监控设备缺陷分析、缺陷跟踪管理等工作。
持续完善和改进,在现阶段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调度控制机构和运行维护单位要加强总
结分析,对缺陷流程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协调处理,使电网设备
缺陷管理工作职责更清晰、流程更规范、要求更明确、管理更高效。
二、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闭环管理分析
变电站集中监控设备缺陷管理主要分为缺陷的发起、缺陷的处置、消缺验收3个阶段。
2.1集中监控设备缺陷发起的管理
1)制度先行定标准,标准流程结合紧。
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首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集
中监控设备缺陷管理规定、缺陷分类标准、缺陷流程使用实施细则等规范设备监控缺陷处置
的专业管理,并将告警信息缺陷定性标准固化到监控设备缺陷处理流程中,将标准流程紧密
结合在一起。
2)设备台账全覆盖,缺陷流程保及时。
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中省
地县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OMS(OutageManagementSystem)体系架构,建立健全了一、二
次设备OMS监控设备台账,实现了省、市公司OMS2.0监控设备台账全覆盖;同时,在监控
设备库同步的基础上,实现了集中监控范围内的变电站设备缺陷信息,为监控电网运行,掌
握设备健康状况提供了参考信息。
3)日志流程相关联,效率提高保安全。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缺陷管理系统与监控日志系
统贯通联动起来,实现了值班监控员只需在监控日志中一次记录设备缺陷,即可联动发起缺
陷处理流程单,提高了监控工作效率,使值班监控员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电网设备的集中监
控上,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电网及设备的安全运行。
2.2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处置管理
1)监控运行维护互沟通,缺陷定性可变更。
针对设备缺陷处理过程中监控人员与运行维
护人员对监控设备缺陷理解不尽相同,定性容易产生偏差的情况,缺陷管理流程根据现场检
查结果可以对监控设备缺陷的定性做出变更,并通过流程单提醒告知监控员,从而避免了缺
陷处理过程中调度监控与现场运行维护人员因缺陷定性不同而推诿扯皮,延误缺陷处理的最
佳时机。
2)调度控制运行维护同掌控,缺陷处理可降级。
为了满足“大运行”及“大检修”对设备健
康状态的共同需求,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在设备缺陷管理中规定危急缺陷经处理后未能彻底消
除,但性质减轻,情况缓和,可重新定性为严重缺陷或一般缺陷;严重缺陷经处理后未能彻
底消除,但性质减轻,情况缓和,可重新定性为一般缺陷。
各级值班监控员应及时跟踪监控
设备缺陷的消除情况,在调度控制机构缺陷管理流程单记录中及时更新监控设备缺陷发展以
及处理情况,确保调度控制机构及运行维护单位对设备缺陷处理过程中各自的职责明晰及消
缺的全过程掌控。
3)措施提交均到位,风险管理控制保安全。
各级调度控制机构值班员及现场运行维护人
员在缺陷确定后,制定设备缺陷预警通知书、危险点分析、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等,并通过附
件形式上传到缺陷流程单,确保设备缺陷处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控制到位,组织措施、技术措
施等方面管理控制到位。
4)节点设置职责清,缺陷跟踪提水平。
通过流程推动缺陷的处理,同时又做到处理过程
中的每个环节均有对应的单位及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置,从而保证了每个缺陷在处理过程中,
各个相关部门及专业均能按照缺陷流程管理规定各负其责,配合默契,并随时跟踪该设备缺
陷的消缺进度,真正提高缺陷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2.3集中监控变电站消缺验收管理
1)统计查询助分析,消缺验收保闭环。
在缺陷流程单中值班监控员对监控设备缺陷完成
验收环节,确保了集中监控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
电力调度控制机构每月定期开展监控运行
分析会,会同运维检修部的设备专责,针对监控月报中的设备缺陷展开分析,使得缺陷分析
管理不论在省公司层面还是地市公司层面均能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对集中监控设备缺陷有全面
而细致的了解。
2)缺陷管理纵延伸,评价机制促消缺。
在专业管理上按照分级、分层管理的原则,在智
能电网OMS中分别开发了省调层面220kV以上集中监控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及地调层面220kV
及以下集中监控缺陷管理系统。
建立了缺陷管理业务评价机制,并量化到具体的业务评价指
标“缺陷处理率”、“缺陷处理及时率”、“缺陷处理重复率”,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发布。
3)专业横向结合紧,检修消缺效率高。
集中监控设备的危急、严重缺陷需要设备停电检
修配合处理时,设备监控专业及时与运维检修部联系,尽早将需要停电消缺的设备纳入月度
检修计划或年度“综合大检修”计划内,保证了电网检修计划的执行与集中监控设备的消缺工
作步调一致。
三、集中监控变电站实施缺陷闭环管理效果
经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某地调变电站集中监控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得到了稳步提高,
设备缺陷管理控制能力不断得到加强,监控效率不断提高,下面是集中监控设备缺陷管理创
新后在缺陷处理方面取得的一些效果。
3.1监控设备缺陷情况
2016年上半年统计新增缺陷125条,已处理缺陷124条,目前遗留1条一般缺陷,集中
监控设备缺陷消除率达到99.2%。
3.2设备缺陷处理情况
2016年上半年某集中监控变电站设备缺陷处理总体情况良好,缺陷处理及时率为99.44%。
结语
电力公司变电站集中监控设备缺陷在实施闭环管理以来,有效加快了集中监控设备消缺
的响应速度、提高了缺陷处理的跟踪分析水平、实现了集中监控变电站缺陷处置的闭环管理。
参考文献
[1]黄立超,谷炜.500kV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的实践[J].浙江电力.2015(05)
[2]滕晓辉,赵瑞敏.基于WEB的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信息系统[J].山东电力技术.2010(01)
作者简介
李旭娟(1973.9-),女,宁夏石嘴山人,工程师,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