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课时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自缢.(yì) 公姥.(mǔ)
相.貌(xiànɡ) 槌.床(zhuī)
B.伶俜.(pīnɡ) 遗.施(yí)
箜篌.(hóu) 晻晻.(yǎn)
C.著.装(zháo) 玳.瑁(dài)
踯.躅(zhí) 蹑.履(niè)
D.便.言(pián) 否.泰(pǐ)
赍.钱(jī) 磐.石(pán)
解析:A项“槌”读“chuí”;B项“遗”读“wèi”;C项“著”读“zhuó”。

答案:D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⑦蒲苇纫如丝⑧嬉戏莫相忘
A.②③④⑧ B.①③④⑦
C.①⑤⑥⑦ D.②⑤⑥⑧
解析:①取—娶;③帘—奁;④藏—脏;⑦纫—韧。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的“自”都指代“自己”的一项是( )
A.进止敢自.专举动自.专由
B.葳蕤自.生光自.名为鸳鸯
C.自.君别我后我自.不驱卿
D.本自.无教训自.名秦罗敷
解析:B.副词,自然/代词,相当于“其”。

C.介词,自从/副词,本来。

D.副词,本来/代词,相当于“其”。

答案:A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既若见.录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B.渠.会永无缘渠:第二人称代词“你”。

C.我自不驱卿.卿: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D.妾.不堪驱使妾:旧时妇女自称。

解析:“渠”是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

答案:B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仍更被驱遣B.汝是大家子
C.为仲卿母所遣D.渐见愁煎迫
解析:B项是判断句。

A、C、D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B
6.对下面句子中“书”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十六诵诗书.②视历复开书.
③适得府君书.④人多以书.假余
⑤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⑥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
A.①②同B.③④同
C.⑤⑥同D.都不同
解析:①书经;②历书;③书信;④书籍;⑤写;⑥文字。

答案:D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尔妾亦然
..
..嬉戏莫相忘
B.共事
..体无比
..二三年可怜
C.汝岂得自由
..适兄意
..处分
D.叶叶相交通
..不复全
..千万
解析:B项“共事”古义为“一起过日子”,“可怜”古义为“可爱”;C项“自由”古义为“自作主张”,“处分”古义为“处理”;D项“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千万”古义为“无论如何”。

以上这些词语的今义均发生了变化。

答案:A
8.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其日牛马嘶②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兄④否泰如天地
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④
解析:①“牛马”偏指“马”;③“父兄”偏指“兄”;⑤“作息”偏指“作”。

其余皆没有偏义复词。

答案:A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足迎.后人明日来迎.汝
B.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C.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
D.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
解析:C项,都是用在动词前,有指代性质,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A项,赠送/迎娶。

B 项,辞别/告诉。

D项,出嫁/刚才。

答案:C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往昔初阳岁”——句中的初阳岁,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

B.“初七及下九”——句中的“初七”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初七日;“下九”为每月的十九日。

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C.鸡鸣、五更、黄昏、人定等,均是古代表时间段的词语,其中“人定”指亥时,相当于现在夜间21~23时。

D.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有“丈人”“君”“外子”“官人”等,丈夫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荆妻”“娘子”“糟糠”“内人”等。

解析:“初七”指农历每年的七月初七。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1~14题。

孔雀东南飞(节选)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恨
..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B.作计乃尔
..立乃尔:就这样。

C.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D.多谢
..后世人多谢:十分感谢。

解析:D项,“多谢”的意思是“忠告”。

答案:D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因.求假暂归②于今无会因.
B.①蹑履相.逢迎②怅然遥相.望
C.①以.我应他人②足以.荣汝身
D.①黄泉下相见.②渐见.愁煎迫
解析:A项,“因”,①副词,于是、就;②名词,缘由。

B项,“相”都是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他”。

C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D项,“见”,①动词,见面;②表被动。

答案:B
1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项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解析:③写两人的告别情况,④写仲卿与焦母的诀别。

排除这两句即可。

答案: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解析:D项,写鸳鸯的和鸣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绵绵不绝,“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没有依据。

答案:D
三、语言表达
15.《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是“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

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

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用最简洁的笔墨,点出刘兰芝的事迹,并与其精神以及对她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语言力求自然流畅,意蕴丰富。

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字数合乎要求。

答案:示例: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

“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16.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同学们把它改编成了课本剧并表演。

其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由于舞台的限制,学生不能作惟妙惟肖的表演,而这一部分又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于是有一位同学在二胡演奏《化蝶》的背景音乐中用低缓、沉抑的语调来朗诵,另外两位同学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刘、焦二人的殉情。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朗诵结束后,接着出现画外音。

(1)请你以“五字句”拟写一个对刘、焦爱情美好祝愿的画外音结束剧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点评以上对课本剧结尾的处理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问题(1)时要注意用“五字句”,必须是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回答问题(2)时,只要能结合结尾,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1)孔雀东南飞 飞天去不回 诚愿有缘人 共饮一江水
(2)用《化蝶》乐曲来移花接木,使这首诗很难在舞台上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结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放慢节奏,配乐朗诵如泣如诉,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音乐里,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艺术效果。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一、基础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徘徊.(huái) 发髻.(jì) 鸿鹄.(hú) 流纨.素(zhí) B .禀.告(bǐnɡ) 怀忿.(fèn) 葳蕤.(ruí) 萦.
苦辛(yìnɡ) C .妆奁.(lián) 扶将.(jiānɡ) 鲑.
珍(xié) 龙子幡.(fān) D .婀娜.(nuó) 主簿.(bù) 窈窕.(tiǎo) 青骢.
马(zǒnɡ) 解析:A 项“纨”读“wán”;B 项“萦”读“yínɡ”;D 项“骢”读“cōnɡ”。

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便言多令.才 令:美好②莫令.
事不举 令:让
B.⎩⎪⎨⎪⎧ ①故.作不良计 故:故意②大人故.嫌迟 故:特地
C.
⎩⎪⎨⎪⎧
①幸.可广问讯 幸:希望②幸.
复得此妇 幸:希望
D.⎩⎪⎨
⎪⎧
①徒留无所施. 施:用②留待作遗施.
施:施舍
解析:B 项,②仍旧。

C 项,②幸而。

D 项,②赠送。

答案:A
3.“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

对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的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 ⑦誓天不相.负 ⑧蹑履相.逢迎 ⑨怅然遥相.望 ⑩不得便相.
许 A .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 B .①③⑤/②④⑦⑩/⑥⑧⑨ C .①⑤/②④⑥⑧⑩/③⑦⑨ D .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⑩
解析:第一人称代词,我/第二人称代词,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

答案:A
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与府吏要.(约定) ②可怜..体无比(可爱) ③再拜..还入户(又拜一次) ④谢.家来贵门(离开) ⑤多谢.后世人(感谢) ⑥便言多令.才(美好) ⑦始适.还家门(适逢) ⑧留待作遗.施(赠送) A .①③④⑤⑧ B .②④⑤⑥⑧ C .①②④⑦⑧
D .①②④⑥⑧
解析:③“再拜”意为“拜两次”;⑤“谢”意为“告诉”;⑦“适”指女子出嫁。

答案:D
5.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却.与小姑别 ②适.得府君书 ③可怜..体无比 ④汝岂得自由.. ⑤五里一徘徊.. ⑥举.言.谓新妇 ⑦哽咽..不能语 ⑧昼夜勤作息.. ⑨便复在旦夕..
⑩既欲结大义.. ⑪本自无教训.. A .①③⑩ B .②⑦⑧ C .⑤⑦⑨
D .④⑥⑪
解析:古义:①退出来;②刚刚;③可爱;④自作主张;⑥发言;⑧只指工作;⑩婚姻;⑪教养。

答案:C
6.下列各组多义词中,对意义相同的两项判断正确的是( ) ①⎩⎪⎨⎪⎧ a.儿已薄禄相.b.嬉戏莫相.忘c.黄泉下相.见d.会不相.
从许 ②⎩⎪⎨⎪⎧
a.相见.常日稀
b.君既若见.
录c.渐见.
愁煎迫d.府吏见.
丁宁
③⎩⎪⎨⎪⎧
a.阿母谢.媒人
b.多谢.
后世人c.谢.家来贵门d.谢.
家事夫婿
A .①bd ②bd ③cd
B .①ad ②cd ③ac
C .①ac ②ad ③bd
D .①bc ②ac ③bc
解析:①a,命相;b 、d ,单指一方;c ,互相;②a,见面;b 、d ,我;c ,被;③a,拒绝;b ,告诉;c 、d ,辞别。

答案:A
7.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精练工整,常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下面没有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D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解析: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使前后词相互呼应,在意义上互相补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

答案:C
8.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本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这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其作用是统摄全篇,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引起下文。

C.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

兰芝的通情达理、胸怀宽广、坚决果敢、忠贞坚强的特点,仲卿死守孝道、软弱无能的特点,焦母专横霸道的特点,刘兄见利忘义、自私凶狠的特点都表现得十分鲜明。

D.这首诗结尾部分的“化鸟”情节,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解析:A项“抒情诗”之说错,是“长篇叙事诗”;C项对仲卿的特点概括不全,还有“压抑愤恨、痛苦,对爱情忠贞”;D项“化鸟”是浪漫主义手法。

答案:B
9.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①⑤属于兴;②④属于比;③⑥属于赋。

答案:C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2题。

飞来双白鹄
吴迈远①
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

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

逢罗复逢缴②,雌雄一旦分。

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③
“岂不慕前侣④?为尔不及群。

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

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

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

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


【注】①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

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

这首诗歌是古乐府《飞鹄行》(又名《艳歌何尝行》)的拟作。

②罗:罗网。

缴:指箭。

③江:江边。

④前侣:前面的同伴。

10.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诗人为什么连用三个“双”字描述这对白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的开头部分是叙述,抓住关键词语“绝尘氛”“弄光景”“游青云”分析即可;三个“双”字,表现了它们的恩爱之情。

答案:诗歌开头四句描述了一双白鹄在高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戏弄着,遨游着,自由快乐亲昵的情景。

一连用三个“双”,突出它们的形影不离,恩爱之深。

11.“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话的含义可以结合注释②中对“罗”“缴”的解释分析。

其作用比较明显,由前文的“可怜”转到了“哀声”“孤叫”。

答案:这两句的意思是它们遭到了地面上人们罗网和弓箭的伤害,使雌雄白鹄不得不生死分离;两个“逢”,可见人世的险恶,仿佛人们在嫉妒它们似的,非得拆散它们不可。

这是故事由乐到悲的转折,有过渡的作用。

12.诗歌的后十句是雄白鹄的告白,从这段告白中你读出了两只白鹄之间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不难发现雄白鹄对同伴的伤亡的哀伤之情。

答案:从上文的“孤叫”,可见它已是一只失群的孤鹄了。

“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表现了雄鹄的极度悲哀。

“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意思是:本来打算同爱侣厮守在一起,度过每一寸时光。

可见其恩爱,但现在“如空山草”一般“零落”。

这段雄白鹄的心灵独白,像是对亡鹄倾诉心曲,很是感人。

三、语言表达
13.阅读材料,联系上下文,补全下列文段的空缺部分。

每处不超过15字。

“只有在考研教室抢到座位,才不会经常被‘搬家’,只有和考研同学一起‘定居’下来,才有认真看书的氛围。

①”①___________,但是学习的态度更重要。

某考研同学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个坚持到最后的同学都是最棒的。

当走出考场时,她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努力过、坚持过、参与过,就不会后悔。

井冈山大学②校园内,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你踏进井冈山大学的校园,便可在操场上、图书馆门前、教
室门口、宿舍楼顶等地方,看见一个个手捧书本正大声背诵的学生。

教室内,一个个埋头看书的学生已成井冈山大学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注】①近3年来,井冈山大学的考研报名数量呈现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趋势,考研人数增幅明显,每年稳定在1 130人左右,2015年考研录取率为37.14%。

准备考研的学生通宵达旦排队,只为能“定居”看书。

②井冈山大学,是江西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和南京军区委托培养军队干部的高等院校,十多个专业划入江西、甘肃、西藏一批招生。

答案:①座位固然重要②在备考中贵在坚持,要有始有终③读书氛围十分浓厚14.阅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家庭教育的部分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一)应对家长给予的压力时,男孩女孩的不同选择:
(二)
绩”“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选择比例较低的选项是“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孩子最崇拜的人”。

(1)通过阅读材料(一)的图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一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的调查结果,你对家长在加强和男孩沟通方面有哪些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面对家长所给的压力,跟女孩相比,男孩更倾向于忍耐和反抗,较少和父母沟通寻求理解,不善与人交流。

(2)家长应该更多地了解男孩的兴趣爱好、理想愿望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情况和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走进男孩的日常和内心,而不应该只关注男孩的学习情况。

(建议合情合理即可) 15.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追求和保持体态优雅要讲究方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

下面的方法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的间歇,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

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

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⑤这其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减少,饥饿感就会减轻。

⑥较科学的进食法就这么简单,这也
是有的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解析:首先应整体阅读文段,把握大意。

然后再细读每句话,认真辨别。

①讲的是方法,②承接①,因此应保持话题的一致。

③“每道菜要有很大的间歇”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每道菜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又可以理解为“每道菜的上菜时间要有间隔”。

根据上下文语意,应改为“每道菜的上菜时间要有很大的间歇”。

④中“避免”的应该是“过量进食”,成分赘余。

⑤不合逻辑,由上文可知,随着血液中糖的减少,人会越来越感到饥饿。

⑥前面所说的是原因,而非结果。

答案:②应在“科学的营养”后加“方法”③应在“每道菜”后加“的上菜时间”④应删掉“不”⑤“减少”应改为“增加”⑥“结果”应改为“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